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2103       资源大小:143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1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总题数:63,分数:130.00)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分数:2.00)A.管理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2.心理过程是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分数:2.00)A.认知、情感、行为B.感觉、知觉、行为C.情感、行为、意志D.认知、情感、意志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分数:2.00)A.脊髓B

    2、.大脑C.丘脑D.小脑4.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 (分数:2.00)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5.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 ) (分数:2.00)A.警戒作业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6.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理论是( ) (分数:2.00)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 (分数:2.00)A.酸B.甜C.苦D.辣8.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2.00)A.从众B.社会

    3、比较C.社会学习D.责任分散9.“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现象所体现的知觉性特性是( ) (分数:2.00)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如图所示,先给被试呈现线段 a.待其消失 10 毫秒后,再呈现线段 b.人们会看到线段 a 向线段 b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 (分数:2.00)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11.属于深度知度双眼线索的是( ) (分数:2.00)A.线条透视B.视轴辐合C.运动视差D.纹理梯度12.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well-definedproblem)的问题是( ) (分数:2

    4、.00)A.成为优秀教师B.读好一本书C.根据已知解应用题D.教育好孩子13.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的是( ) (分数:2.00)A.高凝聚力的群体B.低凝聚力的群体C.明主的群体D.放任的群体14.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向,由我随意的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 ) (分数:2.00)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15.马斯诺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

    5、属和爱需要D.尊重需要16.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比较,判断,评价和批判等思维活动属于( ) (分数:2.00)A.分析性智力B.生存性智力C.空间性智力D.运动性智力17.小莉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但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气质类型有( ) (分数:2.00)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以囚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合作基础是( ) (分数:2.00)A.熟悉B.理解C.竞争D.信任19.一个人在信息加工对内参照有较大依赖倾向,较少受外部环境信息的干扰,不善于察觉细节,认知风格属于( ) (分数:2.00)A.场依存型

    6、B.场独立型C.冲动型D.理智型20.遗传物质最小功能单位是( ) (分数:2.00)A.基因B.合子C.染色体D.DNA21.格赛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在没有达到准确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有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分数:2.00)A.选择性繁殖实验B.双生子爬梯实验C.视觉悬崖实验D.恒河猴依恋实验22.婴儿大约在 5 周左右能区分人和其他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这种微笑是( ) (分数:2.00)A.无意义微笑B.内源性微笑C.无选择性的社会微笑D.有选择性的社会微笑23.不属于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 ) (分数:2.00)A.

    7、自我意识高涨B.独立意识增强C.勤奋感与自卑感冲突D.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24.根据帕顿的研究结果,2 岁左右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是( ) (分数:2.00)A.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B.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C.单独游戏和联合游戏D.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25.( )智力理论认为,成年人智力活动的特点是与其环境的适应分不开是我。 (分数:2.00)A.巴尔特斯B.沙伊C.金兹伯格D.拉文革26.对认识学习理论的发展,托尔曼提出的主要概念是( ) (分数:2.00)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7.学生在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和面积相加性原理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加涅的学习

    8、分类标准属于( ) (分数:2.00)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高级规则学习28.儿童在发展早期,往往会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后来,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如纸飞机)并没有生命时,就会修正自己原来的认识。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分数:2.00)A.同化B.顺应C.图式D.平衡29.某同学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变心,是对自我价值的威胁。该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属于( ) (分数:2.00)A.掌握目标B.学习目标C.任务目标D.表现目标30.在学业成败归因的三个维度中,与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预期最密切的纬度是( ) (分数:2.00)A.稳定性B.可控性C.内外

    9、性D.特殊性31.形式训练可强调的迁移类型是( ) (分数:2.00)A.水平迁B.垂直迁C.特殊迁D.一般迁移32.第一位用实验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现象的是( ) (分数:2.00)A.冯特B.艾宾法斯C.铁钦纳D.巴甫洛夫33.刺激数目与选择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是( ) (分数:2.00)A.线性关系B.指数关系C.对数关系D.二次函数关系34.呈现给被试一篇完整材料后,如要求被试回忆某一部分材料,则往往会降低其对其它部分材料的回忆,这种现象称为( ) (分数:2.00)A.定性遗忘B.返回抑制C.提取诱发遗忘D.错误记忆35.不同类型的自变量中,由主试给予不同指导语所操纵的是( ) (分数:2

