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病理学-1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A契形B地图形C锥形D节段性E点灶状(分数:1.00)A.B.C.D.E.2.肉瘤是指A由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B由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C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D由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E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分数:1.00)A.B.C.D.E.3.急性菌痢肠粘膜溃疡形成的原因是A肠壁血液循环障碍B血栓形成C细菌毒素D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使假膜溶解脱落E肠内容物的机械性损伤(分数:1.00)
2、A.B.C.D.E.4.一份尿标本,其比重(无论饮水与否)均固定在 1.01 左右,这说明了A过量的液体排出B血循环中有过量的血管紧张素C抗利尿素产生和分泌障碍D血流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增加E肾脏稀释或浓缩尿的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5.有关风湿性心肌炎病变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渗出性炎B变质性炎C化脓性炎 D肉芽肿性炎 E纤维素性炎(分数:1.00)A.B.C.D.E.6.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归类于急性炎症A化脓性炎B纤维素性炎C出血性炎D浆液性炎E肉芽肿性炎(分数:1.00)A.B.C.D.E.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A化脓性炎症B变质性炎症C纤维素性炎症D浆液性炎
3、症E肉芽肿性炎症(分数:1.00)A.B.C.D.E.8.关于肾病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A高蛋白尿、高血压、高度水肿和血尿B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C高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症和高蛋白血症D高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症和低比重尿E低蛋白尿、脓尿、低胆固醇血症、高度水肿(分数:1.00)A.B.C.D.E.9.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只有少数毛细血管开放,而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膜性肾小球肾炎B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微小病变肾病炎D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E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小肾炎(分数:1.00)A.B.C.D.E.10.慢
4、性肾功能不全时氮质血症的最主要成因是A肾小管内管型阻塞B肾小管分泌功能障碍C肾血流量减少D肾小球滤过压下降E残存肾单位过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分数:1.00)A.B.C.D.E.11.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A门脉性肝硬变B坏死后肝硬变C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D淤血性肝硬变E肝炎后肝硬变(分数:1.00)A.B.C.D.E.12.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A肺门淋巴结B肺动脉C支气管D血行播散E淋巴道播散(分数:1.00)A.B.C.D.E.13.变质性炎的局部实质细胞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A萎缩和坏死B萎缩和变性C增生和变性D变性和坏死E增生和坏死(分数:1.00)
5、A.B.C.D.E.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侵犯部位是A脊髓灰质B延脑C小脑D大脑灰质及神经核团E神经节(分数:1.00)A.B.C.D.E.15.区别死后组织自溶与组织坏死最可靠的根据是A细胞内糖元减少B是否保持组织轮廓C电镜下细胞溶解破坏D细胞核溶解消失E病变组织周围有无炎症反应(分数:1.00)A.B.C.D.E.16.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一般来自A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B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C二尖瓣疣状血栓脱落D门静脉血栓脱落E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脱落(分数:1.00)A.B.C.D.E.17.高分化鳞癌中最典型的特征是A细胞核分裂少B出现角化珠C形成癌巢D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E网状纤维围绕
6、癌巢(分数:1.00)A.B.C.D.E.18.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周围纤维化、弥漫性慢性间质性炎症,瘢痕形成,肾盂慢性炎症以及肾小管腔中充满红染的蛋白样物质,组织学上类似甲状腺滤泡,其诊断为A良性肾硬变B淀粉样变性C多发性骨髓瘤D慢性肾盂肾炎E肾结核(分数:1.00)A.B.C.D.E.19.休克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最好的解释是ACO 2从细胞移出减少B肾脏排泄乳酸的能力降低C呼吸排除乳酸减少D组织低氧,导致细胞把醋酸盐转变为乳酸E通过糖酵解途径使乳酸产生增多(分数:1.00)A.B.C.D.E.20.朗格汉斯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变形成的A中性粒细胞 B泡沫细胞C淋巴细胞 D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
