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814       资源大小:4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纸片扩散法 BE-test 试验 C琼脂纸片洗脱法 D微量棋盘稀释法 E绝对浓度法(分数:6.00)(1).快速生长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分数:2.00)A.B.C.D.E.(2).结核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分数:2.00)A.B.C.D.E.(3).缓慢生长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最有可能对青

    2、霉素敏感的细菌是(分数:2.00)A.肺炎链球菌B.肠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MRSE.沙雷菌2.MIC是(分数:2.00)A.最大抑菌浓度B.最小抑菌浓度C.最大杀菌浓度D.最小杀菌浓度E.敏感3.下列可使 K-B法抑制圈直径扩大的因素是(分数:2.00)A.测量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 1麦氏比浊C.孵育时间 36小时D.药敏纸片失效E.培养基厚度为 3mm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是(分数:2.00)A.MRSB.MRSAC.MRSED.MRCNSE.SPA5.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分数:2.00)A.SMZTMPB.磷霉素C.克林霉素D.加替沙星E.青霉素6.产生 ES

    3、BLs最常见的细菌是(分数:2.00)A.痢疾志贺菌B.肺炎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阴沟肠杆菌7.下列既是 ESBLs的主要产生菌,又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的是(分数:2.00)A.大肠埃细菌B.肺炎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伤寒沙门菌8.关于 K-B纸片扩散法结果“I”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敏感性的度量B.作为“缓冲域”C.为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D.不应作为临床报告E.通过提高测定药物的剂量或在该药物浓度较高的部位,细菌生长可被抑制9.关于 K-B法中细菌的接种量对抑菌圈大小的影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

    4、加接种量可使抑菌圈扩大B.增加接种量可使抑菌圈减小C.减少接种量可使抑菌圈缩小D.减少接种量可使抑菌圈扩大E.接种量的改变对抑菌圈的大小无影响10.在体内,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分数:2.00)A.药物的浓度B.药物的活性C.药物的溶解度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E.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11.检测药物 MBC常采用的方法为(分数:2.00)A.对比法B.E试验法C.稀释法D.K-B法E.绝对浓度法12.关于 ESBLs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质粒介导B.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均可产生C.可被克拉维酸所抑制D.可水解头孢他啶和氨曲南E.能水解碳青霉烯和头霉烯类抗生素13.药敏试

    5、验要求的 MH琼脂的 pH值范围是(分数:2.00)A.7071B.7274C.7476D.7678E.687014.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主动转运B.被动扩散C.滤过D.易化扩散E.胞饮15.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效果是(分数:2.00)A.活性降低B.活性升高C.活性无变化D.极性增高,利于排泄E.极性降低,利于吸收16.下列 FIC指数表示协同作用的为(分数:2.00)A.217.FIC的含义为(分数:2.00)A.最低杀菌浓度B.最低抑菌浓度C.部分抑菌浓度指数D.联合杀菌试验E.时间-杀菌曲线18.以 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为(

    6、分数:2.00)A.连续划线法B.涂布接种法C.倾注平板法D.分区划线法E.棋盘格划线法19.纸片法筛选 PRP时所用的苯唑西林纸片含量为(分数:2.00)A.1gB.2gC.4gD.5gE.10g20.国际公认的细菌保藏权威机构是(分数:2.00)A.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和德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DSM)B.中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C.日本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D.英国皇家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E.俄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21.用 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多个群,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大多属于(分数:2.00)A.A群B.B群C.C群D.D群E.G群22.细菌的命

    7、名国际上一般采用(分数:2.00)A.拉丁文单命名B.英文单命名C.拉丁文双命名D.英文双命名E.以上都不是23.血清学分型主要用于鉴定(分数:2.00)A.属间血清型B.种间血清型C.种内血清型D.属内血清型E.科内血清型24.细菌分类单位常用的是(分数:2.00)A.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种B.群和组也是正式分类的等级C.性状相似、关系密切的菌株组成属D.细菌最高分类等级为门E.同一种细菌各方面的生物学性状相同25.国际上普遍采用细菌的分类系统是(分数:2.00)A.CDC系统分类B.伯杰(Bergey)分类系统C.CBC系统分类D.以上都是E.双歧索引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微

    8、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纸片扩散法 BE-test 试验 C琼脂纸片洗脱法 D微量棋盘稀释法 E绝对浓度法(分数:6.00)(1).快速生长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分数:2.00)A.B.C. D.E.解析:(2).结核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分数:2.00)A.B.C.D.E. 解析:(3).缓慢生长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结核分支杆菌和缓慢生长分支杆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

    9、使用的都是绝对浓度法,而快速分支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使用的方法是琼脂纸片洗脱法。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最有可能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是(分数:2.00)A.肺炎链球菌 B.肠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MRSE.沙雷菌解析:解析:肺炎链球菌抵抗力较弱,561530 分钟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有荚膜株抗干燥力较强。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2.MIC是(分数:2.00)A.最大抑菌浓度B.最小抑菌浓度 C.最大杀菌浓度D.最小杀菌浓度E.敏感解析:解析:稀释法药敏实验的结果以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MIC)。3.下列可使 K-B法抑制圈直径扩大的因

    10、素是(分数:2.00)A.测量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 1麦氏比浊C.孵育时间 36小时D.药敏纸片失效E.培养基厚度为 3mm 解析:解析:纸片扩散法若菌悬液浓度若超过 05 麦氏浊度,若药敏纸片效力下降、测量时不经过纸片中心、细菌过度生长均可使抑菌圈变小,若 MH培养基厚度不够 4mm,则细菌生长不良使抑菌圈增大。4.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是(分数:2.00)A.MRSB.MRSAC.MRSE D.MRCNSE.SPA解析:解析: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ecillin 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缩写即 MRSE。5.容易

