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58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指的是(分数:2.00)A.立法B.守法C.行政执法D.司法3.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是(分数:2.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4.一般来说,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指的是(分数:2.00)A.人民所拥有的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B.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
2、权C.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D.国家最高权力归属于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依照的是(分数:2.00)A.国家根本制度B.宪法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分数:2.00)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是(分数:2.00)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3、议政B.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8.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下列选项属于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分数:2.00)A.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B.主体地位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C.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D.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9.“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行相当、罚当其罪”,这条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特指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罪刑法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罪刑相适应
4、D.程序法定10.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中,被称之为“民告官”的法律是(分数:2.00)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诉讼法D.仲裁和调节法11.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话的核心蕴意是(分数:2.00)A.全民守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B.科学立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C.严格执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D.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
5、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3.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其最高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确立了人民主权这一基本原则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D.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其强大的生命
6、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分数:2.00)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B.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5.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的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分数:2.00)A.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B.它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C.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D.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1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7、之一。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B.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C.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D.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17.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下列选项属于程序法律部门的有(分数:2.00)A.民法商法B.刑法C.诉讼法D.非诉讼程序法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包括(分数
8、:2.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D.民法商法19.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有(分数:2.00)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B.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C.民法商法D.合同法20.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以下属于宪法相关法规定的内容之一的是(分数:2.00)A.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C.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D.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21.我国民法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2.00)
9、A.财产关系B.人身关系C.特殊群体权益D.劳动关系22.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我国程序法律部门中,被称为“三大诉讼”的是(分数:2.00)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仲裁和调节23.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我国制定了仲裁法,其基本原则有(分数:2.00)A.自愿B.仲裁独立C.一哉终局D.罪刑法定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
10、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分数:2.00)A.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B.是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C.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D.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2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分数:2.00)A.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B.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6.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
11、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B.要畅通民意表达机制以及民意与立法的对接机制C.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D.要保证法律规范的质量27.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要增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可实施性B.要完善法律实施体制以及法律设施C.要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D.要优化法律实施的环境因素28.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信仰法律程度B.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
12、正文明执法D.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29.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B.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C.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D.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3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分数:2.00)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3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
13、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摘自人民网 材料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
14、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
15、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 3 2015 年 10 月 22 日,随着习近平为全球第 1000 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全球已有 127 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 500 所孔子学院和1000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孔子的思想由周游列国开始“周游世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孔子学院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教学平台。 摘编自新华网(分数:4.00)(1).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抛弃传统,就等于割
16、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分数:2.00)_(2).我们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612 年 11 月 10 日,在一个难忘的星期日上午,应坎特布雷大主教的奏请,詹姆斯一世国王召见了英格兰的法官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星期日上午会议”。 召开这次会议的起因,是教会法院不依任何既定的法律和成规,不遵从任何控诉程序便对案件进行审判。在它试图仅凭一张完全世俗性质的诉状而派其随员进入被告的住宅并对其实施逮捕时,高等民事法庭颁布了禁令,取缔其有关诉讼行为。一些人对此感到不满,他们想到了君权神授的国王,希望利用国王来对抗普通法院,就建
17、议国王按自己的意愿收回部分案件的审判权,由国王亲自审决。 这次“星期日上午会议”的主题就是针对这一建议进行辩论并征求法官的意见。坎特布雷大主教在会议上继续鼓吹王权至上,他认为,法官只是国王的代表,国王认为有必要时,把本由自己决断的案件授权给法官们处理。关于这一点,在圣经中上帝的圣谕里已经明确地体现,是不言而喻的。 针对这一论调,大法官爱德华.柯克代表法官们给予了有力的回击。他说,“根据英格兰法律,国王无权审理任何案件,所有案件无论民事或刑事,皆应依照法律和国家惯例交由法院审理。”但是,国王说:“朕以为法律以理性为本,朕和其他人与法官一样有理性。”“陛下所言极是,”柯克回答道:“上帝恩赐陛下以丰
18、富的知识和非凡的天资,但微臣认为陛下对英国的法律并不熟悉,而这涉及臣民的生命、继承权、财产等的案件并不是按天赋理性来决断的,而是按人为理性和法律判决的。法律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未达到这一水平前,任何人都不能从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詹姆斯一世恼羞成怒,他说,按这种说法,他应屈居于法律之下,这是大逆不道的犯上行为。柯克引用布莱克通的名言说:“国王不应服从任何人,但应服从上帝和法律。” 摘编自立法网 材料 2 领导干部要做遵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19、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 研计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2015 年 2 月 2 日)(分数:4.00)(1).“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法治思维及其具体内涵。(分数:2.00)_(2).为什么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以及现实生活中应如何具体落实?(分数:2.00)_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20、础)-试卷 58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指的是(分数:2.00)A.立法B.守法C.行政执法 D.司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运行,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因为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c 选项正确。3.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是(分数:2.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
21、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运行,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B选项正确。4.一般来说,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指的是(分数:2.00)A.人民所拥有的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B.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C.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D.国家最高权力归属于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A 选项既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之一,也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B 选项指的是人权;D 选项表述不严谨,所有公民
22、中有被剥夺政治权利者。故 C 选项正确。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依照的是(分数:2.00)A.国家根本制度B.宪法 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确定的法治原则,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很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B 选项正确。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分数:2.00)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宪法确立
23、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D 选项正确。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是(分数:2.00)A.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B.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B 选项正确。A 选项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C 选项
