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酶(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16,分数:32.00)1.全酶(holoenzyme)(分数:2.00)_2.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 hypothesis)(分数:2.00)_3.酶的特异性(enzyme specificity)(分数:2.00)_4.最适 pH(optimum pH)(分数:2.00)_5.最适温度(optimum temperature)(分数:2.00)_6.不可逆性抑制作用(irreversible inhibition)(分数:2.00)_7.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litive inhib
2、ition)(分数:2.00)_8.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分数:2.00)_9.酶原(zymogen)(分数:2.00)_10.同工酶(isozyme)(分数:2.00)_11.比活性(specific activity)(分数:2.00)_12.酶偶联测定法(enzyme coupled assay)(分数:2.00)_13.核酶(ribozyme)(分数:2.00)_14.多酶复合物(multienzyme complex)(分数:2.00)_15.多功能酶(multifunctional enzyme)(分数:2.00)_16.酶的活性中心(enzymatic a
3、ctive center)(分数:2.00)_二、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三、BA 型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7.决定酶特异性的因素是 A.酶的亚基数目 B.酶的非蛋白质部分 C.酶的 Km D.辅酶或辅基的种类 E.酶蛋白(分数:2.00)A.B.C.D.E.1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中心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C.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中心 E.酶原激活实质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
4、的过程(分数:2.00)A.B.C.D.E.19.关于酶的诱导契合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分子的构象与底物的结构无需形变,即可完全契合,发生催化反应 B.酶分子的构象与底物的结构并不完全吻合,两者结合时结构均有形变 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E.酶的构象发生变化而底物的结构不改变(分数:2.00)A.B.C.D.E.20.酶促反应中速率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呈现零级反应,最恰当的解释是 A.酶与底物发生不可逆性结合 B.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中心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的底物与酶发生不利
5、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E.酶发生了别构调节作用(分数:2.00)A.B.C.D.E.21.已知某种酶的 Km为 0.05mol/L,要使此酶催化的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 80%,底物浓度应该是 A.0.04mol/L B.0.8mol/L C.0.2mol/L D.1.0mol/L E.0.02mol/L(分数:2.00)A.B.C.D.E.2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特点是 A.反竞争性可逆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可逆抑制 D.非竞争性可逆抑制 E.不可逆抑制(分数:2.00)A.B.C.D.E.23.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底物的自由能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
6、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产物的自由能 E.体内有良好的调节系统(分数:2.00)A.B.C.D.E.24.不可逆性酶促反应的影响特点是 A.产物热力学稳定性大于反应物 B.低于平衡条件 C.产物积聚 D.酶浓度高 E.环境温度偏高(分数:2.00)A.B.C.D.E.25.金属离子参与以下功能,不包括 A.为酶蛋白主要基团提供电子对 B.维持酶分子的活性构象 C.在酶与底物之间起桥梁作用 D.传递电子 E.中和电荷,降低静电斥力(分数:2.00)A.B.C.D.E.26.以下决定酶的特异性,例外的是 A.催化底物结构特异性 B.催化底物的旋光特异性 C.催化底物的化学基团特异性 D.催化底物的顺
7、-反特异性 E.催化底物中元素的原子量(如 12C与 14C的区分)(分数:2.00)A.B.C.D.E.27.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与下列维生素有关,例外的是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B6 D.维生素 PP E.泛酸(分数:2.00)A.B.C.D.E.28.同工酶的特点是 A.它们的 Km一定相同 B.它们的等电点相同 C.它们的分子结构一定相同 D.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E.它们的辅基一定相同(分数:2.00)A.B.C.D.E.29.下列关于酶别构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可逆的共价调节 B.一种不可逆的非共价调节 C.通过磷酸化作用 D.通
8、过酶的调节部位发挥作用 E.别构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分数:2.00)A.B.C.D.E.30.下列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B.盐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C.二硫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D.肽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E.疏水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分数:2.00)A.B.C.D.E.31.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当S=2K m时,其反应速率 V等于AV maxB2V maxCDE (分数:2.00)A.B.C.D.E.32.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别构效应 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
9、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酶蛋白的协同效应(分数:2.00)A.B.C.D.E.33.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 A.酶的来源 B.酶的结构 C.酶的理化性质 D.酶促反应性质 E.酶催化的底物结构(分数:2.00)A.B.C.D.E.34.别构酶的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呈 S型,它说明的问题是 A.此别构酶为具负协同效应的酶 B.底物分子与别构酶一个亚基结合后能促进其他亚基与底物的结合 C.别构酶是米氏酶的一种特例 D.别构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一系列步骤 E.此别构酶的多个底物分子同时与酶快速结合(分数:2.
