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简析李商隐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2.试论西厢记的岂术成就。(山东师范大学。2003 年)(分数:2.00)_3.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分数:2.00)_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
2、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5.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载其父之说,分诸子之学为( )、( )、( )、名、法、道德六家。(浙江大学2008 年)(分数:2.00)_6.论衡的作者是( )。(暨南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7.“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出自( )的咏史。(四川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8.元好问论诗绝句中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对( )诗歌的评价。(北京大学2007 年)(分数:2.00)_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暨南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10.金代元好问的组诗( ),评论了汉魏至宋季的重要诗
3、人诗派,向为后代诗论家所重视。(浙江大学 2013年)(分数:2.00)_11.( )是现在唯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北京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12.清代刘熙载用“幽情单绪”来形容( )。(年暨南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13.( )论诗主张“肌理说”。(山东师范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4.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山东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15.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分数:2.00)_16.自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什么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8 年
4、)(分数:2.00)_17.简述李清照对宋词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18.你如何看待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春秋笔法(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20.史记五种体例(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21.诗缘情而绮靡(南京大学 2005 年)(分数:2.00)_22.世说新语(沈阳师范大学 2017 年)(分数:2.00)_23.河岳英灵集(华东师范大学 2016 年,北京大学 2017 年)(分数:2.00)_
5、24.变文(陕西师范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25.苏门四学士(西北师范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26.董西厢(复旦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27.元诗四大家(北京师范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28.吴江派(浙江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29.阅微草堂笔记(北京师范大学 2011 年)(分数:2.00)_30.人境庐诗草(北京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9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简析李商隐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6、。(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多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来很常见,比兴、象征、用典、暗示、请在言外,旨冥句中,都可以造成多义。李商隐的“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李商隐的多义,往往是给读者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构成解读上的多义,李商隐诗歌多义性的成因来自多方面: (1)意象上的独特。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又一定关系,李诗意象,多富有非现实的色彩,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碧城等等,均难以指实。这类意象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它们的产生,主要不是取自外部世界,而是源于内心,内涵远较一般意象
7、复杂多变。 (2)大量用典故。李商隐善于用典,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非常喜爱而且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也善于活用典故,且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通过想象和象征的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著名的七律锦瑟。 (3)独特的意象组合。李诗的多义性与诗中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诗人不受现实生活中时空与因果顺序的限制,意象转换跳跃有意造成省略和间隔,便有待读者通过艺术联想加以连贯和补充,因而在解读时自然会出现多义,如无题。 (4)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李商隐诗歌多义性更为根本
8、的原因,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许多诗歌所写的不只一时一事,乃是整个心境,并且他的心境又非常复杂,种种情绪,相互牵连渗透,难辨难分,其来龙去脉自己都未必完全明白,诗也就加不上不合适的题目而以“无题”名之。)解析:2.试论西厢记的岂术成就。(山东师范大学。2003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实甫的西厢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西厢记天下夺魁”,一锤定音,充分肯定了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1)西厢记在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折的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在每一本第四折
9、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络丝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有些折段西厢记还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通例,整折戏实际上由末与旦轮番主唱。这说明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过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张生是一个爱情专一的至诚的情种,他家境清贫却敢于爱慕相国小姐,在功名利禄和爱情追求
