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一罪与数罪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11.00)1.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分数:1.00)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D.异种数罪2.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分数:1.00)A.连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继续犯3.某甲伪造了某市户口专用章及有关国家机关的公文,并以此为诱饵对一些急于想调入、转入该市的人进行诈骗,共骗得人民币 5 万余元。甲的行为属于( )
2、。(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吸收犯C.牵连犯D.结合犯4.刘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刘某中断了关系,刘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刘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刘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结果加重犯B.连续犯C.继续犯D.吸收犯5.下列诸罪中( )是继续犯。(分数:1.00)A.贪污罪B.遗弃罪C.伤害罪D.拐骗儿童罪6.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就餐的食堂的饭菜中投毒,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连续犯C.结合犯D.结果加重犯7.区分一罪及数罪的标准是( )。(分数:1.00)A.犯罪行为的
3、个数B.犯罪结果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犯罪的个数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8.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分数:1.00)A.某甲和村长有仇,在 3 天之内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B.某乙在连续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的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孩子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其父亲沿街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9.甲男意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关在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犯罪行为构成( )。(分数:1.00)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
4、.结合犯10.关于处断原则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对于法条竞合犯,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对于想象竞合犯,一律从一重罪处断C.对于牵连犯,一律从一重罪处断D.对于吸收犯,仅按吸收之罪处断,不数罪并罚11.甲为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执行公务,重伤乙,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1.00)A.妨害公务罪B.故意伤害罪C.扰乱公务秩序罪D.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根据其中的一个重罪论处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12.以下各项犯罪中,属于法条竞合关系的有( )。(分数:2.00)A.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B.非法持有枪支罪与抢劫罪C.诈
5、骗罪与合同诈骗罪D.玩忽职守罪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13.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分数:2.00)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连续犯D.吸收犯14.下列情形中,属于想象竞合犯的是( )。(分数:2.00)A.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的B.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的C.行为人在缴纳 10 万元税款后,一次性假报出口,骗取国家 20 万元退税款的D.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15.吸收犯的形式包括( )。(分数:2.00)A.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B.未遂犯吸收预备犯C.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D.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
6、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16.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17.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行为有( )。(分数:2.00)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B.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员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人死亡C.强制猥亵妇女致人死亡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18.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分数:2.00)A.
7、继续犯B.吸收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19.下列情况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 )。(分数:2.00)A.盗窃他人财物,引起被害人自杀B.侮辱、诽谤他人,致使被害人自杀C.非法拘禁他人,致其死亡D.虐待老父,致使其死亡三、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2.00)20.试论刑法中的转化犯的主要情形。(分数:6.00)_21.什么是继续犯?(分数:6.00)_四、B辨析题/B(总题数:1,分数:8.00)22.请对“想象竞合犯是处断的一罪”进行辨析。(分数:8.00)_五、B法条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29 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8、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结合本条文,对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及处罚原则进行分析。(分数:10.00)_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4.甲素知乙家有钱,并且每天白天只有一个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了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甲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
9、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何种犯罪形态? (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分数:15.00)_专业基础课-刑法学一罪与数罪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1,分数:11.00)1.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分数:1.00)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解析:解析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吸收
10、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异种数罪是数罪并罚时涉及的概念,与罪数问题并无关系。2.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分数:1.00)A.连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继续犯 解析:解析 继续犯的特点之一就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也称为持续犯。因此,选择 D。考生注意从概念上与连续犯相区别。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
