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25.00)1.蒋介石玩弄和平阴谋,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欺骗国内外舆论B.发动内战不得人心C.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D.用和平手段让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2.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_(分数:1.00)A.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3.经过重庆谈判,国民党被迫接受的基本方针是_(分数:1.00)A.和平建国B.实施宪政C.和平民主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4.1946 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
2、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_(分数:1.00)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B.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C.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D.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5.1945 年 8 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_(分数:1.00)A.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B.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C.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D.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6.西北战场的关键一仗,由此,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的战役是_(分数:1.00)A.青化
3、砭之战B.羊马河之战C.蟠龙之战D.沙家店之战7.20 世纪 40 年代的一些民主党派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_(分数:1.00)A.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C.仿效西方民主,走议会政治道路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8.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是_(分数:1.00)A.陈毅、粟裕B.刘伯承、邓小平C.林彪、罗荣桓D.贺龙、彭德怀9.1945 年 7 月至 10 月间,人民解放军在上党、邯郸歼灭了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其影响主要是_(分数:1.00)A.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重点进攻C.为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D.
4、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10.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_(分数:1.00)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B.在运动战中拖垮敌人C.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D.放弃大中城市、占领农村11.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采用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属于_(分数:1.00)A.游击战B.运动战C.阵地战D.歼灭战12.全歼美械装备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解放军部队是_(分数:1.00)A.西北野战军B.东北野战军C.华北野战军D.华东野战军1946 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
5、1).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国民党一党包办B.违背政协决议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2).这次会议的最大后果是_(分数:1.00)A.建立蒋介石的独裁统治B.把内战合法化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1).中共中央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_(分数:1.00)A.东北战场B.山东战场C.西北战场D.华东战场(2).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方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_(分数:1.00)A.群众基础好B.战略地
6、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C.有利于大规模的运动战D.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13.带领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的军事将领是_(分数:1.00)A.陈赓、谢富治B.聂荣臻C.林彪、罗荣桓D.彭德怀、贺龙14.1946 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其内容与“二十一条”相似B.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C.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D.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15.“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正确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_(分数:1.00)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
7、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第二条战线形成C.人民解放军三军配合,挺进中原D.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16.1948 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币制改革,宣布以_取代法币,决定强行收兑国人的金银和外币(分数:1.00)A.金圆券B.银元C.美元D.军用票1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政治态度是_(分数:1.00)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18.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_(分数:1.00)A.辽沈、淮海、平津B.淮海、平津、辽沈C.平津、淮海、辽沈D.辽沈、平津、淮海19.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_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8、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使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分数:1.00)A.B.C.D.2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是_(分数:1.00)A.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D.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21.解放军渡江战役中横渡长江的东西两点分别是_ 江阴 南京 芜湖 湖口 九江 汉口(分数:1.00)A.B.C.D.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24.00)22.双十协定 (分数:3.00)_23.台湾“二二八”起义 (分数:3.00)_2
9、4.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分数:3.00)_25.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分数:3.00)_26.五四指示 (分数:3.00)_27.中国土地法大纲 (分数:3.00)_28.济南战役 (分数:3.00)_29.三大战役 (分数:3.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7.00)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 二、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 三、关于国民大会问题。 四、关于人民自由问题。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六、关于特
10、务机关问题,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和处罚人民之权。 七、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除汉奸以外之政治犯,政府应一律释放。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 八、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双方同意各地方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惟政府希望不以此影响国民大会之召开。 九、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的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 十、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庆纪念日于重庆王世杰 张 群 张治中邵力子