24、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D 选项是人民政协应该起到的作用。8.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下列选项属于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分数:2.00)A.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B.主体地位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 C.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D.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部门中的民商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B 选项正确。A 选项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C 选项是刑法的基本原则,D 选项是社会法的基本原则。9.“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行相当、罚当其罪”,这条决
25、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特指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罪刑法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罪刑相适应 D.程序法定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刑法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罪刑相适应,是指罪犯社会危害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行相当、罚当其罪。C 选项正确。10.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中,被称之为“民告官”的法律是(分数:2.00)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诉讼法 D.仲裁和调节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
26、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时,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由此概念得出,C 选项正确。11.培根曾经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话的核心蕴意是(分数:2.00)A.全民守法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B.科学立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C.严格执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D.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一道理解为主
27、、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D 选项更合题意,是正确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3.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其最高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确立了人民主权这一基本原则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 D.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理解,
28、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CD 选正确。B 选项是宪法的特征在规定的内容上的具体表现。AB 选项是宪法确立的原则和内容,并不是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体现在(分数:2.00)A.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B.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D.有利
29、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ACD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人民通过人民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不是直接行使权利。15.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的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分数:2.00)A.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B.它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C.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 D.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
30、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BCD选项正确。A 选项与国家的基本精神相违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而不是为了消除民族差别。1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B.有利于城乡基层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C.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D.它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BD 正确。C 选
31、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7.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下列选项属于程序法律部门的有(分数:2.00)A.民法商法B.刑法C.诉讼法 D.非诉讼程序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CD 选项正确。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32、律体系的层次包括(分数:2.00)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民法商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Bc选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原则性来说,就这三个层次。民法商法隶属于三个层次法律法规之中,不能单独算是法律体系的层次之一。19.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有(分数:2.00)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B.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C.民法商法 D.合同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我国的法律部门
33、分为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合同法隶属于民商法律部门,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ABC 正确。20.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调整国家政治关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以下属于宪法相关法规定的内容之一的是(分数:2.00)A.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 C.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 D.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
34、点是宪法相关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ABCD 四个选项都是宪法相关法规定的内容之一,均是正确选项。21.我国民法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2.00)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特殊群体权益D.劳动关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法商法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AB 选项正确。CD选项是社会法律部门调整的内容。22.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我国程序法律部门中,被称为“三大诉讼”的是(分数:2.00)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仲裁和调节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
35、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是非诉讼法律部门的内容。23.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者审理,由第三者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我国制定了仲裁法,其基本原则有(分数:2.00)A.自愿 B.仲裁独立 C.一哉终局 D.罪刑法定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性试题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仲裁是由非司法机构进行的审理,而有罪无罪只能是司法机关作出判决。因而,也不能选。2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
36、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分数:2.00)A.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B.是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C.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D.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法律体系先于法治体系,已经形成了。2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和(分
37、数:2.00)A.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B.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D.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是一道识记为主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26.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 B.要畅通民意表达机制以及民意与立法的对接机制 C.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D.要保证法律规范的质量 解析:
38、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D 选项正确。C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它是法治的要求,而不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27.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要增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可实施性 B.要完善法律实施体制以及法律设施 C.要提高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D.要优化法律实施的环境因素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ABCD 选项均是正确选项。28.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
39、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信仰法律程度B.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D.改革司法管理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之中。BCD 选项正确。A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人们信仰法律的程度是有益于依法治国,但不能成为法治的保障。29.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之一。其基本要求有(分数:2.00)A.坚持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B.
40、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C.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D.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之中。ABD 选项正确。C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它是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而不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系统的要求。3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包括(分数:2.00)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
41、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ABCD 选项正确。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31.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摘自人民网 材料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
42、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
43、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 3 2015 年 10 月 22 日,随着习近平为全球第 1000 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全球已有 127 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近 500 所孔子学院和1000 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44、,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孔子的思想由周游列国开始“周游世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孔子学院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教学平台。 摘编自新华网(分数:4.00)(1).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化传统又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得以形成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45、纽带,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保持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本国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更有利于培育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修养的养成。同时,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之中的软实力。)解析:(2).我们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的部分,也有属于糟粕的部分,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复古,要在去粗求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又要用中华传统美
46、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文明的优秀成果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要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对今天的中国有积极意义的精华。)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612 年 11 月 10 日,在一个难忘的星期日上午,应坎特布雷大主教的奏请,詹姆斯一世国王召见了英格兰的法官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星期日上午会议”。 召开这次会议的起因,是教会法院不依任何既定的法律和成规,不遵从任何控诉程序便对案件进行审判。在它试图仅凭一张完全世俗性质的诉状而派其随员进入被告的住宅并对其实施逮捕时,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