10、之问,他毫不犹豫地舍弃前者而选择后者,这些都显示出这个人物的不俗之处,他以他的至诚和专一赢得了莺莺的爱情,也赢得了爱情的最后胜利。在寺警一折中,白马解围,又表现出他性格中热情有为和富于正义感的一面,张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风情和做派却不像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红娘热
11、情而富于正义感,纯朴善良,聪明机智,勇敢泼辣,不仅促成崔张二人的结合,而且是对老夫人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3)西厢记的辞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12、,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4)西厢记对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戏剧冲突是由两条线索互相紧密纽结而成的。一是以老夫人为一方,以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是反对门第观念、不遵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与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利益卫护者的矛盾冲突;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三个青年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各人的不同性格和一些猜疑、误会、矜持和不信任造成的,作者成功地写出了这些矛盾,从而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气氛。西厢记中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经过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模式,也对后来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解析:3.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
13、,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小说,容易作出附会的解释,清人所论,“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近时研究者,又有从“反映农民起义”或“反映市民阶层的斗争”立论的。但应该看到,西游记只是一部神话小说,而不是什么哲理、道德或政治的寓言。一般不怀偏见、不刻意穿凿的读者,也只是从其中得到一种娱乐性的、驰骋幻想与诙谐嘲戏的快感。但这样说只是
14、指出小说中并没有深隐的特别用意,而不是指它与现实人生无关。 一部小说的趣味,总是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氛围与人生喜好;甚至,越是抛开生硬的理性观念来写作,这种反映越是自然真实。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 西游记中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文学母题和相应的两个故事结构,相互重叠地构成小说的总框架。第一个母题关系到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制的矛盾处境,在小说中表现为孙悟空从无法无天、绝对自由的状态到受到禁
15、制、皈依佛门正道的过程。不过小说中对孙悟空难以拘束的一面表现得更多些,这可以说作者在感情上对人性向往自由的一面有更大兴趣。第二个母题是所谓“历险记”式的,它在古今中外的虚构性文学中最为常见,这种故事除了便于展开离奇的情节,也寓意着人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在小说中,它表现为孙悟空、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过程。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在两个故事结构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通过这个神话英雄,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而且,正因为这是一部幻想性的神话小说,它比现实题材的小说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 鲁迅在驳斥清人对西游记的种种穿凿附会之说时,曾提出这部小说“实出于游戏”。小说中两大
16、“母题”及相应的故事结构,当然可以说包含着象征性意蕴,但这种意蕴,是小说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与现实社会、现实人生自然而然发生的内在关联,而不是有意识地把故事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隐喻来写成的。这部小说直接的创作目的,还是为了提供娱乐,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而作者的思想又是相当自由活泼,所以小说中一本正经的教训甚少,戏谑嘲弄的成分却十分浓厚。那些庄严尊贵的神佛,在作者笔下时常显出滑稽可笑的面貌。玉皇大帝的懦弱无能、太白金星的迂腐而故作聪明暂且不论,像观音菩萨在欲借净瓶给孙悟空时,还怕他骗去不还,要他拔脑后的救命毫毛作抵押;就是在西天佛地,因唐僧“不曾备得人事”,阿傩、伽叶二尊者便不肯“白手传经”,使
17、唐僧只得交出紫金钵盂。而如来居然堂而皇之地为这种敲诈勒索行径作辩护,说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老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佛祖在这里竞成了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这些游离于全书基本宗旨和主要情节的“闲文”,不仅令人发噱,而且表现出世俗欲念无所不在、人皆难免的意识,和以庸常的观念看待神圣事物的态度,这里面透露着商业社会的气息。)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4.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5.司马迁在太史
18、公自序中载其父之说,分诸子之学为( )、( )、( )、名、法、道德六家。(浙江大学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儒、墨、阴阳)解析:6.论衡的作者是( )。(暨南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充)解析:7.“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出自( )的咏史。(四川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固)解析:8.元好问论诗绝句中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对( )诗歌的评价。(北京大学2007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陶渊明)解析: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暨南大学