11、 周恩来 王若飞(原载 1945 年 10 月 12 日解放日报)请回答:(分数:27.00)(1).该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分数:13.50)_(2).该协定是否承认了解放军的地位?(分数:13.5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30.简述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和国内主要矛盾。 (分数:6.00)_31.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 (分数:6.00)_32.论述中间路线的破产和民主党派的重新组合。 (分数:6.00)_33.谈一谈对第二条反蒋战线形成的认识。 (分数:6.00)_中国近现代史-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
12、总题数:23,分数:25.00)1.蒋介石玩弄和平阴谋,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欺骗国内外舆论B.发动内战不得人心C.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D.用和平手段让中共交出军队和政权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蒋介石和平谈判的目的。蒋介石为了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和国民党扩大接收的时间,所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2.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_(分数:1.00)A.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 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解析:解析 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军队国家化和解放区政权问题,也就是军队问题和中共地方政权问题,故选 A。3.经过重
13、庆谈判,国民党被迫接受的基本方针是_(分数:1.00)A.和平建国 B.实施宪政C.和平民主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重庆谈判的内容。谈判双方的基本方针是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的基本方针,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其他选项是谈判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基本方针。4.1946 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_(分数:1.00)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府B.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C.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D.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解
14、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当时的国内形势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史料分析的能力。5.1945 年 8 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此斗争主要集中在_(分数:1.00)A.建设什么性质国家之争 B.国共两党关系的斗争C.军队与政党的关系之争D.解放区与国统区关系之争解析:解析 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社会背景分析可知。6.西北战场的关键一仗,由此,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的战役是_(分数:1.00)A.青化砭之战B.羊马河之战C.蟠龙之战D.沙家店之战 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战役,沙家店战役是当时的关键战役
15、,西北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故选。7.20 世纪 40 年代的一些民主党派曾坚持“中间路线”,其实质是_(分数:1.00)A.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势力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C.仿效西方民主,走议会政治道路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 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的路线、立场及其实质,需要考生对于当时的民主党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8.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者是_(分数:1.00)A.陈毅、粟裕 B.刘伯承、邓小平C.林彪、罗荣桓D.贺龙、彭德怀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主要将领的考查,复习时应重点人物重点记忆。9.1945 年 7 月至 10
16、 月间,人民解放军在上党、邯郸歼灭了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其影响主要是_(分数:1.00)A.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全面进攻B.粉碎了国民党对该地区的重点进攻C.为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D.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 解析:解析 对于当时背景的考查。为了给谈判增加砝码,国民党在谈判的同时不断向前推进,国共的军队时有冲突,中共针锋相对地组织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有力地阻滞了国民党军北上平津,配合了重庆谈判。10.在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_(分数:1.00)A.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在运动战中拖垮敌人C.保卫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D.放弃大中城市、占领农村解析:解析 本
17、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方面的战略战术问题。内战初期,国民党具有军事优势,战场上也是采取攻势,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游击战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11.在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采用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属于_(分数:1.00)A.游击战B.运动战 C.阵地战D.歼灭战解析:解析 对于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战略战术的考查,是一个出题点,应注意。12.全歼美械装备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解放军部队是_(分数:1.00)A.西北野战军B.东北野战军C.华北野战军D.华东野战军 解析:解析 对于基本史实的考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地区,将国民军精锐主力整编七十四师全歼,这
18、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1946 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1).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国民党一党包办 B.违背政协决议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解析:解析 按照政协决议,国民大会本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而国民党一党包办“国民大会”,程序上首先不合法。(2).这次会议的最大后果是_(分数:1.00)A.建立蒋介石的独裁统治B.把内战合法化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D.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解析:解析 对于制宪国大召开的后果
19、的考查。制宪国大召开后,在民众的心目中,国民党及其政权开始失去社会的认同,处于极为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中,所以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数:2.00)(1).中共中央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_(分数:1.00)A.东北战场 B.山东战场C.西北战场D.华东战场解析:解析 在全国几大战场中,东北战场对人民解放军最有利,首先打好这一仗,成为全国战局发展的关键。(2).之所以把中原地区作为反攻的方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_(分数:1.00)A.群众基础好B.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C.有利于大规模的运动战D.国民
20、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解析:解析 大别山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建立根据地,矛头直指国民党统治地带南京及江浙地区,一时南京震动,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13.带领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的军事将领是_(分数:1.00)A.陈赓、谢富治B.聂荣臻C.林彪、罗荣桓D.彭德怀、贺龙 解析:解析 在西北战场上,彭德怀、贺龙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消灭敌军,西北战场形势为之一变。同时,西北野战军在延安外围展开攻势,最后国民党放弃对延安的占领,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14.1946 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_(分数:1.00)A.其内容与“二十一条”
