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2431       资源大小:85.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8及答案解析.doc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海洋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新生儿溶血性贫血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管内溶血的特点(分数:2.00)A.黄疸较血管外溶血重B.有血红蛋白血症C.有含铁血黄素尿D.游离胆红素不高3.女性,34 岁。乏力、面色苍白、尿色黄 1 年。贫血貌,巩膜黄染。脾肋下 2 指。血清总胆红素37mol/L,非结合胆红素 27mol/L,肝功能正常。血红蛋白 65g/L,白细胞 7.510 9

    2、 /L,血小板17010 9 /L。网织红细胞 10%。该患者(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急性溶血C.慢性溶血D.巨幼细胞贫血4.慢性溶血的三大特征是(分数:2.00)A.发热、贫血、出血B.发热、出血、黄疸C.贫血、黄疸、肝脾肿大D.发热、黄疸、肝功能损害5.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的场所主要是(分数:2.00)A肝B心C脾D肾6.女性,50 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乏力、黄疸 1 个月,脾肋下 2 指,疑有血管外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是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检查(分数:2.00)A.血红蛋白尿B.含铁血黄素尿C.血红蛋白血症D.高胆红素血症7.女性,22 岁,面色苍白、排酱油样尿 2

    3、 周,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溶血检查指标(分数:2.00)A.尿隐血试验B.含铁血黄素尿C.血清结合珠蛋白D.海因小体8.下列哪项检查不是反映慢性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增生的证据(分数:2.00)A.骨髓代偿增生B.末梢血出现幼红细胞C.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活跃D.外周血涂片发现红细胞碎片9.女性,35 岁。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治疗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溶血病因的治疗(分数:2.00)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海洋性贫血D.系统性红斑狼疮10.下列关于国内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慢性白血病比急性白血病多见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C

    4、.急性白血病中,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D.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1.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最多见于(分数:2.00)A.消化道感染B.口腔感染C.颅内感染D.呼吸道感染12.急性自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衰竭B.颅内出血C.腹腔内脏器出血D.DIC13.绿色瘤常见于(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女性,29 岁,因牙龈渗血伴低热 1 周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11.310 9 /L、红细胞2.610 12 /L、血红蛋白 68g/L、血小板 3010 9 /L,骨髓穿刺结果提示急性单核细

    5、胞白血病(M 5 ),以下哪个体征最少见(分数:2.00)A.牙龈肿胀B.胸骨压痛C.肝脾肿大D.巩膜黄染15.关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牙龈肿胀常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DIC 常见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C.睾丸白血病常见于 ALL 化疗后缓解的儿童D.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6.男性,18 岁,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 年,突发头痛,呕吐 2 天,临床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下面脑脊液检查中哪项最具有意义(分数:2.00)A.脑脊液糖含量下降B.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C.脑脊液压力升高D.脑脊液找到幼稚细胞17.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

    6、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发生在白血病的各个时期B.多见于白血病急性期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D.儿童患者多见18.男性,18 岁,因牙龈肿胀,牙龈渗血 2 周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中度贫血貌,牙龈弥漫肿胀,有少许渗血,胸骨轻压痛,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血象:白细胞 17.510 9 /L、红细胞 2.0510 12 /L、血红蛋白 68g/L,血小板 2010 9 /L。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占 80%,血系、巨核细胞受抑,该患者细胞组织化学检查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PAS 阳性B.POX 阳性C.NAP 强阳性D.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 Na

    7、F 抑制19.Auer 小体有助于鉴别(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20.女性,18 岁,因发热,双下肢瘀斑 1 周入院,血象白细胞 3.110 9 /L,红细胞 2.8610 12 /L,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3010 9 /L,骨髓涂片示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占 80%,以下哪种情况在该患者骨髓检查中最少见(分数:2.00)A.PAS 阳性B.Auer 小体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红系受抑制21.女性,因体检发现白细