19、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乐府)解析:10.金代元好问的组诗( ),评论了汉魏至宋季的重要诗人诗派,向为后代诗论家所重视。(浙江大学 2013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论诗绝句三十首)解析:11.( )是现在唯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北京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厢记诸宫调)解析:12.清代刘熙载用“幽情单绪”来形容( )。(年暨南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钟惺)解析:13.( )论诗主张“肌理说”。(山东师范大学 2003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0、案:翁方纲)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4.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山东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论语虽然是记言的语录体散文,但极富特色,特别是论语在语言的运用上,堪称语言典范,书中许多用语因简洁明快,幽默含蓄,形象生动,哲理性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极富概括力而被后人引用,许多语句成为成语、格言、警句。 (1)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论语由于是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记实性语录体散文,它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有关文献资料的编撰,实际上是孔子和弟子之间教学、谈论的片断。因此,书中大量使用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大量口语充斥其中,至今读来还颇感亲
21、切自然。 (2)极富个性,情感真切。孔子即是一个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富性情的人,非常有个性,包括孔子的学生在性格上也是各具特色,因此,在他们的讨论或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决定了他们的言论都各具特色,话如其人。反映在论语中,这些语言的个性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和真实感,通过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得意尴尬、粗放儒雅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思想情绪和语言个性,似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论语这本书增加了厚重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3)简洁明快,表达准确。论语语言的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其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籍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
22、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义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的十分完美准确,但同时又含蓄而不直白,委婉而不虚浮。 (4)幽默诙谐,语境轻松。幽默诙谐是这部书的一个独特之处。书中的许多语言和情节不但有趣,而且还很幽默,就是今天读起来,也不觉莞尔。 (5)生动传神,形神兼备。论语虽是语录记言,没有过多的情节和人物的状模,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或几个人的对话,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能从这些简单的情节和简短的人物对话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一个或胆大、或懦弱、或正直、或智慧、或聪明、或木讷、或鲁莽、或儒雅、或厌恶、或喜爱的人物形象走到我们的面前来。)
23、解析:15.举例说明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诗十九首展示了游子思妇的复杂心态,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古代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同时,这些作品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古诗十九首涉及以下关系: (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对人生有限的感慨,自古便已有之。古诗十九首和以往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特别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在表现这一主题时,诗人采用两种手法,一是写物长人促,人和物的异质,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有限。所谓“人生非金石,
24、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就是把人和金石视为异质,以金石的坚固来反衬人的寿命短暂。青青陵上柏驱车上东门都是把永恒之物和有限的人生相对照。古诗十九首有时也写物我同构,外物和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多首诗篇中出现的节序之感,都是推物及人,点出人生的短暂。 (2)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皆为女性口吻,其中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前者是思妇的叹息,后者是待嫁女子的怨艾。这两位主人公都因婚姻变故而有迟暮之感,流露出青春易逝的惋惜。她们不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衰老,而是思念使得芳华早逝,这就更令人悲哀。“思君令人老”是痛苦的人生体验,在它背后隐藏着许多潜台词。古诗十九首中男主人公的羁旅情
25、怀,也不时有早衰、速老的感慨。抑郁、思念使他们的生命周期缩短,衰老的速度加快,诗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3)忧郁与欢乐的关系。人的忧和乐相反相成,经常纠缠在一起。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揭示了忧与乐的这种关系,并提出一种消极的解脱方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是嘲笑有些人活得太累,人生有限而忧愁无限,难免如负重物,压得喘不过气来。诗人提出的解脱办法是及时行乐:“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要秉烛夜游。诗人从精神解脱的高度看待及时行乐,对物质条件并不十分注重。良宵聚会,新声逸响固然“欢乐难具陈”(今日良宴会),就是斗酒相娱乐,也不觉得菲薄。即使是“驱车策驽马”
26、(青青陵上柏),也不妨到洛阳、南阳这样繁华的都市游戏一番。表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得乐且乐,化忧为乐,甚至是以忧为乐。 (4)来去亲疏的关系。“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去者日以疏),这是诗人见到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所产生的感触,也是对人际关系富有哲理的概括。诗人是从去来相继、新陈代谢所形成的历史长河中看待亲疏的推移变化,揭示出时间之流给人带来的角色转换。其实,不仅生者与生者相亲,生者与死者疏远,就是在生者之间亦有来去亲疏之异,相亲而来,相弃而去,友则相亲,弃则相疏,此亦人情世态之常理。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等诗篇对此作了形象的表现。)解析:16.自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什么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