21、相似B.直接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C.美国从中攫取了各种特权D.有利于美国独霸中国 解析:解析 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得以独霸中国,之所以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主要是因为“二十一条”是日本为了独霸中国。15.“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正确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_(分数:1.00)A.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第二条战线形成C.人民解放军三军配合,挺进中原 D.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解析:解析 分清解放战争时期内线与外线即可解答。16.1948 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币制改
22、革,宣布以_取代法币,决定强行收兑国人的金银和外币(分数:1.00)A.金圆券 B.银元C.美元D.军用票解析:解析 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困兽犹斗时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1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政治态度是_(分数:1.00)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 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解析:解析 和谈之后,与中共划江而治是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将领的谈判底线,也因为中共没有允诺,他们拒绝在协定文本上签字。18.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是_(分数:1.00)A.辽沈、淮海、平津B.淮海、平津、辽沈C.平津、淮海、辽沈D.辽沈、平津、淮海
23、解析:解析 了解三大战役爆发的时间,然后排序即可。19.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_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使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而不是三大战役。2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项是_(分数:1.00)A.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D.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解析:21.解放军渡江战役中横渡长江的东西两点分别是_ 江
24、阴 南京 芜湖 湖口 九江 汉口(分数:1.00)A. B.C.D.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24.00)22.双十协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双十协定:旨在结束国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权而发表的会谈纪要,全称“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签订于 1945 年 10 月 10 日。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8 月 28 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从延安飞至重庆,代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展开和谈。内容主要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25、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两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未能改变分裂局面。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第三次国共内战即宣告爆发。解析 双十协定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协定,它的签订既表明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暴露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23.台湾“二二八”起义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台湾“二二八”起义: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
26、怀抱。但是,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后,在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在经济上以“接收”名义抢劫台湾企业,建立官僚垄断经济,残酷剥削台湾人民。1947 年 2 月 27 日,台北发生国民党缉私人员殴打女烟贩并打死一名与之评理的台湾同胞的血案,引起台湾人民的愤怒,成为起义的导火线。28 日,台北人民举行罢市和示威游行,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局等要求,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斗争很快发展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国民党在台湾大部地区的机关被推翻。国民党一面组织“处理委员会”进行“调查了解”,以欺骗群众,一面急调军队进行血腥镇压。起义最后失败,部分起义领导人逃到香港,于同年 11 月发起组织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作为领导台湾
27、人民继续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组织。解析 台湾“二二八”事件看似偶然,但其原因十分复杂。关键在于国民党的独裁、腐败政治引起了台湾人民的不满。国民党官员专横残暴、悍然杀人,终于酿成了台湾全岛性的政治抗议和暴力对抗。24.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 年 11 月 4 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署名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商约凡 30 条,商约在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但中国生产落后,远洋运输不发达,无法实现,实际上只是美国单方面享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特权。商约缔结后,受到中国各界人士的强烈
28、反对。解析 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得以独霸中国,被国人称为“新二十一条”,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集中体现。25.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是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国民党内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为了反对蒋介石的卖国独裁政策,1945 年秋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6 年春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民主组织。1947 年,国民党内各民主组织的
29、领导人和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到达香港,11 月举行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代表大会。1948 年 1 月 1 日在香港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选举领导机构,同时发表宣言,明确提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独立、民主与和平”。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概念明晰,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的一系列组织区分开来。26.五四指示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五四指示:是 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
30、方向。各解放区根据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 1947 年 2 月,各解放区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历史的发展表明,没有亿万获得土地的农民的支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关键要看到它的影响以及对于战争进程的影响。27.中国土地法大纲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土地法大纲:1g47 年 7 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 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 月 10 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