10、00)A.B.C.D.E.35.有关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 NAD+为辅酶 B.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是由 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有茎环结构和随后的寡聚 U E.能催化 RNA的自我剪接(分数:2.00)A.B.C.D.E.36.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基团是 A.巯基 B.羟基 C.羧基 D.咪唑基 E.氨基(分数:2.00)A.B.C.D.E.37.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质产量最高 B.转换系数最高 C.酶活性单位数值很大 D.比活性最高 E.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分数:2.00)A.B.C.D.E.38.有关米氏常数叙述正确的是 A.随酶
11、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是酶的特征常数 E.与酶所催化的反应无关(分数:2.00)A.B.C.D.E.39.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形成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称为 A.诱导契合 B.酶原激活 C.反馈调节 D.同促效应 E.别构调节(分数:2.00)A.B.C.D.E.40.酶的比活性指的是 A.任何纯酶的活性与其粗酶的活性比 B.每毫克酶蛋白的酶活性单位数 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性单位 D.与标准酶制剂比较酶的活性 E.最适底物存在时酶的活性(分数:2.00)A.B.C.D.E.41.关于 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影响必需基团解
12、离状态 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 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 Km(分数:2.00)A.B.C.D.E.42.酶催化反应达到平衡时决定底物转化为产物比率的参数是 A.酶的比活性高低 B.酶的 Vmax C.酶的转换数 D.酶的 Km E.底物浓度(分数:2.00)A.B.C.D.E.43.具有正协同性的酶与底物结合后,以 V对S做图,曲线特点是 A.S型曲线 B.斜率大于 1的直线 C.斜率为 1的直线 D.矩形双曲线 E.钟形曲线(分数:2.00)A.B.C.D.E.44.可以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的酶抑制类型是 A.不可
13、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反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分数:2.00)A.B.C.D.E.45.测定酶活性时,反应速率对底物作用的反应类型是 A.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混合级反应 D.二级反应 E.平台期反应(分数:2.00)A.B.C.D.E.46.一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的动力学效应特点是 A.Km增加,V max不变 B.Km减小,V max不变 C.Vmax增加,K m不变 D.Vmax减小,K m不变 E.Km增加,V max增加(分数:2.00)A.B.C.D.E.47.乳酸脱氢酶透析后活性下降的原因是 A.酶活性丧失 B.酶量减少 C.亚基分离 D.辅酶
14、与酶蛋白质分离 E.可逆性抑制剂被除去(分数:2.00)A.B.C.D.E.48.临床上低温麻醉的原因是 A.低温使酶活性增大 B.低温使酶活性下降 C.低温使酶活性丧失 D.低温是酶的最适温度 E.低温导致酶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数:2.00)A.B.C.D.E.49.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结合基团 B.催化基团 C.碱性基团 D.酸性基团 E.疏水基团(分数:2.00)A.B.C.D.E.50.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 B.酶的免疫学特性 C.酶的活性中心 D.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E.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数:2.00)A.B.C.D.E.酶(
15、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16,分数:32.00)1.全酶(holoenzyme)(分数:2.00)_正确答案:(结合酶中酶蛋白质和辅因子结合成完整的分子时,才具有活力,此完整的酶分子为全酶。)解析:2.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 hypothesis)(分数:2.00)_正确答案:(酶在与底物结合前,酶分子的构象与其所催化的底物结构并非完全吻合;与底物分子结合时,酶与底物的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形变、相互适应,使酶活性中心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称为诱导契合学说。)解析:3.酶的特异性(enzyme specificity)(分数:2
16、.00)_正确答案:(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进行一种类型的化学反应,以得到一定结构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的特异性。)解析:4.最适 pH(optimum pH)(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某一 pH环境下,使各必需基团的解离情况得到统筹兼顾,相互协调,酶可以发挥最大活性。这种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系统的 pH称为酶的最适 pH。)解析:5.最适温度(optimum temperature)(分数:2.00)_正确答案:(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时的反应系统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解析:6.不可逆性抑制作用(irreversible inhibition)(分数:2.00)_正确答
