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 资源ID:139873       资源大小:772.6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1、 2013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卷 学校 _姓名 _准考证号 _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 40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8 分,每小 题 2 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安培 B伏特 C焦耳 D瓦特 2

    2、图 1 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A B C D 图 1 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笔杆 B橡胶手套 C不锈钢尺 D陶瓷碗 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5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脑 B电热杯 C电视机 D电风扇 6图 2 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7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 图 3 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 8下列实

    3、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9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则质量为 2kg 的水,温度从 25C 降低到 20C放出 的热量 是 A 4.2104J B 2.1105J C 1.68105J D 3.78105J 10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4、 11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 如图 4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12图 5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开关 S 闭合,灯 L 正常发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亮 13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

    5、钢珠。在实验车 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图 6 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 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图 3 14图 7 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圆柱体 M 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 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 拉力为 900N,连接圆柱体 M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3000N。圆柱体 M高为 3m,底面积为 0.02m2,密度为 4.5 103kg/ m。在绳端拉力 F 作用下,圆柱体 M 从其下表面距水面 15m 处匀速上升到其上表面与水面相平的过程中用了 3min,

    6、在这个过程中,拉力 F 的功率为 16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钢架对定滑轮的拉力为 T。在圆柱体 M 被缓慢拉出水的过程中,圆柱体 M 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 取 10N / 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压强 p 的最小值为 15000Pa B拉力 T 的大小为 2700N C拉力 F 的大小为 64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 9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 12 分, 每小题 3 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一定

    7、会产生磁场 B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改变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D如果通电线圈在磁场作用下转动,则线圈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来的 16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动能保持不变 C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 : A零下 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

    8、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 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由于水桶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手上 B用 3N 的力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3N C用大小不变的力 F 竖直拉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 的钩码, F 一定大于 mg D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跳板向下弯,人对跳板的作用力与跳板对人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三、填空题(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9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 20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1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斥力。 22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 , 能转化为机械能。 23

    9、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V,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A,通电时间为 10s,电流做功 J。 24将圆柱体 B 竖立在圆柱形容器 A 的水平底面上,圆柱体 B 对容器 A 底面的压强为 p0。向容器 A 内缓慢注水,记录注入水的质量 m 和所对应的水对容器 A 底面的压强 p,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体 B 的体积为 2800cm3,则 P0 等于 Pa。( g 取 10N/k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35 分, 25-30、 33-36 题各 2 分, 31, 37 题各 3 分, 32 题 4 分, 38 题 5 分) 25如图 8 所示,物体 A 的长度为 cm。 26如图 9 所示,电度

    10、表的示数为 kW h。 27如图 10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8如图 11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9如图 12 所示,虚线框内画出了通电螺线管 C 的 A 端,通电螺丝管 D 的 B 端以及小指 针在各位置上静止时的指向。图中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小磁针的 N 极,由此可以判断 出通电螺线管 C 的 A 端是 极。(选填“ N”或“ S”) 30下表是小文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小文测得水的沸点是 ; ( 2)水沸腾后,继 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1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 13 所

    11、示,其中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固定 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1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3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像,则该像是 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40cm 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 烛焰 的像。(选填 “倒立”或“正立”)。 32小岩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 ( 1)小岩选择了满足

    12、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 14 所示,请你添加一 条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半 S,滑动变阻 器滑片 P 滑到某一位置是,电压表的示 数如图 15甲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15 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 Rx 的阻值为 。 33如图 16 所示, MM为平面镜, AO 为入射光线, ON 为法线,入射角AON 等于 45,已知 NOB 等于 30, NOC 等于 45, NOD 等于 60,则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射出。(选填“ OB”、“ OC”或“ OD”) 来源 : 34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

    13、线运动,其路程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 17 所示。当 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 s。 35小阳利用刻度尺、塑料碗、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块铁矿石的密度。以下是小阳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1)在圆柱形玻璃筒内放入适量的水,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塑料碗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 h1,并记录在表格中; ( 2)将铁矿石轻轻放入塑料碗中,塑料碗仍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圆柱形玻璃筒内水的深度为 h2,并记录在表格中; ( 3) ( 4)已知水的密度为 ,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 计算铁矿石的密度 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

    14、中。 36下表是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电功率 P 和电阻 R 的关系: P。 R/ 5 10来源 : 15 20 25 30 P/W 2.6 2.4 2.2 2.0 1.8 1.6 3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东认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 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有关。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两个大小不同、 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带挂钩的立方体木块 A 和 B,弹簧测力计和细线。请 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8.实验桌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橡皮筋一根,弹簧测力计(量程 0-5

