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750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31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842年,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分数:2.00)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3.有人用“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来形容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使得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的“一战”指的是(分数:2.00)A.中法战争B.第一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甲午战争后

    2、,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分数:2.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5.戊戌维新时期,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主张是(分数:2.00)A.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B.裁减旧式绿营军,改练新式陆军C.创设学堂,提倡西学,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

    3、出国留学D.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6.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分数:2.00)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广州起义7.有人曾用“一个政治基础,两个政党力量,三方力量促成,四个阶级联盟”来评价国共第一次合作,其中,所谓的“一个政治基础”指的就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一致C.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一致D.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8.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

    4、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分数:2.00)A.使红军和根据地力量损失了 90B.使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C.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9.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分数:2.00)A.台儿庄战役B.长城抗战C.平津会战D.忻口会战10.“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分数:2.00)A.党八股的文风B.主

    5、观主义的学风C.宗派主义的党风D.官僚主义的作风11.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分数:2.00)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12.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分数:2.00)A.全国大陆的解放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的完成13.1957年 4月 27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分数:2.00)A.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B.反对官僚主义、

    6、宗派主义、主观主义C.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D.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分数:2.00)A.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的关系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行政和法治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为了统治中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扶植、收买代理人D.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7.帝国主义对华资

    7、本输出的方式有(分数:2.00)A.开设工厂B.设立银行C.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D.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中国矿山18.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分数:2.00)A.创建新式海陆军B.兴办近代重工业C.兴办近代轻工业D.派留学生赴国外学习19.1912年 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

    8、主专制制度20.1905年至 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通过这次论战(分数:2.00)A.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反满革命的广泛宣传,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C.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D.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2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D.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22.1915年 9月,陈独秀在上

    9、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分数:2.00)A.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B.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D.彻底否定了孔学的历史作用23.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分数:2.00)A.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

    10、民主革命的主力军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4.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分数:2.00)A.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B.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C.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25.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分数:2.00)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26.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分数:2.00)A.

    11、务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务必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7.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8.1992年年初,在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有(分数:2.00)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

    12、义的本质区别B.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C.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9.习近平对台“四不”原则包括(分数:2.00)A.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不会改变B.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C.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D.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0.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1936 年 10月2016

    13、年 10月)1934 年 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人,平均年龄不到 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 11个省,翻越 18座大山,跨过 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 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 1936年 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红军长征的胜利

    14、,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分数:4.00)(1).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分数:2.00)_(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31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15、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842年,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分数:2.00)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通商口岸的开放。1842 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5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因此,正确答案为 C项。3.有人用“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来形容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使得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的“一战”指的是(分数:2.00)A.中法战争B.第一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意识的觉醒。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16、战争促使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因此,选项 C正确。4.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分数:2.00)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

    17、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坚持不能触动三纲五常。但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了批判,认为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故选 D项。AB 两项都强调革命,是革命派的主张,C 项是维新派和洋务派共同的主张,均不符题意。5.戊戌维新时期,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主张是(分数:2.00)A.

    18、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B.裁减旧式绿营军,改练新式陆军C.创设学堂,提倡西学,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D.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主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1898 年 6月 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 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设议院、制宪法等政治主张。故本题选

    19、 D项。6.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分数:2.00)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广州起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二次革命的失败。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故本题选 A项。7.有人曾用“一个政治基础,两个政党力量,三方力量促成,四个阶级联盟”来评价国共第一次合作,其中,所谓的“一个政治基础”指的就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一致C.它与中国共产党

    20、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一致 D.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与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原因在于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一致。故其正确答案是 C项。8.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分数:2.00)A.使红军和根据地力量损失了 90B.使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C.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危害。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

    21、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这使红军和根据地力量损失了 90,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其教训是极其惨痛而又深刻的。故本题选 C项。9.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分数:2.00)A.台儿庄战役B.长城抗战C.平津会战D.忻口会战 解析:解析: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忻口的中国守军勇敢作战。日军自