    8、胞升高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血象:白细胞 2710 9 /L,红细胞24.310 12 /L,血红蛋白 30g/L,血小板 40010 9 /L,骨髓象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分数:2.00)A.POXB.PASC.铁蛋白D.bcr/abl 融合基因22.骨髓象检查呈现“裂孔现象”的血液病是(分数:2.00)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女性,16 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 2 型),已化疗 3 个疗程,骨髓象提示完全缓解,近 1周出现头痛头晕,腰穿脑脊液检查提示 CSF 压力轻度升高,蛋白含量升高,

    9、糖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增多,并可找到幼稚细胞。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颅内出血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反应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隐球菌感染24.对于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淤积症患者的急救不宜采用(分数:2.00)A.白细胞单采B.化疗C.水疗D.输红细胞悬液25.女性,18 岁,因头晕、头痛伴发热,骨痛 2 周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颈有抵抗,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 3cm 可触及,骨髓穿刺提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达 80%,血常规白细胞 1810 9 /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 30010 12

    10、/L,血小板 5010 9 /L,应首选的化疗方案是(分数:2.00)A.DA 方案B.VLDP 方案C.VLDP 方案+MTX 鞘内注射D.DA 方案+MTX 鞘内注射26.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错误的是(分数:2.00)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白消安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 DA 方案C.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采用 ATRA 方案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 DVLP 方案27.男,27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伴全身疲乏无力 3 个月来诊,检查发现患者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压痛,脾呈巨脾改变,血常规白细胞 17210 9 /L,幼稚细胞增多,红细胞 3.5010 12 /L,血红蛋白 90g

    11、/L,血小板 7810 9 /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 36%,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均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该患者应诊断为(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28.HDAra-C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肺水肿B.出血C.骨髓抑制D.小脑共济失调2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显著的体征是(分数:2.00)A.贫血B.脾大C.出血D.淋巴结肿大30.下列关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均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B.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

    12、C.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终末期D.预后很差,常常在数月内死亡3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见于(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分数:2.00)A.盗汗B.贫血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33.男性,42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伴发热、齿龈出血 1 个月入院。体检发现,患者呈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脾是巨脾,血常规白细胞 21010 9 /L,红细胞 24810 12 /L,血红蛋白 70g/L,血小板 5010 9 /L,骨髓象原粒细胞 25%,中晚幼粒细胞增多超出正常范围,

    13、该患者应选择(分数:2.00)A.DA 方案B.羟基脲C.干扰素D.白消安男性,47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半年,症状加重,牙龈、皮肤出血,发热 2 周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肝肋下 3cm,脾呈巨脾改变。血象:白细胞 25010 9/L,原始粒细胞 33%,中性杆状核、分叶核及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红细胞 24810 12 /L,血红蛋白 56g/L,血小板 2410 9 /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 35%,其他改变同血象,红系、巨核细胞系受抑制。(分数:2.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14、)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2).该患者宜采用的治疗是(分数:1.00)A.DA 方案B.VLDP 方案C.干扰素D.羟基脲二、B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羟基脲 B.-干扰素 C.氟达拉滨 D.苯丁酸氮芥(分数:4.00)(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首选(分数:2.00)A.B.C.D.(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三、C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血细胞破坏过多 B.造血物质缺乏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急性白血病(分数:2.00)A.B.C.D.(2).缺铁性贫血(分

    15、数:2.00)A.B.C.D.四、X 型题(总题数:8,分数:24.00)34.下列各项和溶血有关的是(分数:3.00)A.粪便及尿中尿胆原增加B.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C.血尿D.骨髓幼稚红细胞增生活跃35.原位溶血见于(分数:3.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巨幼细胞贫血C.输血性溶血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6.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是(分数:3.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淋巴瘤C.再生障碍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37.下列哪些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有关(分数:3.00)A.Ph 染色体阳性B.周围血出现幼红细胞C.血小板减少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38.血清和尿溶

