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1-1 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 )(分数:2.00)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称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
2、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是( )(分数:2.00)A.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分数:2.00)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B.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D.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革命实践5.毛泽东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
3、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 )(分数:2.00)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6.1872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分数:2.00)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7.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分数:2.00)A.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通过少数人
4、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C.代表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8.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性质当中,最根本的是政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 )(分数:2.00)A.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是否坚持实事求是C.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是否坚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9.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分数:2.00)A.无产
5、阶级专政理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D.科学社会主义10.2014 年 12 月,习近平在江苏省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用习近平自己的一句话可以总结“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提示我们要( )(分数:2.00)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11.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
6、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分数:2.00)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1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火。”此话被列宁高度评价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列宁的评价是指赫拉克利特的这番话( )(分数:2.00)A.承认世界是物质的B.认为物质是运动的C.将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结合起来D.将物质世界的运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13.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内藏有 6 万粒种子,有人说它像刺猬,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
7、,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座种子圣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分数:2.00)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14.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
8、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分数:2.00)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16.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分数:2.00)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7.明朝医有百药言:古
9、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 )(分数:2.00)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18.“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分数:2.00)A.系统优化的方法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19.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分数:2.00)A
10、.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2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一诗句体现了(分数:2.00)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B.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C.规律可以被人认识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21.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 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分数:2.00)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2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
11、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哲学家的思想总是进步的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D.哲学与具体科学没有关系23.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创意可以变成财富。创意产业的繁荣说明了( )(分数:2.00)A.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B.时代的发展也可以使精神具有第一性C.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4.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概括。自然科学中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随着科学的发展
12、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分数:2.00)A.可知性B.时空特性C.客观实在性D.运动性25.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说明( )(分数:2.00)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与物质是相互脱离的,二者没有关系C.运动是一切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
13、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分数:2.00)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7.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说明( )(分数:2.00)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主观自生的概念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D.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28.我们常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这说明了( )(分数:2.00)A.时间的一维性B.空间的三维性C.物质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不可
14、分割29.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自然界的物质性是统一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分数:2.00)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D.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3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1.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B.
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2.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理论和实践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具有这种鲜明政治立场的原因是( )(分数:2.00)A.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本性决定的B.由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C.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的D.由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33.作为一门“真正的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
16、主义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B.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C.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D.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34.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揭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这里的“发现”是指( )(分数:2.00)A.唯物主义历史观B.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学说35.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对这段话
17、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终极真理、永恒真理D.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3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包括( )(分数:2.00)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能动的创造性37.在 1872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哲学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表明(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B.共产党宣言的原理过时了C.必须以科学的态
18、度对待马克思主义D.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应当从实际出发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1-1 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 )(分数:2.00)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统称D.马克思和恩格斯
19、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
20、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D。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是( )(分数:2.00)A.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B.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 C.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B。选项 ACD 都是选项 B 项内容的展开。4.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
21、础是( )(分数:2.00)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B.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革命实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选项 A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选项 B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而不仅是工人阶级的革命需要,选项 D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性条件。因此,正确答案为 C。5.毛泽东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 )(分数:2.00)A.科学性 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被“证明了是对的”,正是因为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因此,正确答案为A。6.1872
23、 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分数:2.00)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体现为与时俱进。答案为 D。7.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最鲜
24、明的政治立场是( )(分数:2.00)A.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通过少数人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C.代表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C。选项 A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选项 B 说法错误。选项 D
25、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8.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性质当中,最根本的是政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党。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 )(分数:2.00)A.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是否坚持实事求是C.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是否坚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
26、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正确答案为 D。选项 A 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 B 和 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9.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专政理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
