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6,分数:64.00)1.下列哪项是我国最常见的 B 细胞性淋巴瘤(分数:2.00)A.滤泡性淋巴瘤B.套细胞淋巴瘤C.小淋巴细胞淋巴瘤D.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2.关于霍奇金病各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混合细胞型最常见B.淋巴细胞为主型多可向其他型转化C.淋巴细胞消减型预后最好D.结节硬化型 R-S 细胞少见,呈腔隙型3.男性,50 岁。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下列哪种说法不准确(分数:2.00)A.可以结外病变首发B.一定有淋巴结肿大C.可以有高热D.病
2、变可以跳跃性播散4.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变淋巴结呈鱼肉状外观B.大部分为 B 细胞性C.常发生跳跃式淋巴结转移D.发生远处扩散少见5.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部位,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局限于深部淋巴结B.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C.局限于造血器官D.局限于结外的淋巴组织6.霍奇金病最早累及的淋巴结常常是(分数:2.00)A.腋窝淋巴结B.锁骨上淋巴结C.下颌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7.女性,55 岁。腋下淋巴结肿大 1 个月。疑为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支持其肿大的淋巴结特点(分数:2.00)A.无痛性B.少数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C.可融合成块D.无
3、进行性肿大8.非霍奇金淋巴瘤最易浸润的骨骼是(分数:2.00)A.胸椎和腰椎B.尺骨和桡骨C.股骨D.肋骨9.男性,50 岁,发热、气促 3 周。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腹部 B 超示:肝、脾大。血象示:白细胞 2.010 9 /L,血红蛋白 82g/L,血小板 6510 9 /L。骨髓活检: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该种类型的淋巴瘤既往易误诊为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恶性组织细胞C.噬血细胞综合征D.坏死性淋巴结炎10.关于淋巴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B.骨髓中找到 R-S 细胞就可确诊C.血钙可增高D.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可
4、增高11.女性,20 岁。无痛性左颈部淋巴结肿大 1 个月。淋巴结活检示:找到 R-S 细胞。R-S 细胞不会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恶性肿瘤B.结缔组织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非霍金奇淋巴瘤12.为明确淋巴瘤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首选的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B 超B.CTC.MRID.淋巴造影检查13.女性,60 岁。头晕、乏力 2 周,进行性消瘦。查体:贫血貌,左颈部可触及半个拇指大的淋巴结,肝、脾肋下 2 指。血象示:白细胞 5.010 9 /L,血红蛋白 52g/L,血小板 16510 9 /L。非结合胆红素56mol/L。骨髓:符合溶血性贫血。Coomb
5、s 试验阳性。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 周效果欠佳,该患者可继发于下列哪种肿瘤(分数:2.00)A.转移癌B.多发性骨髓瘤C.肝癌D.非霍奇金淋巴瘤男性,35 岁。发热、双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1 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 1.5cm1.5cm 左右大的无触痛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正常。胸部、腹部 CT、未发现深部淋巴结肿大。(分数:6.00)(1).哪项检查对诊断帮助最大(分数:2.00)A.淋巴结活检B.胸部 X 线C.腹部 B 超D.骨髓穿刺(2).若淋巴结活检示:发现 R-S 细胞,该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分数:2.00)A.B 期B.B 期C.A 期D.A 期(3).该患
6、者的首选治疗为(分数:2.00)A.ABVD 方案B.CHOP 方案C.MOPP 方案D.ESHAP 方案14.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分数:2.00)A.起病隐匿B.多数病变轻而局限C.易复发D.严重内脏出血常见15.下述哪一种情况不支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分数:2.00)A.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B.多次查血小板计数减少C.脾脏轻度增大D.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16.女性,26 岁,反复皮下出血 2 年入院,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检查与诊断不符合(分数:2.00)A.多次查血小板减低B.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多伴成熟障碍C.BT 延长D.