    16、菌酶活性增高见于(分数:3.00)A.M2 型白血病B.M3 型白血病C.M4 型白血病D.M5 型白血病39.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包括(分数:3.00)A.可表达 CD5B.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者少见C.B 细胞起源居多D.瘤细胞多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40.白血病患者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指征包括 A.白血病细胞减少 B.外周血粒细胞1.510 9/L C.外周血小板10010 9/L D.骨髓中无原粒细胞(分数:3.00)A.B.C.D.4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诱导缓解可采用的化疗方案是(分数:3.00)A.VPB.HAC.DVLPD.DVP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8 答案

    17、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数:2.00)A.海洋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解析:解析 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很多:海洋性贫血是珠蛋白链有一种或几种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属于血管性溶血性贫血。2.下列哪项不符合血管内溶血的特点(分数:2.00)A.黄疸较血管外溶血重 B.有血红蛋白血症C.

    18、有含铁血黄素尿D.游离胆红素不高解析:解析 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的比较见下表: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机制 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遭到破坏,血红蛋 白释放引起症状 单核-吞噬系统吞噬裂解红细胞后,释放 的血红蛋白可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 黄疸 轻 重 含铁血黄素尿 有 无 游离胆红素 不高 增高 血红蛋白尿 有 无 血红蛋白血症 有 无 常见原因 血型不合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自身免 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疫性溶血性贫血 3.女性,34 岁。乏力、面色苍白、尿色黄 1 年。贫血貌,巩膜黄染。脾肋下 2 指。血清总胆红素37mol/L,非结合胆红素 27mol/L,肝

    19、功能正常。血红蛋白 65g/L,白细胞 7.510 9 /L,血小板17010 9 /L。网织红细胞 10%。该患者(分数:2.00)A.急性失血性贫血B.急性溶血C.慢性溶血 D.巨幼细胞贫血解析:解析 急性失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可有贫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但不会有黄疸、脾大及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急性溶血不会出现黄疸和脾大。4.慢性溶血的三大特征是(分数:2.00)A.发热、贫血、出血B.发热、出血、黄疸C.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D.发热、黄疸、肝功能损害解析:5.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的场所主要是(分数:2.00)A肝B心C脾 D肾解析:解析 血管外溶血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温抗体自身免疫

    20、性 HA 等,起病缓慢。受损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消化,释出的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6.女性,50 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乏力、黄疸 1 个月,脾肋下 2 指,疑有血管外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是血管外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检查(分数:2.00)A.血红蛋白尿B.含铁血黄素尿C.血红蛋白血症D.高胆红素血症 解析:解析 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血红蛋白血症、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为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表现。血管外溶血的检查可发现高胆红素血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原、粪胆原阳性。故正确答案为 D。7.女性,22 岁,面色苍白、排酱油样尿 2 周,下列哪项不是血管内溶血检查

    21、指标(分数:2.00)A.尿隐血试验B.含铁血黄素尿C.血清结合珠蛋白D.海因小体 解析:解析 尿潜血试验、含铁血黄素尿、血清结合珠蛋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为血管内溶血的检查项目。而海因小体是红细胞内变性珠蛋白的包涵体,是红细胞异常形态的一种表现。故答案为 D。8.下列哪项检查不是反映慢性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增生的证据(分数:2.00)A.骨髓代偿增生B.末梢血出现幼红细胞C.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活跃D.外周血涂片发现红细胞碎片 解析:解析 慢性溶血性贫血时,骨髓代偿增生,红系增生活跃,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为主。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红细胞,通常为晚幼红细胞,有时可见有核红细胞。由于骨髓增生,网织红细胞增多

    22、。外周血涂片发现红细胞碎片提示红细胞本身有缺陷、寿命缩短,并不是骨髓代偿增生的证据。9.女性,35 岁。诊断为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治疗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溶血病因的治疗(分数:2.00)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海洋性贫血 D.系统性红斑狼疮解析:解析 海洋性贫血是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与免疫因素无关,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对少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有效。糖皮质激素对食蚕豆后急性溶血有效。故答案为C。10.下列关于国内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

