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数学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卷 46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设 A和 B是任意两个概率不为零的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不相容B.相容C.P(AB)=P(A)P(B)D.P(A一 B)=P(A)3.对于任意两事件 A和 B,若 P(AB)=0,则( )(分数:2.00)A.B.C.P(A)P(B)=0D.P(AB)=P(A)4.袋中有 5个球,其中白球 2个,黑球 3个。甲、乙两人依次从袋中各
2、取一球,记 A=“甲取到白球”,B=“乙取到白球”。 若取后放回,此时记 p 1 =P(A),p 2 =P(B); 若取后不放回,此时记 p 3 =P(A),p 4 =P(B)。 则( )(分数:2.00)A.p 1 p 2 p 3 p 4B.p 1 =p 2 p 3 p 4C.p 1 =p 2 =p 3 p 4D.p 1 =p 2 =p 3 =p 45.在全概率公式 P(B)= (分数:2.00)A.A 1 ,A 2 ,A n 两两独立,但不相互独立B.A 1 ,A 2 ,A n 相互独立C.A 1 ,A 2 ,A n 两两互不相容D.A 1 ,A 2 ,A n 两两互不相容,其和包含事件
3、B,即 6.设 F 1 (x),F 2 (x)为两个分布函数,其相应的概率密度 f 1 (x)与 f 2 (x)是连续函数,则必为概率密度的是( )(分数:2.00)A.f 1 (x)f 2 (x)B.2f 2 (x)F 1 (x)C.f 1 (x)F 2 (x)D.f 1 (x)F 2 (x)+f 2 (x)F 1 (x)7.设随机变量 X服从正态分布 N( 1 , 1 2 ),Y 服从正态分布 N( 2 , 2 2 ),且 P|X一 1 |1P|Y 一 2 |1则必有( )(分数:2.00)A. 1 2B. 1 2C. 1 2D. 1 28.设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XB(1, ),Y
4、 的概率密度 f(y)= 的值为( ) (分数:2.00)A.B.C.D.9.设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其分布函数分别为 F X (x)与 F Y (y),则 Z=maxX,Y的分布函数 F Z (z)是( )(分数:2.00)A.maxF X (z),F Y (z)B.F X (z)+F Y (z)一 F X (z)F Y (z)C.F X (z)F Y (z)D.10.已知随机变量 X服从二项分布,且 E(X)=24,D(X)=144,则二项分布的参数 n,P 的值为( )(分数:2.00)A.n=4,p=06B.n=6,p=04C.n=8,p=03D.n=24,p=0111.设随机变
5、量 X与 Y相互独立,且方差 D(X)0,D(Y)0,则( )(分数:2.00)A.X与 X+Y一定相关B.X与 X+Y一定不相关C.X与 XY一定相关D.X与 XY一定不相关12.设 X 1 ,X 2 ,X n 和 Y 1 ,Y 2 ,Y n 是分别取自总体都为正态分布 N(, 2 )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样本,记它们的样本方差分别为 S X 2 和 S Y 2 ,则统计量 T=(n一 1)(S X 2 +S Y 2 )的方差 D(T)=( )(分数:2.00)A.2n 4B.2(n一 1) 4C.4n 4D.4(n一 1) 4二、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13.甲、乙两人轮流
6、投篮,游戏规则规定为甲先开始,且甲每轮只投一次,而乙每轮连续投两次,先投中者为胜,设甲、乙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分别是 p与 05,则 p= 1时,甲、乙胜负概率相同。(分数:2.00)填空项 1:_14.设随机变量 X的分布函数为 已知 P1X1= (分数:2.00)填空项 1:_15.设随机变量 X服从参数为 1的泊松分布,则 PX=E(X 2 )= 1。(分数:2.00)填空项 1:_16.随机变量 X在 (分数:2.00)填空项 1:_17.已知 (分数:2.00)填空项 1:_18.将 10双不同的鞋随意分成 10堆,每堆 2只,以 X表示 10堆中恰好配成一双鞋的堆数,则 E(X)= 1
