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7456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4,分数: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选择句式的主要依据是:( )、( )、( )。(分数:2.00)_3.比喻的基本类型有( )、( )、( )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 ),用“是”作喻词的是( ),这两种比喻都由( )、( )和( )三个部分构成。(分数:2.00)_4.本体事物不具有喻体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它是以反托正,相反相成,通过联想,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的比喻是( )。(分数:2.00)_二、名词

    2、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修辞_6.主动句(分数:2.00)_比喻_拟人_仿词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什么是语言环境?构成语境的因素有哪两方面?(分数:2.00)_11.试举例说明对偶的类型。(分数:2.00)_12.结合下面的例句,谈谈婉曲和反语、双关的区别。这姑娘的装束很素气,一身粗布的蓝袄黑裤儿,但她一出现不由得使人眼睛一亮,非留意端详几眼不可。日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分数:2.00)_13.举例说明什么是仿词。(分数

    3、:2.00)_14.简要说明排比和层递的异同。(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5.句式选择的总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16.从句式选择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修辞效果?那种假统一论,不合理的统一论,形式主义的统一论,乃是亡国的统一论,乃是丧尽天良的统一论。抑不住的颂歌啊,尽情地唱吧,止不住的喜泪呀,甜甜地流吧,金子般的光辉题词啊,把各族人民团结的金桥飞架!他生得身材高大,面貌敦厚,眉目间透出股英武的俊气。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分数:2.00)_17.现代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除了讲

    4、到的五组,还有哪些?举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分数:2.00)_18.分析下面各组的原句和改句,说明它们属于哪种句式变换,再指出改句的修辞效果。A原句: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诵。改句:苏轼有名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久为人所传诵。B原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气太热,要多喝开水,等会来了咸菜要猛吃。告诉他: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砂土倒干净,要不走到家就会打泡的!还告诉他: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改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热要多喝开水,等会儿来了咸菜要猛吃;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沙土倒干净,要不到

    5、家会打泡的,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分数:2.00)_19.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波浪“哗哗啦啦”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溅起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分数:2.00)_20.形式上带有“像、好像、同、如同”一类词的,有的是明

    6、喻,有的不是。是与不是的根据是什么?举例说明。(分数:2.00)_21.就下面两句进行比较,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在哪里。满天的阳光下,一川的翡翠雕刻似的大瓜,一个个大如斗。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有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分数:2.00)_22.试就比拟的运用分析一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修辞效果。(分数:2.00)_23.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分数:2.00)_24.夸张常常借助哪些辞格加强表达效果?举例说明。(分数:2.00)_25.运用反语应力求明显,切忌含混。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分数:2.00)_26.下面的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7、?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口袋小米,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杜鹏程保卫延安)我妈呀,心里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自己,老是说:咱是人民代表,只能奉献,不能索取。别人家里都现代化了,我们还是一贯制。(分数:2.00)_27.举例说明设疑与设问、省略的区别。(分数:2.00)_28.下边两句,一个用对偶手法,一个不用。比较一下,用和不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8、,我们应当向科学进军,不怕征途上的千难万险。向科学进军不畏征途坎坷,朝四化迈步何惧道路崎岖。(分数:2.00)_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4,分数: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选择句式的主要依据是:( )、( )、(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等)解析:3.比喻的基本类型有( )、( )、( )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 ),用“是”作喻词的是(

    9、 ),这两种比喻都由( )、( )和( )三个部分构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暗喻;本体;喻体;喻词)解析:4.本体事物不具有喻体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它是以反托正,相反相成,通过联想,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的比喻是(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反喻)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修辞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解析:6.主

    10、动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动句是指施事做主语的句式。)解析:比喻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辞格,也叫“譬喻”。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解析:拟人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拟人是比拟的一种类型,它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解析:仿词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一种辞格。它包括音仿和义仿。)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什么是语言环境?构成语境的因素有哪两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11、答案:(1)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语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2)构成语境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语境因素,它指包括身份、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在内的说写者的自身因素,它直接制约着个人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二是客观语境因素,它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场合、听者、读者等动态因素。主、客观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解析:11.试举例说明对偶的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对称,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从结构上分,对偶