    10、.00)A.刺激特点B.环境特点C.被试特点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36.根据波普尔的证伪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实,则该理论一定是正确的B.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伪,该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C.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D.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该理论也不一定是错误的37.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假设是( ) (分数:2.00)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38.在注意研究中,

    11、采用双作业操作范式原则( ) (分数:2.00)A.互补原则B.对比原则C.加法原则D.减法原则39.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分数:2.00)A.视敏度B.视速度C.临界闪烁频率D.最大闪烁频率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40-42 题。为考察词的类型(靶子词、非靶子词)以及辨别条件(高辨别、低辨别)对双耳追随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将 60 名被 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0 名,一组即接受靶子词高辨别条件的处理,也接受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另一组则接受非靶子词高辨别条件处理,也接 受非靶子词低辨别条件的处理(分数:6.00)(1).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被试间设计B.被试内

    12、设计C.混合设计D.回归间断点设计(2).该实验中的辨别条件属于(分数:2.00)A.被试间变量B.被试内变量C.额外变量D.无关变量(3).该实验的交互作用是( ) (分数:2.00)A.词的类型*辨别条件B.靶子词*非靶子学C.高辨别条件*低辨别条件D.词的类型义辨别条件*追随效应40.在实验研究中,排除法可用来控制额外变量,但也可能导致研究效底的降低。它可能降低的效变是( ) (分数:2.00)A.内部效变B.外部效变C.构思效变D.统计结论效变41.下列几组数据中,标准差最大的一个是( ) (分数:2.00)A.2,1,0,1,2B.2 ,6,10,14,18,C.5.765,5.76

    13、5,5.785,5.975D.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42.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位区间的宽度( ) (分数:2.00)A.随着显著性水平 的增大而增大B.随着显著性水平 增大而减小C.与显著性水平 无关D.与显著性水平 的平方根成正比43.某考生得分为 81,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分数:2.00)A.简单次数分布B.分组次数分布C.累加次数分布D.相对次数分布44.在下列到处分数中,不具等距性的是( ) (分数:2.00)A.百分等级B.2 分数C.T 分数D.CEEB 分数45.有组数

    14、据:2,3,4,5,6,7,8。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5 和 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 3,再乘以 2,那么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 (分数:2.00)A.8,2B.8,5C.16,4D.16,1046.下列统计分布中,不受样本容量变化影响的是( ) (分数:2.00)A.正态分布B.t 分布C.x2 分布D.二项分布47.有 10 道是非题,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判断一个被试是否因猜测因素答对,他至少应正确回答的题目数是( ) (分数:2.00)A.5 道B.6 道C.7 道D.8 道48.能够处理某一行为出现的理论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差异的统计检

    15、验方法是( ) (分数:2.00)A.t 检验B.z 检验C.x2检验D.F 检验49.研究人员要检验 20 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 15 岁时智力测验分数的差异,最恰当的检验方法是( ) (分数:2.00)A.两相关 t 检验B.两独立 t 检验C.样本与总体均数 t 检验D.x2检验50.当积差相关系数 r=0 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 ) (分数:2.00)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相关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51.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 ) (分数:2.00)A.兴趣测验B.创造力测验C.态度测验D.投射测验52.有一名

    16、10 岁儿童参加智力测验,他的心理年龄为 12 岁,其比率智商是( ) (分数:2.00)A.83B.110C.120D.12553.关于效果量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效果量是 H,不为真的程度B.效果量提供了差异大小的信息C.效果量是实验处理的效应大小D.效果量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程度54.克龙巴赫提出 系数主要用来计算( ) (分数:2.00)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55.心理咨询师常采用心理测验对来访者的焦虑症状进行初步评定。在下列测验中,咨询师最恰当的选择是( ) (分数:2.00)A.SDSB.NEOC.SCL-90D.SAS56

