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前文明及答案解析(总分:2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哪一本著作首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假说?( )(分数:2.00)A.动物哲学B.物种起源C.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D.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2.欧洲著名的晚期智人是( )。(分数:2.00)A.弗洛里斯巴人B.边界洞人C.加洛巴人D.克罗马农人3.直立人化石最早由谁发现?( )(分数:2.00)A.法国考古学家布日耶B.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C.美国学者刘易斯D.荷兰学者杜布瓦4.哪一本著作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论,并且勇敢地捍卫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学说?( )(分数:2.00
2、)A.动物哲学B.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C.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D.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5.现代人种出现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哪一个时期?( )(分数:2.00)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6.下列古猿化石属于攀树的古猿化石代表的是( )。(分数:2.00)A.腊玛古猿B.南方古猿C.埃及古猿D.尼人7.弓箭的发明是哪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8.下列不属于尼人化石的是( )。(分数:2.00)A.广东马坝人B.广西柳江人C.湖北长阳人D.山西丁村人9.腊玛古猿的最早发现者是( )。(分数:2.00
3、)A.法国考古学家布日耶B.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C.美国学者刘易斯D.荷兰学者杜布瓦10.使用天然火最早出现于人类发展过程的哪一阶段?( )(分数:2.00)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8,分数:80.00)11.物种起源(分数:10.00)_12.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分数:10.00)_13.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分数:10.00)_14.腊玛古猿(分数:10.00)_15.KNMER1470 号人类头骨(分数:10.00)_16.莱托利尔人类足印化石(分数:10.00)_17.自然崇拜(分数:10.00)_18.图腾崇拜(分数:10.00
4、)_三、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120.00)19.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数:30.00)_20.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分数:30.00)_21.农业革命的中心以及农业革命的影响。(分数:30.00)_22.简述史前艺术。(分数:30.00)_史前文明答案解析(总分:22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哪一本著作首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假说?( )(分数:2.00)A.动物哲学 B.物种起源C.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D.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解析:2.欧洲著名的晚期智人是( )。(分数:
5、2.00)A.弗洛里斯巴人B.边界洞人C.加洛巴人D.克罗马农人 解析:3.直立人化石最早由谁发现?( )(分数:2.00)A.法国考古学家布日耶B.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C.美国学者刘易斯D.荷兰学者杜布瓦 解析:4.哪一本著作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论,并且勇敢地捍卫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学说?( )(分数:2.00)A.动物哲学B.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C.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D.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解析:5.现代人种出现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哪一个时期?( )(分数:2.00)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 解析:6.下列古猿化石属于攀树的古猿化石代表的是( )。(分数:2.00
6、)A.腊玛古猿B.南方古猿C.埃及古猿 D.尼人解析:7.弓箭的发明是哪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 )(分数:2.00)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解析:8.下列不属于尼人化石的是( )。(分数:2.00)A.广东马坝人B.广西柳江人 C.湖北长阳人D.山西丁村人解析:9.腊玛古猿的最早发现者是( )。(分数:2.00)A.法国考古学家布日耶B.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C.美国学者刘易斯 D.荷兰学者杜布瓦解析:10.使用天然火最早出现于人类发展过程的哪一阶段?( )(分数:2.00)A.早期猿人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D.晚期智人解析: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8,
7、分数:80.00)11.物种起源(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英国学者达尔文的著作。出版于 1859 年,书中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动植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学说。12.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英国学者达尔文的著作。出版于 1871 年,书中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某种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13.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攀树猿群的代表,原上猿于 1911 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为 3500 万年前至 3000 万年前。埃及古猿化石于 19661
8、967 年在埃及法雍发现,其生存年代约为 2800 万年前至 2600 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化石最早于 1856 年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均有发现,其生存年代距今约 2300 万年前至 1000 万年前。森林古猿以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地区而得名。这些古猿的手脚已有初步分工,为以后的地下直立行走准备了条件。人类科学家认为生活在树上的“攀树的猿群”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14.腊玛古猿(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腊玛古猿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重要代表。其化石最早于 1932 年由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之后非洲、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化石发现。
