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国现代教育(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659       资源大小:128.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国现代教育(二)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现代教育(二)及答案解析(总分:4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8,分数:236.00)1.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2.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有( )。(分数:2.00)A.北京大学B.北平师范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清华大学3.“活教育”的目的论在于( )。(分数:2.00)A.做人B.做中国人C.做现代中国人D.以上综合4.1927 年,中央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任大学院院长的是( )。(分数:2.00)A.孙文B.胡适C.杨贤江D.蔡元培5.

    2、“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是( )。(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6.晏阳初提倡的四大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生计教育B.文艺教育C.卫生教育D.体育教育7.( ),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迁往云南的称西南联合大学,迁往陕西的称西北联合大学。(分数:2.00)A.国内战争时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初期D.民国初期8.20 世纪 20 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 15 年,是 20 世纪前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分数:2.00)A.奠基时期B.发展时期C.兴盛时期D.衰落时期9.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

    3、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10.三民主义对初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使儿童整个身心融入三民主义中去B.使儿童个性群性在其指导下进行C.给儿童以信仰指导D.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发展智能11.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非制度化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教育B.学校教育C.儿童教育D.群众教育12.根据时局需要,对 1922 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戊辰学制13.民国时期中学实行( ),引起极大争议(分数:2.00)A.毕业会考

    4、B.学校考试C.统考D.升学考试14.三民主义对中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培养青年三民主义信仰和基本国民道德B.给青年身心发展及个性以指导C.给青年以职业指导D.给青年以婚姻指导15.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C.教育原理D.教育史16.关于依靠群众办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B.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C.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D.政府占主导,群众重在参与1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广东国民政府提出( )的口号。(分数:2.00)A.

    5、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五育并举D.公民教育18.“化农民”与“农民化”是( )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分数:2.00)A.陶行知B.晏阳初C.梁漱溟D.黄炎培19.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 )。(分数:2.00)A.稳定B.均衡C.有所发展D.曲折起伏20.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21.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

    6、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22.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成后,提出教育“三为”,不包括( )。(分数:2.00)A.为工农大众B.为革命战争C.为建立中国红色政权D.为世界人民大团结23.( )3 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分数:2.00)A.1927 年B.1928 年C.1929 年D.1912 年24.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包括( )。(分数:2.00)A.实行全部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社会教育C.扫除文盲D.培养大批受教育的人25.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

    7、鹤琴C.梁漱溟D.晏阳初26.下面不是抗大的教育方针的是( )。(分数:2.00)A.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B.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C.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D.理论联系实际27.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 )。(分数:2.00)A.学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28.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A.夜校B.扫盲班C.成人教育的大学D.列宁小学2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涉及( )。(分数:2.00)A.正规教育B.干部教育C.农民教育D.工人教育30.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 )问题为重。(分数:2.00)A.社会发展B.个人生汁C.外部环境适应D.国

    8、家强盛31.南京国民政府在中等及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的时间是( )。(分数:2.00)A.抗战初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期间D.民国初期32.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是( )。(分数:2.00)A.三大教育B.四大方式C.改造农村D.化农民、农民化33.( )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教育史 ABC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分数:2.00)A.陈独秀B.杨贤江C.李大钊D.毛泽东34.国民政府时期一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维持衰败B.起步发展顶点C.稳步发展挫败顶点D.起步受挫停滞35.国民政府建立后,

    9、根据( )的建议,仿照( )的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分数:2.00)A.李石曾;英国B.梁漱溟;日本C.陈鹤琴;美国D.蔡元培;法国36.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最富创造性、最成功的实践教育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37.关于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实行生产劳动”C.“民办公助”D.“民族、科学、大众”38.在职业教育的探索中,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梁漱溟B.晏阳初C.黄炎培D.陶行知

    10、39.下面学校中不是构成 1941 年 9 月成立的延安大学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泽东青年干部学校C.中国女子大学D.马列学院40.党化教育的提出是源于( )。(分数:2.00)A.模仿苏联以党治国B.三民主义C.一党专政D.争夺青年41.1931 年,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陈鹤琴42.我国最早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育本质及教育本源问题做出正确阐述的是( )。(分数:2.00)A.恽代英B.毛泽东C.杨贤江D.李大钊43.不属于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

