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8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关于贪污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主体不同B.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C.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D.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本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B.本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都要求归个人使用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D.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3.关于受贿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
2、分数:1.00)A.索取财物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B.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C.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D.未利用职务便利的索贿行为,可能成立敲诈勒索罪4.关于行贿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谋取不正当利益B.本罪的主体没有限制C.因被勒索而被迫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如果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不成立行贿罪D.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是本罪的实
3、行行为B.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能够说明其财产的来源的,则不能成立本罪C.本罪判决生效后,即使国家工作人员说明了财产的来源,本罪依然成立D.本罪判决生效后,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说明了财产的来源系贪污所得,则应另行对贪污罪进行处理6.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 10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送给乙。乙做假账将 10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20 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还单位 1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B.乙虽 20日后主动归还 10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C.乙非法收受名表,构成受贿罪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
4、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7.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偷偷将一块价值 1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入乙的柜子。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8.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_(分数:1.00)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
5、某公司使用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9.关于滥用职权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本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C.本罪与徇私枉法罪是法条竞合关系D.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10.关于玩忽职守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本罪的行为方式只能是作为C.本罪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法条竞合关系D.本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11.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本罪
6、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保密制度C.明知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而故意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本罪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12.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C.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本罪与伪证罪一样都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13.关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只能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过程中C.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14.关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下列说法不正
7、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是过失犯罪B.本罪与玩忽职守罪是法条竞合关系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D.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15.关于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是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相对应的故意犯罪B.本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D.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16.关于私放在押人员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的对象是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C.本罪的成立要求利用职务之便D.未利用职务之便,而是利用其他条
8、件帮助在押人员逃走的,依然成立本罪17.关于食品监管渎职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责任形式可以是故意B.本罪的责任形式可以是过失C.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D.徇私舞弊实施本罪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18.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与制售伪劣商品的人员勾结,实施本罪行为的,应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共犯C.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D.本罪是行为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贪污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_(分数:2.00)A.侵吞B.窃取C.骗取D.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20
9、.下列行为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_(分数:2.00)A.明示为他人谋取利益B.暗示为他人谋取利益C.正在为他人谋取利益D.已经为他人谋取了利益21.下列行为人,可以成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是_(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B.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C.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D.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关系密切的人22.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知道城建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海洛因为条件请其关照工程招标,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50克海洛因。张某构成受贿罪B.乙系人社局副局长,乙父让乙将不符合社保条件的几名亲戚纳入社保范围后,
10、收受亲戚送来的 3万元。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国企退休厂长王某(正处级)利用其影响,让现任厂长帮忙,在本厂推销保险产品后,王某收受保险公司 3万元。王某不构成受贿罪D.法院院长告知某企业经理赵某“如给法院捐赠 500万元办公经费,你们那个案件可以胜诉”。该企业胜诉后,给法院单位账户打入 500万元。应认定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23.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 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 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构成受贿罪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C.乙不