    12、可分为严式和宽式两类;从意义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类。例如: 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从结构上分,严式;从意义上分,正对)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宽式,反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严式,串对)解析:12.结合下面的例句,谈谈婉曲和反语、双关的区别。这姑娘的装束很素气,一身粗布的蓝袄黑裤儿,但她一出现不由得使人眼睛一亮,非留意端详几眼不可。日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姑娘的装束很素气,一

    13、身粗布的蓝袄黑裤儿,但 她一出现不由得使人眼睛一亮,非留意端详几眼不可。 日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 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 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 我在走我的路 。(鲁迅故乡) 婉曲和反语的区别是:反语是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褒义贬用或贬义褒用)来表达本意,如例中,故意将“伟绩”、“武功”褒义贬用,讽刺意味极浓;婉曲则是借用与之相关的同义语句含蓄委婉地来表达本意,即同义代替,例中加横线的句子就间接曲折地描述了姑娘的美丽。 婉曲和双关都具有表面意义和本意,它们的区别是: 婉曲是故意避用直接表达某事物的语句,而借用与之

    14、相关的、含蓄委婉的同义语句来表达本意,其表面意义和本意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双关则是有意使同一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其表面意义和本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例表面指“我”离开故乡时所走的水路,实质上是“人生之路”。 双关一般要利用语句的同音或多义这些条件,例就利用了“路”的本意和比喻用法构成了双关;而婉曲则不需要这样的条件,如例。)解析:13.举例说明什么是仿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仿词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辞格。比如:仿照“圣女”仿造的“剩女”。)解析:14.简要说明排比和层递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

    15、者的相同点是: (1)从结构上看,都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事物整齐地排列。 (2)句中都有相同的提示语。 两者的不同点是: (1)从结构形式上看,排比要求更严格,一般要相同或相似,要求有共同的提示语,而层递没有这个要求。 (2)从思想内容上看,层递要求层层递升或递降,而排比没有这个要求,可以是没有层递性、并列的事物的排比。)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5.句式选择的总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调整和选择句式的总的原则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目的,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这种句式应该尽可能准确、鲜明、简练,尽可能连贯得体。)解析:16.从句

    16、式选择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修辞效果?那种假统一论,不合理的统一论,形式主义的统一论,乃是亡国的统一论,乃是丧尽天良的统一论。抑不住的颂歌啊,尽情地唱吧,止不住的喜泪呀,甜甜地流吧,金子般的光辉题词啊,把各族人民团结的金桥飞架!他生得身材高大,面貌敦厚,眉目间透出股英武的俊气。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个句子是个整句,有结构相同的两个谓语,形势整齐,气势贯通,有力地揭露了反共顽固派所宣扬的“统一论”的阴谋实质。 这也是个整句,三个分句都是结构相似的主谓句,而且主语、谓语的末了都是押

    17、韵的,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流畅地抒发了赞颂党的真挚感情。 这是个散句,两个分句结构不同,但语意贯通,散而不乱,描述了一个英俊人物的特征。 这是书面语句式。句中用了“而,而”的结构,揭示了真、善、美的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严密的逻辑性。)解析:17.现代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除了讲到的五组,还有哪些?举例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修辞角度去分,常见的句式还有松句和紧句、常式句和变式句等等。现将松句和紧句加以比较,说明其特点: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勇敢的伟大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例是单句组成的紧句,“勤劳(的)”、“勇敢(的)”、“

