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纲要-4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55.00)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分数:2.50)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建立了农民政权B.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C.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和资政新篇这一社会发展方案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因为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依据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分数:2.50)A.
2、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C.均贫富、等贵贱D.均平、均田3.资政新篇之所以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最主要是因为(分数:2.50)A.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B.提出了“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C.建议设立新闻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分数:2.50)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
3、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早期和后期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其共同点是(分数:2.50)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6.发生于 19 世纪 60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50)A.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封建统治阶级部分成员,具有封建性B.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改变封建制度C.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D.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进程的主要影响是(分数:2
4、.50)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B.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8.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事件是(分数:2.50)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五四运动9.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是(分数:2.50)A.官办B.民办C.官商合办D.官督商办10.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是(分数:2.50)A.马关条约签订B.辛酉政变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戊戌政变11.19 世纪 60 年代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分数:3.00)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
5、西学为用C.“自强”“求富”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2.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分数:3.00)A.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B.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C.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促进变法维新,改变封建专制制度13.在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的起点是(分数:3.00)A.戊戌维新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分数:3.00)A.科学知识B.
6、教育制度C.军事技术D.政治制度15.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分数:3.00)A.农民阶级B.开明地主C.爱国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16.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分数:3.00)A.挽救民族危亡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17.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从内因上来看,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分数:3.00)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光绪帝被囚禁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18.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指(分数:3.00)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资产阶级革
7、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分数:3.00)A.农工商总局B.铁路矿务总局C.商务局D.京师大学堂20.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上书中强调,“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的这些话,凸显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分数:3.00)A.帝国主义的横加干涉B.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C.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D.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45.00)21.随着资本-帝国主义
8、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他们从自身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其中,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典型事件有(分数:3.00)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22.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分数:3.00)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D.农民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最强,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23.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分数:3.00)A.从根本上否定
9、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B.具有不切实际空想的性质C.表现了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D.并未付诸实施24.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有(分数:3.00)A.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达到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地位,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D.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25.太平天国起义历时 14 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从内因上看,失败的原因在于(分数:3.00)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C.农民阶级不是新
10、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D.既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2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最终失败,从自身原因来看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分数:3.00)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D.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27.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主要目的是(分数:3.00)A.镇压农民起义B.加强边防、海防C.发展资本主义D.扩充内部集团实力28.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分数:3.00)A.商办B.
11、官督商办C.官商合办D.官办2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以中国之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主以中学,辅以西学30.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包括(分数:3.00)A.创设京师大学堂B.建立新式海陆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兴办近代企业3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分数:3.00)A.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B.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C.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变化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32.洋务运动
12、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分数:3.00)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3.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 103 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运动爆发的原因在于(分数:3.00)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发展资本主义B.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根基C.部分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救亡图存D.为了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34.维新派和守旧
13、派之间的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有(分数:3.00)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3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分数:3.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D.没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中国近代史纲要-4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55.00)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分
14、数:2.50)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建立了农民政权B.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C.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和资政新篇这一社会发展方案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与理解性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太平天国起义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
15、的新的历史特点。D 选项正确。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因为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依据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分数:2.50)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均贫富、等贵贱D.均平、均田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天朝田亩制度确立的平分土地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B 选项正确。A 选项是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CD 选项是太平天国以前的农民战争的口号。3.资政新篇之所以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最主要是因为(分数:2
16、.50)A.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B.提出了“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 C.建议设立新闻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资政新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B 选项正确。因为在经济方面,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ACD 选项分别是政治、
17、文化和外交方面的主张。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分数:2.50)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在建国等重大问题上没有明确而科学的纲领,最终导致了失败。A 选项正确。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早期和后期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其共同点是(分数:2.50)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
18、制度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与理解性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BC 项是资政新篇的意义和主张。D 说法错误。A 选项正确。6.发生于 19 世纪 60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50)A.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封建统治阶级部分成员,具有封建性B.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改变封建制度 C.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D.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
19、识点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题干强调的是“根本原因”,选项 ACD 都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但都没有道出其深刻实质。选项 B 解读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封建制度,以维护、巩固中国的封建统治为目的,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故 B 选项正确。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进程的主要影响是(分数:2.50)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此题是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近代化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联系的各领域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B 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来的,与题干不符;洋务运动是在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背景下兴起的,并没有促成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因此 D 项表述是错误的,C 项是近代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的内容,故排除 BCD 三项。A 选项正确。8.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事件是(分数:2.50)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