31、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 中国土地法大纲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加快了战争的进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支援战争的积极性。考生应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次重要的土地纲领有一个概括性的掌握,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
32、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到中国土地法大纲五四指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等。28.济南战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济南战役:1948 年 9 月 16 日,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对战略要地济南发动猛烈的攻势,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经过八昼夜的激战,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共歼灭守军 11 万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国民党军整编九十六军吴化文部 2 万人倒戈。济南的攻克,不仅将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也标志着国民党以大城市防御为中心的集团作战部署的失败。解析 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战役之一,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
33、为此后的解放大城市提供了借鉴性的经验。29.三大战役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 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 142 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144 个师,非正规军 29 个师,合计共 154 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 解析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国民党主力几乎被全歼,国民党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半个中国
34、,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直接的威胁之下,国民党的败局已定。此题可以分解为三个名词解释: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7.00)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 二、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 三、关于国民大会问题。 四、关于人民自由问题。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六、关于特务机关问题,双方同意政府应严禁司法和警察以外机关有拘捕、审讯和处罚人民之权。 七、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中共方面提出除汉奸以外之政治
35、犯,政府应一律释放。政府方面表示:政府准备自动办理,中共可将应释放之人提出名单。 八、关于地方自治问题,双方同意各地方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惟政府希望不以此影响国民大会之召开。 九、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的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 十、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解放区各级民选政府的合法地位。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国庆纪念日于重庆王世杰 张 群 张治中邵力子 周恩来 王若飞(原载 1945 年 10 月 12 日解放日报)请回答:(分数:27.00)(1).该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6、(分数:13.5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美、苏等国从各自的利益和全球战略出发,希望国共两党通过谈判达到妥协;全国人民强烈要求中国经由和平的途径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蒋介石政府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约和全国人民的压力下,鉴于内战准备尚未完成,表示愿意与中共合作建国;应把战后重庆谈判与战时国共谈判联系起来,因它所涉及的问题大都是在抗战期间提出和出现的;应考虑抗战后期,国共双方对战后问题的设想;应考虑雅尔塔协定、中苏条约谈判与重庆谈判的联系;还应考虑抗战结束前夕国共冲突加剧的原因。(2).该协定是否承认了解放军的地位?(分数:13.5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关于双十协定是否承认了
37、我军的地位,目前主要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否定说。认为经过谈判,国民党在表面上不得不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但是国民党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从根本上取消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因而在这个方面并没有能够达成协议。二是肯定说。认为在双十协定中,国民党拒不承认我党领导的解放区民主政权,这是事实。但说国民党未承认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从双十协定中关于军队问题的内容来看,国民党还是承认了我军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因此才有“缩编”“数目”“驻地”等问题。因此可见,在双十协定中,国民党是承认了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的。解析 对于双十协定的签订争论历来很多,要求考生在答
38、题时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考查考生的史学知识面正是历史考研命题的重要目的之一。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4.00)30.简述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和国内主要矛盾。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仅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且国内政治格局较战前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形势有自己的特点。 (1)战后基本的国际政治格局是美苏的斗争和对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亚洲,美国的侵略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扶植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妄图把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称霸世界的主要基地。苏联从自己的战略利
39、益着想,为抵制美国的侵略气焰,对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对蒋介石集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甚至影响着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趋势。 (2)抗战胜利后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过八年抗战,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有所扩大,战后又接收了日伪大量的军事装备。国民党对沦陷区的“劫收”虽然使它在政治上民心丧失,在经济上却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空前膨胀,达到了中国官僚资本的顶峰。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的锻炼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除了国共两派政治力量之外,还有一个日益发展起来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40、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等广大中间阶层的中间力量,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和发言权,大多数人主张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3)就当时形势的特点而言,整个矛盾的表现就是建立什么国家的斗争,是恢复和巩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或者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和如何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与蒋介石个人独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美国的加入,使得这一矛盾更加明朗化。所以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间矛盾的基本解决,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扶蒋反共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有了美国的支持和雄厚的官僚资本,蒋介石政府不断向共产党及解放区挑衅,破坏了当时要求和平统一、民主团结的政治氛围。1946 年 6 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完全是中国这一主要矛盾激化的结果。31.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要点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