7、CT 延长17.20 岁患者,反复呕血,黑便,皮肤黏膜出血 1 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 76g/L 白细胞计数 5.010 9 /L,血小板计数 1010 9 /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为 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过敏性紫癜18.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不是切脾的指征 A.糖皮质激素治疗 1 个月无效 B.51Cr 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C.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 30mg/d D.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证(分数:2.00)A.B.C.D.女,18 岁,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8、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两下肢紫癜,月经过多,肝、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 100g/L,白细胞 6.910 9 /L,血小板 1210 9 /L。(分数:4.00)(1).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分数:2.00)A.输血小板B.糖皮质激素C.免疫抑制剂D.脾切除术(2).治疗 8 个月后,血小板升为 3210 9 /L,仍有出血症状, 51 Cr 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与肝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分数:2.00)A.免疫抑制剂B.糖皮质激素C.输血小板D.脾切除术19.HIV 感染后,临床可以分为四期,有关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为急性感染期 B.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 C.血
9、中可以检测到 p24 抗原 D.CD4+T 细胞明显降低(分数:2.00)A.B.C.D.20.有关 HIV 感染临床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没有任何临床症状B.血中检测不出 HIV RNAC.血中可检出 p24 抗原D.有传染性21.男性,32 岁,因发热、咳嗽、吐白痰 5 天,气短 2 天住院。有吸毒史,体检:体温 38.5,脉搏 128次/分,呼吸 44 次/分,血压 110/70mmHg,呼吸急促,唇发绀,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基部轻度湿啰音。胸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血常规白细胞 3.810 9 /L,中性粒细胞 0.92,淋巴细胞 0.08,血小板 25010 9
10、/L,血红蛋白 105g/L,抗 HIV 阳性。初步诊断为 AIDS 其肺部的并发症可能性最大的是(分数:2.00)A.肺孢子菌肺炎B.病毒性肺炎C.细菌性肺炎D.支原体肺炎22.男,30 岁,既往有静脉吸毒史,因口舌灼痛,吞咽困难 10 天就诊。体格检查:左、右腋下各有一约1.5cm 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移动性好。口唇灰白,舌背及颊黏膜上散在点片状乳胶样白斑,有触痛,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腹正常。胸片提示双肺结核。口腔分泌物检见真菌菌丝及孢子。诊断为双肺结核。该患者应高度怀疑哪种疾病(分数:2.00)A.先天性免疫功能不全B.艾滋病C.咽部肿瘤D.肺部肿瘤23.40 岁,不规则
11、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 3 个月,发现颈部、腋窝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1 个月。胸片示左上肺斑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 2.810 9 /L,中性粒细胞 0.92,淋巴细胞 0.08,血小板25010 9 /L,血红蛋白 105g/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肺结核B.AIDSC.肠炎D.肺部肿瘤患者,男,37 岁,已婚。持续性发热 60 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盗汗。既往:5 年前因外伤,手术治疗并输血 600ml。两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块,黄豆至蚕豆大小,质硬,活动度良好,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无杂音,肝脾未扪及。血常规:白细胞 7.810 9 /L,中性粒细胞
12、0.94,淋巴细胞0.06,血红蛋白 104g/L,血小板:12110 9 /L。大便和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分数:8.00)(1).应高度怀疑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分数:2.00)A.肺结核B.艾滋病C.肺炎D.淋巴结转移性肿瘤(2).下述哪种检查措施最有可能帮助明确诊断(分数:2.00)A.血培养B.胸部 X 线照片C.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D.胃镜检查(3).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测(分数:2.00)A.抗结核抗体检测B.抗 HIV 检测C.CEA 检测D.AFP 检测(4).如抗 HIV 阳性,下述哪项检测有利于评估疾病的预后(分数:2.00)A.血培养B.T
13、细胞和 CD4 细胞计数C.骨髓细胞学检查D.HIV P24 抗原检测二、B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环磷酰胺 B.长春新碱 C.硫唑嘌呤 D.环孢素(分数:4.00)(1).治疗 ITP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分数:2.00)A.B.C.D.(2).难治性 ITP 的治疗一般选用(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2,分数:32.00)24.与淋巴瘤发病有关的病原体是(分数:3.00)A.EB 病毒B.Kaposi 肉瘤病毒C.幽门螺杆菌D.人类 T 细胞病毒25.下列属于霍奇金病期的是(分数:3.00)A.肝或骨髓受累B.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C.病变累
