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2-1 及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对下列哪些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 )(分数:1.00)A.不法侵害B.过失犯罪C.作为犯罪D.抢劫行为2.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是指(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吸收犯D.结果加重犯3.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分数:1.00)A.都是主犯B.都是从犯C.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4.正当防卫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2、 )。(分数:1.00)A.防卫行为必须是在没有其他办法制止不法侵害即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B.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C.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使自己的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D.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甲女夜晚在一行人稀少的路上行走,一男子从后面快步赶来,甲女认为其欲行侵害,于是做好了准备,在该男子与其平行的时候,用挎包猛击该男子,致其轻伤。甲女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防卫不适时6.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乙,这属于( )。(分数:1.00)A.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连续犯7.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
3、。(分数:1.00)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另一方是过失,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与之事前通谋的窝藏犯8.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形属于(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继续犯C.连续犯D.牵连犯9.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上闲逛,恰遇平日与自己不和的刘某。黄某便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头砸其头部,黄某头部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
4、10.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般主犯的处罚原则是( )。(分数:1.00)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重处罚C.按照其参与或组织、领导的全部犯罪处罚D.对其中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罪行处罚11.明知某甲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事前有通谋的,应定何罪?( )(分数:1.00)A.窝藏罪B.包庇罪C.以某甲所犯的罪共同犯罪论处D.以窝藏罪和某甲所犯的罪数罪并罚12.行为人拐卖妇女时有强迫被拐卖妇女卖淫行为的( )。(分数:1.00)A.以拐卖妇女罪论处B.以强迫他人卖淫罪论处C.以拐卖妇女罪与强迫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原则,从一重罪处断13.王某向钱某讨债不成,遂将钱某劫
5、持并关押月余。王某的行为是( )。(分数:1.00)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结果加重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4.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 )。(分数:2.00)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B.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C.必须有共同的犯意D.必须有共同的故意15.下列选项中( )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分数:2.00)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C.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行为是出于过失D.一人和不满 14 周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16.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分数:2.00)A.假想防卫B.防卫不适时C.防卫挑拨D.防卫过当1
6、7.在各类防卫过当案件中,其罪过形式可能有以下哪几种?( )(分数:2.00)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18.对( )犯罪,可以行使特别防卫权。(分数:2.00)A.抢劫B.绑架C.非法拘禁D.强奸19.因主观上不具有共同故意而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是( )。(分数:2.00)A.同时犯B.共同过失犯罪C.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D.实行犯过限20.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主张对下列哪些犯罪行为适用“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罚?( )(分数:2.00)A.结合犯B.连续犯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21.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分数:2.00)A
7、.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吸收犯22.下列情况中,哪些是主犯?( )(分数:2.00)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C.实施犯罪的人D.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23.实质的一罪包括( )。(分数:2.00)A.牵连犯B.连续犯C.继续犯D.想象竞合犯专业基础课-刑法学-12-1 答案解析(总分:3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13.00)1.对下列哪些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 )(分数:1.00)A.不法侵害B.过失犯罪 C.作为犯罪D.抢劫行为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8、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就是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存在。据此,对于过失犯罪,不宜进行正当防卫。2.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是指(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C.吸收犯D.结果加重犯解析:3.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分数:1.00)A.都是主犯B.都是从犯C.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解析:实行犯,是指在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分子。在
9、共同犯罪过程中,不同的实行犯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4.正当防卫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分数:1.00)A.防卫行为必须是在没有其他办法制止不法侵害即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B.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C.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使自己的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D.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解析: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起因条件,即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2)时间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即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4)
10、主观条件,即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5)限度条件,即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从本题来看,只有选项 D 才是成立正当防卫的合法性条件。5.甲女夜晚在一行人稀少的路上行走,一男子从后面快步赶来,甲女认为其欲行侵害,于是做好了准备,在该男子与其平行的时候,用挎包猛击该男子,致其轻伤。甲女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 D.防卫不适时解析:成立正当防卫的一个必备条件是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构成防卫过当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不法侵害现实存在。假想防卫,是指事实上不存在
11、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防卫不适时,是指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时或者已经结束后对侵害人进行的防卫。从本题来看,根本没有不法侵害的现实存在,也没有证据表明该男子可能会对甲女实施不法侵害,因此,甲女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防卫过当,也不属于防卫不适时。甲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该男子)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6.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乙,这属于( )。(分数:1.00)A.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D.连续犯解析:行为人的行为并无一定的持续性,因而也不构成继续犯。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意图(杀甲)所支配的两个不同罪过(对杀甲的直
12、接故意,对伤乙的间接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不同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构成要件,属于想象竞合犯。7.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 )。(分数:1.00)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另一方是过失,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与之事前通谋的窝藏犯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
13、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因此,A、B、C 三项均不构成共同犯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事前有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因此,D 属于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形属于( )。(分数:1.00)A.想象竞合犯B.继续犯C.连续犯 D.牵连犯解析:9.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上闲逛,恰遇平日与自己不和的刘某。黄某便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头砸其头部,黄某头部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
14、的行为属于( )。(分数:1.00)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解析:黄某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可见,黄某是不法侵害人。在这种情况下,刘某为了保护自己而将黄某头部砸出血,是针对不法侵害人而非第三人所实施的防卫行为,因此,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紧急避险;而且,刘某在防卫过程中将黄某头部砸伤,并没有明显超出必要限度,没有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也不成立防卫过当。刘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属于正当防卫。另外,由于刘某的防卫行为是直接针对不法侵害者黄某实施的,不存在对象错误问题。10.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般主犯的处罚原则是( )。(分数:1.00)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重处罚C.
