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 湖北省武汉市 高考模拟地理 一、选择题 某火山持续喷发了 8 个月之久,这 8 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飘扬方向大致如下图所求(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火山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火山灰飘扬方向判断,该火山可能位于 ( ) A.台湾 B.意大利 C.智利南部 D.美国西海岸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火山灰飘向东南方向,说明此地盛行西北风。选项 C 智利南部处于西风带,盛行西北风。 答案: C 2.用于对火山灰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 ) A.出行导航 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监测森林火灾 D.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解析: 对火山灰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是 RS 技术的应用,
2、该技术可以用来监测森林火险。 A是 GPS 技术的应用, BD 是 GIS 技术的应用。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观日出效果较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丁地处在朝向东的一个开阔的斜坡上,看日出视野较开阔。甲地处在朝向西北的山坡上,乙地位于朝向西南的山脊上,丙地位于山谷中,观日出时视线都会受到影响。 答案: D 4.站在最高点上瞪望甲、乙、丙、丁四地,看不到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丙地等高线密集,坡陡。从山顶到丙地。为凸坡。所以从
3、山顶看不到丙地。 答案: C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850 米 B.960 米 C.1042 米 D.1100 米 解析: 从图中可以读出,地势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有 20 条等高线,所以,最大高差介于 19个和 21 个等高距之间,即介于 950 米到 1050 米之间。 答案: C 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时当地每天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进行了持续观测与记录,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该城市可能是 ( ) A.广州 B.北京 C.海 D.上海 解析: 该地一年中昼长最短的一天 7:30 左右日出,昼长为 9 小时,昼长较短,纬度较高,所以应选择北京。 答案
4、: B 7.由图示 a 点到 b 点 ( ) A.该地昼变长,夜变短 B.该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C.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D.可能为国庆节到清明节这段时间内 解析: 图示 a 点到 b 点之间的 M 这一天,当地日出最晚,即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所以,在 a 点到 b 点之间,该地昼长先变短,后变长,正午日影先变长后边短,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 答案: D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土地价格、工业用地比例、 7 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a, b, c, d 四组曲线依次代表 ( ) A.常住人口密度
5、 土地价格 工业用地比例 7 月平均气温 B.7 月平均气温 常住人口密度 土地价格 工业用地比例 C.土地 价格 工业用地比例 7 月平均气温 常住人口密度 D.7 月平均气温 土地价格 常住人口密度 工业用地比例 解析: 随着距市中心距离越来越远,工业用地比例逐渐增大,对应曲线 d。 7 月均温略有下降,变化幅度不大,应为曲线 a。土地价格在整体下降的趋势下,在城郊结合部交通便利处出现一个次高峰,应为曲线 b。常住人口密度最高峰不会出现在市中心,从城市远郊以外,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对应曲线 c。 答案: D 9.有关该城市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 A.城
6、市热岛效应减弱 B.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D.交通通达度提高 解析: 从图中可以读出,与 2000 年相比, 2010 年郊区工业用地比例明显增大,城市热岛效应没有明显变化。而城市人口密度的高峰值向城市外援方向移动,说明中心城区规模变大,对应的交通通达度提高。 答案: D 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10.影响烟草加工行业区位基尼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解析: 烟草加工业是原料指向性产业。烟草的种植比较集中,所以烟草加工业
7、分布集中 。 答案: C 11.依据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专用设备制造业处于低端集聚水平 B.产业集聚度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 C.食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下降 D.石油化工业比食品制造业分布更均匀 解析: 表中显示的几个行业,集聚程度都有高低起伏, BC 错误。集聚程度低只是分布分散,并不说明分布均匀, D 错误。 答案: A 二、综合题 12.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伊犁河流尚在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最后经哈萨克斯坦注入巴尔喀什湖,其入湖水量占到总入水量的 75% -80%左右。伊犁河为新疆径流量最丰富河流。伊犁河谷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 材料
8、二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以湖泊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以北的乌泽纳拉尔湖峡(宽约 3.5 公里 )为界。西部平均含盐量仅有 1.48%0, 东部平均含盐量则达到 10.42%o。 材料三 下图为伊犁河和巴尔喀什湖位置略图。 (1)结合材料一和二,分析巴尔喀什湖西部没有形成咸水湖的原因。( 8 分) 解析: 巴尔喀什湖西部接纳了伊犁河水,而且巴尔喀什湖东西狭长,中部狭窄,阻碍了湖泊东西部的水体交换,使得巴尔喀什湖西部盐度较低。 答案: 巴尔喀什湖东西狭长( 2 分);中间为狭窄的水域乌泽纳拉尔湖峡,阻碍了湖泊东部和西部水体的交换( 2 分);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水的注入
9、,伊犁河水量较大,稀释作用明显,而湖泊东部无淡水 汇入。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伊犁河谷成为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的原因。( 8 分) 解析: 首先,伊犁河谷走向与古丝绸之路走向一致。其次,新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干旱,缺乏水源,而伊犁河谷地势较平坦且水量丰富,为过往商人提供了方便的交通环境并有能力为过往商人提供食宿。 答案: 伊犁河谷呈东西走向,与古丝绸之路走向一致( 2 分);伊犁河谷地势相对低平( 2分),便于人畜的通行,伊犁河谷水量丰富,提供了水源( 2 分);沿途村镇众多,农牧业发达,为过往商人提供食宿方便。( 2 分) (3)根据伊犁河谷地区的优势条件,提出该流域的经济发展