    22、10月 13日开始进攻忻口中央阵地,到 10月底,双方激战半月之久,日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些地区。因此忻口会战成为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因此本题答案是 D选项。10.“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分数:2.00)A.党八股的文风B.主观主义的学风 C.宗派主义的党风D.官僚主义的作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这副对联引自毛泽东所做的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5月 19日)的讲话。毛泽东以此对联讽刺那些只知道背诵马恩列斯著作中若干词句的人,仅凭

    23、主观的想法,不懂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处理现实问题。因此,选项 B符合题于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有:(1)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2)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3)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1.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分数:2.00)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制度的改革。全国内战爆发前夕,1946 年 5月 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

    24、”政策。因此,正确选项是 A。12.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分数:2.00)A.全国大陆的解放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标志着我国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故选项 C正确。13.1957年 4月 27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分数:2.00)A.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B.反对官僚主义、宗派

    25、主义、主观主义 C.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D.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整风运动。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更需要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鉴于此,1957 年 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C 项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选项。1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分数:2.00)A.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的关系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

    26、.行政和法治的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故 B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6.为了统治中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扶植、收买代理人 D.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资

    27、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外国侵略者通过清政府内部的妥协派贵族大臣,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因此,选项 A正确。列强还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因此,选项 B正确。为了控制中国的政治,列强把清政府变成自己的驯服工具,在清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因此,选项 C正确。选项 D,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之一。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三项。17.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有(分数:2.00)A.开设工厂 B.设立银行 C.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 D.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中国矿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帝国主义对

    28、中国实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最初是采取商品输出的方式,随着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更多的转向资本输出。题目中的 ABCD四个选项都是其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18.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分数:2.00)A.创建新式海陆军B.兴办近代重工业 C.兴办近代轻工业 D.派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经济活动。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主要是近代重工业、轻工业。因此,正确答案是 BC选项。19.1912年 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29、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1912 年 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

    30、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因此,ABD 项是正确的选项。20.1905年至 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通过这次论战(分数:2.00)A.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B.反满革命的广泛宣传,为辛亥革命作了

    31、舆论上的准备 C.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D.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32、 ABCD选项。2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D.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在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时,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民权主义中进一步揭露了封建军阀、官僚的暴戾恣肆,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制度作了某些批判,重申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生主义则强调了

    33、“耕者有其田”的观点,阐发了“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的内容。故选项 ABCD均正确。22.1915年 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分数:2.00)A.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 B.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D.彻底否定了孔学的历史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选项 ABC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选项 D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故排除。23.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

    34、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根据是(分数:2.00)A.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B.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D.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解析:解析: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

    35、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因此 A选项正确。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因此 BC选项正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广大农村成为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

    36、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 D选项正确。24.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分数:2.00)A.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B.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 C.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

    37、胜利的精神;就是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故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D。注:2016 年 10月 22日,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1936 年 10月),故应重点关注。25.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分数:2.00)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B.促进经济发展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和联合地主

    38、阶级抗日。故选项 AD正确。26.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分数:2.00)A.务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务必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故选项 BD正确。选项 AC属于党的三大法宝内容。27.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分数:2.00)A.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B.政

    39、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经济上,是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政治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形式;文化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故选项 ABCD正确。28.1992年年初,在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的主

    40、要内容有(分数:2.00)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B.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C.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解析:解析: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曾经提到的内容包括: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等。选项 ABCD都是本题的正确答案。29.习近平对台“四不”原则包括(分数:2.00)A.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不会改变 B.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 C.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

    41、 D.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主席对台原则。2014 年 5月 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提出对台“四不”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0.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1936 年 10月2016 年 10月)1934 年 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

    42、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人,平均年龄不到 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 11个省,翻越 18座大山,跨过 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 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 1936年 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

    43、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分数:4.00)(1).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 第二,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三,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第四,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解析:(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如何继承

    44、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第四,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 第五,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