14、及横膈同侧 2 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D.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结外器官局限受累26.下列哪些临床分期的 HL 主要采用联合化疗+局部照射(分数:3.00)A.A 期B.B 期C.A 期D.A 期2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症的处理是(分数:3.00)A.输注血小板悬液B.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C.血浆置换D.大剂量甲泼尼龙28.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分数:3.00)A.减少 PAIg 生成B.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C.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释放29.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选项为(分数:3.00)A.出血时间延长B.出血时间
15、正常C.凝血时间正常D.凝血时间延长3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切除的指征是(分数:3.00)A.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B.泼尼松维持量30mg/dC.伴严重内脏出血D.妊娠期3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的特点是(分数:3.00)A.巨核细胞增多B.裸核巨核细胞数增多C.成熟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很少D.巨核细胞缺乏32.感染 HIV 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分数:2.00)A.精液B.血液C.乳汁D.艾滋病患者的骨灰33.HIV 的传播途径有(分数:2.00)A.性接触B.注射C.母婴D.与感染者握手34.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分数:2.00)A.住同一宿舍者B.性乱交者
16、C.静脉吸毒者D.医务工作者35.HIV 感染病原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A.ELISA 检测抗 HIV 抗体 B.ELISA 检测 P24 抗原 C.RT-PCR 检测 HIV RNA D.CD4+T 细胞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分数:2.00)A.B.C.D.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26,分数:64.00)1.下列哪项是我国最常见的 B 细胞性淋巴瘤(分数:2.00)A.滤泡性淋巴瘤B.套细胞淋巴瘤C.小淋巴细胞淋巴瘤D.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解析:解析 我国 B 细胞性淋巴瘤的类型多数是弥漫性大 B
17、细胞淋巴瘤,其他依次是滤泡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2.关于霍奇金病各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混合细胞型最常见B.淋巴细胞为主型多可向其他型转化C.淋巴细胞消减型预后最好 D.结节硬化型 R-S 细胞少见,呈腔隙型解析:解析 霍奇金病病理分 4 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减少型。发病率:混合细胞型最多见、结节硬化型次之,其他各型均少见。各型间可转化,淋巴细胞为主型 2/3可转化为其他类型,结节型较固定。按预后好坏排序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混合细胞型有播散倾向,预后相对较差。结节硬化型 R-S 细胞多呈
18、腔隙型。3.男性,50 岁。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下列哪种说法不准确(分数:2.00)A.可以结外病变首发B.一定有淋巴结肿大 C.可以有高热D.病变可以跳跃性播散解析:解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表现可以以浅表淋巴结肿大、结外病变为首发,可以有高热,病变可以跳跃性播散。不一定每个 NHL 的患者一定有淋巴结肿大。4.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变淋巴结呈鱼肉状外观B.大部分为 B 细胞性C.常发生跳跃式淋巴结转移D.发生远处扩散少见 解析:解析 NHL 病变淋巴结的切面外观呈鱼肉样。大部分为 B 细胞性。NHL 常原发累及结外淋巴组织,往往跳跃性播散,
19、越过邻近淋巴结向远处淋巴结转移。大部分 NHL 为侵袭性,发展迅速,易发生早期远处转移。5.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部位,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局限于深部淋巴结B.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C.局限于造血器官D.局限于结外的淋巴组织解析:解析 淋巴结和淋巴组织遍布全身且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血液系统相互沟通,淋巴液和血液在全身循环,故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6.霍奇金病最早累及的淋巴结常常是(分数:2.00)A.腋窝淋巴结B.锁骨上淋巴结 C.下颌淋巴结D.腹股沟淋巴结解析:解析 霍奇金病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发症状常是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占60%80%,其次为腋下
20、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者少见。7.女性,55 岁。腋下淋巴结肿大 1 个月。疑为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支持其肿大的淋巴结特点(分数:2.00)A.无痛性B.少数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C.可融合成块D.无进行性肿大 解析:解析 淋巴瘤患者肿大的淋巴结特点:可以是浅表和(或)深部淋巴结肿大;多数呈无痛性、少数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进行性肿大。8.非霍奇金淋巴瘤最易浸润的骨骼是(分数:2.00)A.胸椎和腰椎 B.尺骨和桡骨C.股骨D.肋骨解析:解析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远处转移和结外侵犯倾向,对各器官的侵犯都较霍奇金病多见。骨骼损害以胸椎和腰椎最多见,股骨、肋骨、骨盆及
21、头颅骨次之。9.男性,50 岁,发热、气促 3 周。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腹部 B 超示:肝、脾大。血象示:白细胞 2.010 9 /L,血红蛋白 82g/L,血小板 6510 9 /L。骨髓活检: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该种类型的淋巴瘤既往易误诊为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恶性组织细胞 C.噬血细胞综合征D.坏死性淋巴结炎解析:解析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与恶性组织细胞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相似,既往缺乏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检查,过去许多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误诊恶性组织细胞。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特点是长期发热、皮肤易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结外病变多见,临床发展快,免疫
