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1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0891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18及答案解析.doc

    1、中医综合-2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7,分数:100.00)1.以根入药的药有(分数:2.00)A.大黄B.生地黄C.黄芩D.白茅根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巴豆去油属于制霜B.加工淡豆豉用发芽法C.矿物药都宜于火煅D.制熟地用蒸法3.以下可以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常山酒炙B.巴豆制霜C.川乌久煎D.五倍子蒸制4.炙法选用的辅料是(分数:2.00)A蜜B酒C醋D.姜汁5.辅料炒选用的辅料有(分数:2.00)A砂B土C.大米D.麦麸6.药性大多偏温热的是(分数:2.00)A.补阳药B.温里药C.行气药D.化

    2、湿药7.药性升浮的是(分数:2.00)A.解表药B.透疹药C.补阳药D.祛风药8.药性大多偏寒凉的是(分数:2.00)A.利尿通淋药B.平肝潜阳药C.泻火解毒凉血药D.补阴药9.一般可标以酸味(或涩味)的药是(分数:2.00)A.涩肠止泻药B.敛肺止咳药C.固表止汗药D.收敛止泻药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B.不归某经的药对该经不可能有作用C.归经的定位概念与解剖上脏器是一致的D.归经是指药物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11.可归肝经的是(分数:2.00)A.止血药B.活血药C.潜阳药D.止痉药12.一般都具有辛味的药物有(分数:2.00)A.解表药

    3、B.化湿药C.开窍药D.活血药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升浮或沉降并提B.升浮属阳,沉降属阴C.有不少药物具有两向性D.有的药物的作用趋向不明显14.一般都具有苦味的是(分数:2.00)A.清热药B.燥湿药C.攻下药D.解表药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性能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简称B.性能是指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功能C.前人将性能称为偏性D.性能又可以称为性状16.可归心经的是(分数:2.00)A.安神药B.开窍药C.活血药D.凉血药17.药性沉降的是(分数:2.00)A.清热药B.泻下药C.利湿药D.安神药18.具相畏配伍关系的药对是(分数:2.

    4、00)A.生半夏与生姜B.生姜与黄芩C.黄芩与生姜D.生天南星与生姜19.为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甘草与大戟B.巴豆与牵牛C.贝母与半夏D.瓜蒌与乌头20.属于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甘草与芫花B.乌头与白及C.苦参与细辛D.人参与赤石脂21.临床上确定中药用量的主要依据有(分数:2.00)A.服药的季节B.药物的性质C.用药方法D.患者情况22.宜于在睡前服的药是(分数:2.00)A.峻下药B.缓下药C.安神药D.消食药23.煎药加水量主要从哪些方面推荐(分数:2.00)A.饮片吸水量B.煎药过程中蒸发量C.煎煮估计所需药液量D.饮片浸泡时间24.煎药器具最好当选用(分

    5、数:2.00)A.砂锅B.沙罐C.白色搪瓷器皿D.不锈钢锅25.20世纪 30年代新增的中药给药途径有(分数:2.00)A.皮下注射B.肌内注射C.穴位注射D.口服给药26.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的药物是(分数:2.00)A.党参B.大黄C.北沙参D.石膏27.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分数:2.00)A.甘遂配海藻B.牙硝配三棱C.白及配草乌D.藜芦配赤芍28.水飞法常用于下列哪些类药物的炮制(分数:2.00)A.果实类B.根茎类C.贝甲类D.矿物类29.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分数:2.00)A.荔枝核B.苦楝皮C.川楝子D.使君子30.下列选项中,属于妊娠期慎用的药物有(

    6、分数:2.00)A.肉桂B.桃仁C.枳实D.番泻叶31.山药的归经是(分数:2.00)A.肾经B.肝经C.脾经D.肺经32.下列关于朱砂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宜醋淬、打碎后装瓶备用B.有毒,不可持续服用C.研末服每次 0.31gD.孕妇忌服33.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分数:2.00)A.白芍配藜芦B.白前配半夏C.f刍蔹配川乌D.瓜蒌配白及34.以下所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甘能缓急,如饴糖能缓解脘腹挛痛B.酸味药均兼有涩味,具有收敛作用C.利小便可以实大便,如车前子治泄泻D.苦泄,就是指苦味有泻火作用35.神农本草经初步总结了(分数:2.0

