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4,分数: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2.长句是指( )的句子;短句是指( )的句子。(分数:2.00)_3.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 )。(分数:2.00)_4.比拟的基本类型有两类:( )、( )。(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5.语言环境(分数:2.00)_6.被动句(分数:2.00)_明喻_拟物_音仿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是什么?(分数:2.
2、00)_11.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有哪些不同?(分数:2.00)_12.借代也就是“换名”,为什么要“换名”?运用借代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分数:2.00)_13.什么是婉曲?婉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分数:2.00)_14.举例说明什么是顶真。(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5.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分数:2.00)_16.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歌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
3、未来。(分数:2.00)_17.就下列两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拜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经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分数:2.00)_18.下面的句子都用了什么辞格?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村子靠着山,山脚下有个大龙潭,龙潭的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我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剧本,差不多都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他在日理万机之中挤时间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分数:2.00)_19.就下面例句说明反复与重复的区别。他说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树。“没有滴水它居然能
4、活上一千年,终于枯死后又挺挺地站立一千年,倒下后不散架不朽腐又是一千年!”平淡的生活,平静的心情,平和的脾气,平静的话语。(分数:2.00)_20.下列文句都用了什么辞格?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杨嗣信艰难地翻了个身,转脸眺望着窗外。夜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颗星星。可他那颗跳跃的心却是明亮的。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过夜雾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淌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是云?是雾?是烟?还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还是翻译同志眼尖,脱口而叫着“骆驼!骆驼!”然而,如果
5、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分数:2.00)_21.辞格的综合运用形式有哪些?它们的修辞效果是什么?试举几个综合运用的例子,分析它们的类型和表达效果。(分数:2.00)_22.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分析下文的辞格。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却又像许多条龙灯一齐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着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
6、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在古老的年代,玛瑙河对岸是一片森林,森林边上的村落里,有一个名叫米拉朵黑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猎手。论力气,米拉朵黑能和黑熊摔跤。论人才,米拉朵黑像天神一般英俊。论性情,米拉朵黑像一个温柔的少女。东方白,月儿落,车轮滚动地哆嗦。长鞭甩碎空中雾,一车粪肥一车歌。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分数:2.00)_23.有人把连用、兼用、套用的综合形式叫“混用”,你有什么看法?(分数:2.00)_24.下列句子在声音配合上有不和谐的地方,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动人的事数说不尽,丰收的喜汛到处传。我是
7、一名清洁工,为人民服务记心怀,挥舞革命铁扫帚,扫除一切旧传统。(分数:2.00)_25.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筛下时 ,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 ,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原诗:他要和你算账 不要你的银洋; 要交的朋友, 也不是 朱桂棠。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 不是要你银洋, 他要交
8、的朋友, 不是 你这条狼。 (田问赶车传)(分数:2.00)_26.比较下面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词语的意义上说说为什么修改。 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 蜜蜂 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改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 工蜂 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杨朔荔枝蜜) 原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改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 攀登,攀登,攀登了 ,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分数:2.00)_27.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句式选择上说说改
9、文的好处。 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手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 改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彭荆风驿路梨花) 原文:碧梧园里游人 实在不少 ,彩色的衣裙在温热的阳光中闪耀着, 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的。 改文:碧梧园里的游人很不少,彩色的衣裙在炎热的阳光中闪耀着, 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 (叶圣陶两样)(分数:2.00)_28.比较下列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辞格运用上谈谈为什么改文好。 原文: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 帆 篷给阳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 改文:几只木船从下游上来, 帆 给阳光照得
10、像透明的白色羽翼 (刘白羽长江三日) 原文:四周的人挤得紧紧,皇帝要避没法避,想要蹲下来,缩做刺猬似的一团,也办不到。 改文:人围得风雨不透,皇帝东撞西窜,都被挡回来,他又想蹲下, 学刺猬,缩成一个球, 可是办不到。 (叶圣陶皇帝的新衣) 原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 鬼哭狼嚎 地从桥南头滚过来,转眼就有无数朝鲜人从烟火里涌出来 改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 连哭带叫 地从桥南头滚过来 (杨朔三千里江山)(分数:2.00)_29.什么是语体?(分数:2.00)_30.公文语体和政论语体各有哪些特点?(分数:2.00)_31.文艺语体有几种类型?(分数:2.00)_32.比较下面