    17、.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 Sx2=S12+SV2+SE2 中的 S12 是( ) (分数:2.00)A.测量误差的变异数B.观察分数的变异数C.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D.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57.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迅速,收集幼儿智力测验信度资料的最佳方法是( ) (分数:2.00)A.再测法B.复本法C.分半法D.方差分析法58.某测验用百分等级表示测验结果,其受测者的测验结果低于平均分的一个标准差。他在该组被试中的百分等级是( ) (分数:2.00)A.10B.16C.34D.5059.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分数:2.00)A.信

    18、度相等B.长度相等C.效度相等D.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60.老师的随堂单元小测验属于( ) (分数:2.00)A.标准化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非标准化测验D.自适应测验61.能够反映估计量精确性的统计量是( ) (分数:2.00)A.标准误差B.标准差C.方差D.四分位差62.在下列测验中,以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智力测验是( ) (分数:2.00)A.认知评估系统(CAS)B.考夫曼儿童评定成套测验(K-ABC)C.区别能力量表(DAS)D.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二、多项选择题:6675 小题,每小题 3 分,(总题数:10,分数:30.00)63.影响有意注意的

    19、因素有( ): (分数:3.00)A.活动目的和任务B.间接兴趣C.活动的组织D.人格特征64.动觉感受分布的部位有( ): (分数:3.00)A.半规管B.关节C.肌腱D.肌肉65.下列选项中属于趋避动机冲突的有( ): (分数:3.00)A.进退维谷B.忠孝两难全C.爱吃巧克力担心发胖D.想请人帮忙又怕被拒绝66.pass 智力模型中包括的系统有( ): (分数:3.00)A.注意-唤醒系统B.编码-加工系统C.执行系统D.计划系统67.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 ): (分数:3.00)A.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B.心理活动的个性化C.形成以符号为中心的心理结构D

    20、.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68.下列学习与教学方式中,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有( ): (分数:3.00)A.情境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支架式教学69.下列关于信号检测论 roc 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3.00)A. 值的改变独立于值得变化B.曲线上各点代表是相同的辨别力C.曲线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远,表示被试的辨别力越强D.曲线离偶然事件对角线越远,表示被试的判断标准越高70.无察觉知觉存在的证据主要来自( ): (分数:3.00)A.stroop 启动实验B.实验性分离实验C.盲视研究D.单侧忽视研究71.概化理论采用方差分析分解测量数据的总体方差,通常把数据

    21、总方差分解为( ): (分数:3.00)A.目标主效应方差B.测量侧面效应方差C.各种交互效应方差D.相对误差与绝对误差的方差72.关于 x2 检验与方差分析的表达正确的有( ): (分数:3.00)A.两者都是无方向性的检验方法B.X2 检验与方差分析都必须做习性检验C.X2 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属于参数检验D.X2 检验与方差分析都要求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三、简答题:768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5,分数:50.00)73.简述内部言语的含义及特点。(分数:10.00)_艾宾浩斯以自己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记忆的方法,对遗忘规律进行定量研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

    22、0.00)(1).实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分数:2.50)_(2).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指标是什么? (分数:2.50)_(3).用简图画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分数:2.50)_(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分数:2.50)_74.简述儿童伙伴关系的作用。(分数:10.00)_75.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分数:10.00)_76.研究者欲研究某城市居民环境保护的动机类型(A 因素:短暂动机、长远动机)和环保行为(B 因素:宣传、批评、治理)对所在社区环境质量的 影响。研究者采用组间设计,每种处理方式下研究 310 位成年居民,下面是尚未填写完毕的研究结果的方差分析表。请给出方差分析表中

    23、对应的数值。 (分数:10.00)_四、综合题:8183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总题数:3,分数:90.00)7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发现,智商高的人在婚姻关系、子女养育、职场适应等方面并不一定成功。请根据萨罗维和梅耶的“情绪智力”观点加以分析与阐述。(分数:30.00)_78.试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并章例说明如何应用该原理来培养和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分数:30.00)_人们发现,大脑两半球对情绪性信息的加工是不对称的,在脑功能指标上存在着偏侧化现象。有两个理论对此加以解释:半球优势假说认为,只有 右半球负责对情绪的加工;效价假说认为,不同效价的情绪是由不同的大脑半球进

