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622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1及答案解析.doc

    1、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1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1.中国新闻社(分数:5.00)_2.邮发合一(分数:5.00)_3.范长江(分数:5.00)_4.第三次广播工作会议(分数:5.00)_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40.00)5.简述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分数:15.00)_6.20世纪 50年代初,为什么我国实行对私营新闻事业进行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数:15.00)_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大中城市的私营广播进行管理和改造的?(分数:10.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

    2、40.00)8.新中国初期新闻媒体发起的几次文化学术批判运动有什么教训?(分数:20.00)_9.简述人民日报改版及其意义(分数:20.00)_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 1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6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0.00)1.中国新闻社(分数:5.00)_正确答案:(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于 1952年 9 月在北京成立,10月开始发稿,金仲华任社长。该社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 象,在宣传上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 成就和闽粤要文、侨乡

    3、情况,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解析:2.邮发合一(分数:5.00)_正确答案:(“邮发合一”指的是报社将报纸发行业务全部交邮局办理的委办型报纸发行体制。1942 年 2 月,山东解放区将战邮总局、党委交通科同报刊社的发行部门合并,成立了邮、交、发三位一体 的战时邮政机构,邮政除收寄邮件外还收订和发送报刊,实行“邮发合一”体制。报刊“邮发合 一”已成为中国报刊发行的主要渠道。)解析:3.范长江(分数:5.00)_正确答案:(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曾任新闻总署副署长。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 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91 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 金

    4、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 奖。该奖项于 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解析:4.第三次广播工作会议(分数:5.00)_正确答案:(1955年 12月 15日至 22日,国家广播事业局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在北京举 行。会议提出了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的规划。按这个规划,1956 年全国将增加有线广播站 900 多个,其中 80%将设在农村。到 1957年底,全国农村将有 1800多个广播站。有的省份将达到 村村、社社都可以听到广播。)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40.00)5.简述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5、。(分数:15.00)_正确答案:(1956年 4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1956 年初, 人民日报就已经开始酝酿新闻工作改革事宜,中共中央也指示人民日报要改进内容、扩大 篇幅,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4 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中央书记 处书记胡乔木在会上传达了中央的意图,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开始起步。6 月 20日,人民日报社制定了报纸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央。7月 1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改版社论致读者总结了创刊 8 年来的成绩和缺点。同时这篇社论阐述了改版的目的、意见与重点。人民日报改版后,面目焕然一新。最大的变化是在新

    6、闻报道上。新闻的数量明显增多, 新闻报道的题材也变得广泛,开始提倡报道社会中的新闻,探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加关心和 贴近读者的生活。此外,言论明显改进。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出现了 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的好文章。改版后,人民日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 新,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结合,还时时推出组合式新闻等各种报道形式。)解析:6.20世纪 50年代初,为什么我国实行对私营新闻事业进行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数:15.00)_正确答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自身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党和政府要求新闻工

    7、作联系实际,对工作和社会生活 有指导作用,一般私营报纸缺乏这方面的素质,不熟悉新的办报方式,因而报纸的思想性和群众 性较差,不少报纸还不时登载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党的政策”的报道。其次,在新中国的读者心目中,党报的威信远远高于私营报纸,私营报纸在采访活动和获得 新闻方面的条件较差,获得广告也比较困难,在经济上难以维持。此外,私营报馆内部的职工也大多数不愿继续留下工作。因此,私营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 降,自行停刊的越来越多。根据这一情况,当合政府果断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大中城市的私营广播进行管理和改造的?(分数:10.00)_正确

    8、答案:(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到 1953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私营广播电台全 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被并入当地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私营电台的改造工作,数上海最具代表 性.上海解放后,经过登记、清理,允许继续播音的私营电台有 22座,其中有 6座因违反军管会 和人民政府法令于 1951年被勒令停业。1952 年,其余 16座电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而向政 府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同年 10月合并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广播电台。1953 年 9月,根据上海联合广播电台私方代表提出的自愿将私方财产实行转让的要求,人民政府以 9亿人民币 (旧币)收购了属于私方的资产,将该台并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9、。)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8.新中国初期新闻媒体发起的几次文化学术批判运动有什么教训?(分数:20.00)_正确答案:(在思想文化宣传报道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机构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出现过一些 严重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引导广大人民摆脱国内外反动派的思想影响,用无产阶级 思想改造旧的意识形态,以巩固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加强理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对马列主义学习作 了广泛系统的报道。同时还组织读者开展思想问题讨论,这是各个新闻机构普遍采用的一种宣 传马列主义的有效形式。但是,中共中央

    10、和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动的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与批 判运动,采用政治斗争的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失误。一是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武训传是描述清末历史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一部传记故事片,由孙瑜任编导。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始编导摄制。上映后歌颂性文章达 200多篇。 后毛泽东亲自撰写文章发表,之后关于武训传的批判如潮水涌来。最后江青操控调査团发表 调查结论,讨论结束。这场批判完全从主观意图出发。新闻界丧失了冷静思考的立场,“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逐 渐占据上风,左右了正常的文艺讨论,成为了政治批判。这次批判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不 同意见的自由争论,因而这一批判是非常片面和极端粗暴的。二是

    11、关于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这场批判把政治与学术思 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概抹杀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 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爱国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的红学观点和著 作,上纲到“走什么样的路”,指为“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代表,不利于学术和艺术的发展。这场批判把政治和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概抹杀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爱国的老知 识分子俞平伯的红学观点和著作,上纲到“走什么样的路”,指为“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代表, 不利于学术和艺术的发

    12、展。三是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揭露与批判。这场批判运动,党中央机关报首先发难,各地报 纸电台、通讯社继起响应,大张旗鼓地进行声讨,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报纸上的 点名批判,严重伤害了一批同志,扩散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的“左”的观点,阻 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解析:9.简述人民日报改版及其意义(分数:20.00)_正确答案:(请参考简答题第一题。1956年 4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1956 年初, 人民日报就已经开始酝酿新闻工作改革事宜,中共中央也指示人民日报要改进内容、扩大 篇幅,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4 月,人民日报编辑部

    13、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中央书记 处书记胡乔木在会上传达了中央的意图,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开始起步。6 月 20日,人民日报社制定了报纸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央。7月 1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改版社论致读者总结了创刊 8 年来的成绩和缺点。同时这篇社论阐述了改版的目的、意见与重点。人民日报改版后,面目焕然一新。最大的变化是在新闻报道上。新闻的数量明显增多, 新闻报道的题材也变得广泛,开始提倡报道社会中的新闻,探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加关心和 贴近读者的生活。此外,言论明显改进。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及其他评论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出现了 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的好文章。改版后,人民日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 新,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结合,还时时推出组合式新闻等各种报道形式。)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