    23、0)A.慢性白血病比急性白血病多见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C.急性白血病中,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D.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解析:解析 在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多见,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中,成人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11.急性白血病并发感染最多见于(分数:2.00)A.消化道感染B.口腔感染 C.颅内感染D.呼吸道感染解析:解析 发热是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表现,虽然白血病本身可引起发热,但高热常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以口腔感染最常见(如口腔炎、牙

    24、龈炎、咽峡炎等)。12.急性自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分数:2.00)A.呼吸衰竭B.颅内出血 C.腹腔内脏器出血D.DIC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出血,占 62.24%,其中 87%为颅内出血。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内淤积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13.绿色瘤常见于(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解析:解析 绿色瘤是指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14.女性,29 岁,因牙龈渗血伴低热 1 周入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25、白细胞 11.310 9 /L、红细胞2.610 12 /L、血红蛋白 68g/L、血小板 3010 9 /L,骨髓穿刺结果提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 5 ),以下哪个体征最少见(分数:2.00)A.牙龈肿胀B.胸骨压痛C.肝脾肿大D.巩膜黄染 解析:解析 巩膜黄染见于胆红素代谢异常的患者,白血病患者早期如不合并溶血性贫血,不会出现巩膜黄染,而答案 A、B、C 都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15.关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牙龈肿胀常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DIC 常见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C.睾丸白血病常见于 ALL 化疗后缓解的儿童D.纵隔

    26、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解析:解析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6.男性,18 岁,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 年,突发头痛,呕吐 2 天,临床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下面脑脊液检查中哪项最具有意义(分数:2.00)A.脑脊液糖含量下降B.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C.脑脊液压力升高D.脑脊液找到幼稚细胞 解析:解析 脑脊液找到幼稚细胞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意义最大,选项 A、B、C 均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患者,但特异性相对较差。17.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发生在白血病的各个时期B.多见于白血病急性期

    27、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D.儿童患者多见解析: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在白血病的各个时期,但常发生在治疗后缓解期,这是由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灭的结果。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儿童尤甚。18.男性,18 岁,因牙龈肿胀,牙龈渗血 2 周入院,体格检查发现中度贫血貌,牙龈弥漫肿胀,有少许渗血,胸骨轻压痛,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血象:白细胞 17.510 9 /L、红细胞 2.0510 12 /L、血红蛋白 68g/L,血小板 2010 9 /L。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占 80%,血系、巨核细胞受抑,该患者细胞组

    28、织化学检查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PAS 阳性B.POX 阳性 C.NAP 强阳性D.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 NaF 抑制解析:解析 该患者可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过氧化物酶(POX)阳性,选项 A、C 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选项 D 主要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9.Auer 小体有助于鉴别(分数:2.00)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解析:解析 Auer 小体是指细胞质内出现的一至数根细棒或针状的小体,结构均匀

    29、一致,并非颗粒连接而成,它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白血病、颗粒网状细胞白血病等。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Auer 小体(-),因此临床上 Auer 小体有助于鉴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女性,18 岁,因发热,双下肢瘀斑 1 周入院,血象白细胞 3.110 9 /L,红细胞 2.8610 12 /L,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3010 9 /L,骨髓涂片示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占 80%,以下哪种情况在该患者骨髓检查中最少见(分数:2.00)A.PAS 阳性B.Auer 小体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红

    30、系受抑制解析:解析 Auer 小体仅出现在粒系或单核细胞中,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Auer 小体阴性。选项A、C、D 均可出现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21.女性,因体检发现白细胞升高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血象:白细胞 2710 9 /L,红细胞24.310 12 /L,血红蛋白 30g/L,血小板 40010 9 /L,骨髓象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分数:2.00)A.POXB.PASC.铁蛋白D.bcr/abl 融合基因 解析:解析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对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意义很大,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均可有 POX 阳性发现;选

