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337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1130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337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综合-33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 A.元神之脑 B.精明之府 C.中精之府 D.孤府(分数:5.00)胆为A.B.C.D.脑为A.B.C.D. A.运行水液 B.通调水道 C.运化水湿 D.泌别清浊(分数:5.00)(1).三焦的功能是(分数:2.50)A.B.C.D.(2).小肠的功能是(分数:2.50)A.B.C.D.二、X 型题(总题数:36,分数:90.00)1.依据灵枢本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50)A.肝藏血,血舍魄B.肺藏营,营舍意C.心藏脉,脉舍神D.肾藏精,精舍志2.肾主生殖主要体现于

    2、(分数:2.50)A.化生天癸B.调理冲任督带C.促进生殖器官发育D.促进、维持生殖功能3.奇恒之腑的特点有(分数:2.50)A.以通为用B.藏而不泻C.以降为和D.形多中空4.脾开窍于口的内涵是(分数:2.50)A.饮食口味与脾运化相关B.脾之合肉,其荣在唇C.脾气通于口D.脾转输津液5.脏与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50)A.经络循行线路阴阳相对B.经络循行相互络属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D.解剖部位相邻或相通6.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根据是(分数:2.50)A.胆无判断事物、作决定的作用B.胆不传化饮食糟粕C.胆为“中精之府”D.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7.下列选项中,协助肺通调水道的

    3、是(分数:2.50)A.胃气之和降B.肾气之蒸化C.脾气之运化D.三焦之气化8.肺与肾在生理上的相互关联,主要表现为(分数:2.50)A.呼吸及纳气的协调B.精气的生成和输布C.宣发与肃降的协调D.水液代谢的协调9.“水曰润下”比类肾的功能,指的是(分数:2.50)A.藏精B.主纳气C.主水液D.主生殖10.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丈夫七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分数:2.50)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B.肾气衰,发堕齿槁C.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D.肾脏衰,形体皆极11.肾中精气的来源是(分数:2.50)A.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B.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C.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D

    4、.自身产生的生殖之精12.胆为六腑之一,又称奇恒之腑,是由于(分数:2.50)A.胆为“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B.胆无传化饮食物的作用,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C.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D.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13.水谷精微的转输和布散依赖于(分数:2.50)A.肝的疏泄功能B.肺的宣发功能C.肾的气化功能D.脾的升清功能14.对肺通调水道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50)A.肝的疏泄功能B.肾的气化功能C.脾的运化功能D.腠理的开合功能15.“木曰曲直”比喻肝的生理功能和特点的是(分数:2.50)A.肝喜条达B.肝恶抑郁C.肝藏血,调

    5、节血量D.肝主疏泄16.脾与肝的相互关系为(分数:2.50)A.肝主疏泄,助脾之运化B.脾生血,使肝有所藏C.肝藏血,脾统血,使血不离经脉D.脾胃湿热可熏蒸肝胆17.脏与腑互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50)A.经络循行路线阴阳相对B.经络循行相互络属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D.解剖部位邻近或直接相通18.肺与肾在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分数:2.50)A.精气的生成B.呼纳的协调C.宣发肃降的协调D.水液代谢的协调19.心与肝的相互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分数:2.50)A.木火同气,同气相求B.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相互影响C.母子相依,难以分割D.心主行血,肝主藏血,相反相成20.脾主

    6、升清的内涵是(分数:2.50)A.脾的阳气上升B.脾气以升为健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维持脏器位置的恒定21.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分数:2.50)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C.脾能运化水液D.脾能转输水谷精微22.“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是(分数:2.50)A.肾的气化,有助于水液代谢B.脾胃运化,依赖于肾的气化C.肾的纳气,依赖于肺气的肃降D.肾中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23.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50)A.手少阴之别系于舌本B.心血荣于舌C.心气通于舌D.舌为心之外候24.三焦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其确切内涵是(分数:2.5

    7、0)A.为元气之别使B.为升降出入之通道C.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D.为气化的场所25.“心肾相交”主要是指(分数:2.50)A.心阳下降于肾,以制约肾阴B.肾阳上蒸以温煦心阳C.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D.心阴下降,以滋肾阴26.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是(分数:2.50)A.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B.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C.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D.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联结成整体27.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50)A.主受纳B.主受盛C.主化物D.泌别清浊28.对肺司呼吸起着主要调节作用的是(分数:2.50)