7、。(分数:2.00)填空项 1:_19.设随机变量 X和 Y相互独立,且 XN(0,1),YN(0,2),则 E(X 2 +Y)= 1。(分数:2.00)填空项 1:_20.设随机试验成功的概率 p=020,现在将试验独立地重复进行 100次,则试验成功的次数介于 16与 32之间的概率 a= 1。(3)=0998 7,(1)=08413)(分数:2.00)填空项 1:_21.假设总体 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X 1 ,X 2 ,X n 是取自总体 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 Y 1 = (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三、解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
8、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数:2.00)_23.已知在 10件产品中有 2件次品,在其中任取两次,做不放回抽样。求下列事件的概率:()两件都是正品;()两件都是次品;()一件是正品,一件是次品;()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分数:2.00)_2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X服从参数 p(0p1)的 0一 1分布。()求 X的分布函数 F(x);()令 Y=F(x),求 Y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 G(y)。(分数:2.00)_25.已知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 的 0一 1分布,即 PX=0=PX=1= ,PY=0=PY=1= ,定义随机变量 Z= (分数:2.00)_
9、26.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f(x,y)= (分数:2.00)_27.设二维随机变量(X,Y)在区域 G=(x,y)|1x+y2,0y1上服从均匀分布。试求: ()(x,y)的边缘概率密度 f X (x)和 f Y (y); ()Z=X+Y 的概率密度 f Z (y)(z)。(分数:2.00)_28.设 和 是独立同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已知 的分布律为 P=i= (分数:2.00)_29.设随机变量 X的概率密度为 对 X独立地重复观察 4次,用 Y表示观察值大于 (分数:2.00)_30.设总体 X的概率密度为 (分数:2.00)_31.设总体 X服从参数为 p的几何分布,如
10、果取得样本观测值为 x 1 ,x 2 ,x n ,求参数 p的矩估计值与最大似然估计值。(分数:2.00)_考研数学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试卷 46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解析:2.设 A和 B是任意两个概率不为零的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不相容B.相容C.P(AB)=P(A)P(B)D.P(A一 B)=P(A) 解析:解析:因为 AB= ,所以 A一 B=AAB=A =A,从而 P(AB)=P(A)
11、,故选项 D正确。对于选项 A、B 可举反例排除,如取 =1,2,3,4=1,B=2,则 AB= ,但 =2,3,=1,3, =3 ,故选项 A不正确;如果取 A=1,B=2,3,显然 AB= ,但=B,B=A,故 不相容,选项 B也不正确。对于选项 C,由于 AB=3.对于任意两事件 A和 B,若 P(AB)=0,则( )(分数:2.00)A.B.C.P(A)P(B)=0D.P(AB)=P(A) 解析:解析:因为 P(AB)=P(A)一 P(AB)=P(A)。故应选 D。不难证明选项 A、B、C 不成立。设 XN(0,1),A=X0,B=X0,则 P(AB)=0, P(A)P(B)0 且 ,
12、从而 A项和 C项不成立。若 A和 B互为对立事件,则 和 为对立事件,4.袋中有 5个球,其中白球 2个,黑球 3个。甲、乙两人依次从袋中各取一球,记 A=“甲取到白球”,B=“乙取到白球”。 若取后放回,此时记 p 1 =P(A),p 2 =P(B); 若取后不放回,此时记 p 3 =P(A),p 4 =P(B)。 则( )(分数:2.00)A.p 1 p 2 p 3 p 4B.p 1 =p 2 p 3 p 4C.p 1 =p 2 =p 3 p 4D.p 1 =p 2 =p 3 =p 4 解析:解析:依据取球方式知 p 1 =p 3 =p 3 ,又因为“抽签结果与先后顺序无关”,得 p 3
13、 =p 4 ,所以正确答案是 D。5.在全概率公式 P(B)= (分数:2.00)A.A 1 ,A 2 ,A n 两两独立,但不相互独立B.A 1 ,A 2 ,A n 相互独立C.A 1 ,A 2 ,A n 两两互不相容D.A 1 ,A 2 ,A n 两两互不相容,其和包含事件 B,即 解析:解析:如果 A 1 ,A 2 ,A n 两两互不相容,则 A 1 B,A 2 B,A n B亦两两互不相容,且因 ,故 P(B)=P( A i B)。应用加法与乘法两个公式可得出全概率公式,即 P(B)= 6.设 F 1 (x),F 2 (x)为两个分布函数,其相应的概率密度 f 1 (x)与 f 2 (