27、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是一组有着明确政治目的、经过严密组织构建的系统化诗作,内容颇为广泛,涉及王化、治乱、礼乐、边事、宫女诸多方面,其中写得好而且有价值的,仍然是反映民生疾苦和下层情事、揭露弊政和权贵丑恶的那些篇章。 但如果将这些诗作与元稹的“新题乐府”作一对比,则其成就显然高出许多。主要表现在:其一,一篇专咏一事,篇题即所咏之事,篇下小序即该篇主旨。如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卖炭翁,“苦宫市也”等等,这种安排使得中心突出,意旨明确,避免了一题数意、端绪繁杂的弊病。其二,不少篇章形式灵活,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以七字句
28、,富有民歌咏叹情调。在语言运用上,力避典雅的书面语,而用口头语或俗语穿插其间,如秦吉了开篇这样写道:“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浅显流利,读来朗朗上口;诗的后半以秦吉了喻谏官,以鸡燕喻百姓,以凤凰喻君主,用寓言形式进行讽刺批判,含蓄而切当。其三,一些优秀诗篇善于生动地描绘人物,感情浓烈。如上阳白发人中间一段写那位白头宫女因被妒而“潜配上阳宫”后的生活:“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又如井底引银瓶最后的议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叙写时感情赵越于“止淫奔”的题旨之外,透露出强烈的悲剧气氛,引发读者的深切同情。 但是,白居易的新乐府也有不
29、少缺憾。其一,新乐府的创作目的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给诗篇添加一个议论的尾巴;有时则画蛇添足,作不必要的重复。其二,有些诗篇所写事件,诗人本无深感,只是为了凑足五十篇之数而作,所以写得枯燥乏味,如七德舞法曲歌采诗官等,大都是议论和说教的堆积。同时,由于过多注重诗的现实功利目的,作者常用理念去结构诗篇,真情实感相对不足,与杜甫那些深切体察民瘼、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意蕴丰厚的乐府佳作相比,新乐府中不少作品确有一定差距。其三,在语言使用上,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有时一件简单的事理也要反复陈说,致使诗作不够精练含蕴。 白居易以新乐府为代
30、表的讽喻诗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以至时人罕能知者,在后世则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白居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和新的风格,并以“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的勇气,对当时的社会丑恶进行了最大胆的指斥和抨击,这一点,是永远值得人们钦敬的。)解析:17.简述李清照对宋词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首先李清照是两宋之际著名的女词人,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自成一家,而且在词的创作理论上也有独特的见解,写作了专门的论词著作词论,对后代词学理论和词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所
31、谓“别是一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否则,词就成了“句读不葺之诗”,而失却了词作自身的文体特性。词作只有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替代,在文学之林中占有独立的地位。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渊源论角度提高词体的地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体论出发进一步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2)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南渡前,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的主要人生理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
32、来维系,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从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如今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解析:18.你如何看待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南京师范大学
33、2014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与历来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有着本质的区别。贾宝玉与林黛玉有“木石前盟”,这象征着他们在太虚幻境中就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在大观园这个特殊环境里,他们又有当时社会青年男女不可能有的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的滋生爱情的可能。经过微妙的爱情试探,经过“三天恼了,两天好了”的感情折磨,宝玉终于选择了从不劝他显身扬名,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的林黛玉,而在贾府日益衰败的条件下,贾薛两家希望宝玉和宝钗结成“金玉良缘”,以贵护富和以富补贵,因此就造成了宝黛的爱情悲剧。 宝黛爱情和封建家长之间的矛盾,决不只是爱情婚姻本身,实
34、质上是关系到封建统治阶级如何选择继承人、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贾府的家长们希望“德貌工言俱全”的宝钗来做宝玉的贤内助,主持家政,继承祖业。在关系着家族兴衰的问题上,封建家长决不会让步,他们只能不顾宝玉、黛玉的愿望而狠心地扼杀他们的爱情,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象征着富与贵结合的“金玉良缘”取代了。虽然贾宝玉被迫与薛宝钗结婚,“到底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造成了宝玉与宝钗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这个结局,正是封建末世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新旧两种思想矛盾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一悲剧,不仅是爱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宝、黛这两个反封建叛逆典型的创造,概括了明中叶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后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这两个完美的叛逆思想典型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后的新思想在强大的封建思想堡垒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红楼梦也因此列入了世界古典名著之林。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都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解析: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春秋笔法(南京师范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