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00543       资源大小:89.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

    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下列不属于刑法的渊源的是_(分数:1.00)A.刑法典B.刑法修正案C.单行刑法D.附属刑法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广义刑法包含一切形式的刑法,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B.刑法典又称普通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又被合称为特别刑法C.我国的附属刑法一般只重申刑法典的内容,没有确立新的犯罪与法律后果的具体内容D.目前,刑法的立法解释是刑法典修改和完善的最主要模式3.关于刑法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具

    2、有广泛性的特征B.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一样,也是以调整对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C.同其他法相比,刑法具有制裁的严厉性的特征D.刑法的发动具有补充性和保障性的特征4.从解释的效力的角度,可将刑法解释分为_(分数:1.00)A.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大解释B.体系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D.司法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5.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针对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扩大解释,也可以进行缩小解释B.针对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C.由于当然解释是论理解释的一种,所以其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D.

    3、由于扩大解释是允许的,所以其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6.根据刑法第 111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相关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这一解释属于_(分数:1.00)A.补正解释B.当然解释C.反对解释D.缩小解释7.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的罪刑法定);(2)禁止类推解释(_的罪刑法定);(3)刑罚法规的适当(_的罪刑法定);(4)排斥习惯法(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于空格内容相匹配_(分数:1.00)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

    4、文确定D.事前严格确定成文8.某外国歌星甲在我国某省犯强奸罪,对甲应如何处置_(分数:1.00)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9.关于属人管辖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北京人甲在美国留学期间,杀害了上海人乙,为了保护乙的利益,对甲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B.中国公民在外国犯罪,并非绝对都适用属人管辖原则C.中国军人在外国犯罪,并非绝对都适用属人管辖原则D.中国公民甲在国外实施了国际性犯罪,对其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而非普遍管辖原则10.关于保护管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保护管辖原则保护的是中

    5、国人的利益B.外国人甲在外国实施了一国际性犯罪,但该犯罪的被害人中有一名中国人,对甲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而非普遍管辖原则C.外国人在外国虽然对中国人实施犯罪,但只有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时,才可以适用保护管辖原则D.保护管辖原则的适用,要求双重犯罪原则,即按照中国刑法和犯罪人所在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公布之后一段时间才生效,是刑法生效时间的一种形式B.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是刑法生效时间的另一种形式C.只有当国家立法机关明确规定某一法律自何日其失效,该法律才能失效D.刑法的生效和失效,都是刑法的时间效力的问题12.关于

    6、社会危害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只有人的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B.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必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D.只要具有社会危害性,就是犯罪行为13.关于刑事违法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前提B.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特征C.刑事违法性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必然具备刑事违法性14.关于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B.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行为与一般的违法行为相区分的标志C

    7、.应受刑罚惩罚性,意味着犯罪行为无须再受到其他惩罚D.应受刑罚惩罚性,并非意味着犯罪行为人必然要实际地承担刑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5.刑法的机能包括_(分数:1.00)A.规制机能B.保护机能C.保障机能D.惩罚机能16.关于刑法的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我国的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还有一条附则B.刑法总则规定的是犯罪与刑罚的通用性规则,刑法分则规定的是各种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C.刑法典分则使用了数百个条文来确定每一种具体的罪与刑的关系D.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7.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8、(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即绝对的明确性1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定化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明确化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化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相对化19.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得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9、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20.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刑法分则对每一个罪都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对重罪适用重刑,对轻罪适用轻刑B.在刑罚裁量时,应尽量使刑罚与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罚当其罪C.刑法总则为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也规定了一系列的制度D.罪刑相适应并非是绝对的适应,而是相对的适应21.对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适用属地管辖原则_(分数:1.00)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B.中国

    10、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22.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国公民杰克教唆乙国公民大卫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大卫果真进入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杰克追究刑事责任B.中国公民王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王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C.A国公民戴维斯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 B国在中国的留学

    11、生詹姆斯从东北某市绑架到 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戴维斯追究刑事责任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23.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属地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B.属人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C.保护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侵害本国利益的犯罪D.普遍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对侵犯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都要行使管辖权24.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

    12、A.甲在国外教唆张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 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 国的杰瑞一怒之下杀死了 G国的汤姆,对杰瑞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D.外国人 H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25.下列属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的学说的是_(分数:1.00)A.从旧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6.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首先应考虑适用旧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B.当新旧法规定不同时,适用新法的基本条件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新法虽认为是犯罪,但新法处刑较轻。这表明从旧兼从轻原则实际上体现了有利于被告人的准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对象只能是未决犯,即未决的案件,包括一审裁判的上诉和抗诉案件D.对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要求之一,具有普遍的效力27.刑法第 12条有关溯及力问题规定的“处刑较轻”,对其理解正确的是_(分数:1.00)A.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B.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