7、(分数:1.00)A.B.C.D.E.21.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A肺尖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C肺门D肺膈面E胸膜面(分数:1.00)A.B.C.D.E.22.粘液样变性是指A粘液腺分泌过多B粘液癌的癌细胞内粘液坏死C组织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的积聚D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在细胞或组织内积聚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23.在组织间隙中,有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被肉芽组织所取代,这种变化称为A血栓机化B出血性增生性炎C血肿机化D肉芽肿形成E肉芽组织形成(分数:1.00)A.B.C.D.E.24.休克肺晚期常发生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
8、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分数:1.00)A.B.C.D.E.25.脑室腔长期积水,使脑组织发生的萎缩属于A营养不良性萎缩B内分泌性萎缩C神经性萎缩D压迫性萎缩E废用性萎缩(分数:1.00)A.B.C.D.E.26.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由于A结核杆菌直接作用B动脉阻塞导致局部缺血C腐败菌感染D结核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增高E胰脂肪酶的作用(分数:1.00)A.B.C.D.E.27.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肺动脉瓣狭窄E广泛肺纤维化(分数:1.00)A.B.C.D.E.28.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的疾病是A肺纤维化B肺栓塞C主动脉瓣关闭不
9、全D动脉粥样硬化E高血压(分数:1.00)A.B.C.D.E.29.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是A氨中毒B假性神经介质学说C氨基酸代谢紊乱D短链脂肪酸增多与低血糖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分数:1.00)A.B.C.D.E.30.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A肝脏出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小叶中央淤血和外周脂肪变C肝细胞坏死和淤血D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E肝细胞脂肪变和结缔组织增生(分数:1.00)A.B.C.D.E.31.血栓形成是指A血液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B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C活体组织内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D活体组织内红细胞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E活体心血管内
10、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分数:1.00)A.B.C.D.E.32.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A穿孔B出血C癌变D幽门梗阻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33.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肾脏活检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未显示异常,电镜显示普遍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应诊断为A膜性肾小球肾炎B微小病变肾病ClgA 肾病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狼疮性肾炎(分数:1.00)A.B.C.D.E.34.脂肪变性最常见于A脂肪组织B肺组织C肝细胞D神经细胞E淋巴细胞(分数:1.00)A.B.C.D.E.35.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
11、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分数:1.00)A.B.C.D.E.36.最可能引起高血压的急性肾脏疾病是A肾盂肾炎B膜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狼疮性肾炎E微小病病变肾病(分数:1.00)A.B.C.D.E.37.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血液高凝状态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D维生素 K 吸收障碍E血小板功能降低(分数:1.00)A.B.C.D.E.38.下述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A肠结核病B阿米巴痢疾C肠伤寒病D细菌性痢疾E急性肠炎(分数:1.00)A.B.C.D.E.39.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A静脉注入高支链氨基酸B食管曲张静脉破裂C输
12、入新鲜血D未及时服用镇静药物E口服谷氨酸过多(分数:1.00)A.B.C.D.E.40.心力衰竭细胞是由于A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B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尘埃颗粒C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纤维素样坏死物D心衰时巨噬细胞的集聚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D.E.三、B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A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B组织严重损伤,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C血小板和红细胞损伤D白细胞损伤E其他促凝物质入血(分数:2.00)(1).缺氧通过引起 DIC(分数:1.00)A.B.C.D.E.(2).烧伤通过引起
13、DIC(分数:1.00)A.B.C.D.E.A中性多形核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多核巨细胞(分数:2.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炎症时出现(分数:1.00)A.B.C.D.E.(2).组织内有较大异物存在时可见(分数:1.00)A.B.C.D.E.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分数:2.00)(1).脓肿形成(分数:1.00)A.B.C.D.E.(2).免疫球蛋白合成(分数:1.00)A.B.C.D.E.A动脉血栓B静脉血栓C微血栓D混合血栓E红色血栓(分数:2.00)(1).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栓是(分数:1.00)A.B.C.D.E.(