    8、A.宗气的生理功能B.肾的纳气功能C.肝的疏泄功能D.心的行血功能29.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分数:2.50)A.肝气疏泄通利B.肺气通调水道C.脾气运化转输D.肾气蒸腾气化30.三焦气化失司是指(分数:2.50)A.气血生化失常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C.血液运行失调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31.下列各项中,属于肝与脾的生理联系的有(分数:2.50)A.气的运行B.血液的运行C.饮食的消化D.津液的生成32.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分数:2.50)A.耳鸣耳聋B.头发枯槁C.两目涩痛D.牙齿松动33.肾主封藏是对肾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于(分数:2.50)A.藏精B.纳气C.主

    9、水D.固胎34.脾与胃的关系表现为(分数:2.50)A.藏泄相济B.升降相因C.燥湿相济D.纳运相得35.心肾相交体现为(分数:2.50)A.水火既济B.君相安位C.精神互用D.精血互化36.与“心与小肠相表里”相关的是(分数:2.50)A.心与小肠在五行同属火B.心经与小肠经相互络属C.心经火盛,可移热于小肠D.小肠热盛,可循经上炎于心中医综合-33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 A.元神之脑 B.精明之府 C.中精之府 D.孤府(分数:5.00)胆为A.B.C. D.解析:脑为A. B.C.D.解析:解析 脑为元神之府。

    10、胆有“中精之腑”,“清净之腑”,“中清之腑”之名。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 A.运行水液 B.通调水道 C.运化水湿 D.泌别清浊(分数:5.00)(1).三焦的功能是(分数:2.50)A. B.C.D.解析:(2).小肠的功能是(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其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其运行水液功能是由六腑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延伸而来,而通行诸气功能则源于难经三十八难“主持诸气”之论。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产物的过程。

    11、二、X 型题(总题数:36,分数:90.00)1.依据灵枢本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50)A.肝藏血,血舍魄 B.肺藏营,营舍意C.心藏脉,脉舍神 D.肾藏精,精舍志 解析:解析 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含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2.肾主生殖主要体现于(分数:2.50)A.化生天癸 B.调理冲任督带C.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D.促进、维持生殖功能 解析:解析 肾精、肾气盛衰主持人体的生殖功能: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人出生后随着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产生天癸。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出现排

    12、精现象,具备了生殖能力。其后,肾精及肾气不断充盈,从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旺盛。中年以后,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以至竭绝。没有了天癸的激发作用,生殖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丧失生殖功能而进入老年期。肝主疏泄可以体现在调节性与生殖:调理冲任冲。调节精室。3.奇恒之腑的特点有(分数:2.50)A.以通为用B.藏而不泻 C.以降为和D.形多中空 解析:解析 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余者皆无表里配合

    13、,也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故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脾(五脏之一)气以升为健,胃气以降为和。4.脾开窍于口的内涵是(分数:2.50)A.饮食口味与脾运化相关 B.脾之合肉,其荣在唇C.脾气通于口 D.脾转输津液解析:解析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口腔在消化道的最上端,主接纳和咀嚼食物。食物经咀嚼后,便于胃的受纳和腐熟。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又主司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14、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5.脏与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50)A.经络循行线路阴阳相对 B.经络循行相互络属 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D.解剖部位相邻或相通解析:解析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而腑属阳,阴主里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脏腑相合”关系。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依据主要有三:经脉络属。生理配合。病理相关。6.胆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根据是(分数:2.50)A.胆无判断事物、作决定的作用B.胆不传

    15、化饮食糟粕 C.胆为“中精之府” D.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 解析:解析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胆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7.下列选项中,协助肺通调水道的是(分数:2.50)A.胃气之和降B.肾气之蒸化 C.脾气之运化 D.三焦之气化 解析:解析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着水液的代谢;肾主

    16、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司着水液的运行与排泄;脾主运化,运化水液,在水液的转输布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焦是全身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三焦气化”。8.肺与肾在生理上的相互关联,主要表现为(分数:2.50)A.呼吸及纳气的协调 B.精气的生成和输布C.宣发与肃降的协调D.水液代谢的协调 解析:解析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和水液代谢方面。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肺肾两脏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呼吸运动的平衡,有利于气体的交换。生理上,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主水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和通调水道的调节作用。

    17、两脏相互协助,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9.“水曰润下”比类肾的功能,指的是(分数:2.50)A.藏精 B.主纳气C.主水液 D.主生殖解析:解析 “水曰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水。水的这一特性对肾的藏精、主水功能的解释,在方法上具有类比思维的意义,故肾在五行属水。10.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丈夫七八”在生理上的表现是(分数:2.50)A.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B.肾气衰,发堕齿槁C.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 D.肾脏衰,形体皆极 解析:解析 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

    18、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11.肾中精气的来源是(分数:2.50)A.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 B.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 C.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D.自身产生的生殖之精解析:解析 肾中精气的来源既有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又有脾胃运化水谷化生的“后天之精”,也有“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不是自身产生的。12.胆为六腑之一,又称奇恒之腑,是由于(分数:2.50)A.胆为“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B.胆无传化饮食物的作用,具