11、两个例子,说明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的主要特点。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朱自清潭柘寺戒坛寺)细菌有三种主要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但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不显著的过渡形态。细菌的形体虽然如此之小,但各类细菌间,其体积的差别很大。最小的杆菌,长约 05 微米,宽约 02 微米;一般杆菌为 205 微米。(李杨汉植物学.细菌)(分数:2.00)_考研现代汉语(修辞)-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4
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4,分数:8.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解析:2.长句是指( )的句子;短句是指( )的句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词语多,结构复杂;词语少,结构简单(包括复句中的分句)解析:3.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借喻)解析:4.比拟的基本类型有两类:( )、(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拟人;拟物)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0.00)5.语言环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语言环境,一般
13、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语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解析:6.被动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被动句是指受事做主语的句式。)解析:明喻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喻是比喻的一种,它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词。)解析:拟物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乙物写。)解析:音仿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音仿是仿词的一种,是换用音同或音近的语素仿造新词语。)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0.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
14、系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而修辞则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具体说来,修辞把语音的双声、叠韵、轻声、重音、字调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以达到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等修辞效果。对于词汇,修辞则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对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等方面加以选择使用。修辞同样也要受到语法的限制和制约,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但是很多时候,修辞需要突破语法规则,以期达到强调、突出的目的
15、。总而言之,修辞就是综合运用语言的三要素,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解析:11.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有哪些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较多使用长句。 (2)口语句式要求简炼,关联词语用得少些或不用;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 (3)书面语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使用一些文盲句式。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解析:12.借代也就是“换名”,为什么要“
16、换名”?运用借代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因为借代利用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一种语言上的换名,这种辞格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如,只说“人民币”,很平淡,而用“大团结”来代替“人民币”,则形象生动。 运用借代需要注意:其本体一定要清楚明白,本体和借体的关系应交代清楚;借体要有代表性,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代替的是什么;要注意借体的感情色彩,不可乱用。)解析:13.什么是婉曲?婉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婉曲就是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
17、出来的辞格。 (2)婉曲的基本类型有: 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 曲语: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解析:14.举例说明什么是顶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顶真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的辞格。比如:学校最好的建筑是主楼,主楼里面有个大型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后面就是留学生公寓。这里的“主楼,主楼”、“图书馆,图书馆”前后蝉联,就是顶真。)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5.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8、: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一种辞格。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写作中遇到内容不便作总结叙述时,可以采用排比列举叙述;为了加强语势,突出重点词语,也可以采用排比句。)解析:16.就下面两例谈谈排比和层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都人民,全体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歌声中,表明了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力量后来我才体会到,这位老教师是怎样关心青年一代,关心教育事业,关心祖国的未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例是排比,例是层递。 两者
19、的相同点: (1)都有三个以上事物较整齐地排列着,例是四个偏正短语并列,例是三个动宾短语并列。 (2)都有提示语,例是“自己”,例是“关心”。 两者的不同点: (1)从形式上看,排比要求相同或相似,要求有共同的提示语,层递没有这样的要求。 (2)从内容上看,层递要求有层递性(递升或递降),排比没有这样的要求。)解析:17.就下列两例说明顶真和回环的区别。拜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经手。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例是顶真,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或句子构成。它从甲到乙,从乙到丙,从丙到丁等,一环扣一环,递接而下,是上递下接的关系。例是回环。它是由两个词
20、或短语或句子构成。它是在词语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用颠倒语序的手段,巧妙地调遣它们,从甲到乙,又从乙到甲,是回环往复关系。)解析:18.下面的句子都用了什么辞格?时代变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的曲调,换上了新的内容,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村子靠着山,山脚下有个大龙潭,龙潭的水流到村前成了小溪,溪水碧清碧清的。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我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剧本,差不多都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他在日理万机之中挤时间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使我深受感动和激励。(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歌唱革命,歌唱抗战,歌唱生产”,三项并举,都是动宾短语,这是排比。“歌
21、唱”一词又三次出现,这是反复。 句中的“山,山”、“:龙潭,龙潭”、“溪,溪”,这是顶真。 句中“生产诗歌,诗歌生产”和“热诗,诗热”,这是回环。 句中的“读剧本,看演出,提意见”,既有时间上的先后,又有事理上的先后,这是层递。)解析:19.就下面例句说明反复与重复的区别。他说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树。“没有滴水它居然能活上一千年,终于枯死后又挺挺地站立一千年,倒下后不散架不朽腐又是一千年!”平淡的生活,平静的心情,平和的脾气,平静的话语。(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例是反复。它为了突出语意,增强感情,这是一种常用的修辞表达手段,效果突出。例是重复。字面有重复,语意也有重复。这是一种语