17、案:(有些抑制剂通常与酶活性中心以共价键牢固结合,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将其除去,这种抑制作用称为不可逆性抑制作用。)解析:7.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litive inhibition)(分数:2.00)_正确答案:(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正常结合。)解析:8.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分数:2.00)_正确答案:(细胞内有些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个部位可与一些代谢物分子可逆结合,引起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这些通过构象改变而影响其活性的酶称为别构酶。)解析:9.酶原(zymogen)(分数:2.00)_正确
18、答案:(少部分酶在细胞内刚合成时并无活性,这类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解析:10.同工酶(isozyme)(分数:2.00)_正确答案:(将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特性各不相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解析:11.比活性(specific activity)(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指每毫克酶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代表单位质量蛋白质的催化能力。)解析:12.酶偶联测定法(enzyme coupled assay)(分数:2.00)_正确答案:(许多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虽然不能直接检测,但可以与另外的酶偶联,偶联的酶利用上一个酶催化的产物为底
19、物,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反应后的产物可以直接测定,这种间接测定酶活性的方法称为酶偶联测定法。)解析:13.核酶(ribozyme)(分数:2.00)_正确答案:(将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统称为核酶。)解析:14.多酶复合物(multienzyme complex)(分数:2.00)_正确答案:(生物体代谢途径是由许多酶连续催化完成的,这些催化不同化学反应,但功能相关的酶组合在一起,称为多酶复合物或多酶体系。)解析:15.多功能酶(multifunctional enzyme)(分数:2.00)_正确答案:(有些酶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融合,将多种催化功能相关的酶融合成一条多肽链,这类酶称为多功能酶
20、。)解析:16.酶的活性中心(enzymatic active center)(分数:2.00)_正确答案:(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隔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十分接近,构成特定的与酶催化活性密切相关的区域,称为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解析:二、B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三、BA 型题/B(总题数:34,分数:68.00)17.决定酶特异性的因素是 A.酶的亚基数目 B.酶的非蛋白质部分 C.酶的 Km D.辅酶或辅基的种类 E.酶蛋白(分数:2.00)A.B.C.D.E. 解析:1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活性中心是酶
21、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中心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C.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中心 E.酶原激活实质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分数:2.00)A.B.C.D. E.解析:19.关于酶的诱导契合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分子的构象与底物的结构无需形变,即可完全契合,发生催化反应 B.酶分子的构象与底物的结构并不完全吻合,两者结合时结构均有形变 C.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D.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E.酶的构象发生变化而底物的结
22、构不改变(分数:2.00)A.B. C.D.E.解析:20.酶促反应中速率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呈现零级反应,最恰当的解释是 A.酶与底物发生不可逆性结合 B.酶与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中心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的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E.酶发生了别构调节作用(分数:2.00)A.B.C. D.E.解析:21.已知某种酶的 Km为 0.05mol/L,要使此酶催化的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 80%,底物浓度应该是 A.0.04mol/L B.0.8mol/L C.0.2mol/L D.1.0mol/L E.0.02mol/L(分数:2.00)A.B.C.
23、 D.E.解析:2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特点是 A.反竞争性可逆抑制 B.底物抑制 C.竞争性可逆抑制 D.非竞争性可逆抑制 E.不可逆抑制(分数:2.00)A.B.C. D.E.解析:23.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A.降低底物的自由能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产物的自由能 E.体内有良好的调节系统(分数:2.00)A.B.C. D.E.解析:24.不可逆性酶促反应的影响特点是 A.产物热力学稳定性大于反应物 B.低于平衡条件 C.产物积聚 D.酶浓度高 E.环境温度偏高(分数:2.00)A. B.C.D.E.解析:25.金属离子参与以下功能,不包括
24、 A.为酶蛋白主要基团提供电子对 B.维持酶分子的活性构象 C.在酶与底物之间起桥梁作用 D.传递电子 E.中和电荷,降低静电斥力(分数:2.00)A. B.C.D.E.解析:26.以下决定酶的特异性,例外的是 A.催化底物结构特异性 B.催化底物的旋光特异性 C.催化底物的化学基团特异性 D.催化底物的顺-反特异性 E.催化底物中元素的原子量(如 12C与 14C的区分)(分数:2.00)A.B.C.D.E. 解析:27.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与下列维生素有关,例外的是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B6 D.维生素 PP E.泛酸(分数:2.00)A.B.C. D