    31、项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常见 PAS 阳性反应;铁蛋白可见于所有肿瘤性患者。22.骨髓象检查呈现“裂孔现象”的血液病是(分数:2.00)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检查可见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占 30%以上),而较成熟的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此为所谓的“裂孔”现象。23.女性,16 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 2 型),已化疗 3 个疗程,骨髓象提示完全缓解,近 1周出现头痛头晕,腰穿脑脊液检查提示 CSF 压力轻度升高,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增多,并可找到幼稚细胞

    3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颅内出血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反应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隐球菌感染解析: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的白血病诊断只需符合:有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糖下降,蛋白含量升高,特别是脑脊液中找到幼稚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意义最大。以上两个条件中的一条,再加上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即可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4.对于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淤积症患者的急救不宜采用(分数:2.00)A.白细胞单采B.化疗C.水疗D.输红细胞悬液 解析:

    33、解析 当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20010 9 /L 时,白血病患者可产生白细胞淤积;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反应迟钝、颅内出血等。因此应进行急救;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同时给以化疗药物和水化,并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凝血异常等。但不宜立即输红细胞,以免进一步增加血液黏度。25.女性,18 岁,因头晕、头痛伴发热,骨痛 2 周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颈有抵抗,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 3cm 可触及,骨髓穿刺提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达 80%,血常规白细胞 1810 9 /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 30010 12 /L,血小板 5010 9 /L,应首选的

    34、化疗方案是(分数:2.00)A.DA 方案B.VLDP 方案C.VLDP 方案+MTX 鞘内注射 D.DA 方案+MTX 鞘内注射解析:解析 从临床表现和骨髓检查结果可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同时伴头痛,颈抵抗,虽然还未做脑脊液检查,但已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可能,因此,选择目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首选化疗方案 VLDP(VLDP 方案是大多数 ALL 采用的诱导方案)及鞘内注射 MTX 是最合适的。26.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错误的是(分数:2.00)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采用白消安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 DA 方案C.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采用 ATRA 方案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35、血病采用 DVLP 方案解析:解析 白消安常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化疗常采用甲苯酸氮芥、氟达拉滨等,其他各项均正确。27.男,27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伴全身疲乏无力 3 个月来诊,检查发现患者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压痛,脾呈巨脾改变,血常规白细胞 17210 9 /L,幼稚细胞增多,红细胞 3.5010 12 /L,血红蛋白 90g/L,血小板 7810 9 /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 36%,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均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该患者应诊断为(分数:2.00)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

    36、变期)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解析:解析 该患者巨脾,骨髓象中、晚、杆状核细胞增多,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但由于原粒细胞20%,应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急变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原粒细胞小眼 5%,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原粒细胞达 5%2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粒细胞90%,一般无巨脾改变。28.HDAra-C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肺水肿B.出血C.骨髓抑制D.小脑共济失调 解析:解析 高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常用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缓解后的化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小脑共济失调,其他并发症还有皮疹、发热、眼结膜炎等。29.慢性粒

    37、细胞白血病最显著的体征是(分数:2.00)A.贫血B.脾大 C.出血D.淋巴结肿大解析:解析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显著的特征是脾大,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显著的特征是表浅淋巴结肿大。30.下列关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均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 B.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C.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终末期D.预后很差,常常在数月内死亡解析:解析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类似。多数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少数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变或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变,偶为巨核细胞和红细胞等类型的急性变。急性变预后极差

    38、,往往数月内死亡。3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见于(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解析:解析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临床意义:NAP 阳性百分率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严重化脓性感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NAP 阳性百分率降低见于:单纯性病毒性感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分数:2.00)A.盗

    39、汗B.贫血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 解析:解析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早期可表现为乏力、疲倦,后期出现低热、盗汗、贫血等。由于常累及淋巴系统,因此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但胸骨压痛少见。胸骨压痛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部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会出现胸骨压痛。33.男性,42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伴发热、齿龈出血 1 个月入院。体检发现,患者呈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脾是巨脾,血常规白细胞 21010 9 /L,红细胞 24810 12 /L,血红蛋白 70g/L,血小板 5010 9 /L,骨髓象原粒细胞 25%,中晚幼粒细胞增多超出正常范围,该患者应选择(分数:2.00)A.DA