11、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切勿混淆。3.某甲伪造了某市户口专用章及有关国家机关的公文,并以此为诱饵对一些急于想调入、转入该市的人进行诈骗,共骗得人民币 5 万余元。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吸收犯C.牵连犯 D.结合犯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4.刘某与有夫之妇李某勾搭成奸,后李某因受丈夫责骂,与刘某中断了关系,刘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刘某将李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李某家将其丈夫杀害。刘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1.0
12、0)A.结果加重犯B.连续犯 C.继续犯D.吸收犯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连续犯。5.下列诸罪中( )是继续犯。(分数:1.00)A.贪污罪B.遗弃罪 C.伤害罪D.拐骗儿童罪解析:6.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就餐的食堂的饭菜中投毒,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 B.连续犯C.结合犯D.结果加重犯解析:解析 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在表面上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本题案例中甲在乙就餐的食堂饭菜中投毒的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是想象竞合犯,故 A 正确。7.区分一罪及数罪的标准是( )。(分数:1.00)A.犯罪行为的个数B
13、.犯罪结果的个数C.行为人主观上犯罪的个数D.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罪数判断标准。我国刑法关于罪数的判断标准是犯罪构成标准说。以行为所符合的犯罪构成的个数作为罪数的判断标准,避免了其他标准的片面性。8.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分数:1.00)A.某甲和村长有仇,在 3 天之内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的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的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孩子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其父亲沿街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14、解析:解析 连续犯的特征是:(1)行为人的数个犯罪故意必须同一;(2)必须实施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3)数个犯罪之间具有连续性;(4)数个犯罪行为必须犯同一罪名。9.甲男意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关在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犯罪行为构成( )。(分数:1.00)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 D.结合犯解析:解析 甲将乙关在室内,后进行强奸,两个行为之间是方法行为和目的行为的牵连。10.关于处断原则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对于法条竞合犯,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对于想象竞合犯,一律从一重罪处断C.对于牵连犯,一律从一重罪处
15、断 D.对于吸收犯,仅按吸收之罪处断,不数罪并罚解析:解析 对于法条竞合犯,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特别法条排斥一般法条,A表述正确。对于想象竞合犯,因为属于实质上的一罪,故一律从一重罪处断,B 表述正确。对于牵连犯,实际上是数行为犯数罪,属于处断的一罪,原则上择一重罪处罚,但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C 表述错误。对于吸收犯,仅按吸收之罪处断,不数罪并罚,D 表述正确。11.甲为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执行公务,重伤乙,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1.00)A.妨害公务罪B.故意伤害罪C.扰乱公务秩序罪D.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根据其中的一个重罪论处 解析:解析 甲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支
16、配的数个不同罪过,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触犯了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竟合犯。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8,分数:16.00)12.以下各项犯罪中,属于法条竞合关系的有( )。(分数:2.00)A.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B.非法持有枪支罪与抢劫罪C.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D.玩忽职守罪与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 解析:解析 盗窃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之间可能会发生想象竞合关系,但没有法条竞合关系。非法持有枪支和抢劫罪之间可能会发生牵连犯的关系,但也没有法条竞合关系。13.刑法理论上所说的处断的一罪是指( )。(分数:2.00)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解析:解析 想象竞合犯属于实质的
17、一罪。14.下列情形中,属于想象竞合犯的是( )。(分数:2.00)A.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的 B.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的C.行为人在缴纳 10 万元税款后,一次性假报出口,骗取国家 20 万元退税款的D.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 解析:解析 B 是结果加重犯;对选项 C,根据刑法第 204 条第 2 款的规定,应当按照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实行数罪并罚。15.吸收犯的形式包括( )。(分数:2.00)A.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 B.未遂犯吸收预备犯 C.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 D.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
18、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 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吸收犯的形式。吸收犯的形式主要有:既遂犯吸收预备犯或未遂犯;未遂犯吸收预备犯;实行阶段的中止犯吸收预备犯;符合主犯条件的实行犯构成之罪,吸收教唆犯、帮助犯、次要实行犯构成之罪;主犯构成之罪吸收从犯、胁从犯构成之罪;符合加重犯罪构成之罪吸收符合普通犯罪构成之罪,或者符合普通犯罪构成之罪吸收符合减轻犯罪构成之罪。16.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D.牵连犯是实
19、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解析:解析 A、B、C 均为牵连犯的特征,正确。对于牵连犯原则上是择一重罪处断,但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如为骗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放火烧毁保险标的,又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放火罪的,数罪并罚,D 错误。17.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行为有( )。(分数:2.00)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 B.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员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人死亡 C.强制猥亵妇女致人死亡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 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结果加重犯。注意结果加重犯属于法定的犯罪形态。A、C、D 三项均不属于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B 项中,犯罪性质已由虐待被监管人罪转化为故意杀