    19、有藏而不泻的特点C.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 D.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解析:解析 胆为六腑之一,是由于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胆又称奇恒之府,是因胆为“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内藏精汁的缘故。“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指胆的生理特点。胆无传化饮食物的作用。13.水谷精微的转输和布散依赖于(分数:2.50)A.肝的疏泄功能B.肺的宣发功能 C.肾的气化功能D.脾的升清功能 解析:解析 肺主宣发,输精于皮毛,将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脾主升清,以升为健,将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两者与水谷精微的转输和布散关系密切。14.对肺通调水道具有调节作用的生

    20、理功能是(分数:2.50)A.肝的疏泄功能 B.肾的气化功能 C.脾的运化功能 D.腠理的开合功能 解析:解析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着水液的代谢;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主司着水液的运行与排泄;脾主运化,运化水液,在水液的转输布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腠理的开合,调节着汗液的排泄。15.“木曰曲直”比喻肝的生理功能和特点的是(分数:2.50)A.肝喜条达 B.肝恶抑郁 C.肝藏血,调节血量D.肝主疏泄 解析:解析 树木可曲可直,枝叶条达,并有生发的特性。人体的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主疏泄的功能,故肝属木。这些生理功能和特点,可与木性曲直相类比而被归属于木之系统。肝藏血而调节血量,血属

    21、阴而濡养周身,肝藏一定血量,可制约阳气之升腾,与“木曰曲直”无法类比和归纳。16.脾与肝的相互关系为(分数:2.50)A.肝主疏泄,助脾之运化 B.脾生血,使肝有所藏 C.肝藏血,脾统血,使血不离经脉 D.脾胃湿热可熏蒸肝胆解析:解析 肝主疏泄,可助脾之运化;脾主运化,化生血液,可使肝有所藏。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调节着血液的运行。脾胃湿热熏蒸肝胆是脾与肝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17.脏与腑互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分数:2.50)A.经络循行路线阴阳相对 B.经络循行相互络属 C.生理、病理密切相关 D.解剖部位邻近或直接相通解析:解析 一脏一腑相互配合,脏为阴,腑为阳,通过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通

    22、过经脉与脏腑的络属关系,以及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构成了表里关系。解剖部位邻近或直接相通的说法不全面。相表里的脏腑,或部位接近,如肝与胆,或距离较远,如心与小肠。18.肺与肾在生理方面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分数:2.50)A.精气的生成B.呼纳的协调 C.宣发肃降的协调D.水液代谢的协调 解析:解析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呼纳协调,维持着正常的呼吸运动。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水液,共同调节着水液代谢。19.心与肝的相互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分数:2.50)A.木火同气,同气相求B.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相互影响 C.母子相依,难以分割D.心主行血,肝主藏血,相反相成 解析:解析 在心与肝的相互

    23、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心主行血,肝主藏血,在血液运行方面密切联系。二是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在精神情志调节方面关系密切。20.脾主升清的内涵是(分数:2.50)A.脾的阳气上升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维持脏器位置的恒定 解析:解析 脾主升清的内涵是脾能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头面和心肺,滋养头目,并通过心肺作用输送到全身。另外,脾主升,还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脾气以升为健”,是指脾的功能活动以上升为正常;“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脾将津液向上输送到肺,两者都是脾主升清的体现。但是脾的阳气上升,不属脾气主升。21.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的含义是(分

    24、数:2.50)A.脾能将水谷化为精微 B.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C.脾能运化水液D.脾能转输水谷精微 解析:解析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主要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等均是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过程。此“津液”,应理解为水谷精微和津液,不能单纯理解为“水液”。脾能运化水液,五版教材阐释为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的多余水分,能以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气化,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而水液和津液不能等同。22.“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是(分数:2.5

    25、0)A.肾的气化,有助于水液代谢B.脾胃运化,依赖于肾的气化 C.肾的纳气,依赖于肺气的肃降D.肾中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 解析:解析 “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为脾。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胃运化依赖于肾的气化和肾中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方面,肾中精气,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肾的气化,有助于水液代谢,是指肾主水的功能。肾的纳气,依赖于肺气的肃降,是肺与肾之间的关系。23.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制是(分数:2.50)A.手少阴之别系于舌本 B.心血荣于舌 C.心气通于舌 D.舌为心之外候解析:解析 舌为心之外候,是心开窍于舌的意思,不能作为心开窍于舌的机制。24.三焦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