    7、0)A.四气五味B.药物七情C.服药方法D.归经36.常用醋制的药是(分数:2.00)A.大戟、芫花、甘遂B.柴胡、香附、青皮C.五灵脂、延胡索、自然铜D.三棱、穿山甲、皂矾37.常用盐制的药物有(分数:2.00)A.知母、黄柏B.杜仲、补骨脂、沙苑子C.泽泻、车前子D.荔枝核、橘核、小茴香38.辛味药的作用是(分数:2.00)A.发散B.行气C.行血D.润燥39.中药归经的方法有(分数:2.00)A.六经归经法B.三焦、卫气营血归经法C.脏腑经络归经法D.药物特性归经法40.咸味药的作用有(分数:2.00)A.软坚散结B.泻下通便C.入肾补虚D.活血化瘀41.下列七情配伍关系中,可运用于临床

    8、的是(分数:2.00)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42.下列服药时间,正确的是(分数:2.00)A.补益药饭后服B.健胃药饭后服C.驱虫药空腹服D.峻下逐水药空腹服43.研末服用较煎服效果好的药物是(分数:2.00)A.鸡内金B.甘遂C.雷丸D.鹤草芽44.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下列哪些方面确定(分数:2.00)A.年龄B.性别C.病情D.药性45.下列药物中,入汤剂后下的有(分数:2.00)A.香附B.钩藤C.砂仁D.肉桂46.下列药物七情中,属于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配伍关系的有(分数:5.00)A.相恶B.相反C.相杀D.相畏47.下列药物中,入汤剂需要先煎的是(分数:5.00)A.龟甲

    9、B.滑石粉C.石决明D.生石膏中医综合-2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7,分数:100.00)1.以根入药的药有(分数:2.00)A.大黄 B.生地黄 C.黄芩 D.白茅根解析: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巴豆去油属于制霜 B.加工淡豆豉用发芽法C.矿物药都宜于火煅D.制熟地用蒸法 解析:3.以下可以降低毒性的是(分数:2.00)A.常山酒炙 B.巴豆制霜 C.川乌久煎 D.五倍子蒸制解析:4.炙法选用的辅料是(分数:2.00)A蜜 B酒 C醋 D.姜汁 解析:5.辅料炒选用的辅料有(分数:2.00)A砂 B土 C.大米 D

    10、.麦麸 解析:6.药性大多偏温热的是(分数:2.00)A.补阳药 B.温里药 C.行气药 D.化湿药 解析:7.药性升浮的是(分数:2.00)A.解表药 B.透疹药 C.补阳药 D.祛风药 解析:8.药性大多偏寒凉的是(分数:2.00)A.利尿通淋药 B.平肝潜阳药 C.泻火解毒凉血药 D.补阴药 解析:9.一般可标以酸味(或涩味)的药是(分数:2.00)A.涩肠止泻药 B.敛肺止咳药 C.固表止汗药 D.收敛止泻药 解析: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 B.不归某经的药对该经不可能有作用 C.归经的定位概念与解剖上脏器是一致的 D.归经是指药

    11、物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解析:11.可归肝经的是(分数:2.00)A.止血药 B.活血药 C.潜阳药 D.止痉药 解析:12.一般都具有辛味的药物有(分数:2.00)A.解表药 B.化湿药 C.开窍药 D.活血药 解析: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升浮或沉降并提 B.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C.有不少药物具有两向性 D.有的药物的作用趋向不明显 解析:14.一般都具有苦味的是(分数:2.00)A.清热药 B.燥湿药 C.攻下药 D.解表药解析: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性能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简称 B.性能是指药物作用的性质和功能C.前人将性能称为偏性

    12、 D.性能又可以称为性状解析:16.可归心经的是(分数:2.00)A.安神药 B.开窍药 C.活血药 D.凉血药 解析:17.药性沉降的是(分数:2.00)A.清热药 B.泻下药 C.利湿药 D.安神药 解析:18.具相畏配伍关系的药对是(分数:2.00)A.生半夏与生姜 B.生姜与黄芩C.黄芩与生姜D.生天南星与生姜 解析:19.为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甘草与大戟 B.巴豆与牵牛 C.贝母与半夏D.瓜蒌与乌头 解析:20.属于配伍禁忌的是(分数:2.00)A.甘草与芫花 B.乌头与白及 C.苦参与细辛D.人参与赤石脂解析:21.临床上确定中药用量的主要依据有(分数:2.00)A.