25、.E.解析:28.同工酶的特点是 A.它们的 Km一定相同 B.它们的等电点相同 C.它们的分子结构一定相同 D.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 E.它们的辅基一定相同(分数:2.00)A.B.C.D. E.解析:29.下列关于酶别构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可逆的共价调节 B.一种不可逆的非共价调节 C.通过磷酸化作用 D.通过酶的调节部位发挥作用 E.别构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分数:2.00)A.B.C.D. E.解析:30.下列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B.盐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C.二硫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D.肽
26、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 E.疏水键断裂,酶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分数:2.00)A.B.C.D. E.解析:31.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当S=2K m时,其反应速率 V等于AV maxB2V maxCDE (分数:2.00)A.B.C.D. E.解析:32.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别构效应 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酶蛋白的协同效应(分数:2.00)A.B.C. D.E.解析:33.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 A.酶的来源 B.酶的结构 C.酶的理化性质
27、D.酶促反应性质 E.酶催化的底物结构(分数:2.00)A.B.C.D. E.解析:34.别构酶的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呈 S型,它说明的问题是 A.此别构酶为具负协同效应的酶 B.底物分子与别构酶一个亚基结合后能促进其他亚基与底物的结合 C.别构酶是米氏酶的一种特例 D.别构酶所催化的反应包括一系列步骤 E.此别构酶的多个底物分子同时与酶快速结合(分数:2.00)A.B. C.D.E.解析:35.有关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 NAD+为辅酶 B.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是由 sn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有茎环结构和随后的寡聚 U E.能催化 RNA的自我剪接(分数:2.00)
28、A.B.C.D.E. 解析:36.有机磷农药作为酶的抑制剂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基团是 A.巯基 B.羟基 C.羧基 D.咪唑基 E.氨基(分数:2.00)A.B. C.D.E.解析:37.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质产量最高 B.转换系数最高 C.酶活性单位数值很大 D.比活性最高 E.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分数:2.00)A.B.C.D. E.解析:38.有关米氏常数叙述正确的是 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是酶的特征常数 E.与酶所催化的反应无关(分数:2.00)A.B.C.D. E.解析:39.胰蛋白酶原经肠激酶作用后形成
29、有活性的酶,这一步骤称为 A.诱导契合 B.酶原激活 C.反馈调节 D.同促效应 E.别构调节(分数:2.00)A.B. C.D.E.解析:40.酶的比活性指的是 A.任何纯酶的活性与其粗酶的活性比 B.每毫克酶蛋白的酶活性单位数 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性单位 D.与标准酶制剂比较酶的活性 E.最适底物存在时酶的活性(分数:2.00)A.B. C.D.E.解析:41.关于 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 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 Km(分数:2.00)A.B.C.D. E.解析:
30、42.酶催化反应达到平衡时决定底物转化为产物比率的参数是 A.酶的比活性高低 B.酶的 Vmax C.酶的转换数 D.酶的 Km E.底物浓度(分数:2.00)A.B.C. D.E.解析:43.具有正协同性的酶与底物结合后,以 V对S做图,曲线特点是 A.S型曲线 B.斜率大于 1的直线 C.斜率为 1的直线 D.矩形双曲线 E.钟形曲线(分数:2.00)A. B.C.D.E.解析:44.可以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的酶抑制类型是 A.不可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 D.反竞争性抑制 E.别构抑制(分数:2.00)A.B. C.D.E.解析:45.测定酶活性时,反应速率对
31、底物作用的反应类型是 A.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混合级反应 D.二级反应 E.平台期反应(分数:2.00)A. B.C.D.E.解析:46.一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的动力学效应特点是 A.Km增加,V max不变 B.Km减小,V max不变 C.Vmax增加,K m不变 D.Vmax减小,K m不变 E.Km增加,V max增加(分数:2.00)A. B.C.D.E.解析:47.乳酸脱氢酶透析后活性下降的原因是 A.酶活性丧失 B.酶量减少 C.亚基分离 D.辅酶与酶蛋白质分离 E.可逆性抑制剂被除去(分数:2.00)A.B.C.D. E.解析:48.临床上低温麻醉的原因是 A.低温使酶活性增大 B.低温使酶活性下降 C.低温使酶活性丧失 D.低温是酶的最适温度 E.低温导致酶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数:2.00)A.B. C.D.E.解析:49.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结合基团 B.催化基团 C.碱性基团 D.酸性基团 E.疏水基团(分数:2.00)A.B. C.D.E.解析:50.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A.酶分子的空间构象 B.酶的免疫学特性 C.酶的活性中心 D.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E.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数:2.00)A.B.C.D.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