11、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4.甲向乙行贿五万元,乙收下后顺手藏于自家沙发垫下,匆忙外出办事。当晚,丙潜入乙家盗走该 5万元。事后查明,该现金全部为假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用假币行贿,其行为成立行贿罪未遂,是实行终了的未遂B.丙的行为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财产,不构成盗窃罪C.乙虽然收受假币,但其行为仍构成受贿罪D.丙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占有权,构成盗窃罪25.下列哪些行为不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_(分数:2.00)A.法官执行判决时严重不负责任,因未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当事人利益遭受重大损失B.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甲,甲要求上厕所,因检察官违规打开
12、械具后未跟随,致甲在厕所翻窗逃跑C.值班警察与女友电话聊天时接到杀人报警,又闲聊 10分钟后才赶往现场,因延迟出警,致被害人被杀、歹徒逃走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 300万元26.赵某系某派出所民警,因多次向某师范学校学生张某求爱遭拒绝遂对张怀恨在心。其后,张所在学校发生失窃案件,赵利用负责案件查处工作之机,故意散布张某有重大嫌疑的舆论,并捏造事实,以张某有重大嫌疑为由,将张拘留。后因盗窃案件的犯罪人落网,张某才得以幸免受到刑事追究。本题中,赵某的行为不构成_(分数:2.00)A.报复陷害罪B.诬告陷害罪C.徇私枉法罪D.侮辱罪27.关于徇私枉法
13、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警察)与犯罪嫌疑人陈某曾是好友,在对陈某采取监视居住期间,故意对其放任不管,导致陈某逃匿,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追诉。甲成立徇私枉法罪B.乙(法官)为报复被告人赵某对自己的出言不逊,故意在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加大赵某对被害人的赔偿数额,致使赵某多付 10万元。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C.丙(鉴定人)在收取犯罪嫌疑人盛某的钱财后,将被害人的伤情由重伤改为轻伤,导致盛某轻判。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D.丁(法官)为打击被告人程某,将对程某不起诉的理由从“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擅自改为“可以免除刑罚”。丁成立徇私枉法罪28.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
14、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 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 7名人员,但仍有 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分数:2.00)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29.简述斡旋受贿 (分数:5.00)_30.简述挪用公款罪的“归个人使用” (分数:5.00)_31.简述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方式 (分数:5.00)_32.简述滥用职权罪的行为方式 (分数:5.00)_四、辨析题(总题数
15、:2,分数:12.00)33.受贿罪的成立,必须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6.00)_34.司法工作人员帮助在押犯脱逃的,一律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6.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5.刑法第 395条第 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问题: 请分析该条文中的“不能说明来源”。 (分数:6.00)_36.刑法第
16、 397条第 2款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 请对这里的“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进行分析。 (分数:6.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8.00)37.案情 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偷偷将一块价值 1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人乙的柜子。 问题 请分析本案中甲、乙、保姆的行为。 (分数:9.00)_38.案情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
17、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 问题 请对本案中甲、乙的行为进行分析。 (分数:9.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8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关于贪污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主体不同B.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C.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目的D.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382条,贪污罪的行为主体是两类:(1)国家工
18、作人员,即刑法第 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2)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如承包、租赁、临时聘用人员,此类人员属于特别规定,不适用于本章其他犯罪。这种情形下犯罪对象仅限于国有财物,而非其他公共财物。因此,B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贪污罪既侵犯了本单位的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秩序,其客体是复杂客体。因此,D 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2.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与贪污罪的区别是本罪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B.本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都要求归个人使用 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D.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解
19、析: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个月未还的。本罪的目的是将公款归个人使用,但是,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则是将特定款物归单位使用。如果将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将转化为挪用公款罪,而且应当从重处罚。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3.关于受贿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索取财物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 B.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C.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D.未利用职务便利的索贿行为,可能成立敲诈勒索罪解
20、析:解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索取贿赂的行为本身即可成立受贿罪,但收受财物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因此,A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4.关于行贿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谋取不正当利益B.本罪的主体没有限制C.因被勒索而被迫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如果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不成立行贿罪D.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解析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
21、体可以是任何人,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根据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D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5.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是本罪的实行行为 B.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能够说明其财产的来源的,则不能成立本罪C.本罪判决生效后,即使国家工作人员说明了财产的来源,本罪依然成立D.本罪判决生效后,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说明了财产的来源系贪污所得,则应另行对贪污罪进行
22、处理解析:解析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在有关机关责令行为人说明其来源时,行为人不能说明其来源。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并不是本罪的实行行为,只是本罪的前提条件(行为状况),即在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被责令说明来源的情况下不能说明财产来源。所以,本罪是真正的不作为犯。因此,A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本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1)行为人拥有巨额财产,但不能说明来源,对此,应认定为本罪。(2)行为人拥有巨额财产,本人说明了其合法来源的,不能认定为本罪,如果说明了其非法来源,并查证属实的,应按其行为性质认定违法犯罪,不认定为本罪。(3)行为人拥有
23、巨额财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的,人民法院判决成立本罪。但司法机关后来查明了该巨额财产的来源:如果来源是合法的,原来的判决必须维持,不能更改;如果来源于一般违法行为,也应维持原来的判决;如果来源于犯罪行为,并查证属实的,则按非法来源的性质再次定罪,同样不能推翻原来的判决。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6.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 10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送给乙。乙做假账将 10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20 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还单位 1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B.乙虽 20日后主动归还 10万
