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 )(分数:2.00)A.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B.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时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分数:2.00)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C.“天安门事件”爆发D.毛泽东逝世4.1957 年
2、1966 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5.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分数:2.00)A.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B.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大讨论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6.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该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讲话题为( )(分数:2.00)A.实践是
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8.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选择社会主义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壮大B.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和财政经济的统一C.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D.国际两极格局的对立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有( )(分数:2.00)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4、业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从实际出发,我国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基本原则和方针有( )(分数:2.00)A.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B.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D.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11.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主
5、要有( )(分数:2.00)A.要求过急、工作过粗B.改变过快C.实行人民公社体制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12.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13.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加工订货B.代购代销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分数:2.00)A.个体企业公私合营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15.在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中,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
6、办法。其中包括( )(分数:2.00)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工资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B.限制资本主义剥削C.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D.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17.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 )(分数:2.00)A.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B.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
7、力的劳动者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18.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刘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位资本家的问题在当时具有普遍性B.此时中国共产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C.此时正处于过渡时期D.刘少奇认为剥削是有功劳的19.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有( )(分数:2.00)A.消灭资产阶级B.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2
8、0.邓小平说:“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此时”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B.中国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了社会主义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D.社会主义改造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2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创造性论述包括( )(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2.对论十大关系的评价正确的有( )(分
9、数:2.00)A.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B.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C.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D.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全面总结23.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4.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分数:2.00)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
10、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D.国营经济是主体,非公经济为补充25.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有( )(分数:2.00)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B.加强执政党建设C.正确地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26.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
11、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分数:2.00)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28.1957 年整风运动与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相同的有( )(分数:2.00)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教条主义D.反对官僚主义29.中国国民经济在 1959 年至 1961 年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分数:2.00)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的错
12、误30.“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有( )(分数:2.00)A.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B.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C.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3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 )(分数:2.00)A.初级的社会主义阶段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32.毛泽东认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战略,即( )(分数:2.0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C.全面
13、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3.毛泽东总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有( )(分数:2.00)A.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B.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C.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D.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2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
14、,是( )(分数:2.00)A.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B.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时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解析:解析: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这 7 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这个时期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从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分数:2.00)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
1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天安门事件”爆发D.毛泽东逝世解析:解析:这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4.1957 年1966 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解析:解析:1957 年1966 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有良好的开局,又曾在社会主义探索中遭遇严重挫折,其历史阶段特征是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5.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分数:2.00
16、)A.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B.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大讨论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解析:从 1 978 年 5 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6.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该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讲话题为(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
17、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解析: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于1980 年发表的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这种形式。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
18、文件,经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1 978 年 5 月 11 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8.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选择社会主义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壮大 B.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和财政经济的统一 C.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 D.国际两极格局的对立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壮大,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
19、量,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和财政经济的统一,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基本条件;政治上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国际两极格局的对立是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外部因素。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有( )(分数:2.00)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解析: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20、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从实际出发,我国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基本原则和方针有( )(分数:2.00)A.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道路B.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D.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解析:解析:根据中国的条件,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可以走先合作
21、化、后机械化的道路。所以,A 不可选。11.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主要有( )(分数:2.00)A.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B.改变过快 C.实行人民公社体制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解析:解析: 1 955 年夏季以后,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实行人民公社体制不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故 C 不可选。12.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手工业互助组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解析:解析: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22、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没有出现过手工业互助组这种组织形式。13.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主要有( )(分数:2.00)A.加工订货 B.代购代销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解析:解析: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其形式是: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公私合营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分数:2.00)A.个体企业公私合营 B.加工订货、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公私联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 解析:解析: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联营是
2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15.在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中,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其中包括( )(分数:2.00)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工资解析:解析:“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四分之一。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 B.限制资本主义剥削 C.受到人民政府的管
24、理和工人的监督 D.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解析: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深入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17.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
25、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这反映当时( )(分数:2.00)A.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B.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解析:解析:从题干中可知,资本家仍是自己在经营,所以,B 错误。18.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刘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位资本家的问题在当时具有普
26、遍性B.此时中国共产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此时正处于过渡时期 D.刘少奇认为剥削是有功劳的解析: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不了解,这位资本家的问题在当时具有普遍性。此时资本家仍在开厂,可见此时正处于过渡时期。D 说法明显错误。19.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有( )(分数:2.00)A.消灭资产阶级B.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解析:解析:A 不是其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基础,故 D 错误。20.邓小平说:“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
27、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此时”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B.中国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了社会主义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D.社会主义改造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解析:解析: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说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越过这个阶段的。而不是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C 错误。2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创造性论述包括( )(分数:2.00)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
28、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解析: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在把重工业作为国内建设重点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并处理好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22.对论十大关系的评价正确的有( )(分数:2.00)A.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B.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 C.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D.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全面总结解析:解析:论十大关系发表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还未完成。23.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29、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AB 是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的判断,经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得到正式确认。24.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分数:2.00)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国营经济是主体,非公经济为补充解析:解析:中共八
30、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D 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观点。25.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有( )(分数:2.00)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加强执政党建设 C.正确地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解析:解析:C 是八大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26.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分数:2.00)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
31、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解析:解析:毛泽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
32、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2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分数:2.00)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解析:解析: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28.1957 年整风运动与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相同的有( )(分数:
33、2.00)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教条主义D.反对官僚主义解析:解析:1957 年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党八股和宗派主义。29.中国国民经济在 1959 年至 1961 年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分数:2.00)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的错误 解析:解析:D 是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在 1959 年到 1961 年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此外,A 和 B 也是重要原因。30.“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有( )(分数:2.00)A.对于什么是社
34、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B.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C.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解析:解析:A 是邓小平对过去错误的总结;BC 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D 说法错误。3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 )(分数:2.00)A.初级的社会主义阶段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解析:解析: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
35、的社会主义。AC 说法错误。32.毛泽东认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战略,即( )(分数:2.0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C.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解析:解析: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33.毛泽
36、东总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有( )(分数:2.00)A.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 B.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D.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 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利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