    40、方案 B.羟基脲C.干扰素D.白消安解析:解析 该患者是一个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患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后的治疗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选项 B、C、D 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的常用药物。男性,47 岁,因左上腹饱胀感半年,症状加重,牙龈、皮肤出血,发热 2 周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肝肋下 3cm,脾呈巨脾改变。血象:白细胞 25010 9/L,原始粒细胞 33%,中性杆状核、分叶核及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红细胞 24810 12 /L,血红蛋白 56g/L,血小板 2410 9 /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 35%,其他改变同血象,

    41、红系、巨核细胞系受抑制。(分数:2.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1.0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解析 该患者以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急粒变:发热出血;脾进行性肿大(左上腹饱胀感加重,检查有巨脾);外周血骨髓原始粒细胞20%。(2).该患者宜采用的治疗是(分数:1.00)A.DA 方案 B.VLDP 方案C.干扰素D.羟基脲解析:解析 该患者因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粒变,急粒变后化疗方案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A 方案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方案。二、B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

    42、0) A.羟基脲 B.-干扰素 C.氟达拉滨 D.苯丁酸氮芥(分数:4.00)(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首选(分数:2.00)A. B.C.D.解析:(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B.C.D. 解析:三、C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血细胞破坏过多 B.造血物质缺乏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分数:4.00)(1).急性白血病(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急性白血病是由于血细胞肿瘤性增生引起的,故既无血细胞破坏过多,也无造血物质缺乏(2).缺铁性贫血(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造血物质铁

    43、缺乏引起的,无血细胞破坏过多。四、X 型题(总题数:8,分数:24.00)34.下列各项和溶血有关的是(分数:3.00)A.粪便及尿中尿胆原增加 B.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 C.血尿D.骨髓幼稚红细胞增生活跃 解析:解析 血管外溶血可出现粪便及尿中尿胆原增加、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和骨髓幼稚红细胞增生活跃,但不会出现血尿。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尿尿常规示隐血阳性但不会出现血尿。35.原位溶血见于(分数:3.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巨幼细胞贫血 C.输血性溶血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解析:解析 原位溶血也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是指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血液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可伴有黄疸,

    44、其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常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贫血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红细胞膜获得性缺陷引起的对激活补体异常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36.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是(分数:3.00)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淋巴瘤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多发性骨髓瘤 解析:解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最终可发展为白血病。37.下列哪些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有关(分数:3.00)A.Ph 染色体阳性 B.周围血出现幼红细胞 C.血小板减少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解析:解析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类白

    45、血病反应血小板也大多正常,所以选项 C 与两者的鉴别无关。38.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见于(分数:3.00)A.M2 型白血病B.M3 型白血病C.M4 型白血病 D.M5 型白血病 解析:解析 M 4 型和 M 5 型白血病血、尿溶菌酶活性增高,其他类型白血病不增高。39.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包括(分数:3.00)A.可表达 CD5 B.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者少见 C.B 细胞起源居多 D.瘤细胞多为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解析:解析 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形态与成熟小淋巴细胞相同,胞质少,胞核染色质呈凝块状;少数患者淋巴细胞形态异常,胞体较大,不成熟,胞核有深切迹(Reid

    46、er 细胞);偶可见原始淋巴细胞。40.白血病患者化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指征包括 A.白血病细胞减少 B.外周血粒细胞1.510 9/L C.外周血小板10010 9/L D.骨髓中无原粒细胞(分数:3.00)A.B. C. D.解析:解析 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的指征为: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 9 /L,血小板10010 9 /L,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M 3 型除原粒+早幼粒细胞5%外,还应无 Auer 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无髓外白血病。4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诱导缓解可采用的化疗方案是(分数:3.00)A.VP B.HAC.DVLP D.DVP 解析:解析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诱导缓解可采用的化疗方案是 VP、DVP、DVLP。HA 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化疗方案。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4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