    26、,其确切内涵是(分数:2.50)A.为元气之别使B.为升降出入之通道 C.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 D.为气化的场所 解析:解析 三焦是升降出入之通道,是气化的场所。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三气,指宗气、营气和卫气。通行三气,即通行全身之气, “元气之别使”不是三焦的功能。25.“心肾相交”主要是指(分数:2.50)A.心阳下降于肾,以制约肾阴 B.肾阳上蒸以温煦心阳C.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 D.心阴下降,以滋肾阴解析:解析 又称“水火既济”。心属火,心阳必须下助肾阳,帮助肾阳温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居下焦,属水。生理上,肾阴必须上济心阴,帮助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

    27、亢。心肾之间的水火升降的互济联系,称为“心肾相交”。26.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是(分数:2.50)A.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B.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 C.通过经络联结内外,网络周身D.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联结成整体 解析:解析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是脏腑分阴阳,脏与腑是一个整体。二是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三是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之间联系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五脏各有外候,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将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二是五脏主五志,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

    28、五脏生理功能联结成整体。27.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50)A.主受纳B.主受盛 C.主化物 D.泌别清浊 解析:解析 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受纳是胃的生理功能,即胃主受纳,腐熟水谷。28.对肺司呼吸起着主要调节作用的是(分数:2.50)A.宗气的生理功能 B.肾的纳气功能 C.肝的疏泄功能 D.心的行血功能 解析:解析 宗气走息道,具有司呼吸的功能;肾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肝主疏泄,主升主动,与肺主肃降相互协调,调节全身气的运动,对肺司呼吸起着主要调节作用;心主行血与肺司呼吸关系密切,正常的血液循环,维持着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29.对水液代谢起重要作用的脏腑功能有(分

    29、数:2.50)A.肝气疏泄通利 B.肺气通调水道 C.脾气运化转输 D.肾气蒸腾气化 解析:解析 肺、脾、肾、肝、三焦在水液代谢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肺主水,肾主津液,肾阳气有蒸腾水液气化,升清降浊功能,脾气散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肝疏泄通利,调畅气机,可促进血液和水液运行。30.三焦气化失司是指(分数:2.50)A.气血生化失常B.有关脏腑气机不利 C.血液运行失调D.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解析:解析 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水液,三焦气化失司,引起脏腑气机不利,水液代谢障碍。31.下列各项中,属于肝与脾的生理联系的有(分数:2.50)A.气的运行B.血液的运行 C.饮食的消化 D.津液的生

    30、成解析:解析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体现在消化和血液两个方面。32.下列各项中,与肾精不足相关的有(分数:2.50)A.耳鸣耳聋 B.头发枯槁 C.两目涩痛D.牙齿松动 解析:解析 肾精不足:一是生殖功能减退;二是生长发育功能障碍,如小儿发育不良或迟缓。成人则可见早衰,如发脱齿摇、耳鸣健忘、足痿无力、精神呆钝等;三是影响血液的生成,肾精不足,精不化血,则可致血液不足等。33.肾主封藏是对肾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于(分数:2.50)A.藏精 B.纳气 C.主水 D.固胎 解析:解析 藏精是肾的最基本职能,其

    31、他功能都是藏精功能的延伸。肾为封藏之本,是对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肾脏各种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如精藏于肾,气纳于肾,以及月经的应时而下,胎儿的孕育,二便的正常排泄等等,均为肾封藏之职的功能所及。肾精不可泻,肾火不可伐,犹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灌其根枝叶茂,澄其源流自清。因此,肾脏只宜闭藏而不宜耗泻。肾主闭藏的生理特性体现在藏精、纳气、主水、固胎等各方面。34.脾与胃的关系表现为(分数:2.50)A.藏泄相济B.升降相因 C.燥湿相济 D.纳运相得 解析:解析 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

    32、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35.心肾相交体现为(分数:2.50)A.水火既济 B.君相安位 C.精神互用 D.精血互化解析:解析 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是以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具体体现在: (1)水火既济: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 (2)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

    33、。精能化气生神,为神气之本;神能驭精役气,为精气之主。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门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在上,如明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36.与“心与小肠相表里”相关的是(分数:2.50)A.心与小肠在五行同属火B.心经与小肠经相互络属 C.心经火盛,可移热于小肠 D.小肠热盛,可循经上炎于心 解析:解析 心为脏,故属阴,小肠为腑,故属阳。心居胸中,小肠居腹,两者相距甚远,但由于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心主血脉,为血液循行的动力和枢纽;小肠为受盛之府,承受由胃腑下移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分清别浊。心火下移于小肠,则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得以正常地进行。小肠在分别清浊过程中,将清者吸收,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不断地得到补充。病理上,心与小肠相互影响,心火可下移于小肠,“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小肠实热亦可上熏于心。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337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