15、按照其参与或组织、领导的全部犯罪处罚 D.对其中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罪行处罚解析: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分为三种: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种。三是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实行犯,又可以是教唆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11.明知某甲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
16、事前有通谋的,应定何罪?( )(分数:1.00)A.窝藏罪B.包庇罪C.以某甲所犯的罪共同犯罪论处 D.以窝藏罪和某甲所犯的罪数罪并罚解析: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事前有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12.行为人拐卖妇女时有强迫被拐卖妇女卖淫行为的( )。(分数:1.00)A.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以强迫他人卖淫罪论处C.以拐卖妇女罪与强迫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原则,从一重罪处断解析: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是拐卖妇女罪的法定从重情节。13.王某向钱某讨债不成,遂将钱某劫持并关押月余。王某的行为是( )。(分数:1.00)A
17、.继续犯 B.连续犯C.牵连犯D.结果加重犯解析: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连续犯和牵连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王某的行为仅有一个(即非法拘
18、禁钱某),因而不属于连续犯和牵连犯。至于结果加重犯,强调的是在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还存在加重结果。从本题来看,并无加重结果,因而王某的行为也不构成结果加重犯。王某的行为符合继续犯的构成要件,属于继续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4.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 )。(分数:2.00)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B.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 C.必须有共同的犯意D.必须有共同的故意 解析:就选项 A 而言,它只是共同犯罪在主体方面的一个体现,并不全面:就选项 C 而言,共同的犯意并不是成立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15.下列选项中( )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分数:2.00)A.二人以
19、上共同故意行为B.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行为是出于过失 D.一人和不满 14 周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解析:选项 B 和 C 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选项 D 则不具备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16.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分数:2.00)A.假想防卫 B.防卫不适时 C.防卫挑拨 D.防卫过当 解析:由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可知,假想防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防卫不适时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防卫挑拨不符合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防卫过当不符合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17.在各类防卫过当案件中,其罪过形式可能有以下哪几种?( )(分数:2.00)A.
20、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解析: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过当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对过当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罪过。至于具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间接故意或者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而不可能是直接故意。18.对( )犯罪,可以行使特别防卫权。(分数:2.00)A.抢劫 B.绑架 C.非法拘禁D.强奸 解析:无过当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限制,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21、,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于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以行使无过当防卫权。19.因主观上不具有共同故意而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是( )。(分数:2.00)A.同时犯 B.共同过失犯罪 C.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 D.实行犯过限 解析:构成共同犯罪,其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就是: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据此,以下几种情况均不能成立共同犯罪:(1)共同过失犯罪
22、。(2)同时犯,是指没有共同实行犯罪的意思联络,而在同一时间针对同一目标实行同一犯罪。(3)同时实施而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4)实行犯过限,是指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20.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主张对下列哪些犯罪行为适用“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处罚?( )(分数:2.00)A.结合犯B.连续犯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解析:结合犯属于法定的一罪,即由法律明文规定为一罪的犯罪形态。由于有法律明文规定,因此,结合犯不存在从一重罪处断的问题。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连续犯不涉及不同罪名问题,也就不存在从一重罪处断的问题。值得注
23、意的是,连续犯的处断原则是按照一罪从重处罚,不要与从一重罪处断相混淆。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均为从一重罪处断。21.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分数:2.00)A.继续犯B.连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解析: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情形,即处断的一罪。属于处断的一罪的犯罪形态包括三种: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继续犯属于实质的一罪,而非处断的一罪。22.下列情况中,哪些是主犯?( )(分数:2.00)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C.实施犯罪的人D.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解析:就选项 C、D 而言,实施犯罪的人是实行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不是主犯。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是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23.实质的一罪包括( )。(分数:2.00)A.牵连犯B.连续犯C.继续犯 D.想象竞合犯 解析:实质的一罪,是指形式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实质上仅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它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牵连犯和连续犯属于处断的一罪,而非实质的一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