14、2).在休克时常见到(分数:1.00)A.B.C.D.E.A左房室瓣狭窄和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狭窄C左心室破裂D脑萎缩E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上大而易碎的疣状赘生物(分数:2.00)(1).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分数:1.00)A.B.C.D.E.(2).细菌性心内膜炎(分数:1.00)A.B.C.D.E.四、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1.血栓形成(分数:2.00)_42.FDP(分数:2.00)_43.变性(分数:2.00)_44.自身免疫性疾病(分数:2.00)_45.结核结节(分数:2.00)_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15.00)4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生长特点上有何不同(
15、分数:5.00)_47.试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分数:10.00)_六、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3.00)48.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分数:1.00)填空项 1:_49.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及临床表现有 , 及 。(分数:1.00)填空项 1:_50.高血压病可引起脑发生 , ,和 。(分数:1.00)填空项 1:_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病理学-1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A契形B地图形C锥
16、形D节段性E点灶状(分数:1.00)A.B. C.D.E.解析:2.肉瘤是指A由神经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B由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C由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D由上皮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E由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分数:1.00)A.B.C. D.E.解析:3.急性菌痢肠粘膜溃疡形成的原因是A肠壁血液循环障碍B血栓形成C细菌毒素D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酶使假膜溶解脱落E肠内容物的机械性损伤(分数:1.00)A.B.C.D. E.解析:4.一份尿标本,其比重(无论饮水与否)均固定在 1.01 左右,这说明了A过量的液体排出B血循环中有过量的血管紧张素C抗利尿素产生和分泌障碍D血流减少和肾小球滤过增加E肾
17、脏稀释或浓缩尿的功能下降(分数:1.00)A.B.C.D.E. 解析:5.有关风湿性心肌炎病变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渗出性炎B变质性炎C化脓性炎 D肉芽肿性炎 E纤维素性炎(分数:1.00)A.B.C.D. E.解析:6.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归类于急性炎症A化脓性炎B纤维素性炎C出血性炎D浆液性炎E肉芽肿性炎(分数:1.00)A.B.C.D.E. 解析: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炎症性质是A化脓性炎症B变质性炎症C纤维素性炎症D浆液性炎症E肉芽肿性炎症(分数:1.00)A.B. C.D.E.解析:8.关于肾病综合征,其临床特征包括A高蛋白尿、高血压、高度水肿和血尿B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和
18、低蛋白血症C高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症和高蛋白血症D高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胆固醇血症和低比重尿E低蛋白尿、脓尿、低胆固醇血症、高度水肿(分数:1.00)A.B. C.D.E.解析:9.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只有少数毛细血管开放,而大多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膜性肾小球肾炎B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微小病变肾病炎D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E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小肾炎(分数:1.00)A.B.C.D.E. 解析:10.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氮质血症的最主要成因是A肾小管内管型阻塞B肾小管分泌功能障碍C肾血流量减少D肾小球滤过压下降E残存肾单位过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9、分数:1.00)A.B.C.D.E. 解析:11.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程迁延在一年以上则可能发展为A门脉性肝硬变B坏死后肝硬变C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D淤血性肝硬变E肝炎后肝硬变(分数:1.00)A.B. C.D.E.解析:12.干酪性肺炎通常是哪条途径播散所致A肺门淋巴结B肺动脉C支气管D血行播散E淋巴道播散(分数:1.00)A.B.C. D.E.解析:13.变质性炎的局部实质细胞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A萎缩和坏死B萎缩和变性C增生和变性D变性和坏死E增生和坏死(分数:1.00)A.B.C.D. E.解析: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侵犯部位是A脊髓灰质B延脑C小脑D大脑灰质及神经核团E神经节(分