    14、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C.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D.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8.关于犯罪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从法律意义上说,犯罪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B.从实质意义上说,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C.我国刑法对犯罪采取的是列举式的定义D.犯罪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存在诸多理论学说29.关于“但书”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

    15、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B.“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C.“但书”是为适应我国法律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D.“但书”的规定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30.犯罪的基本特征是_(分数:1.00)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人身危险性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属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基础B.社会危害性如果没有达到违反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也就不构成犯罪C.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应受刑罚处罚性则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后果D.刑事违法性的实质便是社会危害性三、简答题(

    16、总题数:4,分数:16.00)32.简述刑法的特征 (分数:4.00)_33.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数:4.00)_34.简述刑法第 13条“但书”的规定 (分数:4.00)_35.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分数:4.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36.“罪责刑相适应是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绝对适应”,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8.00)_37.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8.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6.00)刑法第 12条第 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

    17、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第 2款规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问题:(分数:8.00)(1).第 1款是什么原则?(分数:4.00)_(2).第 2款的含义是什么?(分数:4.00)_刑法第 13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

    18、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问题:(分数:8.00)(1).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分数:4.00)_(2).“但书”规定的含义是什么?(分数:4.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1.00)38.案情 被告人李学文,男,26 岁,工人。 被告人王文佩,男,24 岁,工人。 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2002 年 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 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酗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

    19、藏身,并策划叛逃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文佩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文的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人逮捕。 问题 有关法院能否根据我国法律对李学文和王文佩二人行使管辖权? (分数:10.00)_39.案情 王某,男,42 岁,经营一家香肠店。刘某,男,48 岁,与王某是邻居,经常从墙缝处偷吃王某家的香肠而与王某结怨。王某曾多次劝说刘某不要再偷吃自家香肠,但刘某不听劝告。王某气急,2013 年 9月 4日买来毒药放人香肠中,挂在院内(刘某常偷香肠处),刘某不知情,再次偷吃后,中毒而死。 问题 请用犯罪构成理论对本案进行分析。 (分数:11.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

    20、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下列不属于刑法的渊源的是_(分数:1.00)A.刑法典B.刑法修正案 C.单行刑法D.附属刑法解析:解析 通常认为,刑法的渊源(存在形式、表现形式)包括如下三种:(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至于刑法修正案,则是刑法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刑法典与刑法修正案是整体与局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既然作为整体的刑法典是刑法的渊源,那么作为局部的刑法修正案就不再是刑法的渊源。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广义刑法包含一切形式的刑法,狭义刑法仅指刑

    21、法典B.刑法典又称普通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又被合称为特别刑法C.我国的附属刑法一般只重申刑法典的内容,没有确立新的犯罪与法律后果的具体内容D.目前,刑法的立法解释是刑法典修改和完善的最主要模式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和 B项。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括一切形式的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刑法典也被称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被合称为特别刑法。当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条文时,应适用特别刑法优于普通刑法的原则。当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特别条文时,应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关于 C项。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

    22、款。如在海关法、环境保护法、票据法中规定的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目前,我国的附属刑法一般只重申刑法典的内容,没有确立新的犯罪与法律后果的具体内容。 关于 D项。刑法典制定出来之后,必须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刑法典修正和完善的最主要模式是刑法修正案,而非刑法的立法解释。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3.关于刑法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具有广泛性的特征B.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一样,也是以调整对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C.同其他法相比,刑法具有制裁的严厉性的特征D.刑法的发动具有补充性和保障性的特征解析:解析 刑

    23、法的特征是指刑法同其他法律如民法、行政法相比的特点,所以也称刑法的法律性质(特性)。刑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3)刑罚制裁的严厉性。(4)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 刑法保护一切对我们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利益,从国家、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而其他法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可能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利益与关系。其他法是以调整对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但刑法并非如此。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4.从解释的效力的角度,可将刑法解释分为_(分数:1.00)A.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大解释B.体系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

    24、释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解析:解析 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社会生活是多样和多变的,而法律条文则是抽象和多义的,为了正确理解、适用法律,就需要对法律的含义进行阐释。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其中,前两个为有权解释,第三个为无权解释。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5.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针对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扩大解释,也可以进行缩小解释B.针对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

    25、论理解释 C.由于当然解释是论理解释的一种,所以其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D.由于扩大解释是允许的,所以其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解析:解析 文理解释是根据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论理解释是根据立法的精神与目的对条文进行的说明。一般认为,论理解释包括目的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比较解释和历史解释等。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并不矛盾,针对同一刑法术语,可以同时进行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但不得同时进行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 当然解释追求解释结论的合理性,但其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虽然刑法允许进行扩大解释,但扩大解释的界限是不得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否则就属于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