10、的方向。( 6 分) 解析: 其优势有优质的农牧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作为边境口岸的地理位置。所以,该流域可以发展边境贸易,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等。 答案: 利用优越的边境口岸位置,发展物流业和边境贸易( 2 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2 分);利用优质的农牧业产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2 分)。 13.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侧。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 下图为智 利铜矿分布图和 P 城附近的葡萄园位置图。 材料三 P 城位于智利国土中部,处于海拔 600 多米的安第斯山脉山间盆
11、地,下表为其气候资料。 (1)结合材料一、二,描述智利铜矿的分布特征。 解析: 从图中可以读出,智利铜矿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 答案: 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南部地区铜矿资源分布较少。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智利铜矿开发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解析: 铜矿主要分布在山区,距海较近,适合用灵活方便的公路运输。智利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铜矿运往国外市场适合用运量大,运价低的海洋运输方式。 答案: 公路和海运。铜矿分布于山区且距海近,由矿区到 港口用公路运输,运距短;且公路运输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由港口到国外市场用海运运输,因为海运运量大, 运价低,智利的
12、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且终年不冻,海运条件优越。 (3)结合材料三,说明 P 城的气候对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 P 城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使葡萄不受冻灾。夏季干燥,光热充足且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答案: 冬季( 6-8 月)温和,葡萄可免受冻害;夏季高温( 12-2 月),降水稀少,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生长。 14.旅游地理阅读柬埔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5%。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2002 年以来,柬埔寨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改善旅游环境。其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窟古迹,
13、下图为吴哥窟群中最大的建筑塔布隆寺景观图。 (1)试根据柬埔寨气候特点,说明一年中柬埔寨较为适合旅游的时段是哪几个月,并简 述原因。 解析: 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干季( 11 月至次年 4 月)气候凉爽,降水少,适合旅游。 答案: 11 月至次年 4 月,柬埔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1 月至次年 4 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气候凉爽,便于出行。 (2)请对柬埔寨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保持旅游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旅游线路。 答案: 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特色;加强柬埔寨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旅游线路;保护和妥善修复濒危的
14、旅游资源。 1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海南岛过去 62 年内台风发生频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海南岛台风频次的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解析: 因为台风中心主要在海南岛东部的北太平洋洋面上,所以岛屿东部受台风影响较大。加上中部山地的阻挡,中部和西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答案: 分布不均;从东 (南 )往西(北)影响次数减少( 2 分);文昌、万宁附近次数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几乎不受台风影响( 2 分)。东(南)部离台风源地较近,中部山地对台风起一定的阻挡作用( 2 分)。 (2)试评价台风对海南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台风的危害表现为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强降雨会淹没农田
15、。大风导致农作物倒伏。风暴潮引起海水倒灌,使土地质量下降。 答案: 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 2 分)大风导致农作物倒伏( 2 分);风暴潮引起海水倒灌,土地质量下降。(答得任意两点得 4 分) 16.环境保护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正在承受越来越多的污染,危害日趋严重。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修复性,一旦被污染,危害极为严重。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 1.5 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8.3%。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锡、镍、砷、汞 、铅、铬等重金属以及滴滴涕等有机物。 结合材料,说出我国目前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从农业生产角度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解析: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农业生产,生活和开矿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渣。在农业生产中,一方面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一方面有改良受污染土壤,再者,要提高公众的土壤环保意识。 答案: 来源:开矿、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答对两点即得 4 分)措施:禁止污水灌溉;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施用化肥,增 施有机肥;采取生物措施改良受污染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土壤环保意识(答对三点即得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