20、数:1.00)A.B.C.D. E.解析:15.区别死后组织自溶与组织坏死最可靠的根据是A细胞内糖元减少B是否保持组织轮廓C电镜下细胞溶解破坏D细胞核溶解消失E病变组织周围有无炎症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16.肺动脉栓塞的栓子一般来自A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B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C二尖瓣疣状血栓脱落D门静脉血栓脱落E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脱落(分数:1.00)A. B.C.D.E.解析:17.高分化鳞癌中最典型的特征是A细胞核分裂少B出现角化珠C形成癌巢D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E网状纤维围绕癌巢(分数:1.00)A.B. C.D.E.解析:18.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周围纤维化、弥
21、漫性慢性间质性炎症,瘢痕形成,肾盂慢性炎症以及肾小管腔中充满红染的蛋白样物质,组织学上类似甲状腺滤泡,其诊断为A良性肾硬变B淀粉样变性C多发性骨髓瘤D慢性肾盂肾炎E肾结核(分数:1.00)A.B.C.D. E.解析:19.休克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最好的解释是ACO 2从细胞移出减少B肾脏排泄乳酸的能力降低C呼吸排除乳酸减少D组织低氧,导致细胞把醋酸盐转变为乳酸E通过糖酵解途径使乳酸产生增多(分数:1.00)A.B.C.D.E. 解析:20.朗格汉斯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变形成的A中性粒细胞 B泡沫细胞C淋巴细胞 D类上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分数:1.00)A.B.C.D. E.解析:21.原发性肺结
22、核病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A肺尖B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胸膜处C肺门D肺膈面E胸膜面(分数:1.00)A.B. C.D.E.解析:22.粘液样变性是指A粘液腺分泌过多B粘液癌的癌细胞内粘液坏死C组织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的积聚D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在细胞或组织内积聚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23.在组织间隙中,有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被肉芽组织所取代,这种变化称为A血栓机化B出血性增生性炎C血肿机化D肉芽肿形成E肉芽组织形成(分数:1.00)A.B.C. D.E.解析:24.休克肺晚期常发生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混合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
23、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分数:1.00)A.B.C.D.E. 解析:25.脑室腔长期积水,使脑组织发生的萎缩属于A营养不良性萎缩B内分泌性萎缩C神经性萎缩D压迫性萎缩E废用性萎缩(分数:1.00)A.B.C.D. E.解析:26.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由于A结核杆菌直接作用B动脉阻塞导致局部缺血C腐败菌感染D结核菌量大,毒力强,变态反应增高E胰脂肪酶的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27.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肺动脉瓣狭窄E广泛肺纤维化(分数:1.00)A.B.C.D.E. 解析:28.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的疾病是A肺纤维化B肺栓塞C主动脉瓣关闭
24、不全D动脉粥样硬化E高血压(分数:1.00)A.B.C. D.E.解析:29.产生肝昏迷的机制目前认为是A氨中毒B假性神经介质学说C氨基酸代谢紊乱D短链脂肪酸增多与低血糖E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分数:1.00)A.B.C.D.E. 解析:30.槟榔肝的形成是由于A肝脏出血和结缔组织增生B肝小叶中央淤血和外周脂肪变C肝细胞坏死和淤血D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E肝细胞脂肪变和结缔组织增生(分数:1.00)A.B. C.D.E.解析:31.血栓形成是指A血液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B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C活体组织内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D活体组织内红细胞发生凝固形成固
25、体质块的过程E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分数:1.00)A.B.C.D.E. 解析:32.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A穿孔B出血C癌变D幽门梗阻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33.肾病综合征病人的肾脏活检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未显示异常,电镜显示普遍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应诊断为A膜性肾小球肾炎B微小病变肾病ClgA 肾病D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狼疮性肾炎(分数:1.00)A.B. C.D.E.解析:34.脂肪变性最常见于A脂肪组织B肺组织C肝细胞D神经细胞E淋巴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35.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
26、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分数:1.00)A. B.C.D.E.解析:36.最可能引起高血压的急性肾脏疾病是A肾盂肾炎B膜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狼疮性肾炎E微小病病变肾病(分数:1.00)A.B.C. D.E.解析:37.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血液高凝状态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D维生素 K 吸收障碍E血小板功能降低(分数:1.00)A.B.C.D.E. 解析:38.下述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A肠结核病B阿米巴痢疾C肠伤寒病D细菌性痢疾E急性肠炎(分数:1.00)A.B.