    26、类推解释。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6.根据刑法第 111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相关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这一解释属于_(分数:1.00)A.补正解释B.当然解释C.反对解释D.缩小解释 解析:解析 缩小解释,是指当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超出立法原意时,对刑法用语所作的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以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本题所作的解释是缩小解释。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7.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的罪刑法定);(2)禁止类推解释(_的罪刑法定);(3)

    27、刑罚法规的适当(_的罪刑法定);(4)排斥习惯法(_的罪刑法定)。下列哪一选项与题于空格内容相匹配_(分数:1.00)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严格确定成文 解析:解析 本题易错点在于“严格”和“确定”。类推解释实际上属于恣意解释,所以称之为严格的罪刑法定;刑罚规定的适当,要求刑罚法规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适当性,概括而言就是确定性,所以称之为确定的罪刑法定。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8.某外国歌星甲在我国某省犯强奸罪,对甲应如何处置_(分数:1.00)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

    28、境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刑法第 11条的规定,只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才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人包括三类:(1)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高级官员;(2)外交代表、外交职员、参加国际会议、执行特定外交任务或者参加典礼活动的外国代表;(3)与外交官一起居住的外交官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外国歌星并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应依法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 A。9.关于属人管辖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北京人甲在美国留学期间,杀害了上海人乙,为了保护乙的利益,对甲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 B.中国公民在外国犯罪,并非绝对都适用属人

    29、管辖原则C.中国军人在外国犯罪,并非绝对都适用属人管辖原则D.中国公民甲在国外实施了国际性犯罪,对其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而非普遍管辖原则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应当依次适用。换言之,能适用前者的就不能适用后者。因此,对本案中的甲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而非保护管辖原则。A 项错误。 关于 B项。中国公民虽然在外国犯罪,但如果按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此,B 项正确。 关于 C项。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役军人在外国犯罪的,才必须依照属人管辖原则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预备役人员和退役军人,不是必须追究刑事责任,而是

    30、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因此,C 项正确。 关于 D项。根据 A选项的解析,属人管辖优先于普遍管辖原则适用。对本案中的甲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而非普遍管辖原则。因此,D 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0.关于保护管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保护管辖原则保护的是中国人的利益B.外国人甲在外国实施了一国际性犯罪,但该犯罪的被害人中有一名中国人,对甲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而非普遍管辖原则C.外国人在外国虽然对中国人实施犯罪,但只有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时,才可以适用保护管辖原则D.保护管辖原则的适用,要求双重犯罪原则,即按照中国刑法和犯罪人所

    31、在国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外国人在外国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实施犯罪的,才有可能对其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因此,A 项的表述正确。 关于 B项。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应当依次适用。换言之,能适用前者就不能适用后者。因此,对外国人甲应当优先适用保护管辖权,而非普遍管辖权。因此,B 项的表述正确。 关于 C项。保护管辖原则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其适用条件有三:(1)外国人在外国侵犯中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2)按照中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下有期徒刑。(3)按照中国刑法和犯罪地的法律都认为是犯罪。因此,C 项的表述正确。 综上,本题

    32、的正确答案是 D。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公布之后一段时间才生效,是刑法生效时间的一种形式B.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是刑法生效时间的另一种形式C.只有当国家立法机关明确规定某一法律自何日其失效,该法律才能失效 D.刑法的生效和失效,都是刑法的时间效力的问题解析:解析 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的溯及力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1)公布之后一段时间才生效,如 1997年 3月 14日修订的刑法典通过并公示后,自 1997年10月 1日期施行(生效)。(2)自公布之日起即生效。一般来说,单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都采取这种生效形式。 刑法的失效时间也有

    33、两种方式:(1)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自何日起失效。(2)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取代了有关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2.关于社会危害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只有人的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B.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必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D.只要具有社会危害性,就是犯罪行为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犯罪必须是人的行为。因为人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对外界如社会、他人发生影响,也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对社会、他人造成损害;而法律只有通过对行为的刻画,才能确定什么是犯罪。这就

    34、意味着,人的思想观念、主观素质即使再邪恶,只要它没有外化为行为,也不是犯罪。因此,A 项正确。 关于 B项。犯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而必须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指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重要利益的侵害。因此,B 项正确。 关于 C项。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实质特征。国家之所以要禁止、惩罚犯罪行为,就是因为它违反了社会基本伦理规范,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破坏了公共秩序,妨害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因此,C 项正确。 关于 D项。并非所有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只有达到了严重的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否则,就可能是一般的违法行为甚至是合法行为。