    11、的措施是( )。(分数:2.00)A.建立训育制B.进行童子军训C.教科书审查制度D.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44.“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鹤琴B.毛泽东C.杨贤江D.晏阳初45.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写的。(分数:2.00)A.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4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训针对的是( )学生。(分数:2.00)A.幼稚园B.小学C.初中D.高中以上47.对晏阳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只看到问题表层B.是一种改良主义C.一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D.为农村带来一定实惠48.下列不属于干部教育的学校是(

    12、 )。(分数:2.00)A.上海大学B.农民运动讲习所C.广东海陆丰农会D.湖南自修大学49.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教育受制于经济基础”B.“文化教育受制于政治”C.“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D.“教育是独立特行的存在”50.干部教育体系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高级干部教育D.三级干部教育51.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三条线索不包括(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教育建设B.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实践C.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D.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52.关于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

    13、是( )。(分数:2.00)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B.抗战时期,中等教育增长最快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53.20 世纪 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对全国教育进行整顿,并于 1932 年在中等教育中推行( )。(分数:2.00)A.党化教育B.中学会考制度C.军训D.童子军训练54.( )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分数:2.00)A.抗战期间B.大革命时期C.国内战争时期D.民国初期55.“活教育”实验,是 20 世纪( )时期一项教育改革。(分数:2.00)A.50 年代B.40 年代C.

    14、30 年代D.20 年代56.下面党的干部学校中不是高级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中央列宁师范学校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红军大学57.“抗大”的教学方法或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启发式B.研究式C.实验式D.考试58.下面不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的是( )。(分数:2.00)A.依靠群众办学B.文化教育的统一战线C.教育为政治服务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9.首任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是( )。(分数:2.00)A.蔡元培B.吴稚晖C.蒋梦麟D.李石曾60.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本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

    15、A.梁漱溟B.陶行知C.黄炎培D.晏阳初61.不在延安的干部学校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鲁迅艺术学院C.中共中央党校D.农民运动讲习所62.在教学中提倡“五指活动”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陈鹤琴63.( )提出在教师中有“两位最伟大的老师”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们。(分数:2.00)A.梁漱溟B.陶行知C.黄炎培D.晏阳初64.1940 年 1 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即( )。(分数:2.00)A.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B.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C.使广大的劳苦

    16、群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65.下面不属于苏区培养高级干部学校的是( )。(分数:2.00)A.苏维埃大学B.抗日军政大学C.红军大学D.中央列宁师范学校66.1939 年,蒋介石做了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的讲话,认为( )是基本,是经济和其他的总枢纽。(分数:2.00)A.政治B.教育C.党化教育D.三民主义67.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分数:2.00)A.为社会服务B.个人谋生C.经济发展D.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68.1926 年 5 月在广东召开了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规定了农民教育的方针、组织、经费等问题,后来事实上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行动纲领

    17、。(分数:2.00)A.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B.农村教育决议案C.工人教育的决议案D.农民教育决议案69.“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点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70.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晏阳初中华职业教育学社B.陶行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C.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学社D.梁漱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71.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教育家( )主持的。(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72.1929 年,最早提出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

    18、法B.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C.今后教育的基本方针D.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73.在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的教材没有( )。(分数:2.00)A.日用杂字B.卫生课本C.反法西斯课D.工农兵三字经74.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C.教育原理D.教育史75.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数:2.00)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红军大学C.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D.延安大学76.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

    19、的失调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77.中国近现代第一所教会大学是( )。(分数:2.00)A.B.C.D.78.杨贤江在对待教育的功能时,反对的学说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教育救国论C.先教育后革命论D.教育“斗争武器”说79.国民政府时期,提出解放儿童的手、脑、嘴、眼睛等“六大解放”思想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80.梁漱溟主张通过( ),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分数:2.00)A.教政统一B.教政养卫合一C.精神对话D.乡村教育81.不属于抗战时期新建或改建的大