    18、伟大(的)”三个定语集中在一起说,没有语音停顿,结构较紧。语意的重点是“人民”。例是复句组成的松句,“勤劳(的)”、“勇敢(的)”、“伟大(的)”分开说,作三个分句的“人民”的定语,分句间有语音停顿,结构较松,突出表明这三个定语是语意的重点。)解析:18.分析下面各组的原句和改句,说明它们属于哪种句式变换,再指出改句的修辞效果。A原句: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诵。改句:苏轼有名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久为人所传诵。B原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气太热,要多喝开水,等会来了咸菜要猛吃。告

    19、诉他: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砂土倒干净,要不走到家就会打泡的!还告诉他: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改句:他告诉将军:因为天热要多喝开水,等会儿来了咸菜要猛吃;下班时候要把鞋里的沙土倒干净,要不到家会打泡的,睡觉前要用热水烫烫手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 原句的第一分句是宾语有同位语的句式,因同位语列举全诗而嫌长,在表意上诗的内容不突出,语感上拖沓不爽。 改句将原句第一分句同位语中的引诗抽出来造成兼语句,引诗成了动词“云”的宾语,虽然形式上仍是两个分句,但诗的内容较原句鲜明突出,读起来更觉顺畅。 B 原句是个并列关系的句群,它由带双宾语的三个单句构成。三个单句的谓语都有“告诉”,

    20、句群的中心意思比较明确:通过一再告诉,强调了要提醒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人们对将军的关照和热爱。如此表达,既可突出提醒的内容,又显得有条理。 改句把有三个单句的句群改成一个有双宾语的长单句,远宾语成了复杂的复句形式,把“告诉”的三个内容都集中在远宾语成分上,表达效果不如单句清楚。字数少了,句式化简了,但结构拖沓,表意不如原句突出。)解析:19.分析下列各句中的比喻,说明各是哪种类型,它们的修辞效果如何。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生长、开花、结果一样。波浪“哗哗啦啦”有节奏地拍打着船舷,溅起千百朵璀璨的水花,恰似撒下一把晶莹的珍珠。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

    21、果。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句的比喻是明喻,喻词“像“的前后有本体和喻体。本句是想把“人需要真理”(本体)这个比较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些、具体些、形象些,使人容易理解,并加深印象。 这句的比喻是明喻。“似”是喻词,用“珍珠”比喻“水花”,使“水花“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明喻。首先从总体上来比,用喻词“是”把“生命”(本体)比作树(喻体);接着根据“

    22、树”的特点,又从四个方面作比:用四个喻词“是”:卣接联系四个本体和四个喻体。全句通过“树”的各部分的特点,把一个人的“成功”过程,具体而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表达效果非常突出。 这句用的是没有喻词的比喻。第一二两分句是喻体,第三分句是本体。喻体和本体排列成结构相似、互相映衬的并列句式,有突出本体、使人印象深刻的作用。有人称这种比喻为隐喻。 这是明喻,“瀑布”是本体,“好像“是喻词,“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是连用的两个喻体。作者意在描写,把瀑布的奇景说成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在下急雨”,进而又像“银箭直射而下”,是为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解析:20.形式上带有“像、好像、同

    23、、如同”一类词的,有的是明喻,有的不是。是与不是的根据是什么?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组句子中的第二句都是明喻,把“年轻人”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把“人没有了理想”比作“夜空没了星星”。“像、如同”前后的事物本质是不同的,但又有突出的相似点。两组句子中的第一句虽有“像、如同”这类词,但它们前后的词语并不表示不同本质的事物,所以不是明喻。)解析:21.就下面两句进行比较,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在哪里。满天的阳光下,一川的翡翠雕刻似的大瓜,一个个大如斗。沙家店一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一败涂地,再也不敢恋战,只有夹着尾巴冒死南逃了。(分数:2.00)_正确答案:(