27、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D。选项 B 和 C 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发现,选项 A 是马克思的主要理论之一,但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结论。10.2014 年 12 月,习近平在江苏省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用习近平自己的一句话可以总结“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提示我们要( )(分数:2.00)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以此
28、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表现了矛盾存在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若没有主次,不加区分,工作就做不好。“注重总体谋划”体现了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注重牵住牛鼻子”体现了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A 的说法不全面。BC 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为 D。11.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
29、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分数:2.00)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体现了意识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意识无法直接反映对象的本质,A 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C 错误;意识不是对对象的直观反映,D 错误。答
30、案为 B。1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火。”此话被列宁高度评价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列宁的评价是指赫拉克利特的这番话( )(分数:2.00)A.承认世界是物质的B.认为物质是运动的C.将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结合起来 D.将物质世界的运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准确判断。赫拉克利特这个观点首先体现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认为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火),同时又体现了一点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永恒燃烧的活火,说明这“物质”
31、是运动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所谓辩证法就是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 C。13.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内藏有 6 万粒种子,有人说它像刺猬,也有人说它像蒲公英,反正就是不像我们常见的建筑。那座种子圣殿,出自英国青年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之手。他说他不是在建房子,而是在种房子,建筑可以像植物一样是活的,在花园中绽放笑容。“种”这个动词诠释了( )(分数:2.00)A.意识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B.意识是受制于客观物质条件的主观形式C.意识能够准确认识事物生动丰富的外表现象D.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
32、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能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起到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青年设计师不是建房子,而是种房子,体现了意识能动作用中的创造性。答案为 D。14.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
33、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但自身不能改造世界,A 错误;意识属于主观范畴,不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的生理活动,D 错误。人们置身苏州园林而生江南情思,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反映。答案为 C。1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分数:2.00)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
34、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即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慢生活”的理念属于世界观,而人们接受这一理念并加入慢生活的行列属于方法论范畴,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道理。因此,正确答案为 A。哲学来源于实践,B 项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华,D 项错误。16.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分数:2.00)A.人的主观随意性 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
35、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实质。人的主观随意性是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去行动,而不顾客观的条件。题干中出现的雷人的“楼盘文化“是由于开发商不尊重客观实际,甚至是严重夸大了实际情况。因此,正确答案为 A。题干材料中描述的楼盘名称和实际情况并不是“统一“或“同一”的,BD 两项错误;这些楼盘“文化”并不是真理,相反,这些“文化”都背离了实际情况,都是谬误,C 项错误。17.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说明( )(分数:2.00)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
36、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 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性。题干中引文的意思是古代的圣人,他们在行善时,并不因为善的心行很小就不崇敬、不实施;对于恶的心行,也并不因为很小就不改正。改正恶的心行,崇尚善的心行,是治疗疾病的药饵。意在说明人们的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正确答案为 C。观念不能决定行为,只能影响行为,A 项错误;B 项表述明显错误;D 项表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这在题干中没有反映。18.“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分
37、数:2.00)A.系统优化的方法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材料中强调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属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的系统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 三项的说法均错误,且与题目要求不符。19.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分数:2.00)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解析
38、: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水与酒、山与民的联系是人为建立起来的,但这一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题干中的联系不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B 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等,AC 不选。20.“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一诗句体现了(分数:2.00)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B.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C.规律可以被人认识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如今却飞入了寻常的百姓人家,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诗句表
39、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 D。21.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 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分数:2.00)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题干中储存介质从录音到软盘、光盘、u 盘等的发展,以及到以后可能出现的更强大的储存介质,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方向上的前进行和上升性。因
40、此,正确答案为 C。22.“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哲学家的思想总是进步的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D.哲学与具体科学没有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B。选项 A 的说法错误,哲学家的思想与
41、其自身因素及所涉影响有关,并不一定总是进步的。选项 C 说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而题干材料突出的是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即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进步。选项 D 说法错误。23.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创意可以变成财富。创意产业的繁荣说明了( )(分数:2.00)A.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B.时代的发展也可以使精神具有第一性C.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同时认为,通过实践,意识也可以转化为物质。题干中创意产业的兴起和繁荣正说
42、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正确答案为 C。选项 ABD 表述都是错误的:A 项精神力量不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因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但是不可以替代物质的力量,BD两项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24.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概括。自然科学中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分数:2.00)A.可知性B.时空特性C.客观实在性 D.运动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本质规定。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其客观实在性,这是列宁在正确总结
43、 19 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一切物质形态本质特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因此,正确答案为 C。25.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这说明( )(分数:2.00)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与物质是相互脱离的,二者没有关系C.运动是一切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
44、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因此,正确答案为 A。2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分数:2.00)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静止的相对性。克拉底鲁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是因为他认为世间万物是瞬息万变的“旋风”,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观点夸大了事
45、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正确答案为 C。27.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说明( )(分数:2.00)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主观自生的概念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D.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统一。题干中的材料是说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就变成了空洞的观念,这说明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D。A 项是唯心主义观点。B 项的说法错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
46、式。C 项的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因为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28.我们常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这说明了( )(分数:2.00)A.时间的一维性 B.空间的三维性C.物质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一维性。“白首方悔读书迟”和“人无再少年”都是说时间具有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一去不回头,等到年老白首后才后悔,已经晚了。这说明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A。29.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自然界的物质性是统一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分数:2.00)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B.物质资料生产方
47、式 C.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D.人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3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31.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
48、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选项 A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马克思研究过的理论,但不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32.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理论和实践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具有这种鲜明政治立场的原因是( )(分数:2.00)A.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本性决定的 B.由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C.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的D.由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决定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最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