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8.00)1.对下列何种人不得减刑_(分数:1.00)A.管制犯B.拘役犯C.无期徒刑犯D.死缓犯2.对无期徒刑犯的减刑决定机关是_(分数:1.00)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3.对无期徒刑犯的假释决定机关是_(分数:1.00)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4.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 8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可
2、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B.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C.服刑 4年以上才可假释D.不得假释5.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6.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_核准,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被判处
3、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_核准,实际执行未达 13年的,可以假释;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由_核准,执行死刑;犯罪已经经过 20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_核准。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_(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7.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
4、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 15年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8.追诉期限从_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_起计算。(分数:1.00)A.犯罪之日;犯罪行为发生之日B.犯罪之日;犯罪行为成立之日C.犯罪既遂之日;犯罪行为发生之日D.犯罪之日;犯罪行为终了之日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26.00)9.量刑的内容包括_(分数:1.00)A.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B.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C.决定对犯罪人判处多重的刑罚D.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10.量刑的基本原则是_(
5、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以事实为根据原则D.以法律为准绳原则11.下列属于酌定量刑情节的是_(分数:1.00)A.犯罪的动机B.犯罪的手段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侵害的对象12.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_(分数:1.00)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 2年执行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13.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
6、犯 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 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些判决不符合该条规定_(分数:1.00)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 6个月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 1年,缓期 2年执行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 3个月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 1000元14.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 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的如下处理哪些是不正确的_(分数:1.00)A.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
7、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 年期满后执行死刑C.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D.2年期满后减为 15年以上 20年以下有期徒刑15.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_(分数:1.00)A.过失犯罪B.不满 18周岁的人C.已满 75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16.成立特别累犯的三种犯罪是_(分数:1.00)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危害公共安全犯罪C.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D.恐怖活动犯罪17.特别累犯的特别之处在于_(分数:1.00)A.前后两罪没有 5年间隔要求B.前后两罪没有刑种要求C.前后两罪只限于三种犯罪D.前后两罪没有罪过形式要求18.自首包括_(分数
8、:1.00)A.一般自首B.特别自首C.成年人自首D.未成年人自首19.特别自首的主体是_(分数:1.00)A.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B.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C.正在服刑的罪犯D.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人20.立功的表现形式是_(分数:1.00)A.一般立功B.重大立功C.成年人立功D.未成年人立功21.缓刑的对象是_(分数:1.00)A.管制犯B.拘役犯C.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D.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22.下列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的是_(分数:1.00)A.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B.犯罪集团的主犯C.累犯D.首要分子23.下列哪些人,原则上必须适用缓刑_(分数:1.00)A.已满 16周
9、岁的人B.怀孕的妇女C.已满 75周岁的人D.不满 18周岁的人24.关于缓刑考验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1.00)A.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B.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C.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D.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日期,可以折抵缓刑考验期25.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立功_(分数:1.00)A.甲是唯一知晓同案犯裴某手机号的人,其主动供述裴某手机号,侦查机关据此采用技术侦查手段将裴某抓获B.乙因购买境外人士赵某的海洛因被抓获后,按司法机关要求向赵某发短信“报平安”,并表示还要购买毒品,赵某因此未离境,等待乙时被抓获C.丙被抓获后,通过律师转告其
10、父想办法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丙父最终找到同案犯藏匿地点,协助侦查机关将其抓获D.丁被抓获后,向侦查机关提供同案犯的体貌特征,同案犯由此被抓获26.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些选项是符合刑法规定的_(分数:1.00)A.甲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抢劫罪、盗窃罪与贩卖毒品罪,分别被判处 13年、8 年、15 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B.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 13年、6 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 5年后,发现乙在判决宣告前还犯有贩卖毒品罪,应当判处 15年有期徒刑。法院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 19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C
