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16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分数:2.00)A.理论创新B.解放思想C.坚持真理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它们是( )(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
2、主义4.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分数:2.00)A.物质B.思维C.语言D.劳动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分数:2.00)A.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6.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 )(分数:2.00)A.量B.质C.属性D.度7.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分数:2.00)A.归纳方法B.演绎方法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8.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 )(分数:2.00)A.唯物主义路线B.唯心主义路线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3、9.“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 )(分数:2.00)A.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与实践标准一起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C.可以代替实践标准D.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是主观标准11.标志着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是( )(分数:2.00)A.革命B.改革C.创新D.阶级斗争12.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分数:2.00)A.生产工具B.科学技术C
4、.劳动者D.生产关系13.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分数:2.00)A.生产力B.阶级斗争C.科学技术D.社会革命14.商品价值量是由( )(分数: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15.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分数:2.0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1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 )(分数:2.00)A.商业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银行资本家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
5、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意识从其起源看是( )(分数:2.00)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C.人脑的机能和属性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19.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其具体指( )(分数:2.00)A.实践具有多样的形式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20.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C.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质和量的统一为度2
6、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包括( )(分数:2.00)A.原因与结果B.必然性与偶然性C.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D.现实性和可能性22.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中,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二者都坚持反映论的立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地对外界的反映C.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脱离了实践和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D.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引人了认识论,同时又将辩证法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
7、识的辩证过程23.下列选项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2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分数:2.00)A.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B.唯理论和经验论C.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D.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2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所区别的,具体表现在( )(分数:2.00)A.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两大原则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价
8、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C.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D.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26.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 )(分数:2.00)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产品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有( )(分数:2.00)A.改革B.科学技术革命C.社会基本矛盾D.阶级斗争28.商品由两个因素构成,它们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B.有用性C.价值D.劳动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有( )(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维持劳动
9、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合营企业B.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C.国家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D.国家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31.YfJ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理论说明( )(分数:2.00)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B.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D.当
10、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2.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做个有温度的医者 拥有了技术之神,能否兼具人文之暖?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重现昔日的温情脉脉? 什么样的医生算好医生?精通礼仪,且有同情心。假如在百余年前的西方社会,答案可能如上。据英国学者极简医学史一书介绍,当时,由于医学水平落后,医生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而是安慰、陪伴。有这样一幅画:一个孩子奄奄一息地躺着,西装革履的大夫坐在旁边,手托下巴,怜悯地望着。美国医师赫兹勒还发明了一种“精细检查法”。有一回,他为
11、一位妇人的儿子看病,花了好些工夫,把全身检查个遍,其结果,是“她一家 40年来都找我看病”。这些检查,其实仪式意义、安慰意义远大于治疗意义。 直到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情况才发生了改变。今天,过去神话中的换心换肝都已经变成现实,脊椎骨都可以 3D打印用于临床,医疗水准突飞猛进。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陪伴、安慰、绅士风度,这些在医生职业准则中退居了次要地位,甚至被渐渐冷落。有研究者说,失去情感温度,是现代医学片面重视技术的副作用。后果已经显现:冷冰冰地治疗,使医患处于猜疑状态,容易滋生矛盾;尤其是技术总有边界,当疗效不佳、花费不少之时,这种猜疑还会升级,最后甚至两败俱伤。 人们开
12、始思考:拥有了技术之神,能否兼具人文之暖?能否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重现昔日医生的温情脉脉? 要想两条腿走路,既医病,又慰心,首先就要重视人文精神在医疗中的作用,把它作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维。有些从业者觉得,话语交流、情感抚慰、病情介绍这些人文环节,比较“虚”,治病才是“实”;从学习到职业生涯中,往往更重视“实”,而轻视“虚”。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著名医生古尔爵士说:“别忘了,你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治病是实,治人、治心同样是医生实实在在的本职。在我们的医学传统里,更有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讲究“医者父母心”,仁心才能统领仁术。当我们跨上技术之马飞奔向前时,别忘了医学发端时那颗悲
13、悯、温暖的仁心。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 7月 5日第十三版)(分数:6.00)(1).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你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分数:2.00)_(2).“仁心才能统领仁术”蕴含着什么哲理?(分数:2.00)_(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见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分数:2.00)_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16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4、是( )(分数:2.00)A.理论创新B.解放思想C.坚持真理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解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3.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它们是( )(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
15、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4.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分数:2.00)A.物质B.思维C.语言D.劳动 解析:解析: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分数:2.00)A.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C.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
16、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6.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是事物的( )(分数:2.00)A.量B.质 C.属性D.度解析: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
17、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7.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 )(分数:2.00)A.归纳方法B.演绎方法 C.分析方法D.综合方法解析:解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8.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 )(分数:2.00
18、)A.唯物主义路线 B.唯心主义路线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解析: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是唯物主义路线。B、C、D 都是走唯心主义路线,都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9.“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 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解析:解析: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A、C、D 都与题意不符合,都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 )(分数:2.00)A.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与实践标准一
19、起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C.可以代替实践标准D.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是主观标准解析: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洽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B、C、D 表述有误,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11.标志着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
