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96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分数:2.00)A.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B.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C.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D.人民当家作主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产生的方式是(分数:2.00)A.实行差额选举B.按党派分配名额C.实行等额选举D
2、.按单位分配名额4.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分数:2.00)A.要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B.要保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D.要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显著特征是(分数:2.00)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共产党领导
3、、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C.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D.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和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分数:2.00)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C.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D.加强民族团结7.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是(分数:2.00)A.民主自治B.基层群众自治C.各地区自治D.民族区域自治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B.人民代表大会C.基层群众自治D.
4、政治协商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根本的任务是(分数:2.00)A.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B.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共同理想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2.
5、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具体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2.00)A.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B.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C.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D.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这一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建立(分数:2.00)A.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C.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广泛而深刻的实践D.有利于广大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14.全
6、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原因在于,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分数:2.00)A.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B.才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C.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勃勃生机又井然有序,增进入民福祉D.才能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法治上提供制度化方案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
7、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相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B.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制度保障C.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D.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16.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其他三个方面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原因在于(分数:2.00)A.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B.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障C.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D.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
8、提供制度规则17.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分数:2.00)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形成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1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因在于(分数:2.00)A.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B.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C.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D.只有在党
9、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1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原因在于(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根本上规定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20.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目标,
10、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外,还必须(分数:2.00)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很不完善。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分数:2.00)A.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B.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C.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D.建设社会主义法
11、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分数:2.00)A.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B.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C.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D.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3.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分数:2.00)A.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
1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C.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D.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B.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C.发展基层民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D.改进和完善民族区域
13、自治制度2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完成的任务是,既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要(分数:2.00)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冶政府建设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2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分数:2.00)A.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
14、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B.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C.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D.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7.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D.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两者方向一致B.都坚持重在建设C.两者各有侧重
15、D.都更加注重凝练表达、强化实践导向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96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分数:2.00)A.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B.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C.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D.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
16、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D 是正确选项。ABC 项讲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显然此项内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产生的方式是(分数:2.00)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C.实行等额选举D.按单位分配名额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发展体现在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的职权。A 是正确选项。4
17、.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分数:2.00)A.要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B.要保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 D.要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C选项正确。A 选项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实现的功能;B 选项的错误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18、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D 选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的。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显著特征是(分数:2.00)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C.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D.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和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B 选项正确。A 选项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C 选项是基层群众
19、自治制度的功能;D 选项讲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分数:2.00)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C.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D.加强民族团结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属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A 是正确选项。7.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就是(分数:2.00)A.民主自治B.基
20、层群众自治C.各地区自治D.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记忆性试题,难度较小。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正确选项是 D。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政治制度是(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B.人民代表大会C.基层群众自治 D.政治协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属记忆性试题,难度适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21、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C 是正确选项。A 选项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B 选项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D 选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根本的任务是(分数:2.00)A.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B.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属识记性试题,有一定难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22、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C 选项正确。考生还要注意考查“主题”“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动力”等角度。1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共同理想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析:解析:此题考
23、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属识记与记忆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A 是正确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1.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
24、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2.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具体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数:2.00)A.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B.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 C.把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 D.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
25、、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ABCD 均为正确选项。13.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这一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建立(分数:2.00)A.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C.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D.有利于广大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建立的意义,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目前,中国
26、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BCD 选项正确。A 选项的错误在于,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4.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原因在于,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分数:2.00)A.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B.才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社会主义事业
27、前进增添强大动力C.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勃勃生机又井然有序,增进入民福祉 D.才能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法治上提供制度化方案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大。ACD选项正确。B 选项的内容属于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不选。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相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B
28、.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制度保障C.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 D.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CD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全面依法治国在一定的层面上,确实能够从法治角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化方案,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因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制度保障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6.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其他三个方面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原因在于(分数:2.00)A.全面依法
29、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B.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障 C.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 D.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规则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保持长治久安,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法治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
30、有法有据,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规则。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基本保障。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要跳出历史周期律、走好中国道路,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全社会都能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法治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保障。BCD 选项正确。A 选项的错误在于,全面从严治党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17.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31、治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分数:2.00)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形成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要求,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大。ABC 选项正确。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即使法治规范体系不完备,也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8.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因在于(分数:2.00)A.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
32、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C.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D.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D 选项均正确。1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原因在于(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根本上规定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制度属
33、性和前进方向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因,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均正确。20.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目标,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外,还必须(分数:2.00)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34、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选项均正确。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还很不完善。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分数:2.00)A.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B.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C.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
35、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此内容的正确观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此内容与题干无关,故不选。2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分数:2.00)A.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B.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6、,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D.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很小。ABCD 均为正确选项。23.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分数:2.00)A.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更加注重改进
37、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C.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D.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一般。ABCD 均为正确选项。2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分数:2.00)A.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B.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C.发展基层民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 D.改进和
38、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 是正确选项。D 选项,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不是题干所问,因此不选。2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实现这一目标,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完成的任务是,既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要(分数:2.00)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冶政府建设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解析:
39、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D 选项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因此均正确。2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分数:2.00)A.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B.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C.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D.必须坚持一手抓
40、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D 均为正确选项。C 选项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27.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D.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属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大。AC 是正确选项。BD 两个选项均是实现中
41、国梦的路径之中弘扬中国精神的有关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符,故不选。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两者方向一致 B.都坚持重在建设 C.两者各有侧重D.都更加注重凝练表达、强化实践导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属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都坚持重在建设,就是要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AB 选项正确。C 选项是二者的不同点;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核心要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此项也是二者的不同点,不是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