11、.丙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 13年、8 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1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 5年后,丙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 15年有期徒刑。法院在 15年以上 20年以下决定应当判处 16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D.丁在判决宣告前犯有三罪,被分别并处罚金 3万元、7 万元和没收全部财产。法院不仅要合并执行罚金 10万元,而且要没收全部财产27.符合下列哪些情形而在 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可以构成累犯_(分数:1.00)A.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以后B.赦免以后C.缓刑考验期满以后D.假释考验期满以后28.20、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
12、哪些是正确的_(分数:1.00)A.刑法总则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B.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权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D.刑法总则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9.下列何种情形属于减刑条件的“确有悔改表现”_(分数:1.00)A.认罪服法B.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
13、育改造C.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D.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30.对下列何种人可以假释_(分数:1.00)A.管制犯B.有期徒刑犯C.无期徒刑犯D.死刑犯31.假释与缓刑的区别是_(分数:1.00)A.适用范围不同B.适用时间不同C.适用根据不用D.不执行的刑期不同32.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
14、余刑罚就不再执行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 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33.1999年 11月,甲(17 周岁)因邻里纠纷,将邻居杀害后逃往外地。2004 年 7月,甲诈骗他人 5000元现金。2014 年 8月,甲因扒窃 3000元现金,被公安机关抓获。在讯问阶段,甲主动供述了杀人、诈骗罪行。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甲所犯三罪均在追诉期限内B.对甲所犯
15、的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应分别定罪量刑后,实行数罪并罚C.甲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成立自首,故对盗窃罪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甲审判时已满 18周岁,虽可适用死刑,但鉴于其有自首表现,不应判处死刑34.1980年年初,张某强奸某妇女并将其杀害。1996 年末,张某因酒后驾车致人重伤。两案在 2007年年初被发现。关于张某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应当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数罪并罚B.应当以强奸罪追究其刑事责任C.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D.不应当追究任何刑事责任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24.00)35.简述酌定量
16、刑情节的种类 (分数:4.00)_36.简述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 (分数:4.00)_37.简述假释的实质条件 (分数:4.00)_38.简述减刑的对象条件 (分数:4.00)_39.简述大赦与特殊的区别 (分数:4.00)_40.简述我国刑法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 (分数:4.00)_四、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41.累犯和再犯是同等概念,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4.00)_42.假释即监外执行,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4.00)_43.犯罪的追诉期限,应从犯罪既遂之日起计算,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数:4.00)_五、法条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4
17、4.刑法第 67条第 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问题: 请对该条款进行分析。 (分数:4.00)_45.刑法第 81条第 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问题: 请对该条款进行分析。 (分数:4.00)_46.刑法第 89条第 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问题: 请对此条款进行分析。 (分数:4.00)_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
18、数:18.00)47.案情 李某于 2002年 6月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0个月。2003 年 5月,李某刑满释放。出狱后的李某,不思悔改,一直伺机重操旧业。2008 年 2月,李某伙同另一盗窃惯犯黄某,至建湖县芦沟镇某村民家中盗窃母鸡 14只,价值人民币 450元。2008 年 6月、7 月李某又伙同黄某分别盗窃母鸡 15只、12 只,价值人民币 480元、400 元。 问题 李某是否构成累犯? (分数:6.00)_48.案情 张某原系汽车驾驶员,1999 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刑 15年。服刑期间一直开拉货车。2009 年被假释出狱。2001年张某所在中队有一名劳改犯患急病需住院治疗,
19、当时未找到其他车辆,管教就让张某送患者去医院。途中张某由于不熟悉路况且车速过快,不慎将一名骑自行车的男子撞死了。张某当时害怕被加刑便驾车逃逸,回到队里也一直未提起此事。2012 年公安机关通过技术鉴定,确定肇事者是张某。 问题 对本案被告人张某该如何处理? (分数:6.00)_49.案情 被告人黄某南(男,1972 年 3月 29日,广东五华人)伙同黄某明、黄某任、黄某响、刘某发、刘某平、古某波、邹某科、何某敬(均已判刑)等人于 1991年 7月 4日、6 日在五华县龙村镇龙村圩寻衅滋事四次,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请五华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经审查,五华县人民检察院于同年11月 15
20、日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因犯罪嫌疑人在逃而未执行逮捕,而其他同案犯则被法院判处不等刑期。2006年 11月 23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并于 12月 14日移送五华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五华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黄某南犯寻衅滋事罪向五华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问题 黄某南涉嫌寻衅滋事是否已过追诉时效? (分数:6.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8.00)1.对下列何种人不得减刑_(分数:1.00)A.管制犯B.拘役犯C.无期徒刑犯D.死缓犯 解析:解析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21、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所谓减轻原判刑罚,既可以是将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也可以是将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对无期徒刑犯的减刑决定机关是_(分数:1.00)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具体而言,对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由中级人民法院
22、予以裁定。对无期徒刑的减刑,由高级人民法院予以裁定。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3.对无期徒刑犯的假释决定机关是_(分数:1.00)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82条的规定,对有期徒刑犯的假释,由中级人民法院予以裁定。对无期徒刑犯的假释,由高级人民法院予以裁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4.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 8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1.00)A.可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B.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C.服刑 4年