27、C. D.E.解析:39.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A静脉注入高支链氨基酸B食管曲张静脉破裂C输入新鲜血D未及时服用镇静药物E口服谷氨酸过多(分数:1.00)A.B. C.D.E.解析:40.心力衰竭细胞是由于A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B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尘埃颗粒C心衰时肺泡内巨噬细胞吞噬了纤维素样坏死物D心衰时巨噬细胞的集聚E以上均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三、B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A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B组织严重损伤,使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C血小板和红细胞损伤D白细胞损伤E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28、(分数:2.00)(1).缺氧通过引起 DIC(分数:1.00)A. B.C.D.E.解析:(2).烧伤通过引起 DIC(分数:1.00)A.B. C.D.E.解析:A中性多形核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E多核巨细胞(分数:2.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急性炎症时出现(分数:1.00)A. B.C.D.E.解析:(2).组织内有较大异物存在时可见(分数:1.00)A.B.C.D.E. 解析: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分数:2.00)(1).脓肿形成(分数:1.00)A. B.C.D.E.解析:(2).免疫球蛋白合成(分数:1.00)A.B.C
29、. D.E.解析:A动脉血栓B静脉血栓C微血栓D混合血栓E红色血栓(分数:2.00)(1).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栓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在休克时常见到(分数:1.00)A.B.C. D.E.解析:A左房室瓣狭窄和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狭窄C左心室破裂D脑萎缩E左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上大而易碎的疣状赘生物(分数:2.00)(1).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分数:1.00)A.B.C. D.E.解析:(2).细菌性心内膜炎(分数:1.00)A.B.C.D.E. 解析:四、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0.00)41.血栓形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
30、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解析:42.FDP(分数:2.00)_正确答案:(FDP 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简称。即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抗凝作用的多肽类物质。)解析:43.变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功能下降并出现一系列形态改变,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解析:44.自身免疫性疾病(分数:2.00)_正确答案:(自身免疫反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导致组织器官损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解析:45.结核结节(分数:2.00)_正确答案:(由上皮样细胞、朗汉巨细胞、以
31、及外围聚集的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结核性肉芽肿,称结核结节,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解析:五、问答题(总题数:2,分数:15.00)4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在生长特点上有何不同(分数:5.00)_正确答案:(1)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时可呈间断性的生长与停滞。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发生出血,坏死及继发感染等。(2)生长方式: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常有完整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清楚,可推动,手术易切除,术后很少复发。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不清楚,肿瘤固定而不活动,手术不易切除干净而术后经常复发。)解析:47.试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32、及临床表现(分数:10.00)_正确答案:(1)(1)大体:双侧肾呈对称性肿,包膜紧张而易剥离,肾表面光滑,包红(大红肾),有时可见多数出血点(蚤咬肾),切面皮质肿胀增宽,纹理模糊。(2)镜下:肾小球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肿大增生,压迫毛细血管腔,同时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上述病变使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荧光显微镜可见 IgG 及 C3 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周围呈颗粒状荧光。电镜观察可见“驼峰”即上皮下沉积免疫复合物。(3)临床病理联系: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尿的改变 尿量的改变为少尿或无尿:毛细血管腔狭窄肾小球缺血滤过减少少尿(400ml/d),无尿(100ml/d);
33、尿质的改变为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肾小球过滤减少,肾小管回吸收尚正常水钠潴留;高血压:少尿无尿致体内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素生成增多血压升高。)解析:六、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3.00)48.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癌 肉瘤)解析:49.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及临床表现有 , 及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心绞痛 心肌梗死 心肌硬化)解析:50.高血压病可引起脑发生 , ,和 。(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 脑出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