22、病,使人感到内容空虚,语言累赘乏味,没有任何修辞效果。)解析:20.下列文句都用了什么辞格?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杨嗣信艰难地翻了个身,转脸眺望着窗外。夜空阴云密布,看不见一颗星星。可他那颗跳跃的心却是明亮的。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过夜雾洒过,阵雨洗过,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淌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是云?是雾?是烟?还是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还是翻译同志眼尖,脱口而叫着“骆驼!骆驼!”然而,如果拿这点成绩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比较起来,又到底有多大呢?这对于具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
23、人来说,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比 映衬 间隔反复 反复 两个反问)解析:21.辞格的综合运用形式有哪些?它们的修辞效果是什么?试举几个综合运用的例子,分析它们的类型和表达效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辞格的综合运用有连用、兼用、套用等形式。 辞格的连用是指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交错使用,前后配合,互补互衬,珠联壁合,浑然一体,可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鲜明有力。例如: 杜鹃花开遍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来的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
24、山去了。(袁鹰井冈山翠竹) 这是比拟辞格的两次连用。“欢送”、“毛竹”是把毛竹比作被欢送的人,这是一次比拟;让毛竹“一路欢唱着飞下山了”,是把毛竹比作能欢唱又能飞的动物,这又是一次比拟。文字写得极其生动活泼,使读者对毛竹有深刻的印象。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它可以使多种修辞效果相得益彰,多彩多姿,使文章的表达更有文采和力量。 例如: 真是天大的喜事!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这是拟人与夸张两种辞格兼用。扫帚在欢笑,是拟人,又是夸张。 它描绘了喜事临门,皆大欢喜的景色。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的几个辞格互相配合,使大辞格
25、有所借助,小辞格有所依托,大中有小,变化层出,从而加强了表达效果。例如: 风来花自舞,春人鸟能言。 这是对偶套用比拟。总结构形式上看,上句和下句构成对偶。分开来看,上句的“花”能舞蹈,是拟人;下旬的“鸟”能说话,也是拟人。 这幅对联把春天的美景写活了。)解析:22.从综合运用的角度分析下文的辞格。那黄河和汶河又恰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却又像许多条龙灯一齐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着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
26、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在古老的年代,玛瑙河对岸是一片森林,森林边上的村落里,有一个名叫米拉朵黑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猎手。论力气,米拉朵黑能和黑熊摔跤。论人才,米拉朵黑像天神一般英俊。论性情,米拉朵黑像一个温柔的少女。东方白,月儿落,车轮滚动地哆嗦。长鞭甩碎空中雾,一车粪肥一车歌。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号前是明喻与拟人连用,分号后是明喻,破折号后是拟人。 对偶,其中套用暗喻。 首先是设问,其次是暗喻。 首先是明喻,其次是夸张、对偶兼用。 “森林,森林”这是顶真;
27、其次,三个“论”是排比。其中套用夸张、明喻。 第二行是拟人兼夸张,第三行是拟物,第四行是拈连。 第一行是拟人,第二行是排比,后两行是夸张,其中第三行兼对偶,第四行是排比。)解析:23.有人把连用、兼用、套用的综合形式叫“混用”,你有什么看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复杂的修辞现象中进一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辞格的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各有其特点和表达效果,应该分开使用。但有时候它们会有交叉现象,或在连用中有兼用,或在套用中有连用等。不管哪种形式,统称为“辞格的综合运用”,是有道理的。“分析”和“综合”相对应说,也很明确,而“混用”
28、的说法过于笼统。)解析:24.下列句子在声音配合上有不和谐的地方,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动人的事数说不尽,丰收的喜汛到处传。我是一名清洁工,为人民服务记心怀,挥舞革命铁扫帚,扫除一切旧传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改为:动人的事迹说不完,丰收的喜讯到处传。 把“事”改为“事迹”,把“数说”改为“说”,再改“尽”为“完”,前后音节相称,配合得当,声音和谐。 这是一首诗歌,诗歌一般要求讲究押韵,要将第二句末尾的“怀”改为“中”,韵脚才和谐,读起来才上口、好听,也比较好记。)解析:25.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29、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筛下时 ,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 ,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原诗:他要和你算账 不要你的银洋; 要交的朋友, 也不是 朱桂棠。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 不是要你银洋, 他要交的朋友, 不是 你这条狼。 (田问赶车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文中的“筛下时”,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节词,读时音节短促,语气急速,不很适应上下文的要求。改文为“
30、筛子底下的时候”,是三个口语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称,自然顺口,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这首诗改了几个地方,就音节而言,改诗比原诗整齐匀称,第三句增加了一个音节,使每句都是六个音节。)解析:26.比较下面各例的原文和改文,从词语的意义上说说为什么修改。 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 蜜蜂 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改文:蜂王是黑褐色的每只 工蜂 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杨朔荔枝蜜) 原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爬,爬,爬了,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 改文:白天在图书馆的小书库一角,夜晚在煤油灯底下,他又在 攀登,
31、攀登,攀登了 ,他要找寻一条一步也不错的最近的登山之途,又是最好走的路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文中的“蜜蜂”是个大概念,它包括工蜂、蜂王(母蜂)和雄蜂,用“花精”供养蜂王的只是工蜂。改“蜜蜂”为“工蜂”,表意准确贴切,符合实际。 原文中的“爬”,是比喻陈景润攻关所做出的努力。“爬”是手脚同时着地向前移动的意思,它的方向可以是向上,向下,向水平方向,表意不很确切,人物形象也不够高大。改“爬”为“攀登”,是特指抓住东西向上爬,用手“攀”,用脚“登”,生动形象,既从正面写出陈景润攻关时坚韧不拔的神情,又从侧面烘托了科研山路之险阻,高峰之巍峨。)解析:27.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句式选择上说说改文的好处。 原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手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 改文: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彭荆风驿路梨花) 原文:碧梧园里游人 实在不少 ,彩色的衣裙在温热的阳光中闪耀着, 人的视神经被刺得晕晕的。 改文:碧梧园里的游人很不少,彩色的衣裙在炎热的阳光中闪耀着, 人们只觉得眼花缭乱。 (叶圣陶两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文第二句是一个定语过多,结构过于复杂的单句,文学作品不宜多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