    11、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分数:2.00)A.SMZTMPB.磷霉素C.克林霉素D.加替沙星E.青霉素 解析:解析:青霉素或其降解产物、青霉素制剂中污染物所致过敏症。青霉素衍生物(如青霉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青霉噻唑酰基衍生物,可作为半抗原,主要引起 I型超敏反应。6.产生 ESBLs最常见的细菌是(分数:2.00)A.痢疾志贺菌B.肺炎链球菌C.肺炎克雷伯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E.阴沟肠杆菌解析:解析:超广谱 内酰胺酶是一种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单胺类的酶,主要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等细菌产生。7.下列既是 ESBLs的主要产生菌,又是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的是(分数:2.00)A.大

    12、肠埃细菌 B.肺炎克雷伯菌C.阴沟肠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E.伤寒沙门菌解析:解析:大肠埃希菌既是 ESBLs的主要产生菌,又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8.关于 K-B纸片扩散法结果“I”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敏感性的度量 B.作为“缓冲域”C.为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D.不应作为临床报告E.通过提高测定药物的剂量或在该药物浓度较高的部位,细菌生长可被抑制解析:解析:中介度(I)不是敏感性的度量。9.关于 K-B法中细菌的接种量对抑菌圈大小的影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加接种量可使抑菌圈扩大B.增加接种量可使抑菌圈减小 C.减少接种量可使抑菌圈缩

    13、小D.减少接种量可使抑菌圈扩大E.接种量的改变对抑菌圈的大小无影响解析:解析:增大接种量会使抑菌圈变小,而减少接种量会使抑菌圈变大。10.在体内,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分数:2.00)A.药物的浓度B.药物的活性C.药物的溶解度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E.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 解析:解析:药物分布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各组织间的细胞膜屏障分布到各作用部位的过程。药物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该组织的血流量和膜通透性。11.检测药物 MBC常采用的方法为(分数:2.00)A.对比法B.E试验法C.稀释法D.K-B法 E.绝对浓度法解析:解析:最小杀菌浓度,杀死 999(降低 3个数量级)的供

    14、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常采用K-B法检测。12.关于 ESBLs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由质粒介导B.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均可产生C.可被克拉维酸所抑制D.可水解头孢他啶和氨曲南E.能水解碳青霉烯和头霉烯类抗生素 解析:解析:本题要点为 ESBLs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ESBLs 全称为超广谱 内酰胺酶,主要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产生,并非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均可产生;产 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表现耐药,而对碳青霉烯和头霉烯类抗生素敏感。13.药敏试验要求的 MH琼脂的 pH值范围是(分数:2.00)A.7071B.7274 C.7476D.76

    15、78E.6870解析:解析:药敏试验要求的 MH琼脂的 pH值范围一般在 7274 之间。14.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主动转运B.被动扩散C.滤过 D.易化扩散E.胞饮解析:解析:血管内给药不存在吸收。血管外注射给药时,主要以滤过方式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主要受注射部位毛细血管多少和药物分子大小影响。15.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效果是(分数:2.00)A.活性降低B.活性升高C.活性无变化D.极性增高,利于排泄 E.极性降低,利于吸收解析:解析:药物的生物转化不能简单的视作药物活性的灭活。有些药物如可待因必须在体内代谢转化后才能有药理活性。但生物转化总的效果是使药

    16、物的极性增高,有利于排泄。16.下列 FIC指数表示协同作用的为(分数:2.00)A.2解析:解析:判断标准 FIC指数 2为拮抗作用。17.FIC的含义为(分数:2.00)A.最低杀菌浓度B.最低抑菌浓度C.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D.联合杀菌试验E.时间-杀菌曲线解析:解析:FIG 的含义为部分抑菌浓度指数。18.以 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常采用的接种方法为(分数:2.00)A.连续划线法B.涂布接种法 C.倾注平板法D.分区划线法E.棋盘格划线法解析:解析:K-B 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是,常采用的方法为涂布接种法。19.纸片法筛选 PRP时所用的苯唑西林纸片含量为(分数:2.00)A.1

    17、g B.2gC.4gD.5gE.10g解析:20.国际公认的细菌保藏权威机构是(分数:2.00)A.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和德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DSM) B.中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C.日本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D.英国皇家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E.俄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解析:解析:国际公认的细菌保藏权威机构是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和德国微生物及细胞保藏中心(DSM)。21.用 Lancefield血清分型法将链球菌分为多个群,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大多属于(分数:2.00)A.A群 B.B群C.C群D.D群E.G群解析:解析:根据链球菌细胞壁抗原分类,将链球菌分为

    18、A、B、C、D 等 18个群,对人类有致病性的90属 A群,B、C、D、G 群较少见。22.细菌的命名国际上一般采用(分数:2.00)A.拉丁文单命名B.英文单命名C.拉丁文双命名 D.英文双命名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国际上一个细菌种的科学命名采用拉丁文双命名法。23.血清学分型主要用于鉴定(分数:2.00)A.属间血清型B.种间血清型C.种内血清型 D.属内血清型E.科内血清型解析:解析:分型是一个细菌种内不同的血清型。24.细菌分类单位常用的是(分数:2.00)A.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种 B.群和组也是正式分类的等级C.性状相似、关系密切的菌株组成属D.细菌最高分类等级为门E.同一种细菌各方面的生物学性状相同解析:解析: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形态学和生理学性状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株组成属。25.国际上普遍采用细菌的分类系统是(分数:2.00)A.CDC系统分类B.伯杰(Bergey)分类系统 C.CBC系统分类D.以上都是E.双歧索引解析:解析:国际上普遍采用伯杰(Bergey)分类系统。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