22、表型可为 T 细胞型、CD30 + 。常有 t(2;5)染色体异常。10.关于淋巴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B.骨髓中找到 R-S 细胞就可确诊 C.血钙可增高D.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可增高解析:解析 淋巴瘤的原发灶多见于淋巴结,也可见于结外组织器官;淋巴瘤患者若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钙增高,常提示病变累及了骨骼;R-S 细胞为霍奇金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R-S 细胞见于霍奇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等。可见 R-S 细胞并非霍奇金病的特异性细胞,因此,并不能说在骨髓中找到 R-S 细胞就可确诊。11.女性,20 岁。无痛性左颈部淋巴结肿大 1
23、个月。淋巴结活检示:找到 R-S 细胞。R-S 细胞不会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恶性肿瘤B.结缔组织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非霍金奇淋巴瘤 解析:解析 R-S 细胞对 HL 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也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但不会出现在非霍金奇淋巴瘤。12.为明确淋巴瘤腹腔淋巴结受累情况,首选的检查方法是(分数:2.00)A.B 超B.CT C.MRID.淋巴造影检查解析:解析 淋巴瘤不仅能侵犯表浅淋巴结,也可累及腹腔淋巴结和器官。CT 检查不仅能显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且还能显示脾门、肝门和肠系膜淋巴结受累情况,同时还能显示肝、脾、肾受累情
24、况,所以CT 是腹部检查的首选方法。淋巴造影能显示结构破坏情况。13.女性,60 岁。头晕、乏力 2 周,进行性消瘦。查体:贫血貌,左颈部可触及半个拇指大的淋巴结,肝、脾肋下 2 指。血象示:白细胞 5.010 9 /L,血红蛋白 52g/L,血小板 16510 9 /L。非结合胆红素56mol/L。骨髓:符合溶血性贫血。Coombs 试验阳性。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 周效果欠佳,该患者可继发于下列哪种肿瘤(分数:2.00)A.转移癌B.多发性骨髓瘤C.肝癌D.非霍奇金淋巴瘤 解析:解析 B 细胞 NHL 可并发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阴性或阳性的溶血性贫血。男性,35 岁。发
25、热、双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 1 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 1.5cm1.5cm 左右大的无触痛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正常。胸部、腹部 CT、未发现深部淋巴结肿大。(分数:6.00)(1).哪项检查对诊断帮助最大(分数:2.00)A.淋巴结活检 B.胸部 X 线C.腹部 B 超D.骨髓穿刺解析:解析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是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性诊断依据。(2).若淋巴结活检示:发现 R-S 细胞,该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分数:2.00)A.B 期 B.B 期C.A 期D.A 期解析:解析 患者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淋巴结区,有发热、盗汗,属于B 期。(3).该患者的首选治疗为(分数:2.00)A
26、.ABVD 方案 B.CHOP 方案C.MOPP 方案D.ESHAP 方案解析:解析 HL 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A、A 期以放疗为主,B、B 和期患者,以化疗为主。ABVD 已替代 MOPP 方案成为 HL 的首选方案。14.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分数:2.00)A.起病隐匿B.多数病变轻而局限C.易复发D.严重内脏出血常见 解析:解析 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隐匿,出血倾向多较轻且局限,但易复发。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甚常见,但严重内脏出血少见。15.下述哪一种情况不支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27、分数:2.00)A.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B.多次查血小板计数减少C.脾脏轻度增大D.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解析:解析 ITP 应有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16.女性,26 岁,反复皮下出血 2 年入院,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检查与诊断不符合(分数:2.00)A.多次查血小板减低B.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多伴成熟障碍C.BT 延长D.CT 延长 解析:解析 ITP 患者凝血机制无异常,故 CT 不会延长。17.20 岁患者,反复呕血,黑便,皮肤黏膜出血 1 周。肝、脾不大,血红蛋白 76g/L 白细胞计数 5.010 9 /L,血小板计数 1010 9 /L,骨髓
28、增生活跃,粒:红为 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过敏性紫癜解析:解析 本例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及皮下出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骨髓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无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诊断应考虑为 ITP。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及过敏性紫癜也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减少,但根据血象及骨髓象可排除。18.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不是切脾的指征 A.糖皮质激素治疗 1 个月无效 B.51Cr 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C.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 30mg/d D.对糖皮质激素有禁