    15、N)一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50g)一盒、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西线若干。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如果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F1 与 F2 的方向相反,且 F1 大于 F2,则 F1 与 F2 的 合力F=F1-F2.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可画示意图辅助说明),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五、计算题(共 13 分, 39 题 6 分, 40 题 7 分) 39. 如 图 18 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当 闭合开关 S、 S1 和 S3, 断开开关 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U1,电阻R1 的 电 功率 为 P1=8W, 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6、1; 当闭合 开关 S 和 S2,断开开关 S1 和 S3, 滑片 P滑到另一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 U2,电阻R1 与 滑动变阻器的总 电 功率 为 P2=3.5W, 电流 表的示数为 I2; 当 闭合开关 S, 断开开关 S1、 S2 和 S3, 滑片 P 滑到 B 端时, 电阻 R2 的 电 功率 为 P3, 电流表的示数为 I3。 已知:5121 RR,7421 UU。求: ( 1)电 流 I1 与 I2 之比 ; ( 2) 电 功率 P3。 40、如 图 19 所示, 杠杆 AD 放在钢制水平凹槽 BC 中,杠杆 AD 能以 B 点 或 C 点 为支点在竖直平 面内转动, BC=0

    17、.2m。细线的一端系在杆杠 A 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 。 物体 E 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 H 通过细线挂在杠杆的 D 端 。 与杠杆 D 端固定连接的水平圆盘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F。 已知 60N F 200N,动滑轮的质量 m0=1 ,物体 H 的密度 =2103kg/m3, AD=0.8m, CD=0.2m。杠杆、圆盘、细线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g 取 10N/ kg.为使杠杆 AD 保持水平平衡,求; ( 1) 物体 E 的 最小质量 m; ( 2) 物体 H 的 最小体积 V。 2013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8、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 案 B D C C B B D A A A D B C A 二、多项选择题 题 号 15 16 17 18 答 案 AD BC AC BD 三、填空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9 电流 20 直线 21 引 22 内 23 60 24 1400 四、实验与探究题 25 3.80 26 6352.6 27 2 28 39 29 5 30 99 不变 31缩小 倒立 正立 32如图 14 2.5 0.5 5 33 OC 34. 20 35( 3)将塑料碗中的石块取出,轻轻放入玻璃筒中,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筒中水的深度 h

    19、3,并记录表格中。 ( 4) 36 P=2.8w-(0.04w/)R 37.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 1)把 A 放在木板上,把 B 叠放在 A 上,用细线 X 系住物体 A 绕过定滑轮,用以调零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匀速向上拉动,使 A、 B 一起水平匀速运动,读出拉力 F1并记录。 ( 2)把 B 放在木板上,把 A 叠放在 B 上,按照上述步骤, 出拉力 F2并记录。 实验现象; 因为 A、 B 叠加在一起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但是 A、 B 大小不同,受力面积不同,所以压强不同。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 F1=F2,所以滑动摩擦力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强无关。所以小东的观点是错

    20、误的。 38实验步骤: ( 1) 用以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用字母 F21表示 ,再用细线做成绳套将橡皮筋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橡皮筋的另一头挂上一个小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橡皮筋的端点(挂钩码处)使其伸长到一定长度 ,待示数稳定后读出拉力 F11,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为l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 2) 在 取下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橡皮筋,使其长度为 l1,读出拉力 F1并记录数据。 ( 3) 在 橡皮筋的端点处每次增加一个够吗 , 仿照步骤 ( 1) ( 2) 再做 5 次实验,并记录 5 次 F22- F26、 F12- F16、 F1-F6、 l1-

    21、 l6的数值。 实验数据记录表 数据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F2/N L/cm F1/N F/N 五、计算题 (共 13 分) 39. 解: 闭合开关 S、 S3、 S1, 断开 S2, P 在某一位置时, 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 当开关 S、 S2 都闭合时, 断开 S1、 S3, P在另一位置时, 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 S, 断开 S1、 S2、 S3, P 在 B 端时, , 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 1) 由图甲得: U1= I1 R1 P1=I12R1 由图乙得: U 2= I2( R1+RB) P2=I22(R1+RB) 已知:7421 UU WWUIPP5.

    22、38UI221121 解得:4121 II( 2))( 12 1121 BRRIRIUU= 解得: RB=6R1 由图甲、乙得: I1( R1+RA) = I2 (R1+R2+RB) 5122 RR解得: 22RRA 由图 甲 得: 总功率 P= WWWRURRUA24168352212 WRU 4.1422 P3= WWRUP 104.1436253625223 40 解: ( 1)当 压 力为 F1=60N 时 ,以 动滑轮 E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如图 1 所示;杠杆以 B 为 支点 时 受力如图 2 所示; ,以物体 H 为研究 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3 所示。 当压力为 F2=200

    23、N 时,以动滑轮 E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4 所示;杠杆以 C 为支点时受如图 5 所示;,以物体 H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6 所示。 由图 1、 4 得: 2FA= G0 + GE 由图 3、 6 得: GH= FD + F 浮 由图 2 得: 当压力为 F1=60N 时( G0 + GE) LAB/2=(F1+GH- F 浮 ) BD 由图 5 得:当压力为 F2=200N 时( G0 + GE) LAC/2=(F2+GH- F 浮 ) CD AB=BD=0.4m AC=0.6m CD=0.2m GH=2 F 浮 解得: GE=130N mE= GE/g= 13 GH=2 F 浮 =20N VH= GH/(g)= 1.010-3m3,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