    20、学是( )。(分数:2.00)A.云南大学B.广西大学C.厦门大学D.北平大学82.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批判了教育的各种学说,但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神圣说B.教育清高说C.教育独立说D.教育活动说8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废除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试行( )。(分数:2.00)A.大学院和大学区制B.教育督察委员会和大学区制C.大学院和教育督察委员会制D.全国督察委员会和大学院制84.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85.1933 年 11 月成立的苏区最高军事学府是( )。(分数:2.00)A.抗日

    21、军政大学B.苏维埃大学C.红军大学D.延安大学86.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87.在青年教育问题上,表现不是特别突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黄炎培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88.生活教育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活即教育B.教学做合一C.教育即生活D.学校即社会89.提出教育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陈鹤琴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90.提倡“小先生制”,以“为了孩子,甘为骆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奋斗精神的教育家是( )。(分数:2

    22、.00)A.黄炎培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91.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为运动宗旨的是( )。(分数:2.00)A.平民主义B.科学主义C.工读主义D.民族主义92.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包括( )。(分数:2.00)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私立南开大学D.复旦大学93.1939 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一所难童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94.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不包括( )。(分数:2.00)A.教育为政治服务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依靠群众办学D.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95.抗战时两迁的大学是

    23、( )。(分数:2.00)A.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B.华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南开大学C.“抗大”、辅仁大学、东南大学D.燕京大学、东北大学、圣约翰大学96.“抗大”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它成立于( )。(分数:2.00)A.1936 年B.1937 年C.1938 年D.1939 年97.“四大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人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98.提出女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是在中共( )。A二大 B_三大 C四大 D五大(分数:2.00)A.B.C.D.99.对梁漱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用文化传统思

    24、考中国社会改造B.在伦理基础上重建中国社会新秩序C.对农村社会风俗改变有贡献 D。认为资产阶级冲突、阶级斗争有必要100.毛泽东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就是决定因素。”(分数:2.00)A.农民B.儿童C.干部D.成人101.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严格的教科书审查制度,并于 1932 年设立了( ),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教材的审查甄别。(分数:2.00)A.教材审查委员会B.国立编译馆C.编审委员会D.教材审查署102.晏阳初针对四大问题的四大教育,最为根本的是( )。(分数:2.00)A.文艺教育B.生计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103.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以促进世界大

    25、同的教育主张为( )。(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104.“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 )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分数:2.00)A.生活教育B.乡村教育C.活教育D.职业教育105.关于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受教育权C.适合中国国情D.带有理想色彩106.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鲁迅C.杨贤江D.陈鹤琴107.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思想控制,对教育采取的措施是( )。(分数:2.00)A.教育立法和制度建设

    26、B.增加教育投入C.将教育纳入一党专政D.以教育强国108.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初级平民学校B.高级平民学校C.中级平民学校D.生计巡回学校109.1928 年,杨贤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撰写的第一部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求学与救国C.教育史 ABCD.中学改制论110.关于生活教育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晏阳初在山东菏泽做的实验B.梁漱溟在河北定县做的实验C.陶行知建立南京晓庄师范学校D.陈鹤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111.1933 年 8 月苏区成立的培养各类干部的综合性大学是(

    27、)。(分数:2.00)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苏维埃大学C.红军大学D.延安大学112.抗战时期中共文化教育实行的方针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B.国民教育第一,干部教育第二C.干部教育第一,普通教育第二D.国民教育第一,高等教育第二113.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的使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得以保存的教育方针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B.民族、科学、大众C.战时须作平时看D.保存教育11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独秀B.陶行知C.恽代英D.黄炎培115.杨贤江在对待青年教育问题上,

    28、倡导( )。(分数:2.00)A.无条件关心B.全人生指导C.职业指导D.生活指导116.( )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分数:2.00)A.中华平民促进会B.师范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117.以培养抗战军政干部著称的干部学校是( )。(分数:2.00)A.“抗大”B.苏维埃大学C.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D.陕北公学118.职业教育思潮的倡导人是( )。(分数:2.00)A.黄炎培B.鲁迅C.杨贤江D.李大钊二、辨析题(总题数:18,分数:180.00)119.对高中以上学生进行军训是南京国民政府当局对学校实施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数:10.00)_1