9、腊玛古猿的生存年代约为 1400万年前至 700 万年前。腊玛古猿身高 1 米多,犬齿较小且与其他平列,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臼齿的宽度超过长度,面部短缩,颌骨后缩,牙拱呈 V 形而不是 U 形,脑容量为 300 毫升,能够直立行走。15.KNMER1470 号人类头骨(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KNMER1470 号人类头骨是 1972 年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库彼弗拉发现的。发现时这个头骨已分裂为 150 多块碎片,经复原后按登记号码为 KNMER1470 号头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人类化石登记号)。该头骨定年为 290 万年前,脑容量约为 775 毫升,肢骨与现代人相似。147
10、0 号人是最早的人属的代表之一,但头骨无突出而相连的眉脊,因而它在进化系统中处于何种位置仍有争议。16.莱托利尔人类足印化石(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莱托利尔人类足印化石 1978 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莱托利尔地层。足印是一大小两个人在火山凝灰岩中留下来的,年代约为距今 380 万年前至 360 万年前。这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17.自然崇拜(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对河流、山岳、日、月等自然物和风雨、雷电等自然力既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于是逐渐把这二者视为有生命、意志和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
11、即自然崇拜。在所有的自然崇拜中,最流行的是太阳崇拜。18.图腾崇拜(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人类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然,于是将某种在经济上与自己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或植物当做自己的亲属,认为这些动物或植物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或认为其氏族的全体成员均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因而对这些动、植物加以崇拜。这种宗教崇拜即图腾崇拜。三、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120.00)19.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在晚期猿人阶段,人类开始学会使用火。北京猿人的洞穴里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遗迹。元谋猿人的发现
12、地也发现了炭屑。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火遗迹。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也有用火的证据。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后来才发展到人工取火。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首先,火的使用,使人们开始食用熟食,这样既使得食物种类范围扩大,又使得食物易于消化,减轻了人体消化负担,大大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 其次,火给人类以光明和温暖,使得人类的活动时间延长到日落之后,活动范围扩大到结冰线以北。 再次,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居住条件。考古证明,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等都是露天宿地的,元谋猿人、北京猿人则因知道用火改为穴居。 最后,火还可以用于驱逐猛兽、保护人类和制造工具。 可见,人类对
13、火的发现和使用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恩格斯指出:“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20.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成就主要表现在: (1)磨制石器的广泛流行。磨制石器大多是精细、规整、光滑的石器,也可以是镶嵌在复合工具上使用。 (2)陶器的制造。出现了陶器与生产陶器的机械装置陶轮。 (3)弓箭的使用。 (4)动物的驯养。主要是驯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如:羊、猪、狗等。 (5)原始农业的出现。原始农业出现于三个草原地带西亚、中亚、中南美洲。
14、西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等,东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稻、粟、高粱、大豆等,中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等。21.农业革命的中心以及农业革命的影响。(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中心有三个地区;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西亚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等;东亚地区的农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主要农作物是稻、粟、高梁、大豆等;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等。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它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第二,它使人类
15、从旧石器时代游荡不定的迁徙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第三,它导致了人口的急剧增长。第四,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诞生。世界早期文明就是在农业革命的基础上产生的。22.简述史前艺术。(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艺术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萌芽的。史前艺术的重要形式有绘画、雕刻、装饰、音乐和舞蹈。 原始人的绘画大多发现于洞穴内或岩石上,日常狩猎的各种野兽是常见的题材。法国拉斯科洞穴、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等是世界著名的史前壁画遗址。 原始人的雕刻作品有的刻在岩壁上,有的刻在石头和骨头上。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许多在石头或象牙上刻成的妇女小雕像,反映了原始人对女性的性崇拜和对女性繁衍的祈望。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懂得装饰自己和美化自己。如在身上涂颜料和花纹;如佩戴手镯、项链等。 最早的音乐是一种“劳动号子”,主要是有节拍的呼声,后来才有了旋律。最早的乐器是打击乐器。 原始舞蹈往往以艺术形式再现那个时代的生产活动和巫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