    35、因此,D 项错误。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3.关于刑事违法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前提B.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特征C.刑事违法性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必然具备刑事违法性 解析:解析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这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下,犯罪不可或缺的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只有同时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时,才是犯罪。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因为某种行为之所以被刑法用刑罚所禁止,就在于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要求。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刑

    36、事违法性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4.关于犯罪的应受刑罚惩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B.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行为与一般的违法行为相区分的标志C.应受刑罚惩罚性,意味着犯罪行为无须再受到其他惩罚 D.应受刑罚惩罚性,并非意味着犯罪行为人必然要实际地承担刑罚解析:解析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刑法,就应承担受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法院可依法裁量对犯罪人不实际适用刑法。例如,刑法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犯罪中止行为,应当

    37、免除处罚。在这种场合,行为人虽然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法,但其行为依然构成犯罪。此外,犯罪行为人遭受刑罚惩罚,并不意味着其无须承担其他责任。例如,在财产性犯罪案件中,被告人除了应受到刑罚惩罚之外,还可能需要赔偿被害人一定的财产损失,接受民事处罚。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5.刑法的机能包括_(分数:1.00)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 D.惩罚机能解析:解析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刑法的机能有三:(1)规制机能,即维持社会秩序的机能。(2)保护机能,即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的机能。(3)保障机能,即保

    38、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机能。至于惩罚,则是刑法的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惩罚并非是刑法的机能,而是刑法的任务。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16.关于刑法的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我国的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还有一条附则 B.刑法总则规定的是犯罪与刑罚的通用性规则,刑法分则规定的是各种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 C.刑法典分则使用了数百个条文来确定每一种具体的罪与刑的关系 D.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解析:解析 刑法的体系指的是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现行刑法采用大陆法系的刑法典模式

    39、,分为总则与分则两编,此外还有一条附则。总则规定的是犯罪与刑罚的通用性规则,分则规定的是各种具体犯罪的罪状和法定刑。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刑法规范的体系。 刑法以犯罪为前提条件,以刑罚为其主要法律后果。不过,鉴于刑法的法律后果非同寻常的严厉性,故对犯罪法律要件及其法律后果(刑罚)均要进行严密、细致的规定。以至于刑法典分则使用了数百个条文来确定每一种具体的“罪与刑”关系,其对适用刑罚法律后果的法律前提(或要件)规定的具体、细密程度,是其他法律所不能比拟的。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17.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

    40、是_(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即绝对的明确性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和 B项。罪刑法定原则允许进行扩大解释,不但立法机关可以进行扩大解释,而且司法机关也可以进行扩大解释。虽然罪刑法定原则不允许进行类推解释,但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则是可以存在的。换言之,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类推解释,但前提必须是有利于被告人。因此,A 项和 B项的表

    41、述都是错误的。 关于 C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定的明确性,为此必须要禁止刑法溯及既往。但是,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是可以的,这体现了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因此,C 项是正确的。 关于 D项。明确性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即罪的明确性和刑的明确性。但是,这里的明确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例如,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就是不明确的,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D 项是错误的。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18.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定化 B.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明确化 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化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相对化 解析:解析 关于 A

    42、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这里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令,通常是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因此,A 项正确。 关于 B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明确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亦即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习惯法、类推解释、行为后的重法(对被告不利的法律)、不明确的罪状、不确定的刑罚等。因此,B 项正确。 关于 C项。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合理化,即要求合理确定犯罪的范围和惩罚的程度,防止滥施刑罚,禁止采用过分的、残酷的刑罚。因此,C 项正确。 关于 D项。罪刑法定原则并非是绝对

    43、的、教条的,而是相对的,可能存在例外情形。例如,虽然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但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则是允许的。因此,D 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19.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得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解析:解析 罪刑相适应原则,又称罪刑等价主义或者罪刑相均衡原则。刑法第 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据此

    44、,刑法规定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按照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决定刑罚的轻重。(2)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次犯罪危险性的大小相适应。无论是制定刑法阶段,还是裁量刑罚阶段,抑或是刑罚执行阶段,都需要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至于 A项,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不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而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错误的表述。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CD。20.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刑法分则对每一个罪都根据其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对重罪适用重刑,对轻罪适用轻刑 B.在刑罚裁量时,应尽量使刑罚与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罚当其罪 C.刑法总则为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也规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D.罪刑相适应并非是绝对的适应,而是相对的适应 解析:解析 罪刑相适应原则,又称罪刑等价主义或者罪刑相均衡原则。刑法第 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为此,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都规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以充分贯彻该原则。例如,刑法总则中规定了量刑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刑法总则还规定,对累犯从重处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刑法学-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