    13、服药的季节B.药物的性质 C.用药方法 D.患者情况 解析:22.宜于在睡前服的药是(分数:2.00)A.峻下药B.缓下药 C.安神药 D.消食药解析:23.煎药加水量主要从哪些方面推荐(分数:2.00)A.饮片吸水量 B.煎药过程中蒸发量 C.煎煮估计所需药液量 D.饮片浸泡时间解析:24.煎药器具最好当选用(分数:2.00)A.砂锅 B.沙罐 C.白色搪瓷器皿D.不锈钢锅解析:25.20世纪 30年代新增的中药给药途径有(分数:2.00)A.皮下注射 B.肌内注射 C.穴位注射 D.口服给药解析:26.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的药物是(分数:2.00)A.党参B.大黄 C.北沙参D.石膏 解析

    14、:解析 党参首载于本草从新;北沙参首载于本草汇言;而大黄、石膏首见于神农本草经。27.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分数:2.00)A.甘遂配海藻B.牙硝配三棱 C.白及配草乌 D.藜芦配赤芍 解析:28.水飞法常用于下列哪些类药物的炮制(分数:2.00)A.果实类B.根茎类C.贝甲类 D.矿物类 解析:解析 水飞法是指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中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剩余之粗粉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水飞法所制粉末极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

    15、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炉甘石、滑石、蛤粉及雄黄等。29.性味苦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的药物有(分数:2.00)A.荔枝核B.苦楝皮 C.川楝子 D.使君子解析:解析 凡性味苦寒的药物(尤其是大苦大寒之品),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以免损伤人体的脾胃阳气。其中荔枝核、川楝子是常用的理气药,苦楝皮、使君子是常用的驱虫药。荔枝核的性味是辛、微苦,温;苦楝皮的性味是苦寒;川楝子的性味是苦寒;使君子的性味是甘温。30.下列选项中,属于妊娠期慎用的药物有(分数:2.00)A.肉桂 B.桃仁 C.枳实 D.番泻叶 解析:解析 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提慎用。近代

    16、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禁用药大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如毒性强烈的斑蝥、水银、砒霜及巴豆等;药性猛烈的芫花、甘遂、大戟、商陆、三棱、莪术、水蛭及虻虫等;芳香走窜、通经堕胎作用强烈的麝香等。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及温里药以及滑利通泄之品,如活血化瘀的红花、桃仁、牛膝等;行气破滞的大黄、番泻叶、枳实、芒硝等;大辛大热的乌头、附子、肉桂等;滑利通泄的冬葵、苡仁、瞿麦等。31.山药的归经是(分数:2.00)A.肾经 B.肝经C.脾经 D.肺经 解析:解析 中药的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

    17、,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山药是常用的补气药,功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主治脾虚气弱之食少,便溏或泄泻、白带过多,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喘咳,肾虚遗精、尿频、妇女带下。由此可见,山药主要对脾、肺、肾三经的病变发挥治疗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因此山药的归经是归脾、肺、肾经。32.下列关于朱砂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的叙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宜醋淬、打碎后装瓶备用B.有毒,不可持续服用 C.研末服每次 0.31g D.孕妇忌服 解析:解析 朱砂的常规用法用量是研末冲服每次 0.31g,或入丸散剂。使用朱砂时应当注意,本品主含硫化汞,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久服,以免

