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708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0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90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分数:2.00)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B.台湾高山族人民抗击日军C.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D.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3.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分数:2.00)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C.第一次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2、 )(分数:2.00)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束缚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C.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D.西方启蒙思想的进步和影响7.1925年,掀起全国范围内大革命高潮的是( )(分数:2.00)A.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B.二七罢工C.香港海员大罢工D.五卅运动8.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3、总方针的是( )(分数:2.00)A.古田会议B.中共四大C.中共五大D.八七会议9.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B.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的签署C.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10.毛泽东指出:“我们停止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在矛盾,大于内在矛盾,先解决外在矛盾。”当时“我们停止阶级斗争”有利于( )(分数:2.00)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1.1945年,国共

    4、双方在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的方针是( )(分数:2.00)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2.1948年 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分数:2.00)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5、改革法标志着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变为( )(分数:2.00)A.消灭富农B.限制富农C.保存富农D.征收富农多余财产14.1957年 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此次整风运动的对象是( )(分数:2.00)A.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享乐主义B.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C.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D.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党八股15.被誉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重要文献是(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6.党的十五大主题是(

    6、 )(分数:2.00)A.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政策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分数:2.00)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衰落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7、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分数:2.00)A.前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现状、发展社会生产力,后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C.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20.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分数:2.00)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重任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D.无产阶级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领导者2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表现在它是( )(分数:2

    8、.00)A.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D.一场思想启蒙运动22.下列属于陈天华著作的有( )(分数:2.00)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D.猛回头23.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其中有( )(分数:2.00)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24.下列属于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土地革命中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的是( )(分数:2.00)A.没收一切土地再分配B.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C.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D.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

    9、、抽肥补瘦25.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分数:2.00)A.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B.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2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包括( )(分数:2.00)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C.反动势力的腐朽与堕落D.苏联的军事援助27.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包括(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C.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D.中国大陆基本解放考研政治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90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分数:2.00)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B.台湾高山族人民抗击日军C.太平军多次重创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D.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早期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841 年 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因此,正

    11、确答案为 D。3.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分数:2.00)A.中日甲午战争B.中法战争 C.第一次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中法战争的掌握。中法战争在中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胜利,但是腐败的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依然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因此,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因此,正确答案为 B。4.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分数:2.00)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解析:解析: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因此,正

    12、确答案为 D。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分数:2.00)A.中华民国临时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解析:解析:1912 年 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 B。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束缚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D.西方启蒙思想的进步和影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13、,也就是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选项A、B、C、D 都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但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 B。7.1925年,掀起全国范围内大革命高潮的是( )(分数:2.00)A.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B.二七罢工C.香港海员大罢工D.五卅运动 解析:解析: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 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1925 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在此基础上,举行了胜利的广东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

    14、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因此,正确答案为 D。8.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是( )(分数:2.00)A.古田会议B.中共四大C.中共五大D.八七会议 解析:解析:1927 年 8月 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同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 D。9.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15、通电B.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的签署C.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D.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解析:解析:1937 年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因此,正确答案为 D。10.毛泽东指出:“我们停止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在矛盾,大于内在矛盾,先解决外在矛盾。”当时“我们停止阶级斗争”有利于( )(分数:2.00)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解析:解析:1935 年

    16、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毛泽东指出:“目前时局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中日民族矛盾已经超越国内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此,一切阶级和政治势力都应做出回答。因此,正确答案为 C。11.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的方针是( )(分数:2.00)A.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B.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D.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解析:解析:1945 年 10月 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

    17、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本题选 D。12.1948年 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分数:2.00)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解析:解析:关键信息:快点给他们和平。从题干材料反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再结合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与相关事实分析,A 正确;B、C 与题

    18、干无关;从时间信息上看,D 说法错误。本题选 A。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标志着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变为( )(分数:2.00)A.消灭富农B.限制富农C.保存富农 D.征收富农多余财产解析:解析:1950 年至 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了这次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本题选 C。14.1957年 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此次整风运动的对象是( )(分数:2.00)A.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享乐主义B.官僚主

    19、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C.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D.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党八股解析:解析:1957 年 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本题选 B。15.被誉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重要文献是(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析:解析:1978 年 11月 10日至 12月 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12 月 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20、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本题选 B。16.党的十五大主题是( )(分数:2.00)A.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政策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析:解析:1997 年 9月 12日至 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二十一世纪。本题选 C。17.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分数:2.00)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的日益衰落解析:解析: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 A是 20世纪 60年代,时间不符;B、D 与史实不符,而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本题选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8.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

    22、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分数:2.00)A.前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现状、发展社会生产力,后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C.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解析:解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

    23、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0.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分数:2.00)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重任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无产阶级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领导者解析:解析: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

    24、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2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表现在它是( )(分数:2.00)A.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封建王朝的自救运动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D.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22.下列属于陈天华著作的有( )(分数:2.00)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世钟 D.猛回头 解析:解析:章炳麟

    25、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因此,正确答案为 CD。23.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其中有( )(分数:2.00)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解析:解析:学

    26、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正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临夭折的危险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从 6月 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 20多个省区、100 多个城市。这样,五四爱国运动突破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4.下列属于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土地革命中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的是( )(分数:2.00)A.没收一切土地再分配B

    27、.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C.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 D.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解析:解析:1929 年 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

    28、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5.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分数:2.00)A.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B.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C.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析:解析: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29、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包括( )(分数:2.00)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C.反动势力的腐朽与堕落D.苏联的军事援助解析:解析: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中

    30、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本题选 AB。27.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包括( )(分数:2.00)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C.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选择资本主义道路 D.中国大陆基本解放解析:解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本题选 ABC。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9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