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3100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综合)-试卷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抵御外部侵略及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祖国完全统一D.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针对( )(分数:2.00)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领土争端问题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分数:2.00)A.两制并存B.高度自治C.坚决反对任何“

    2、台湾独立”的言行D.一个中国5.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最核心的是( )(分数:2.00)A.和平统一B.民族团结C.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D.反对“台独”分裂势力6.两岸关系的主题是( )(分数:2.00)A.战争与和平B.一个中国C.交流对话D.和平发展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分数:2.00)A.和平与稳定B.经济与发展C.经济与稳定D.和平与发展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B.新科技革命C.世界格局演变D.世界经济一体化9.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主导者是( )(分数:2

    3、.00)A.发展中国家B.西方发达国家C.金砖五国D.欧洲国家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分数:2.00)A.国家主权平等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内政11.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分数:2.00)A.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C.互不干涉内政D.坚持一个中国基本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 )(分数:2.00)A.一个中国、两制并存B.高度自治C.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4.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群体有( )(分数:2.00)A.台湾同胞B.国外反华势力C.搞“台独”图谋的台湾分裂势力D.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15.在当代中国,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B.港澳未回归前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C.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D.都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 )(分数:2.00)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B.创造性

    5、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17.2013 年 6 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意见有( )(分数:2.00)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18.“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成功实践,是由于( )(分数:2.00)A.“一国两制”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B.香港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等自治权力C.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

    6、D.“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19.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要做到( )(分数:2.00)A.深化两岸经济合作B.扩大两岸文化交流C.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D.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20.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分数:2.00)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B.和平与发展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C.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D.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

    7、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2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分数:2.00)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D.总体发展、局部战争22.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来自国内方面的机遇有( )(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B.市场需求潜力巨大C.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D.制度优势日益显现23.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 )(分数:2.00)A.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

    8、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B.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C.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D.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 )(分数:2.00)A.科学发展、自主发展B.稳定发展、共同发展C.开放发展、和平发展D.合作发展、共同发展2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有( )(分数:2.00)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6.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9、)(分数:2.00)A.大国是关键B.周边是首要C.发达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27.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是( )(分数:2.00)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D.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28.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B.构建和谐世界C.维护世界公正D.促进共同发展考研政治(综合)-试卷 13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华民族伟大复

    10、兴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抵御外部侵略及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D.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容和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针对( )(分数:2.00)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领土争端问题解析: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先运用于香港和澳门问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4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分数:2.00)A.两制并存B.高度自治C.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D.一个中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内容。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A、B、C 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5.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最核心的是( )(分数:2.00)A.和平统一B.民族团结C.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反对“台独”分裂势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对台的四点意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因此,本题正确

    12、答案是 C。6.两岸关系的主题是( )(分数:2.00)A.战争与和平B.一个中国C.交流对话D.和平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两岸关系。当今时代,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分数:2.00)A.和平与稳定B.经济与发展C.经济与稳定D.和平与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

    13、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新科技革命C.世界格局演变D.世界经济一体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A 符合题意。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B 错误。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C 错误。D 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D 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9.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

    14、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主导者是( )(分数:2.00)A.发展中国家B.西方发达国家 C.金砖五国D.欧洲国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内容。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分数:2.00)A.国家主权平等 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内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度概括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

    15、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11.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分数:2.00)A.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互不干涉内政D.坚持一个中国基本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政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因此,本题正确

    16、答案是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 )(分数:2.00)A.一个中国、两制并存 B.高度自治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有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7、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14.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群体有( )(分数:2.00)A.台湾同胞B.国外反华势力C.搞“台独”图谋的台湾分裂势力 D.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D。15.在当代中国,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 )(分数:2.00)A.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B.港澳未回归前

    18、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 C.都是中国的内政问题D.都是殖民主义侵略遗留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的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强占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 )(分数:2.00)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19、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还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同时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17.2013 年 6 月,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意见有( )(分数:2.00)A.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

    20、关系大局 B.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C.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D.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对台的四点意见。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四点意见是: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18.“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成功实践,是由于( )(分数:2.00)A.“一国两制”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B.香港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等自治权力 C.中央和特区政

    21、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 D.“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鼓励香港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旗帜下和衷共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内地与香港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香港开展对外交往,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19.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要做到( )(分数:2.00)A.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B.扩大两岸文化交流 C

    22、.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 D.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对台的四点意见。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首先,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其次,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A 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 B 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属于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的题中之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0.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分数:2.00)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C.世界和平是促

    23、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D.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

    24、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分数:2.00)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发展、局部战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

    25、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22.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来自国内方面的机遇有( )(分数:2.00)A.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 B.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C.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D.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来自国内方面的机遇有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因此,本题正确答

    26、案是 ABCD。23.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 )(分数:2.00)A.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B.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C.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D.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27、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2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 )(分数:2.00)A.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B.稳定发展、共同发展C.开放发展、和平发展 D.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

    28、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D。2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有( )(分数:2.00)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

    29、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D。26.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分数:2.00)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达国家是基础D.多边是舞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工作布局。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27.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是( )(分数:2.00)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C.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构建和谐世界的途径有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C。28.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 B.构建和谐世界C.维护世界公正D.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D。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综合)-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