14、x)是连续函数,则必为概率密度的是( )(分数:2.00)A.f 1 (x)f 2 (x)B.2f 2 (x)F 1 (x)C.f 1 (x)F 2 (x)D.f 1 (x)F 2 (x)+f 2 (x)F 1 (x) 解析:解析:因为 f 1 (x)与 f 2 (x)均为连续函数,故它们的分布函数 F 1 (x)与 F 2 (x)也连续。根据概率密度的性质,应有 f(x)非负,且 + f(x)dx=1。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D项满足。 + f 2 (x)F 2 (x)+f 2 (x)F 1 (x)dx = + F 1 (x)F 2 (x)dx =F 1 (x)F 2 (x)| + =10=1,
15、 故选项 D正确。7.设随机变量 X服从正态分布 N( 1 , 1 2 ),Y 服从正态分布 N( 2 , 2 2 ),且 P|X一 1 |1P|Y 一 2 |1则必有( )(分数:2.00)A. 1 2 B. 1 2C. 1 2D. 1 2解析: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即 其中 (x)是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因为(x)是单调不减函数,所以 8.设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XB(1, ),Y 的概率密度 f(y)= 的值为( )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XB(1, ),X 取值只能是 X=0或 X=1,将 X=0和 X=1看成完备事件组,用全概率公式有9.设随机变
16、量 X与 Y相互独立,其分布函数分别为 F X (x)与 F Y (y),则 Z=maxX,Y的分布函数 F Z (z)是( )(分数:2.00)A.maxF X (z),F Y (z)B.F X (z)+F Y (z)一 F X (z)F Y (z)C.F X (z)F Y (z) D.解析:解析:F Z (z)=Pmax(X,Y)z=PXz,Yz =PXzPYz=F X (z)F Y (z), 故选项C正确。10.已知随机变量 X服从二项分布,且 E(X)=24,D(X)=144,则二项分布的参数 n,P 的值为( )(分数:2.00)A.n=4,p=06B.n=6,p=04 C.n=8,
17、p=03D.n=24,p=01解析:解析:因为 XB(n,p),所以 E(X)=np,D(X)=np(1 一 p),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11.设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且方差 D(X)0,D(Y)0,则( )(分数:2.00)A.X与 X+Y一定相关 B.X与 X+Y一定不相关C.X与 XY一定相关D.X与 XY一定不相关解析:解析:直接根据计算协方差来判断,已知 X与 Y独立,故 Cov(X,Y)=0, Cov(X,X+Y)=Cov(X,X)+Cov(X,Y)=D(X)0。 所以 X与 X+Y一定相关,应选 A。 又由于 Coy(X,XY)=E(X 2 Y)一 E(X).E(XY) =E
18、(X 2 ).E(Y)一(EX) 2 .E(Y) =E(X 2 )一 E 2 (X)E(Y) 12.设 X 1 ,X 2 ,X n 和 Y 1 ,Y 2 ,Y n 是分别取自总体都为正态分布 N(, 2 )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样本,记它们的样本方差分别为 S X 2 和 S Y 2 ,则统计量 T=(n一 1)(S X 2 +S Y 2 )的方差 D(T)=( )(分数:2.00)A.2n 4B.2(n一 1) 4C.4n 4D.4(n一 1) 4 解析:解析:根据已知可得 S X 2 2 (n1), S Y 2 2 (n1), 且二者相互独立,所以 D(T)= 4 D (S X 2 +S
19、 Y 2 )= 4 二、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18.00)13.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游戏规则规定为甲先开始,且甲每轮只投一次,而乙每轮连续投两次,先投中者为胜,设甲、乙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分别是 p与 05,则 p= 1时,甲、乙胜负概率相同。(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如果要使得甲、乙的取胜概率相同,则必定有 P=(1 一 p)05+(1 一 p)0505 解得 P= 。所以只有当 p=14.设随机变量 X的分布函数为 已知 P1X1=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解析:解析:由于 F(x)在任何一点都是右
