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导论及答案解析(总分:3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8.00)1.“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 )延续而来。(分数:1.00)A.万民法B.市民法C.公法D.私法2.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 )。(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民事普通法C.民事单行法D.系统编撰的民法典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分数:1.00)A.都是有偿的B.都是无偿的C.一般是有偿的D.一般是无偿的4.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 )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分数:1.00)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产品经济D.市场经济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 )。(分数:1.00)A.一部民法典B.我国民事基本法C.我国民事特别法D.我国民事单行法6.我国民法调整( )。(分数:1.00)A.所有的财产关系B.纵向财产关系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D.经济管理关系7.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 )。(分数:1.00)A.家庭暴力B.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串通投标的行为8.甲住在乙的楼上。甲经常在深夜以很大的声音放音乐,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乙要求甲关掉录音机,甲以“我有权利在我的房子里放音乐”为由,拒绝了乙的要求。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原则。(分数:1.00)A.公平B.
3、自愿C.等价有偿D.禁止权利滥用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9.公平原则的要求是( )。(分数:2.00)A.民事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观念进行民事活动B.民事主体应当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C.民事主体应当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D.司法机关应按照公平的精神处理民事纠纷10.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分数:2.00)A.平等原则B.合同自由原则C.有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11.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分数:2.00)A.国家向企业征税B.国家机关购买办公楼C.国家授予公民甲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D.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12
4、.平等原则的内涵包括( )。(分数:2.00)A.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等B.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C.对当事人的法律适用平等D.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13.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包括( )。(分数:2.00)A.家庭暴力B.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串通投标的行为三、B判断题/B(总题数:2,分数:2.00)14.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因此我国尚无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5.我国古代无民法典,因此亦无民法规范。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简答题/B(总题数:1,分数:6.00)16.民法的调整
5、对象包括哪些?(分数:6.00)_五、B法条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 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 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 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 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的法律规定。(分数:10.00)_专业基础课-民法学导论答案解析(
6、总分:3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8.00)1.“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 )延续而来。(分数:1.00)A.万民法B.市民法 C.公法D.私法解析:解析 “民法”一词是从古代罗马法中的“市民法”延续而来的。A、C、D 是错误的,只有 B是正确答案。2.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 )。(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民事普通法C.民事单行法D.系统编撰的民法典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成文的以民法典命名的法律规范,在我国即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分数:1.00)A
7、.都是有偿的B.都是无偿的C.一般是有偿的 D.一般是无偿的解析:4.从本质上讲,民法就是把一定社会( )发展的客观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分数:1.00)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 C.产品经济D.市场经济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民法本质的理解,民事法律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以后就出现的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 )。(分数:1.00)A.一部民法典B.我国民事基本法 C.我国民事特别法D.我国民事单行法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仅对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规则作出了规定,未对具体民事制度作出规定,因此其性质不是民法典,而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6.我
8、国民法调整( )。(分数:1.00)A.所有的财产关系B.纵向财产关系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D.经济管理关系解析: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纵向财产关系(包括经济管理关系)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畴。可见,并非所有财产关系都属于民法的凋整范围。7.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 )。(分数:1.00)A.家庭暴力B.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 C.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串通投标的行为解析:解析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类型主要有:(1)危害国家公序的行为。如规避课税的合意。(2)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如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3)违反两性道德的行为。如为开设妓院而购买或
9、者承担租房屋而签订买卖合同或者租赁合同,或者以非法姘居作为条件的无偿赠与等。(4)射幸行为。如保险、赌博等。其中,赌博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5)违反人权或者人格尊严的行为。如以债务人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或者商店对乘客有关搜身检查的规定等。(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如强势企业封锁市场。(7)违反公共竞争的行为。如招标中的围标、串通投标行为。(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如欺诈交易。(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如工伤概不负责的规定。(10)暴力行为。如乘人之危或者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在愚人节与某人开玩笑,是否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应当依据玩笑的性质予以认定,不能笼统地认为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8.
