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宾市 2013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 一 ) 古诗文默写 ( 10 分 ) 1 填空 ( 1) 子曰: ,不亦说乎 ?( 论浯 学而 ) ( 2) 俱怀逸兴壮思飞, 。 ( 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 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灭寺夜游 ) (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 5) 红楼梦中有诗云: “ 质来洁去还洁清去,不叫污陷淖泥中。 ” 爱莲说一文表意 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 ( 6)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两句诗,高适 别董大中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
2、”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 , 。 ” ( 7) 古诗词中有很多体现亲情的名句,请写出上下相联的两句: “ , 。 ” (二)基础及应用( 15 分)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炽热 ( zh) 纤细 ( xin) 狡黠 ( xi) 锲而不舍 ( qi) B 匀称 ( chn) 愧怍 ( zu) 屡次 ( l) 鲜为人知 ( xin) C 稽首 ( j) 参差 ( c) 亘古 ( gn) 戛然而止 ( ji) D 玷污 ( din) 荫庇 ( yn) 两栖 ( x) 锐不可当 ( dng) 3 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 A 萧
3、瑟 憔悴 相形见拙 鞠躬尽瘁 B照相 剽悍 迥乎不同 迫不急待 C 骄奢 绮丽 沧海桑田 冥思遗想 D 琐屑 赢弱 变幻多姿 土地平旷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 分 ) A 在 “420” 芦山地震灾后过渡安置工作中,雅安市各级工会采取多种措施引导职 工充分发扬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 B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 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町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在学其 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 你必须
4、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 这句话出自莎士比 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之日。 B “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 这句话 出自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薛宝钗之口。 C “ 唐宋八大家 ” 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杜甫、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 D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深受印度作家泰 戈尔的影响,主 要作品有繁星女神寄小读者等。 6 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 A “ 王羲之书如龙跳
5、天门,虎卧凤阙;韦诞 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 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 “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 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运用反 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 ( 5 分 )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 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 A ,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 实,还有 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 B 、 C 、 D ( 1) 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 A、 B、 C、 D 处的成语。 ( 2 分 ) ( 2) 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 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 3 分
7、 ) 二、阅读理解( 4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 16 分) 独腿人生 罗伟章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 ,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只得坐公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 ,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四十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五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 .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
8、算。可五元再加 一元,就是三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三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块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 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五十岁以上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
9、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和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 ,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
10、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在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 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向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 出“吱吱”的尖叫
11、,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的我!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蹿,我想走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 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呀!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他
12、说:“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 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乎悲壮的情感。 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 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
13、豪。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我两元钱。 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拢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太流泪的人。 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 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
14、腿这般有力过。 8 本文采用第 人称的写法,叙述了 的故事。 ( 18 字内 )( 3 分 ) 9 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 ( 3 分 ) 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 的裤管。 10 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 6 分 ) ( 1) “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休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 ?( 3 分 ) ( 2) 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一处作简要分析。 ( 3 分 ) 11 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样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
15、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我”为什么会有选样的感觉 ? 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 ( 4 分 ) ( 二 ) 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 ( 14 分 ) 名人传序 罗曼罗兰 我愿证明,谁若行为高尚、善良,必同样能承受苦难。 贝多芬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多么 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人生是充满苦难的。对于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尽无休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 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
16、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连 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伸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 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蹉跌。他们求助,求一个朋友。 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些英雄的友人,一些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这些 “名人传”不是为野心家的骄傲申说的,而是献给受难者的。实际上谁又不是受难者呢?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苦痛的人吧!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 界的黑暗,受着真理之光的烛照。即是今日,在我们近旁,我们也看到闪耀着两朵最纯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毕
17、加大佐和蒲尔民族 。即使他们不曾把浓密的黑暗一扫而空,至少他们在一闪之下已给我们指点了大路 。跟着他们走罢,跟着那些散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孤独奋斗的人走吧。让我们 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 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 些空虚的偶像,匹配卑俗的灵魂;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
18、难 ,或是悲惨的命运,使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手,在贫穷与疾 病的钻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破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 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分子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罢;倘使我们太懦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 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 他们的 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有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19、 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还曾希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 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 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英雄,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时说道:“噢,人啊,你当自助!” 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 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
20、,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 12 细品第一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打开窗子”? ( 3 分 ) 13 名人传中的“名人”除了贝多芬,还有哪些人 ? 作者为什么将“名人”的“首席位置”给了贝多芬 ?( 5 分 ) ( 1) 名人传中的“名人”除了贝多芬,还有 。 ( 2 分 ) ( 2) 作者把“名人”的“首席位置”给贝多芬的原因是: 14 文章引用贝多芬的话作为题记起什么作用 ?( 2 分 ) 15
21、 “ 人啊,靠你自己吧 !” 贝多芬的这句话,定会给你不少启发。其实,古今中外有 很多饱经磨难却最终依靠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就了伟大事业而名垂千古的事例。请自选其中一例对下面句子进行仿写。 ( 4 分 ) 例句:贝多芬一生虽遭受诸多致命打击,但他却以超人的毅力从黑暗悲苦的深渊中走出 来,并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等享誉世界的名曲,奏出了人类得胜的凯歌。 仿句: ( 三 ) 古诗文阅读 ( 15 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6-17 题。 ( 5 分 )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 割昏晓。 荡胸生 层 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本诗颔联中用得
22、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 1 分 ) 17 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 ?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 4 分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 18-21 题。 ( 10 分 ) 【甲】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23、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 下
24、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 A 辍耕 之 垄上 舜发于畎亩 之 中 B 佣者笑 而 应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 死于安乐也 C 为 天下唱 行拂乱其所 为 D 百姓多闻 其 贤 曾益 其 所不能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 A 举 大计亦死 百里奚 举 于市 B 必先 苦 其心志 天下 苦 秦久矣 C 扶苏以 数 谏故 项燕为楚将, 数 有功 D 等死, 死 国可乎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 于安乐也 20 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分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21 胨涉历尽艰辛最
25、终“立为王,号为张楚”,舜、博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均出身卑微但终成大业。请细读甲、乙两则选段,并摘选其中你认为最恰当的原句回答他们成功的缘由。 ( 3 分 ) 三、表达交流 ( 50 分 ) 22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理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如选第 ( 1) 题,请将下面提示的文字抄在作文卷上作为第一段,再续写。 ( 1) 悉心品味下面文章的开头,充分发挥想象,自拟题目自定主题,续写该篇文章。 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 ( 2) 用心咀嚼下面的名言,然后以 “ 成长的滋味 ”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 选。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 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老年时才不致空虚。 达 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