    29、20.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是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政策相一致的。(分数:10.00)_121.“党化教育”方针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方才提出和确立的。(分数:10.00)_122.“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国民党当局纯粹为反共、防共、限共而制定的。(分数:10.00)_123.抗战时期学校内迁虽是被迫的,客观上却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的教育。(分数:10.00)_124.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虽初衷良好,但由于不切合中国的实际,因而失败是必然的。(分数:10.00)_125.抗战前期的苏维埃教育总方针指出群众和儿童教育是教育的重心。(分数:10.00)_126.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

    30、一种办学形式。(分数:10.00)_127.在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中,“民族的”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完全排除外国教育。(分数:10.00)_128.杨贤江批判了各种有关教育的本质论述,但他自己也没有提出科学的论述。(分数:10.00)_129.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分数:10.00)_130.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教育实验纯粹是与共产党争农民,无积极意义可言。(分数:10.00)_13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本质上是要取消学校。(分数:10.0

    31、0)_13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出一辙。(分数:10.00)_133.按照晏阳初的化农民与农民化主张能够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分数:10.00)_134.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论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取知识,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定书本。(分数:10.00)_135.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的失调,从而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分数:10.00)_136.1919 年 10 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大学校长会议,组建中国教会大学联合会的是 13 所在华教会大学。(分数:10.00)_中国现代教育(二)答案解析(总分:4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

    32、题数:118,分数:236.00)1.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分数:2.00)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解析:2.抗战时期,各大学迁往西安,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有( )。(分数:2.00)A.北京大学B.北平师范大学 C.私立南开大学D.清华大学解析:3.“活教育”的目的论在于( )。(分数:2.00)A.做人B.做中国人C.做现代中国人D.以上综合 解析:4.1927 年,中央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任大学院院长的是( )。(分数:2.00)A.孙文B.胡适C.杨贤江D.蔡元培 解析:5.“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是( )。(分数:2.00

    33、)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 解析:6.晏阳初提倡的四大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生计教育B.文艺教育C.卫生教育D.体育教育 解析:7.( ),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迁往云南的称西南联合大学,迁往陕西的称西北联合大学。(分数:2.00)A.国内战争时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初期 D.民国初期解析:8.20 世纪 20 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 15 年,是 20 世纪前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分数:2.00)A.奠基时期B.发展时期C.兴盛时期 D.衰落时期解析:9.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 )。(分数:2.00)A

    34、.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 C.政治教育D.党国教育解析:10.三民主义对初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使儿童整个身心融入三民主义中去B.使儿童个性群性在其指导下进行C.给儿童以信仰指导 D.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发展智能解析:11.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非制度化教育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教育B.学校教育 C.儿童教育D.群众教育解析:12.根据时局需要,对 1922 年新学制加以局部变通而制定的学制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戊辰学制 解析:13.民国时期中学实行( ),引起极大争议(分数:2.00)A.毕

    35、业会考 B.学校考试C.统考D.升学考试解析:14.三民主义对中等教育的规定不包括( )。(分数:2.00)A.培养青年三民主义信仰和基本国民道德B.给青年身心发展及个性以指导C.给青年以职业指导D.给青年以婚姻指导 解析:15.我国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是( )。(分数:2.00)A.新教育大纲B.教育史 ABC C.教育原理D.教育史解析:16.关于依靠群众办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群众教育由群众自己办B.依靠群众力量办普通小学C.干部教育不脱离群众D.政府占主导,群众重在参与 解析:1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适应国民革命的需要,广东国民政府提

    36、出( )的口号。(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B.党化教育 C.五育并举D.公民教育解析:18.“化农民”与“农民化”是( )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分数:2.00)A.陶行知B.晏阳初 C.梁漱溟D.黄炎培解析:19.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 )。(分数:2.00)A.稳定B.均衡C.有所发展D.曲折起伏 解析:20.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是“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21.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

    37、潮的是( )。(分数:2.00)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解析:22.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建成后,提出教育“三为”,不包括( )。(分数:2.00)A.为工农大众B.为革命战争C.为建立中国红色政权D.为世界人民大团结 解析:23.( )3 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分数:2.00)A.1927 年B.1928 年C.1929 年 D.1912 年解析:24.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文化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包括( )。(分数:2.00)A.实行全部义务教育B.发展广泛社会教育C.扫除文盲D.