23、以上才可假释 D.不得假释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81条第 1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根据该条第 2款的规定,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分子,只有在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时,才不得假释。因此,甲在服刑 4年以上之后,如果符合假释的一般性条件,可以对其适用假释。 此外,根据刑法第 82条和第 79条的规定,假释的建议机关是刑罚执行机关,但假释的决定机关则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具体而言,有期徒刑的假释决定机关是中级人民法院,无期徒刑的
24、假释决定机关是高级人民法院。因此,对本案中的甲可否适用假释,应由中级人民法院来决定。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5.关于假释的撤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1.00)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严重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也应撤销假释C.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同种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D.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有他罪未判决的,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 关于 A项。根据刑法第 86条第 1款的规定,被假释的
25、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因此,A 项的表述正确,不当选。 关于 B项。根据刑法第 86条第 3款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需要强调的是,在假释考验期内实施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无论是在假释考验期内当时被发现,还是在假释考验期满之后才发现,都应当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因此,B 项的表述正确,不当选。 关于 C项。根据刑法第 86条第 2款的规定,
26、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规定的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因此,C 项的表述正确,不当选。 关于 D项。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得撤销假释,只能对新发现的犯罪另行侦查、起诉、审判,不得与前罪实行数罪并罚。因此,D 项的表述错误,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6.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_核准,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如有特殊情况,经_核准,实际执行未达 13年的,可以假释;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
27、查证属实,由_核准,执行死刑;犯罪已经经过 20年,如果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_核准。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_(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解析:解析 首先,刑法第 63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
28、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其次,刑法第 81条第 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再次,刑法第 50条第 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最后,刑法第 87条第4项规定:“法定最高
29、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7.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分数:1.00)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 15年 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解析:解析 关于 A项。减刑的适用对象是管制犯、拘役犯、有期徒刑犯、无期徒刑犯。换言之,只要是未被判处死刑的主刑犯,都可以适用减刑。被判处死刑(包括死缓)和附加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
30、用减刑。因此,A 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 B项。根据 2012年 1月 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时间为:被判处 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 1年 6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 1年以上。被判处不满 5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上述规定,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13年,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此外,根据刑法第 78条第 2款的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
31、的 1/2;(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3年;(3)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 50条第 2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 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20年。可见,上述规定都没有对减刑的次数作出明确要求,只是涉及减刑的间隔时间和减刑之后最低的服刑期限问题。因此,B 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 C项。根据刑法第 78条第 2款的规定,无期徒刑犯减刑后,实际眼刑的刑期不得少于 13年。因此,C 项的表述正确,当选。 关于 D项。如 A项的解析所述,减刑的对象只能是死刑犯之外的主刑犯,死缓犯是死刑犯的一种,不存在减刑问题
32、。因此,D 项的表述错误,不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8.追诉期限从_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_起计算。(分数:1.00)A.犯罪之日;犯罪行为发生之日B.犯罪之日;犯罪行为成立之日C.犯罪既遂之日;犯罪行为发生之日D.犯罪之日;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89条第 1款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所谓犯罪之日,应理解为犯罪成立之日。所谓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是指连续犯或继续犯,其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26.00)
33、9.量刑的内容包括_(分数:1.00)A.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B.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 C.决定对犯罪人判处多重的刑罚 D.决定对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 解析:解析 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本题的四个选项,均是量刑的内容,均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10.量刑的基本原则是_(分数:1.00)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以事实为根据原则 D.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解析:解析 量刑的基本原则包括两个:一是
34、以事实为根据原则,二是以法律为准绳原则。首先,犯罪事实是引起刑事责任的基础,也是进而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根据。无犯罪事实,也就无刑事责任,更无所谓对犯罪人裁量刑罚的可能,所以,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其次,量刑仅以犯罪事实为根据还是不够的,因为仅以犯罪事实作为量刑的根据,并不能保证量刑结果必然适当。要做到量刑适当,还必须以刑法的规定为准绳。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11.下列属于酌定量刑情节的是_(分数:1.00)A.犯罪的动机 B.犯罪的手段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侵害的对象 解析:解析 酌定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