    18、汞中毒;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用,孕妇忌服;火煅则析出水银,毒性大增,故忌火煅,宜水飞入药。33.下列选项中,属于配伍禁忌的有(分数:2.00)A.白芍配藜芦 B.白前配半夏C.f刍蔹配川乌 D.瓜蒌配白及解析:解析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属于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以免产生或增强药物的毒性或降低药物的疗效。十八反是指甘草反甘遂、大戟(包括京大戟、红大戟)、海藻及芫花;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瓜蒌(包括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及天花粉)、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包括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及芍药(包括白芍、赤芍)。十九畏是指硫黄

    19、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34.以下所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甘能缓急,如饴糖能缓解脘腹挛痛B.酸味药均兼有涩味,具有收敛作用 C.利小便可以实大便,如车前子治泄泻D.苦泄,就是指苦味有泻火作用 解析:解析 酸味药不都兼有涩味,如白芍味酸但无收涩作用。苦泄不单指泻火,如通便,泄水等。35.神农本草经初步总结了(分数:2.00)A.四气五味 B.药物七情 C.服药方法 D.归经解析:解析 神农本草中无归经内容。36.常用醋制的药是(分数:2.00)A.大戟、芫花、甘遂 B.柴胡、香附、青皮 C.五灵

    20、脂、延胡索、自然铜 D.三棱、穿山甲、皂矾 解析:解析 醋制法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用于三棱、莪术、柴胡、青皮、香附、延胡索、自然铜、穿山甲等;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用于大戟、芫花、甘遂等;可矫臭矫味,如用于五灵脂。37.常用盐制的药物有(分数:2.00)A.知母、黄柏 B.杜仲、补骨脂、沙苑子 C.泽泻、车前子 D.荔枝核、橘核、小茴香 解析:解析 盐制法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杜仲、沙苑子等盐制后能增强补肝肾作用;小茴香、荔枝核、橘核盐制后可增强疗疝止痛作用;知母、黄柏盐制后可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作用;泽泻、车前子盐制后可增强泻热利尿作用;补骨脂盐制后可拮抗辛燥

    21、之性,增强补肾固精功效。38.辛味药的作用是(分数:2.00)A.发散 B.行气 C.行血 D.润燥解析:解析 辛能散、能行,辛味药多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39.中药归经的方法有(分数:2.00)A.六经归经法 B.三焦、卫气营血归经法 C.脏腑经络归经法 D.药物特性归经法解析:解析 中药归经有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归经法、脏腑经络归经法。40.咸味药的作用有(分数:2.00)A.软坚散结 B.泻下通便 C.入肾补虚 D.活血化瘀解析:解析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咸又有入肾补虚作用。41.下列七情配伍关系中,可运用于临床的是(分数:2.00)A.相须 B

    22、.相使 C.相杀 D.相畏 解析:解析 相须和相使能增强药物的疗效,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42.下列服药时间,正确的是(分数:2.00)A.补益药饭后服B.健胃药饭后服 C.驱虫药空腹服 D.峻下逐水药空腹服 解析:解析 补益药宜在饭前服,泻下药和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宜在饭后服。43.研末服用较煎服效果好的药物是(分数:2.00)A.鸡内金 B.甘遂 C.雷丸 D.鹤草芽 解析:解析 鸡内金含消化酶,不耐高温,研末效果好;甘遂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应研末服;雷丸的有效成分加热易破坏;鹤草芽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研末效果好。44.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下列哪些方面确定(分数:2.

    23、00)A.年龄B.性别C.病情 D.药性 解析:解析 中药的服药时间根据胃肠状况、病情需要和药物特性来确定。45.下列药物中,入汤剂后下的有(分数:2.00)A.香附B.钩藤 C.砂仁 D.肉桂 解析:解析 钩藤的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破坏,不宜久煎;砂仁和肉桂主含挥发油,久煎容易挥散,不宜久煎。46.下列药物七情中,属于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配伍关系的有(分数:5.00)A.相恶B.相反C.相杀 D.相畏 解析:解析 相畏为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畏生姜。相杀为一种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47.下列药物中,入汤剂需要先煎的是(分数:5.00)A.龟甲 B.滑石粉C.石决明 D.生石膏 解析:解析 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久煎,使有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中医综合-21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