    38、培养大批受教育的人 解析:25.主持“活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陶行知B.陈鹤琴 C.梁漱溟D.晏阳初解析:26.下面不是抗大的教育方针的是( )。(分数:2.00)A.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B.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C.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D.理论联系实际 解析:27.苏区根据地教育的类型不包括( )。(分数:2.00)A.学部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 解析:28.根据地群众教育的方式不包括( )。(分数:2.00)A.夜校B.扫盲班C.成人教育的大学 D.列宁小学解析:29.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涉及( )。(分数:2.00)A.正规教育 B.干部教育C.农

    39、民教育D.工人教育解析:30.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 )问题为重。(分数:2.00)A.社会发展B.个人生汁 C.外部环境适应D.国家强盛解析:31.南京国民政府在中等及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的时间是( )。(分数:2.00)A.抗战初期B.大革命时期C.抗战期间 D.民国初期解析:32.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目标和途径是( )。(分数:2.00)A.三大教育B.四大方式C.改造农村D.化农民、农民化 解析:33.( )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教育史 ABC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分数:2.00)A.陈独秀B.杨贤江 C.李大钊D.毛泽东解析:34

    40、.国民政府时期一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维持衰败B.起步发展顶点 C.稳步发展挫败顶点D.起步受挫停滞解析:35.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 )的建议,仿照( )的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分数:2.00)A.李石曾;英国B.梁漱溟;日本C.陈鹤琴;美国D.蔡元培;法国 解析:36.新民主主义教育中最富创造性、最成功的实践教育是( )。(分数:2.00)A.干部教育 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37.关于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

    41、.“实行生产劳动”C.“民办公助”D.“民族、科学、大众” 解析:38.在职业教育的探索中,将社会化视为“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梁漱溟B.晏阳初C.黄炎培 D.陶行知解析:39.下面学校中不是构成 1941 年 9 月成立的延安大学的是( )。(分数:2.00)A.陕北公学B.泽东青年干部学校C.中国女子大学D.马列学院 解析:40.党化教育的提出是源于( )。(分数:2.00)A.模仿苏联以党治国 B.三民主义C.一党专政D.争夺青年解析:41.1931 年,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的教育家是( )。(分

    42、数:2.00)A.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 D.陈鹤琴解析:42.我国最早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教育本质及教育本源问题做出正确阐述的是( )。(分数:2.00)A.恽代英B.毛泽东C.杨贤江 D.李大钊解析:43.不属于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控制的措施是( )。(分数:2.00)A.建立训育制B.进行童子军训C.教科书审查制度D.所有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解析:44.“全人生指导”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鹤琴B.毛泽东C.杨贤江 D.晏阳初解析:45.新教育大纲是教育家( )写的。(分数:2.00)A.杨贤江 B.陶行知C.鲁迅D.蔡元培解析:4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训

    43、针对的是( )学生。(分数:2.00)A.幼稚园B.小学C.初中D.高中以上 解析:47.对晏阳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只看到问题表层B.是一种改良主义C.一种彻底的资本主义运动 D.为农村带来一定实惠解析:48.下列不属于干部教育的学校是( )。(分数:2.00)A.上海大学B.农民运动讲习所C.广东海陆丰农会 D.湖南自修大学解析:49.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文化教育受制于经济基础”B.“文化教育受制于政治”C.“须知政治不好,提倡教育是空谈”D.“教育是独立特行的存在” 解析:50.干部教育体系不包括

    44、( )。(分数:2.00)A.初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高级干部教育D.三级干部教育 解析:51.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三条线索不包括( )。(分数:2.00)A.南京国民政府的学校教育建设B.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实践C.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D.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解析:52.关于国民政府对各级教育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初等教育实行普及国民教育B.抗战时期,中等教育增长最快C.高等教育抗战胜利后学校和学生数量达到最高D.抗战时对教育缺乏控制 解析:53.20 世纪 30 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对全国教育进行整顿,并于 1932 年在中等教育中推行( )。(分数:2.00)A.党化教育B.中学会考制度 C.军训D.童子军训练解析:54.( )国民政府实施以“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国现代教育(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