29、忌证(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糖皮质激素治疗 36 个月无效方考虑切脾。女,18 岁,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两下肢紫癜,月经过多,肝、脾肋下未及。血红蛋白 100g/L,白细胞 6.910 9 /L,血小板 1210 9 /L。(分数:4.00)(1).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分数:2.00)A.输血小板B.糖皮质激素 C.免疫抑制剂D.脾切除术解析:解析 ITP 的血小板减少是免疫机制介导的,糖皮质激素可减少 PAIg 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故应首选糖皮质激素
30、治疗。(2).治疗 8 个月后,血小板升为 3210 9 /L,仍有出血症状, 51 Cr 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与肝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分数:2.00)A.免疫抑制剂B.糖皮质激素C.输血小板D.脾切除术 解析:解析 糖皮质激素治疗 36 个月无效方考虑切脾。19.HIV 感染后,临床可以分为四期,有关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为急性感染期 B.患者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 C.血中可以检测到 p24 抗原 D.CD4+T 细胞明显降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HIV 感染后,20.有关 HIV 感染临床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
31、没有任何临床症状B.血中检测不出 HIV RNA C.血中可检出 p24 抗原D.有传染性解析:解析 有关 HIV 感染临床期血中可检测出 HIVRNA。21.男性,32 岁,因发热、咳嗽、吐白痰 5 天,气短 2 天住院。有吸毒史,体检:体温 38.5,脉搏 128次/分,呼吸 44 次/分,血压 110/70mmHg,呼吸急促,唇发绀,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基部轻度湿啰音。胸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血常规白细胞 3.810 9 /L,中性粒细胞 0.92,淋巴细胞 0.08,血小板 25010 9 /L,血红蛋白 105g/L,抗 HIV 阳性。初步诊断为 AIDS 其肺部的并发症可能性最大的是(
32、分数:2.00)A.肺孢子菌肺炎 B.病毒性肺炎C.细菌性肺炎D.支原体肺炎解析:解析 艾滋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较常见,4 个候选答案的疾病,艾滋病时均可发生,能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和肺孢子菌肺炎中,以肺孢子菌肺炎最常见。22.男,30 岁,既往有静脉吸毒史,因口舌灼痛,吞咽困难 10 天就诊。体格检查:左、右腋下各有一约1.5cm 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移动性好。口唇灰白,舌背及颊黏膜上散在点片状乳胶样白斑,有触痛,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腹正常。胸片提示双肺结核。口腔分泌物检见真菌菌丝及孢子。诊断为双肺结核。该患者应高度怀疑哪种疾病(分数:2.00)A.先天性免疫
33、功能不全B.艾滋病 C.咽部肿瘤D.肺部肿瘤解析:解析 本患者的表现不好用某部位的疾病所解释,表现是多部位的感染,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的不全,感染的病原菌为细胞内寄生菌,因此,患者主要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加上患者年龄 30岁,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性小,加之有静脉吸毒史,因此应高度怀疑艾滋病。23.40 岁,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 3 个月,发现颈部、腋窝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1 个月。胸片示左上肺斑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 2.810 9 /L,中性粒细胞 0.92,淋巴细胞 0.08,血小板25010 9 /L,血红蛋白 105g/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
34、肺结核B.AIDS C.肠炎D.肺部肿瘤解析:解析 本例患者年龄 40 岁,不规则发热、腹泻、进行性体重下降 3 个月,发现颈部、腋窝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1 个月。胸片示左上肺斑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 2.810 9 /L,中性粒细胞 0.92,淋巴细胞 0.08,血小板 25010 9 /L,血红蛋白 105g/L。因此应高度怀疑艾滋病。患者,男,37 岁,已婚。持续性发热 60 天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盗汗。既往:5 年前因外伤,手术治疗并输血 600ml。两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块,黄豆至蚕豆大小,质硬,活动度良好,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无杂音,肝脾未扪及。血常规:白细胞 7.8
35、10 9 /L,中性粒细胞 0.94,淋巴细胞0.06,血红蛋白 104g/L,血小板:12110 9 /L。大便和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分数:8.00)(1).应高度怀疑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分数:2.00)A.肺结核B.艾滋病 C.肺炎D.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解析:解析 尽管该患者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但结合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减少,曾有输血史,综合考虑,艾滋病的可能性最大。(2).下述哪种检查措施最有可能帮助明确诊断(分数:2.00)A.血培养B.胸部 X 线照片C.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 D.胃镜检查解析:解析 因考虑艾滋病,淋巴结活检的诊断意义明显大于胸部 X 线照片。(3).淋巴结活检病