    24、行加工的,右半球主要加工消极情绪,左半球主要加工积极情绪。 (分数:30.00)(1).请设计一个混合实验检验这两种假说,并简要说明需控制哪些主要额外变量。 (分数:10.00)_(2).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支持半球优势假说? (分数:10.00)_(3).什么样的实验结果支持效价假说? (分数:10.00)_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13 年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6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总题数:63,分数:130.00)1.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分数:2.00)A.管理心理学B.社

    25、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日渐扩大,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与机能协调,管理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相结合统称为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大团体、小团体中的社

    26、会心理现象以及人格的社会心理学问题;实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介绍心理学各分支领域中实验研究成果的科学。因此本题选 C。2.心理过程是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分数:2.00)A.认知、情感、行为B.感觉、知觉、行为C.情感、行为、意志D.认知、情感、意志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掌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因此本题选 D。3.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 (分数:2.00)A.

    27、脊髓 B.大脑C.丘脑D.小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其中,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有两个功能,首先它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另外它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大脑又称端脑,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丘脑是信息中继站,除嗅觉外的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导向大脑皮层。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动作。题中涉及的是反射活动,因此本题选 A。4.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 (分数:2.00)A.额叶 B.顶叶C.颞叶D.枕叶解析:

    28、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的理解和掌握。额叶具有运动控制和进行认知活动的功能,如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功能,位于外侧裂之上和中央沟之前。顶叶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痛觉、温度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位于中央沟之后,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顶叶。颞叶负责听觉加工,位于外侧裂下部。枕叶是视觉信息到达的部位,位于后头部。题中涉及的是肢体瘫痪,因此是负责运动控制的额叶发生了病变。因此本题选 A。5.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 ) (分数:2.00)A.警戒作业 B.双作业操作C.双耳分听D.负启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品质的理解和掌握。持续性注意

    29、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性注意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这种作业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工作,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做指标。双作业操作主要用来研究分配性注意,双耳分听可用来研究选择性注意,负启动可用来研究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A。 6.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适当的理论是( ) (分数:2.00)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注意的认知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题中涉及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这能够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来解释,因为该理论

    30、旨在探讨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该理论把注意视作有限的认知资源,只要个体所从事的活动不占用资源,可能就能自如地同时从事其他的活动,否则个体只能从事一种活动或者连一种活动都无法完成。注意的衰减理论、过滤器理论和反应选择理论都将注意视作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都旨在研究注意的选择功能,没有关注注意如何协调多种认知任务。因此本题选 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 (分数:2.00)A.酸B.甜C.苦D.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味觉的理解和掌握。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人有负责甜、苦、酸、咸四种味觉的味蕾,因此,辣不属于基本味觉,辣其实是一种疼痛。因此本

    31、题选 D。8.他人在场减少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干预的可能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分数:2.00)A.从众B.社会比较C.社会学习D.责任分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责任分散,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由此造成个体不施援手。人们把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社会比较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

    32、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做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等途径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本题选 D。9.“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现象所体现的知觉性特性是( ) (分数:2.00)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D.恒常性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不可能同时把接触到的外部事物纳入为知觉对象,而总是根据当前的需要有选择地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知觉对象,

    33、把它们构成一个整体,使之得到清晰的知觉。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个体在对现实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和说明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认识的特性。我们从“鸡群”中看到“鹤”,从“万绿”中看到“红”,说明我们把“鸡群”和“万绿”当做背景,把“鹤”和“红”知觉为对象,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选择性。因此本题选 B。10.如图所示,先给被试呈现线段 a.待其消失 10 毫秒后,再呈现线段 b.人们会看到线段 a 向线段 b 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 (分数:2.00)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解析:本

    34、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似动现象的理解和掌握。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是动景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我们把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光点飘忽移动起来,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现象,也叫游动效应。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运动后效。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本题中涉及的现象是动景运动。因此本题选 B。11.属于深度知度