    24、正确答案:例有两处比喻,例是比拟(拟物)。比喻是取其一个相似点,通过喻体加以形象描绘,并不涉及本体事物其他方面属性的描写问题。如例以“翡翠雕刻”喻瓜的色泽与整个光洁晶莹的外形,以“斗”喻瓜的大。比拟是物我不分,把拟体的特征加给本体,把本体完全当作拟体来描述,例把敌人当作狗来描述,拟体(狗)并不出现,直说本体“夹着尾巴”,这就是比拟。)解析:22.试就比拟的运用分析一下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修辞效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运用了比拟修辞手法。作者用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情态的词语,如“送、迎、俏、争、报、笑”等来描绘大自然和梅花,把大自然的现象和梅花人格化了

    25、,把无知觉无感情的梅花写得栩栩如生。通过比拟,赞美了傲霜斗雪的梅花,也就赞美了不为名利、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韧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解析:23.举例说明拈连和比拟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例是拈连。拈连的特点主要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即甲乙两事物连起来的时候,把适用于上文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下文乙事物上。“种下”与“希望”的搭配是顺着“种下”和“树秧”的搭配关系而临时运用的。拈连的成立是依赖甲乙两事物都出现。例是比拟。比拟是由本体

    26、和拟体构成的,在字面上只出现本体,而拟体是不出现的。“群山“、“江河”、“大地”都是本体,它们有共同的拟体人,然而拟体并没有出现,字面上只是把人的特征“肃立”、“挥泪”、“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直接加在本体上。)解析:24.夸张常常借助哪些辞格加强表达效果?举例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借助比喻来夸张。例如: 眼睛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跟随的人越来越多,霎时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流。 (2)借助比拟来夸张。例如: 天简直热得发了狂。 (3)借助借代来夸张。例如: 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解析:25.运用反语应力求明显,切忌含混。

    27、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试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采用下列办法可使反语明显,不含混。 (1)用上下文来显示某些词语是反语。例如: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行文“扭了几扭”已将清国留学生留上小姑娘似的发髻的丑态描写出来了,接着却说是“实在标致极了”,这就是反语。 (2)用引号标明某些词语是反语。例如: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加上引号,实指它的反面。)解析:26.下面的诗文都用了什么辞格

    28、?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要不是咱们今天搞到这口袋小米,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杜鹏程保卫延安)我妈呀,心里总想着别人,就是不想自己,老是说:咱是人民代表,只能奉献,不能索取。别人家里都现代化了,我们还是一贯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诗中末句用的是谐音双关。“羊”与“杨”谐音,指的是敌军师长杨池生、杨如轩。 “促退”仿“促进”而造,是仿词。 屠戮妇婴的“绩”、惩创学生的

    29、“武功”,都是反语。 “你们的行军锅就要挂起来当锣敲哩”,是婉曲。 末句用的是婉曲和映衬辞格,不直说自己家还没现代化,不比别人富裕。)解析:27.举例说明设疑与设问、省略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位老牧人问阿凡提:“我牧过很多羊,可是被狼咬死和死了的,也真不少呀!我想问问你,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不吃羊的狼?“ “有,有!”阿凡提说。 “那是什么样的狼呀?” “死狼呗!”阿凡提回答。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国际歌) “晚饭吃什么了?” “吃面条了。” 例中阿凡提对老牧人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意外地作了肯定答复,造成了悬念和疑惑,待他补说后,令人哑然一笑

    30、。 例中自问自答,使读者同意作者的正确结论。 例中的主语“你”和“我”都在对话中省去了。 由这三例可以看出,设疑是先造成疑义,随后补说,使语意明了,使得语言幽默风趣,表达效果异常突出;设问则是明知故问,以引导读者注意;而省略则是承上省,蒙后省和对话省,省略的部分不必补说,并无歧义。)解析:28.下边两句,一个用对偶手法,一个不用。比较一下,用和不用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当向科学进军,不怕征途上的千难万险。向科学进军不畏征途坎坷,朝四化迈步何惧道路崎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句是一般陈述句,是散句形式,有口语风格,语言简单好懂常用于一般语境。第句是对偶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有节奏感,有书面语风格,语言凝练,便于记诵,用于特殊语境。)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