36、理检查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测(分数:2.00)A.抗结核抗体检测B.抗 HIV 检测 C.CEA 检测D.AFP 检测解析:解析 组织胞浆菌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该患者是成人,又有 HIV 感染的高危因素存在,因此应首先确认是否为 HIV 感染者。(4).如抗 HIV 阳性,下述哪项检测有利于评估疾病的预后(分数:2.00)A.血培养B.T 细胞和 CD4 细胞计数 C.骨髓细胞学检查D.HIV P24 抗原检测解析:解析 在提供的参考答案中,只有病毒感染载量和淋巴细胞计数与疾病的预后有关。而 P24 阳性不代表病毒载量,因此,正确的答案应是 B。二、B 型题(总题数:1
37、,分数:4.00) A.环磷酰胺 B.长春新碱 C.硫唑嘌呤 D.环孢素(分数:4.00)(1).治疗 ITP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分数:2.00)A.B. C.D.解析:(2).难治性 ITP 的治疗一般选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治疗 ITP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长春新碱,环孢素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 ITP。三、X 型题(总题数:12,分数:32.00)24.与淋巴瘤发病有关的病原体是(分数:3.00)A.EB 病毒 B.Kaposi 肉瘤病毒 C.幽门螺杆菌 D.人类 T 细胞病毒 解析:解析 EB 病毒与 Burkitt 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人类 T 淋巴细胞
38、病毒型是成人 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因,人类 T 淋巴细胞病毒型与 T 细胞皮肤淋巴瘤的发病有关。Kaposi 肉瘤病毒是原发于体腔的淋巴瘤的病因。幽门螺杆菌可能是 B 细胞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病因。25.下列属于霍奇金病期的是(分数:3.00)A.肝或骨髓受累B.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 C.病变累及横膈同侧 2 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D.横膈上、下淋巴结受累+结外器官局限受累 解析:解析 霍奇金病分 4 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参照使用。期:病变局限于 2 个淋巴结()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E)。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 2 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
39、1 个以上淋巴结区(E)。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可伴脾累及(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SE)。期:1 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受累属期。26.下列哪些临床分期的 HL 主要采用联合化疗+局部照射(分数:3.00)A.A 期B.B 期 C.A 期D.A 期 解析:解析 霍奇金病主要应用高能射线放疗和联合化疗,根据不同临床分期选择治疗方案。A、A 期主要采用扩大照射。病变在膈上采用斗篷式照射,病变在膈下采用倒“Y”字照射。B、B、A、B、期主要采用联合化疗+局部照射。2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症的处理是(分数:
40、3.00)A.输注血小板悬液 B.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甲泼尼龙 解析:28.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分数:3.00)A.减少 PAIg 生成 B.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C.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释放 解析:解析 ITP 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机制为:减少 PAIg 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29.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选项为(分数:3.00)A.出血时间延长 B.出血时间正常C.凝血时间正常 D.
41、凝血时间延长解析:3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切除的指征是(分数:3.00)A.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B.泼尼松维持量30mg/d C.伴严重内脏出血D.妊娠期解析:解析 ITP 行脾切除的适应证: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 36 月无效;泼尼松维持量需30mg/d;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51 Cr 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严重内脏出血是 ITP 需紧急处理的适应证。患者年龄2 岁、妊娠期是 ITP 患者行脾切除的禁忌证。3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的特点是(分数:3.00)A.巨核细胞增多 B.裸核巨核细胞数增多 C.成熟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很少 D.巨核细胞缺乏解析:解析 特发性血小
42、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不会出现巨核细胞缺乏。32.感染 HIV 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分数:2.00)A.精液 B.血液 C.乳汁 D.艾滋病患者的骨灰解析:解析 艾滋病患者的骨灰不具有传染性。33.HIV 的传播途径有(分数:2.00)A.性接触 B.注射 C.母婴 D.与感染者握手解析:解析 与感染者握手不会被感染 HIV。34.HIV 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分数:2.00)A.住同一宿舍者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 解析:35.HIV 感染病原学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A.ELISA 检测抗 HIV 抗体 B.ELISA 检测 P24 抗原 C.RT-PCR 检测 HIV RNA D.CD4+T 细胞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