    35、双眼线索的是( ) (分数:2.00)A.线条透视B.视轴辐合 C.运动视差D.纹理梯度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深度知觉的理解和掌握。知觉深度是根据外部环境和机体内部的许多线索进行的,这些线索叫深度线索。深度线索包括非视觉线索、单眼深度线索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非视觉线索是指由其他感觉(主要是动觉)而不是视觉提供的判断深度、距离的依据,包括眼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指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

    36、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的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本题中选项 A、C 和 D 都属于单眼深度线索。选项 B视轴辐合是非视觉线索的一种,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这样看近物时辐合程度大,看远物时则辐合程度小,辐合也可视作一种双眼线索。因此本题选 B。12.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清晰(well-definedproblem)的问题是( ) (分数:2.00)A.成为优秀教师B.读好一本书C.根据已知解应用题 D.教育好孩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

    37、考生对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问题的明晰程度,可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地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地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题中,选项 A、B 和 D 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都是模糊的,因此本题选 C。 13.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的是( ) (分数:2.00)A.高凝聚力的群体 B.低凝聚力的群体C.明主的群体D.放任的群体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群体思维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群体思维指的是一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的思维方式。在会

    38、议上、课堂上或是其他凝聚力很高的群体中,如果有人的意见与大家不一致,那么他很可能最终放弃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顺从群体的意见,这种现象就是群体思维。群体具有很高的凝聚力是发生群体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本题选 A。 14.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结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向,由我随意的再生和组合”这段话所体现的主要思维种类( ) (分数:2.00)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D.常规思维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思维种类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

    39、,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也称推理思维,是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命题和规律。逻辑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词负载着思维的过程。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本题中爱因斯坦的话中既没有涉及“动作”,也没有涉及“语言”,涉及的是“意象”,因此这段话所体现的思维种类应该是形象思维。因此

    40、本题选 B。15.马斯诺的观点,个体在感到未来不可预测,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该个体产生的主要需要是( )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需要D.尊重需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体

    41、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的需要。因此本题选 B。 16.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比较,判断,评价和批判等思维活动属于( ) (分数:2.00)A.分析性智力 B.生存性智力C.空间性智力D.运动性智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的结构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涉及解决问题和判断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题选 A。17.小莉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但做事缺乏

    42、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气质类型有( ) (分数:2.00)A.胆汁质B.多血质 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气质类型的理解和掌握。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精力旺盛、争强好胜、勇敢果断、热情直率、行动敏捷、生机勃勃而且刚毅顽强,但是这种人常遇事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性强,但是这种人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黏液质的人情绪稳定、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是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是

    43、这种人主动性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抑郁质人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捷、不善交际、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是这种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题中的小莉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但做事缺乏毅力和耐心,稳定性差,这正是多血质人的表现。因此本题选 B。 18.以囚徒困境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双方如果合作,各自的获益最大,合作基础是( ) (分数:2.00)A.熟悉B.理解C.竞争D.信任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合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本题需要熟悉研究合作与竞争的一个经典情境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

    44、。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 1 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 8 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 10 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 1 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 8 年,不坦白的话判 10 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 8 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 1 年,显然这个结果好,这个好的结果需要的就是合作,而双方能否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因此本题选 D。19.一

    45、个人在信息加工对内参照有较大依赖倾向,较少受外部环境信息的干扰,不善于察觉细节,认知风格属于( ) (分数:2.00)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冲动型D.理智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认知风格的理解和掌握。根据人在信息加工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所谓“场”(field)就是外界环境的意思,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就是不依赖外界环境的认知风格,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就是依赖环境的认知风格。因此本题选 B。20.遗传物质最小功能单位是( ) (分数:2.00)A.基因 B.合子C.染色体D.DN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和掌握。细胞是身体最小的结构单位。每一个细胞的中央部位都有一个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一些容易着色的线状结构,叫做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信息就是由染色体来存储和传递。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DNA 是遗传物质。DNA所包含的更小的单位是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的功能单位。合子就是受精卵。因此本题选 A。21.格赛尔认为学习与“生理准备状态“有关,在没有达到准确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有效。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来自( ) (分数:2.00)A.选择性繁殖实验B.双生子爬梯实验 C.视觉悬崖实验D.恒河猴依恋实验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发展基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