20、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是( )(分数:2.00)A.革命B.改革C.创新 D.阶级斗争解析:解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鲂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12.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分数:2.00)A.生产工具B.科学技术 C.劳动者D.生产关系解析:解析: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
21、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角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3.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分数:2.00)A.生产力B.阶级斗争 C.科学技术D.社会革命解析:解析: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D 不属于直接动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4.商品价值量是由( )(分数: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
22、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解析:解析: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15.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分数:2.0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解析:解析: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
23、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事实上的操控者是( )(分数:2.00)A.商业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银行资本家解析:解析: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4、(分数:2.00)_解析:18.意识从其起源看是( )(分数:2.00)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C.人脑的机能和属性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解析:解析:意识从其起源来看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故 A、B 正确。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故 C、D 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19.社会生活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其具体指( )(分数:2.00)A.实践具有多样的形式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解析:解
25、析: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 是社会实
26、践的基本形式,不是社会生活实践性的基本体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D。20.关于“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 B.度是事物保持自己量的质的界限C.度是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解析:解析: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B 表述有误,C中度不是关节点,度的极限是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
27、一。故 B、C 都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D。2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包括( )(分数:2.00)A.原因与结果 B.必然性与偶然性 C.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D.现实性和可能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现实性和可能性。故本题答案是 ABCD。22.下列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中,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二者都坚持反映论的立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
28、对客体的反映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被动地对外界的反映 C.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脱离了实践和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这是不科学的 D.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引人了认识论,同时又将辩证法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 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由于脱离实践和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此具有严重的缺陷。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
29、点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并且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 A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D。23.下列选项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 解析: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
30、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感性认识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分数:2.00)A.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B.唯理论和经验论C.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D
31、.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 解析:解析: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B 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所导致的后果;C 是割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所犯的错误,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D。2
32、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所区别的,具体表现在( )(分数:2.00)A.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两大原则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解析:解析: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第二,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第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
33、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A 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共同之处,与题意不符,故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CD。26.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 )(分数:2.00)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B.产品交换关系C.产品分配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解析:解析: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
34、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B 属于广义的生产关系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D。2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有( )(分数:2.00)A.改革 B.科学技术革命 C.社会基本矛盾 D.阶级斗争 解析:解析:改革和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重要动力,C 是社会发展中的根本动力,D 是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8.商品由两个因素构成,它们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 B.有用性C.价值 D.劳动解析: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
35、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有( )(分数:2.00)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解析:解析: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36、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合营企业 B.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C.国家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国家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解析: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
37、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31.YfJ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理论说明( )(分数:2.00)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B.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C.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D.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解析:解析: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38、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因此,本题正确
39、答案是ABCD。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2.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做个有温度的医者 拥有了技术之神,能否兼具人文之暖?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重现昔日的温情脉脉? 什么样的医生算好医生?精通礼仪,且有同情心。假如在百余年前的西方社会,答案可能如上。据英国学者极简医学史一书介绍,当时,由于医学水平落后,医生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而是安慰、陪伴。有这样一幅画:一个孩子奄奄一息地躺着,西装革履的大夫坐在旁边,手托下巴,怜悯地望着。美国医师赫兹勒还发明了一种“精细检查法”。有一回,他为一位妇
40、人的儿子看病,花了好些工夫,把全身检查个遍,其结果,是“她一家 40年来都找我看病”。这些检查,其实仪式意义、安慰意义远大于治疗意义。 直到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情况才发生了改变。今天,过去神话中的换心换肝都已经变成现实,脊椎骨都可以 3D打印用于临床,医疗水准突飞猛进。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陪伴、安慰、绅士风度,这些在医生职业准则中退居了次要地位,甚至被渐渐冷落。有研究者说,失去情感温度,是现代医学片面重视技术的副作用。后果已经显现:冷冰冰地治疗,使医患处于猜疑状态,容易滋生矛盾;尤其是技术总有边界,当疗效不佳、花费不少之时,这种猜疑还会升级,最后甚至两败俱伤。 人们开始思考
41、:拥有了技术之神,能否兼具人文之暖?能否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重现昔日医生的温情脉脉? 要想两条腿走路,既医病,又慰心,首先就要重视人文精神在医疗中的作用,把它作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维。有些从业者觉得,话语交流、情感抚慰、病情介绍这些人文环节,比较“虚”,治病才是“实”;从学习到职业生涯中,往往更重视“实”,而轻视“虚”。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著名医生古尔爵士说:“别忘了,你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治病是实,治人、治心同样是医生实实在在的本职。在我们的医学传统里,更有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讲究“医者父母心”,仁心才能统领仁术。当我们跨上技术之马飞奔向前时,别忘了医学发端时那颗悲悯、温
42、暖的仁心。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 7月 5日第十三版)(分数:6.00)(1).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你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医生的患者不是“肺炎”,而是“得了肺炎的人”。)解析:(2).“仁心才能统领仁术”蕴含着什么哲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仁心统领仁术”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会使实践失败。)解析:(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见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