10、甲住在乙的楼上。甲经常在深夜以很大的声音放音乐,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乙要求甲关掉录音机,甲以“我有权利在我的房子里放音乐”为由,拒绝了乙的要求。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原则。(分数:1.00)A.公平B.自愿C.等价有偿D.禁止权利滥用 解析:解析 虽然甲有权利在自己的房间内放音乐,但由于其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正常休息,违反了禁止权利滥用的民法基本原则。A、B、C 是错误的,只有 D是正确答案。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9.公平原则的要求是( )。(分数:2.00)A.民事主体应当本着公平的观念进行民事活动 B.民事主体应当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 C.民事主
11、体应当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D.司法机关应按照公平的精神处理民事纠纷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公平原则的正确理解。10.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分数:2.00)A.平等原则 B.合同自由原则C.有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基本原则包括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因此,B、C 是错误的,A、D 是正确答案。11.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分数:2.00)A.国家向企业征税B.国家机关购买办公楼 C.国家授予公民甲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
12、号D.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 解析:解析 民法调整对象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苯系。A、C 两个选项均属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因此是错误的,B、D 是正确答案。12.平等原则的内涵包括( )。(分数:2.00)A.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等B.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C.对当事人的法律适用平等 D.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解析:解析 本题考核对平等原则的理解。民法上的平等是指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平等地适用法律并平等地受法律的保护。13.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包括( )。(分数:2.00)A.家庭暴力 B.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 D.串通
13、投标的行为 解析:解析 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类型主要有:(1)危害国家公序的行为。如规避课税。 (2)危害家庭关系的行为。如断绝亲子关系的协议。(3)违反两性道德的行为。如为开设妓院而购买或者承租房屋而签订买卖合同或者租凭合同,或者以非法姘居作为条件的无偿赠与等。(4)射幸行为。如保险、赌博等。其中,赌博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5)违反人权或者人格尊严的行为。如以债务人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或者商店对乘客有关搜身检查的规定等。(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如强势企业封锁市场。(7)违反公共竞争的行为。如招标中的围标、串通投标行为。(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如欺诈交易。(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如工
14、伤概不负责的规定。(10)暴力行为。如乘人之危或者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在愚人节与某人开玩笑,是否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应当依据玩笑的性质予以认定,不能笼统地认为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三、B判断题/B(总题数:2,分数:2.00)14.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因此我国尚无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15.我国古代无民法典,因此亦无民法规范。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1,分数:6.00)16.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哪些?(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包括财
15、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2)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主要是指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五、B法条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第 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 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 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 7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的法律规定。(
16、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是关于民法的调整原则的规定。 (2)民法的调整原则,是指对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起统帅和指导作用、其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是落实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3条至第 7条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确立了制定民事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为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确定了基本的准则;为法院解释法律提供了基本依据;也是法律漏洞补充的基本依据。 (4)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第一,平等原则。参与民事活动的民事主体地位平等,任何主
17、体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当事人。第二,自愿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具有意志的独立性和行为的自主性。自愿原则的存在和实现,以平等原则的存在和实现为前提。第三,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民法作为私法,以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作为重要的使命。第四,等价有偿原则。民事主体在财产流转关系中进行等价交换,取得财产权利应当支付对价。至于民事主体之间自愿无偿赠与财产或者依法继承财产、履行家庭成员间的扶养义务则属于例外的情形。第五,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缔约时,讲诚实,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第六,公平原则。即以公平观念作为判断标准,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确立其民事权利、义务以及民事责任的原则。 (5)功能:第一,平等原则突出强调民法应当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第二,自愿原则,同样是市场经济对法律所提出的要求。第三,公平原则旨在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第四,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民事活动不仅使当事人之间利益得到平衡,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第五,守法原则,使得民事主体的活动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范。第六,公平原则,具有维护国家社会的一般利益以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