20、连续的,于是有 F(一 1+0)=F(一 1),即 又因 PX=1=P一 1X1一 P一 1X1 =F(1)一 F(一 1)一 于是有 F(10)=F(1)一 PX=1= 即 a+b= 联立与解得15.设随机变量 X服从参数为 1的泊松分布,则 PX=E(X 2 )=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解析:因为 X服从参数为 1的泊松分布,所以 E(X)=D(X)=1。从而由 D(X)=E(X 2 )一 E 2 (X)得E(X 2 )=2。故 PX=E(X 2 )=PX=2= 16.随机变量 X在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21、)解析:解析:首先求出 Y的分布函数 F Y (y)。由于 X在 上服从均匀分布,因此 X的概率密度函数f X (x)与分布函数 F X (x)分别为 F Y (y)=PYy=PsinXy。 当一 1y1 时,F Y (y)=PXarcsiny=F X (arcsiny)= 当 Y一 1时,F Y (y)=0; 当 y1 时,F Y (y)=1。 因此 Y的概率密度函数 f Y (y)为 17.已知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解析:因为 1 , 2 , 3 线性无关,所以“ 1 + 2 , 2 +2 3 ,X 3 +Y 1 线性相关” +2Y=0”,故所
22、求的概率为 PX+2Y=0=PX+2Y=0,Y= +Px+2Y=0,Y =PX=1,Y= =PX=1= 18.将 10双不同的鞋随意分成 10堆,每堆 2只,以 X表示 10堆中恰好配成一双鞋的堆数,则 E(X)=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解析:设 X i = (i=1,2,10)。 则 将第 i堆的第一只鞋固定,第二只鞋要与第一只鞋配对,只有在不同于第一只鞋剩下的 19只中唯一的一只才有可能,故 PX i =1= ,也就有 19.设随机变量 X和 Y相互独立,且 XN(0,1),YN(0,2),则 E(X 2 +Y)= 1。(分数:2.00)填空
23、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解析:解析:因为 X和 Y相互独立,所以 X 2 与 Y相互独立, E(X 2 +Y)=E(X 2 )+E(Y), 由于XN(0,1),所以 E(X)=0,D(X)=1。 因此 E(X 2 )=D(X)+(EX) 2 =1,YN(0,2),故 E(Y)=0,所以 E(X 2 +Y)=1。20.设随机试验成功的概率 p=020,现在将试验独立地重复进行 100次,则试验成功的次数介于 16与 32之间的概率 a= 1。(3)=0998 7,(1)=08413)(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0.84)解析:解析:令 X=“在 100次
24、独立重复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则 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其中n=100,p=020,且 E(X)=np=20, 根据棣莫弗一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可知随机变量 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N(0,1)。因此试验成功的次数介于 16和 32之间的概率 =P16X3221.假设总体 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X 1 ,X 2 ,X n 是取自总体 X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 Y 1 = (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t)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2)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n 一 1)解析:解析:根据简单随机样本的性质,X 1 ,X 2 ,X n 是相互独立且同服从分