35、。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却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刑事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刑罚裁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均应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12.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_(分数:1.00)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 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 2年执行 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解析
36、:解析 关于 A项。根据刑法第 48条第 1款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这里的“死刑”,既包括死刑,也包括死缓,毕竟,死缓也是死刑的一种。因此,A 项的表述正确。 关于 B项。根据刑法第 48条第 2款的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只负责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而死缓的判决或核准,则由各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因此,B 项的表述正确。 关于 C项。根据刑法第 49条第 1款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死刑”,既包括死刑,也包括死缓。
37、毕竟,死缓也是死刑的一种。因此,C 项的表述不正确。 关于 D项。根据刑法第 49条第 1款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涉嫌犯罪的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不得适用死刑。涉嫌犯罪的妇女在羁押期间人工流产后,被起诉、交付审判的,也不得适用死刑。因此,D 项的表述不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13.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 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 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些判决不符合该条规定_(分数:1.00)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 6个
38、月 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 1年,缓期 2年执行 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 3个月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 1000元解析:解析 刑法分则对罚金的规定方式有四种情况:(1)选处罚金。(2)单处罚金。(3)并处罚金。(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规定“并处”罚金的犯罪,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罚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罚金的犯罪,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适用罚金。此外,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 1000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
39、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 500元。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14.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 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的如下处理哪些是不正确的_(分数:1.00)A.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 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D.2年期满后减为 15年以上 20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50条的规定,死缓犯的后果有四个:(1)在二年死缓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在二年
40、死缓考验期内,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应减为 25年有期徒刑。(3)在二年死缓考验期内,如果有故意犯罪并且情节特别恶劣,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立即执行。(4)在二年死缓考验期内,虽有故意犯罪但情节不是特别恶劣的,依然是死缓,二年考验期重新计算,并报最高院备案。本题中的重大责任事故罪是过失犯罪,符合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减为无期徒刑。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D。15.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_(分数:1.00)A.过失犯罪 B.不满 18周岁的人 C.已满 75周岁的人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
41、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16.成立特别累犯的三种犯罪是_(分数:1.00)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危害公共安全犯罪C.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D.恐怖活动犯罪 解析:解析 根据刑法第 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此即特别累犯。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17.特别累犯的特别之处在于_(分数:1.00)A.前后两罪没有 5年间隔要求 B.前后两罪没有刑
42、种要求 C.前后两罪只限于三种犯罪 D.前后两罪没有罪过形式要求解析:解析 所谓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犯罪分子。本题的A项、B 项、C 项都正确,但是,特别累犯的前后两罪也必须是故意犯罪,不能是过失犯罪。毕竟,只有故意犯罪才足以表明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较大。因此,D 项的表述错误。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18.自首包括_(分数:1.00)A.一般自首 B.特别自首 C.成年人自首D.未成年人自首解析:解析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43、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前者即为一般自首,后者即为特别自首(余罪自首、准自首)。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19.特别自首的主体是_(分数:1.00)A.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B.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 C.正在服刑的罪犯 D.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人解析:解析 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其中,所谓强制措施,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逮捕。所谓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已经人民法院判决、正在执行所判刑罚的罪犯。上述法律规定的三种人以外的犯罪分子,都不能成立特别自首。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20.立功的表现形式是_(分数:1.00)A.一般立功 B.重大立功 C.成年人立功D.未成年人立功解析:解析 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我国刑法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21.缓刑的对象是_(分数:1.00)A.管制犯B.拘役犯 C.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 D.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