24、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C.乙非法收受名表,构成受贿罪D.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应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本案中,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 10万元供他炒股,乙做假账将 10万元交与甲,二人具有挪用公款的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因此,A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 B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分为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成立条件不完全相同。根据刑法以及1998年 4月 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这三种类型是:
25、(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以挪用公款 5000元至 1万元为定罪的数额起点;(2)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以挪用公款 1万元至 3万元为定罪的数额起点;(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其他活动,数额较大、超过 3个月未还的,这里的“数额较大”,同样以 1万元至 3万元为定罪的数额起点。本案中,甲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因此,即使乙 20日后主动归还所挪用的公款,甲、乙二人仍然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既遂。因此,B 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 C项。乙是国家工作人员,收受甲的
26、名表,为甲谋取不正当利益,应认定为受贿罪。因此,C 项正确,不当选。 关于 D项。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依照数罪并罚的有关规定处罚。本案中,国家工作人员乙先后实施了挪用公款和受贿两个行为,侵犯了两个法益,应实行数罪并罚。因此,D 项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7.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偷偷将一块价值 1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入乙的柜子。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
27、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解析:解析 首先,甲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乙财物的行为,成立行贿罪;其次,乙并未收受该财物,更没有为甲谋取任何利益,其行为不成立受贿罪,应作无罪处理;再次,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对合犯,不一定同时成立,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最后,保姆没有实施任何收受财物的行为,不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应作无罪处理。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8.下列哪一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_(分数:1.00)A.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
28、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C.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 D.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解析: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2002年 4月 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1)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
29、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关于 A项。国家工作人员甲,将公款借给其弟炒股,符合上述立法解释的第(1)项规定,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因此,A 项不当选。 关于 B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原工作过的国有企业使用,符合上述立法解释的第(2)项规定,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因此,B 项不当选。 关于 C项。某县工商局长甲,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公司使用,由于并未谋取个人利益,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因此,C 项当选。 关于 D项。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擅自决定以本公司名义将公款借给某国有事业单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该单位就业,符合上述立法解释的第(3)项
30、规定,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因此,D 项不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9.关于滥用职权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本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C.本罪与徇私枉法罪是法条竞合关系D.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解析:解析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不依法正当行使职权,二是行为人任意扩大自己的职务权限。总之,本罪的行为方式只能是作为,不能是不作为。因此,B 项的表述错误。 本罪与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的其他故意犯罪是一般法与特别
31、法的法条竞合关系,故刑法第 397条规定了“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C 项的表述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0.关于玩忽职守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本罪的行为方式只能是作为 C.本罪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法条竞合关系D.本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解析:解析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即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不履行,是指行为人应当履行且有条件、有能力履行职责,但违背职责没有履行,包括擅离职守的行为;
32、不正确履行,是指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违反职责规定,马虎草率、粗心大意。可见,本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因此,B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1.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保密制度C.明知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而故意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本罪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解析:解析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将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应认定
33、为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本罪的主体原则上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根据刑法第 398条第2款的规定,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本罪行为的,也成立本罪,只不过应酌情从宽处罚而已。可见,A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12.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C.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D.本罪与伪证罪一样都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析:解析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
34、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本罪与伪证罪一样,都只能发生在刑诉中。根据刑法第 397条第 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C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3.关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只能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过程中C.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D.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解析:解析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 397条第 4款的规
