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纲要-4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最根本的一点是(分数:1.00)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2.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分数:1.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3.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分数:1.
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4.正式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是(分数:1.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5.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分数:1.00)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6.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分数:1.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改革为中心D.以开放为中心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分数:1.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
3、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中共十五大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分数:1.00)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9.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会议是(分数:1.00)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四大10.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会议是(分数:1.00)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11.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分数:1.00)A.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B.关于毛泽
4、东评价的大讨论C.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2.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分数:1.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D.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1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分数:1.00)A.城市B.乡镇C.农村D.国营企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
5、灵魂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1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分数:2.00)A.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B.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C.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是(分数:2.00)A.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B.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D.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有(分数:2.00)A.结束
6、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分数:2.00)A.农民的人均收入亟待提高B.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C.“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D.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建立2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的标志是(分数:2.00)A.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三、分析题(总题数:16,分数:73.00)结合材料
7、,回答问题: 材料 1 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 1935年 1月 15日至 17日,黔北小城遵义,一座小楼,一场秘密会议。 三天后,再次踏上长征路的红军,走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路线,从此后,中国共产党抛开共产国际的“拐杖”,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若干年后,人们这样评价那段历史:“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的三天,是对中国革命影响非常之大的三天,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三天。 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的鲜明标签。不与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就是空中楼阁。因为迷信苏联经验、固守共产国际决议,中国革命曾经走到山穷水尽的关口。 独立
8、自主是遵义会议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别国的经验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抄照搬。毛泽东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摘编自新华网(2015 年 1月 15日)材料 2 2015年 6月 16日,习近平来到贵州遵义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展现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场景。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总书记驻足感叹:“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碑上“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 个字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他伫立凝望,听取介绍。 习近平来到遵义会议陈列馆序厅,走到 20位遵义会议参会人员群雕前。在一
9、张张图片图表和一个个实物模型、模拟场景前,习近平不时驻足停留,了解有关情况,“乌江渡口还是原貌吗?”“遵义原来有没有革命活动?”看完 3分钟的“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总书记说:“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临别时,总书记对讲解员说:“你讲得很好。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 年 6月 17日)(分数:4.00)(1).结合党的革命历程请回答,为什么说“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分数:2.00)_(2).结合材料谈谈遵义会议带给我们的启示。(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39年 10月 4日,毛泽东在共
10、产党人发刊词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提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950年 3月 16日,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就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毛泽东对有关问题作了重要批示。毛泽东指出,要充分看到民主党派的作用。有人认为民主党派是“一根头发的功劳”,一根头发拔去不拔去都一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
11、头发,而是一把头发,不可藐视。 我们对民主党派在抗战时有“团结、抗战、进步”的口号,今天应是“团结、建设、进步”。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2015 年 5月 23日)、中国统战新闻网材料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一文中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
12、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摘自人民网、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分数:4.00)(1).结合近代中国基本国情请回答,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数:2.00)_(2).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倡导建立的统一战线及其历史任务。(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非法行动在日本方面,则对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其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
13、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至于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所欲。 摘自瓦德西: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材料 2 经济技术水平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决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也不乏用落后武器打败侵略者的战例,特别是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刘永福、刘铭传等都曾多次打败法军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使)林则徐等有胆识的抵抗派遭到排挤、打击,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民心可用”等克敌制胜的正确方针被当权者摒弃。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受到统治者压制。 摘自林国华: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材料
14、 3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分数:6.00)(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哪些危害?(分数:2.00)_(2).结合材料 2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分数:2.
15、00)_(3).结合材料 3说明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 2 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舟,曰开矿,
16、曰铸银,曰邮政。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三曰惠商,四曰恤穷。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材料 3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摘自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 年 11月 25日)(分数:4.00)(1).简析戊戌维新变法的意义。(分数:2.00)_(2).“不打破鸡蛋就不可做成煎鸡蛋卷”给我们哪些启示。(分数:2.00)_2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17、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论近代中国政局,原载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丛谈材料 2 有人把洋务运动看做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认为如果按洋务运动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中国早就现代化了”。这个看法显然是难以成立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经充分肯定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文化