21、,难度较小。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B 选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是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标志之一;戊戌维新运动过程中的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考生还需要注意的是,戊戌维新运动所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与洋务运动所创设的京师同文馆不同。9.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是(分数:2.50)A.官办B.民办C.官商合办D.官督商办 解析:解
22、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B 项是干扰项。D 选项正确。10.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是(分数:2.50)A.马关条约签订B.辛酉政变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戊戌政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失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使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的最初愿望破灭,不让西方小视大清,增强军力、保住大清是他们的目标。大清让自己的学生日本击败了,这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A 选项发生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选项 B
23、和 D 是慈禧发动的清政府内部权力争斗的政变,与洋务运动无关。C 选项正确。11.19 世纪 60 年代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分数:3.00)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自强”“求富”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B 选项是冯桂芬最先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选项是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提出的;C 选项是洋务运动的目标;D 选项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的一句话。B 选项正确。12.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兴办洋
24、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分数:3.00)A.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B.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C.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促进变法维新,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 选项是洋务派反对的;D 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 选项正确。13.在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的起点是(分数:3.00)A.戊戌维新运动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以戊戌维新运动为
25、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A 选项正确。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分数:3.00)A.科学知识B.教育制度C.军事技术D.政治制度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说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最重要。D 选项正确。15.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分数:3.00)A.农民阶级B.开明地主C.爱国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是识记与
26、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选项 D 正确。16.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分数:3.00)A.挽救民族危亡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戊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D 选项正确。17.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但最终还是失败
27、了。从内因上来看,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分数:3.00)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光绪帝被囚禁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和光绪帝的被囚禁也是原因之一,但从原因上来说,它们都是外因。从内因和根本上来说,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D 选项正确。18.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指(分数:3.00)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资产阶级革命
28、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C 选项正确。19.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分数:3.00)A.农工商总局B.铁路矿务总局C.商务局D.京师大学堂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戊戌政变后,慈禧颁布诏书,除京师大学堂保留外,其余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D 选项正确。20.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上书中强调,“若不及时图
29、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的这些话,凸显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分数:3.00)A.帝国主义的横加干涉B.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C.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D.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B 选项既表述正确,又符合题意,
30、是正确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45.00)21.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他们从自身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其中,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典型事件有(分数:3.00)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戊戌维新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31、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CD 选项正确。22.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分数:3.00)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农民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最强,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ABC选项
32、正确。D 选项的错误在于,工人阶级才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革命性最强,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23.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有(分数:3.00)A.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B.具有不切实际空想的性质 C.表现了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D.并未付诸实施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但由于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因此并未付诸实施。ABCD 选项正确。24.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有(分数:3.00)A
33、.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达到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地位,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ABCD 四个选项都是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均是正确选项。25.太平天国起义历时 14 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从内因上看,失败的原因在于(分数:3.00)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C.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
34、生产关系的代表 D.既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BCD选项正确。A 选项是外因。2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最终失败,从自身原因来看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分数:3.00)A.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D.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35、的试题,难度适中。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ACD 选项正确。B 选项表述错误。27.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主要目的是(分数:3.00)A.镇压农民起义 B.加强边防、海防 C.发展资本主义D.扩充内部集团实力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加强边防、海防,扩充内部集团实力。ABD 选项正确。C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虽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
36、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并不是其本意。28.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分数:3.00)A.商办B.官督商办 C.官商合办 D.官办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因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没有商办的形式。BCD 选项正确。2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西学为体,中学为用B.以中国之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诸国富强之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37、。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 选项与之背离;选项 D 不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C 选项正确。30.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包括(分数:3.00)A.创设京师大学堂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兴办近代企业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 项创设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一项举措。BCD 选项正确。3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分数:3.00)A.客观上对
38、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B.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 C.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上述四项都是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ABCD 选项正确。3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分数:3.00)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D.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封建性、管理具有腐朽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ACD 选项正确
39、。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洋务运动主要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所倡导的,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无关。33.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 103 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戊戌维新运动爆发的原因在于(分数:3.00)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B.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根基C.部分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D.为了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是一道识
40、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AC 选项正确。BD 选项的错误在于,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
41、政治制度的洋务派是反对变法维新的。戊戌维新不是为了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是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34.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有(分数:3.00)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主要围绕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42、学。选项 B 不是戊戌变法的内容。ACD 选项正确。35.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分数:3.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没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次,维新派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三是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ABC 选项正确。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就是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 本题还可以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的角度进行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