20、人罪,而非结果加重犯。18.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分数:2.00)A.继续犯B.吸收犯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解析:解析 对继续犯的处罚,依据刑法分则的相应规定;对吸收犯的处罚;依据吸收之罪处断;对牵连犯的处罚,应当注意,在刑法分则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依据从一重处断;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依据从一重处断的原则。19.下列情况中,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是( )。(分数:2.00)A.盗窃他人财物,引起被害人自杀B.侮辱、诽谤他人,致使被害人自杀C.非法拘禁他人,致其死亡 D.虐待老父,致使其死亡 解析:解析 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
21、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选项 A、B 均无法律依据,选项 C 可参见刑法第 238 条第 2 款,选项 D 可参见刑法第 260 条第 2 款。三、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2.00)20.试论刑法中的转化犯的主要情形。(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刑法中的转化犯情形主要有: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又出卖的,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刑讯逼供的过程中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暴力取证的过程中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
22、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携带凶器抢夺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为牟取利益而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按照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无论是否具有牟利的目的,都按照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21.什么是继续犯?(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指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里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不论时间继续多长时间,都是一个罪。我国刑法第 23
23、8 条规定的非法拘禁罪,第 258 条规定的重婚罪,第 261 条规定的遗弃罪等,都是典型的继续犯。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将他人拘禁起来之日,到使他人人身自由得到恢复之日止的整个期间,不论时间多长,非法拘禁他人的犯罪行为都处于继续状态。这种犯罪,只要行为人把他人非法拘禁起来了即为既遂,无论继续多长时间,都是一个非法拘禁的行为,都只能定一个罪。四、B辨析题/B(总题数:1,分数:8.00)22.请对“想象竞合犯是处断的一罪”进行辨析。(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这个说法不正确。 (2)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一罪,不是处断的一罪。 (3)想象竞合犯的特征是:第一,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
24、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征;第二,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客观特征之一;第三,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第四,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的法律特征。从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可以看出,想象竟合犯只能充足一个犯罪构成要件,根据犯罪构成标准说,想象竞合犯只能是实质的一罪。五、B法条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0.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29 条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
25、案,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结合本条文,对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及处罚原则进行分析。(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本条涉及想象竞合犯的问题。 (2)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本条文中的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这一行为实施时,有可能抢夺、盗窃的是具有经济价值或具有国家秘密性质的国家所有的档案,同时也符合盗窃罪及涉及国家秘密性质的犯罪的特征,应依据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 (3)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第一
26、,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征。本条中抢夺、盗窃、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都是分别基于一个犯罪意图,但支配了数个不同的罪过,即抢夺、盗窃、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的罪过,同时还有抢夺、盗窃、擅自出卖、转让国有财产或者国家秘密的罪过,而实施的是一个抢夺、盗窃、擅自出卖、转让的行为。第二,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想象竟合犯的客观特征之一。本条文中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抢夺、盗窃、擅自出卖、转让的行为。第三,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这是想象竟合犯客观方面的另一重要特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一个危害社会行
27、为,既侵犯了国有档案的管理秩序,同时侵犯了国家秘密或者国有财产所有权。第四,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这是想象竞合犯的法律特征。数个罪名,是指异种罪名。行为人实施了上述危害社会行为的同时,触犯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抢夺罪,盗窃罪以及涉及国家秘密的犯罪。 (4)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对想象竞合犯采用“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六、B案例分析题/B(总题数:1,分数:15.00)24.甲素知乙家有钱,并且每天白天只有一个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了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甲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
28、。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何种犯罪形态? (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 (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甲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即抢劫,实施了盗窃枪支、弹药和抢劫两个相对独立的危害行为,这两个行为之间有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了盗窃枪支、弹药罪和抢劫罪两个不同的罪名。甲盗窃军用枪支的行为是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可见,甲的行为符合牵连犯的构成特征。(2)对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凡刑法典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均应严格遵守;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量刑,不实行数罪并罚。(3)甲盗窃枪支、弹药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枪支、弹药罪;其入户盗窃后实行暴力,盗窃行为已经转化为抢劫,构成了抢劫罪。由于甲的行为属于牵连犯,故应对甲判定抢劫罪,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