18、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筚路开山”的历史贡献,但同时也严肃地指出,洋务运动是“根本不净,百事皆非”。所谓“根本不净”,是指这个运动以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为根本目的,一切举措以不触动封建统治秩序为最高准则。但这个时候,封建统治已十分窳败,极端腐朽,早已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因此,洋务运动尽管“经划屡年”,最终只能“一无所成”。维新派毫不含糊地指出,洋务运动是一场并未能使国家民族臻于独立富强的失败了的历史活动。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评判,在李鸿章自己的讲话中得到了印证。李鸿章等人办工厂、筑铁路、建海军,等等,无非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破屋子”“东补西贴”地裱糊一番。当然,修茸裱糊总比什么都不做
19、要好;但要靠这种办法使“破屋子”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显然是缘木求鱼。看来,不论是旁观的梁启超还是当事的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比今天的有些研究者似乎还要客观和实事求是一些。 摘自李文海:“老屋子”的比喻与中国前途命运,光明日报2005 年 5月 24日材料 3 概言之,清末改革派倡言“中体西用”,较之昔时的文化自闭是一大突破,其实效则是机器工业、近代文教、近代官制、军制的引入,中国获得宝贵的文化新质,然而,由于政治制度和观念领域深层变革的滞后,“中体西用说”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体用两橛”境地,谭嗣同(18651898)将其批评为“不审”,并力陈“道之不离乎器”,“器既变,道安得不变?”(谭嗣同全
20、集,第 197页)兼通中西的严复(18541921)则评述: 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与外交报主人书,严复集第 3册,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 558页) 认为中学与西学各有体用,中体与西用的勉强拼接,实为牛体马用,无法成功。严复考析洋务运动实践,批评其“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严复集第 1册,中华书局 1986年版,第 48页),无以救中国。 摘自冯天瑜:中国路径与文化自觉:勿陷虚骄与自卑两极病态,光明日报(2012 年 1月 16日)结合材料分析洋务运动为什么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 (分数:4.50)_结合材料,回答问
21、题: 材料 1 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他(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摘自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 2 从 1894年创立兴中会起,孙中山先生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全身心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革命事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
22、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和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3 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就是明证。 孙中山主张“唤起民众”或“扶助农工”。谁去“唤起”和“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
23、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数:4.00)(1).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数:2.00)_(2).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历史教训?(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我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主义实行
24、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民主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那地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
25、摘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 2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 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第二方面,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
26、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摘自中国国民
27、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 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数:8.00)(1).根据材料 1,概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
28、义的中心思想。(分数:2.00)_(2).比较材料 1和 2,指出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分数:2.00)_(3).对比材料 2和 3,说明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分数:2.00)_(4).比较材料 2和 3,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分数:2.00)_2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
29、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 年 9月)材料 2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根据材料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分数:4.50)_23
3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五四运动陡然爆发,我于是卷入旋涡抱着不可思议的“热烈”参与学生运动。我们处于社会生活之中,还只知道社会中了无名毒症,不知道怎么样医治,学生运动的意义是如此,单由自己的体验,那不安的感觉再也藏不住了当时爱国运动的意义,绝不能望文生义的去解释他。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个原因。况且家族农业经济破产,旧社会组织失了他的根据地,于是社会问题更复杂了
31、。从孔教问题,妇女问题一直到劳动问题,社会改造问题;从文字上的文学问题一直到人生观的哲学问题;都在这一时期兴起,萦绕着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思想。 摘自瞿秋白: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动材料 2 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19年 5月 4日,北京数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由此掀起了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以往前仆后继斗争的
32、继续和新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声势浩大的政治大罢工显示出崭新的战斗姿态。五四运动鲜明地贯穿着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五四运动作为极大地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着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着道路。 摘自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顿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
33、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功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材料 2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个政治原则,同共产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这些相同
34、,并由于三民主义见之实行,就有两个主义两个党的统一战线。忽视这一方面,是错误的。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 3 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无产阶级的先锋共产党指导机关的机会主义政策。当革命危急存亡的关头,离开布尔塞维克路线的机会主义政策,客观上简直是背叛正在斗争的劳动群众的利益。这种机会主义的政策,最先便是由于中央委员会对于中国革命性质及联合战线的任务,有不正确的观念。不能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不能对于革命同盟者实行阶级的批评,不去动员革命力量,准备群众力量,以求战胜自己暂时的同盟者之反动的企图,有时候,反而去阻止群众运动的发展,以迁就自己对于联合战线的不正确的观点,这样,中国共产党当时的
35、指导机关,就使中国革命受着不可免的失败。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分数:4.00)(1).结合材料 1、2,分析国共合作的背景及其共同纲领是什么。(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分析国共两党领导的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 年 6月)材料 2 不要城市就是否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
36、。(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 年 2月)材料 3 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单是统治的资产阶级内部纷争动摇是不够的。游民无产阶级固然不是工人革命之卫军与支柱,即农民虽然在农业国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力的成功农民暴动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会走到反对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政权,彻底的土地革命是不会实现的,没收一切土地不但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办不到,即农民暴动也办不到。摘自陈独秀:关于所谓“红军”问题(1930 年 4月)材料 4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
37、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 1月)材料 5 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
38、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月)(分数:4.00)(1).材料中反映了中国革命哪两种观点,比较两种观点。(分数:2.00)_(2).论述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42年 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 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
39、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 2 1943年 10月,中、关、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材料 3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
40、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改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分数:4.00)(1).根据材料
41、1、2,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日本奉行大陆政策,有悖于正常的国际关系准则,理不直、气不壮,需要披上一件虚伪的外衣以掩人耳目,渲染“中国威胁论”就是其主要手段。1882 年,山县有朋提出,日本不存在欧洲国家入侵的可能性,中国才是日本的“外患”。他在给天皇的奏折进邻邦兵备表中,编造出中国将在数年后“称霸于世界”的神话。于是乎,“中国好战说”“中日必有一战说”等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似乎为以中国为假想敌找到了理由和依据。 事实上,日本多数政要心知肚明
42、,“中国威胁论”不过是一种说辞和渲染,是政治家为了对内进行军事动员,对外欺骗舆论而玩弄的手腕。他们并不相信子虚乌有的“中国威胁”。日本的大陆政策也不是建立在中国的强大之上,而恰恰相反是建立在中国的虚弱之上的。时任外务卿井上馨就曾讲得十分明白:“中国之不足惧,人人皆知,无须多论。”热衷于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山县有朋渲染中国“威胁”,不过是给日本的大陆政策蒙上一层遮羞布罢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陆政策才是导致甲午战争的真正根源,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才是甲午战争的性质所在。 日本右翼势力很清楚大陆政策的历史延续性,从大陆政策到“大亚细亚主义”,再到“大东亚共荣论”,无一不是军国主义为发动侵略战争所制造的理论,而且其阴魂至今不散,故而他们对此讳莫如深。而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回顾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