35、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C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4.关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是过失犯罪B.本罪与玩忽职守罪是法条竞合关系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D.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 397条第 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
36、罚。因此,D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5.关于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是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相对应的故意犯罪B.本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C.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D.实施本罪行为又收受他人财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 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滥用职权,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刑法第 397条第 4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D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
37、,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6.关于私放在押人员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B.本罪的对象是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C.本罪的成立要求利用职务之便D.未利用职务之便,而是利用其他条件帮助在押人员逃走的,依然成立本罪 解析:解析 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不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或者职权,而是利用其他条件帮助在押人员逃跑的,则应当以脱逃罪的共犯论处,不成立本罪。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17.关于食品监管渎职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责任形式可以是故意B.本罪
38、的责任形式可以是过失C.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D.徇私舞弊实施本罪行为的,应当从重处罚解析:解析 食品监管渎职罪,是指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以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此,C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根据刑法第 408条之一第 2款的规定,徇私舞弊实施本罪行为的,应从重处罚。可见,D 项的表述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8.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本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与制售伪劣商品的人员勾结,实施本罪行为的,应成立
39、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共犯C.本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D.本罪是行为犯 解析:解析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成立要求情节严重,并非是行为犯。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指的是:(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 2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3)对 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4)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
40、0,分数:20.00)19.贪污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_(分数:2.00)A.侵吞 B.窃取 C.骗取 D.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 解析:解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0.下列行为属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_(分数:2.00)A.明示为他人谋取利益 B.暗示为他人谋取利益 C.正在为他人谋取利益 D.已经为他人谋取了利益 解析:解析 索取贿赂只需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索要行为,即可成立受贿罪,不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但收受贿赂的行为,只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成立受贿罪。所谓“为他人谋取利益”,既
41、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承诺(明示的或者暗示的均可),更可以是结果。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1.下列行为人,可以成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的是_(分数:2.00)A.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 B.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 C.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D.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关系密切的人 解析:解析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行为主体有三个:(1)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关系密切的人。(2)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3)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关系密切的人。该罪主要是为了惩办国家工作人员身边的人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身边的人。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2.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
42、,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知道城建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海洛因为条件请其关照工程招标,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50克海洛因。张某构成受贿罪 B.乙系人社局副局长,乙父让乙将不符合社保条件的几名亲戚纳入社保范围后,收受亲戚送来的 3万元。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国企退休厂长王某(正处级)利用其影响,让现任厂长帮忙,在本厂推销保险产品后,王某收受保险公司 3万元。王某不构成受贿罪 D.法院院长告知某企业经理赵某“如给法院捐赠 500万元办公经费,你们那个案件可以胜诉”。该企业胜诉后,给法院单位账户打入 500万元。应认定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受贿
43、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刑法将贿赂的内容限定为财物。这里的“财物”,指的是具有价值的可以管理的有体物、无体物以及财产性利益。之所以将财产性利益也包括在内,是因为其价值可以通过金钱计算,而且很多财产性利益的价值都超出了一般物品的经济价值。本案中,海洛因虽属违禁品,但也有经济属性,其价值可以通过金钱计算,属于受贿罪的成立条件的“财物”。因此,A 项正确。 关于 B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
44、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二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本案中,乙父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其利用乙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应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因此,B 项正确。 关于 C项。王某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
45、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应认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而非受贿罪,因为,受贿罪的行为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因此,C 项正确。 关于 D项。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行为内容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归单位所有,为单位谋取利益。本案中,法院院长实施的索取贿赂的行为,代表了单位的意志,应认定为单位受贿罪。因此,D 项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23.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 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 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构成受贿罪 B.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C.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解析:解析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不能说明来源的行为。 关于 A项和 B项。行为人拥有巨额财产,本人说明了其合法来源的,不能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如果说明了其非法来源,并查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