25、布 N(0,1),所以 X 1 一 X 2 与 X 3 2 +X 4 2 相互独立,X 1 与 X i 2 也相互独立,且有 X 1 一 X 2 N(0,2), N(0,1),X 3 2 +X 4 2 一 2 (2), X i 2 2 (n一 1),所以 三、解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数:2.00)_解析:23.已知在 10件产品中有 2件次品,在其中任取两次,做不放回抽样。求下列事件的概率:()两件都是正品;()两件都是次品;()一件是正品,一件是次品;()第二次取出的是次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令事
26、件 A i 表示“第 i次取出正品”,则其对立事件 表示“第 i次取出次品”(i=1,2)。依题意可知: ()A 1 A 2 表示“两件都是正品”,且由概率乘法公式可得: P(A 1 A 2 )=P(A 1 )P(A 2 |A 1 )= ()X 表示“两件都是次品“,且由概率乘法公式可得: )解析:24.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X服从参数 p(0p1)的 0一 1分布。()求 X的分布函数 F(x);()令 Y=F(x),求 Y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 G(y)。(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PY=0=PX0=0, PY=1 一 P=P0X1=PX=0=1 一 p, PY=1=PX1=PX=
27、1=p, 于是 Y的分布律与分布函数分别为 )解析:25.已知随机变量 X与 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参数为 的 0一 1分布,即 PX=0=PX=1= ,PY=0=PY=1= ,定义随机变量 Z=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X,Y)是二维离散随机变量,故由边缘分布及相互独立可求得联合分布;应用解题一般模式,即可求得 Z及(X,Z)的分布,进而判断 X、Z 是否独立。 由题设知 将其改写成矩阵形式,求 Z、(X,Z)的分布: 由此可得 Z服从参数 P= 的 01分布;所以(X,Z)的联合概率分布为 因 PX=i,Z=j= )解析:26.设二维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f(
28、x,y)=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概率密度的性质 + + f(x,y)dxdy=1,可知 + + 又因为 + ,所以 X的边缘概率密度为 所以,条件概率密度为 )解析:27.设二维随机变量(X,Y)在区域 G=(x,y)|1x+y2,0y1上服从均匀分布。试求: ()(x,y)的边缘概率密度 f X (x)和 f Y (y); ()Z=X+Y 的概率密度 f Z (y)(z)。(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区域 G如图 336所示:可知区域 G是菱形,其面积为 1。故 )解析:28.设 和 是独立同分布的两个随机变量。已知 的分布律为 P=i= (分数:2.
29、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X,Y 可能的取值均为 1,2,3。 PX=1,Y=1=P=1,=1=P=1P=1= 同理 PX=2,Y=2=PX=3,Y=3= PX=2,Y=1=P=2,=1+P=1,=2 =2.P=1.P=2=2 同理 PX=3,Y=1=PX=3,Y=2= 由题意可知 Xy 始终成立,即XY是不可能事件,故 PX=1,Y=2=PX=1,Y=3=PX=2,Y=3=0。 (X,Y)的联合分布律如下表:)解析:29.设随机变量 X的概率密度为 对 X独立地重复观察 4次,用 Y表示观察值大于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因为 PX ,根据题意,Y 服从二项分布 B
30、(4, ),则有 E(Y 2 )=D(Y)+E 2 (Y)=npq+(np) 2 =4 )解析:30.设总体 X的概率密度为 (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记似然函数为 L(),则 两边取对数得 lnL()=Nln+(nN)In(1), 令 )解析:31.设总体 X服从参数为 p的几何分布,如果取得样本观测值为 x 1 ,x 2 ,x n ,求参数 p的矩估计值与最大似然估计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已知总体 X的概率函数的未知参数为 p,且总体 X的一阶原点矩为 1 (X)=E(X)= 用样本一阶原点矩的观测值 作为 1 (X)的估计值,则可得参数 p的估计值为 所以可得参数 P的矩估计值为 参数 P的似然函数为 两边同时取对数,并对参数 p求导,令导函数取值为 0, 解上述含参数 p的方程,即得到 p的最大似然估计值为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