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77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B.洋务运动后清政府武装力量的增强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具有进步性,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主张男女平等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制度D.反映农民阶级均分财富的要求4
2、.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是( )(分数:2.00)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C.戊戌维新变法运动D.洋务运动5.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共同点是( )(分数:2.00)A.坚决反帝的姿态B.坚决反封建的姿态C.以救亡图存为目的D.代表先进的生产力6.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彻底性”是指( )(分数:2.00)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斗争的坚决性与不妥协性C.领导力量的单一性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7.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分数:2.00)A.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坚持武装斗争C.
3、不能相信资产阶级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8.1930年前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面临暂时的困难,但是红色政权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中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科学性9.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其中,在土地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表现是( )(分数:2.00)A.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B.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C.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
4、义D.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10.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的事件是( )(分数:2.00)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1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诱降和政治打击相结合D.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12.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分数:2.00)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 13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 13C.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
5、派各占 13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 1313.抗战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领导人曾鼓吹“中间路线”,其实质是( )(分数:2.00)A.介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第三势力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C.仿效西方民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14.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分数:2.00)A.“三查”运动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四清”运动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的是( )(分数:2.00)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C.关于加
6、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16.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辛亥革命是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 )(分数:2.00)A.民族危机加深,
7、社会矛盾激化B.清末“新政”及其破产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壮大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1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以下对其“革命性、民主性”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C.临时约法提出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D.临时约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20.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
8、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分数:2.00)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B.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C.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D.强调了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21.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分数:2.00)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D.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 )(分数:2.00)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23.
9、毛泽东讲“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 )(分数:2.00)A.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反革命战争B.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C.在人心向背方面,共产党占优势D.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24.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具有十分深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 )(分数:2.00)A.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B.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C.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
10、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D.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深刻反思25.从世界历史来看,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而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分数:2.00)A.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B.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明确的奋斗目标C.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中国的援助D.三大改造的完成26.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有( )(分数:2.00)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27.1957年 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
11、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其中,毛泽东提出,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应坚持的方针是( )(分数:2.00)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 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
12、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 2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
13、斗争,从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起,后来有太平天国的战争,有甲午战争,有戊戌维新,有义和团运动,有辛亥革命,有五四运动,有北伐战争,有红军战争,这些虽然情形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反抗外敌,或改革现状的。但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 3 “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
14、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材料 4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必然产物请回答:(分数:6.00)(1).结合材料 1、2,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说明辛亥革命为
15、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分数:2.00)_(3).结合材料 4,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77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B.洋务运动后清政府武装力量的增强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解析:解
16、析: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是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A 项是重要原因。B 项可作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失败的原因,但非重要原因,也非根本原因。C 项明显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D。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具有进步性,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主张男女平等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制度 D.反映农民阶级均分财富的要求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
17、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从这一点来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反封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发展资本主义就必然反对封建主义,从这一点来说,资政新篇也是反封建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C。4.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是( )(分数:2.00)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C.戊戌维新变法运动D.洋务运动 解析:解析: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洋务运动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因此,正确答案为 D。5.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共同点是( )(分数:2.00)A.坚决反帝的姿态B.
18、坚决反封建的姿态C.以救亡图存为目的 D.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解析:解析:洋务派和维新派不仅不可能提出坚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主张,而且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所以 A、B 项错误。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起义,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 D项错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采取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在面临民族危亡时,希望通过起义或改革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它们的目的都是救亡图存。因此,正确答案为 C。6.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彻底性”是指( )(分数:2.00)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斗争的坚决性与不妥协性 C.领导力量的单一性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19、的传播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完成,A 项不对。五四运动让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革命性最强、最彻底。其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与不妥协性。C、D 项与题干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 B。7.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教训是( )(分数:2.00)A.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坚持武装斗争C.不能相信资产阶级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析:解析:大革命的失败,从主观上说是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所造成的,即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但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留
20、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即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因此,正确答案为 A。8.1930年前后,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面临暂时的困难,但是红色政权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中国是由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
21、量和它的政策的科学性解析:解析:毛泽东在 1928年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深刻分析和论证了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科学性。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因此,正确答案为 A。9.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其中,在土地
22、革命问题上的错误表现是( )(分数:2.00)A.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B.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C.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D.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 解析:解析:1931 年共产党制定了土地革命中土地分配的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因为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不是革命的对象,对待富农的政策只能是限制,这样更有利于把富农吸收到统一战线中来。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采取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这是错误的。A、B、C 项都是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A项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
23、的错误,B 项是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的错误,C 项是在军事斗争问题上的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D。10.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的事件是( )(分数:2.00)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实现,最终是由于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因此,正确
24、答案为 B。1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分数:2.00)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诱降和政治打击相结合D.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解析:解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战线拉长,不得不改变“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 B。12.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分数:2.00)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 13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 13C.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 13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
25、13解析:解析: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l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A 项为最大的干扰项,其内容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三种势力。“三三制”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不是党派联合,故 B项不符合题意。同时,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边区、县、乡抗日民主政府是行政机关;边区高等法院和县法院是司法机关。这不能简单地说工人、农民可以去参加这个政权,而必须是加入中
26、国共产党,经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成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党员才能成为这个政府的工作人员,故 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C。13.抗战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领导人曾鼓吹“中间路线”,其实质是( )(分数:2.00)A.介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第三势力B.以实现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为目标C.仿效西方民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良解析:解析: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鼓吹“中间路线”。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
27、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因此,正确答案为 C。14.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分数:2.00)A.“三查”运动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D.“四清”运动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面对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新情况,党和政府教育广大干部和党员必须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接管城市的考验和生活环境变化的考验。1951 年年底到195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
28、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正确答案为 B。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的是( )(分数:2.00)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解析:解析:在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获得一致通过。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
29、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基本结论。这个决议还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因此,正确答案为 B。16.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析:解析:2012 年 11月 8日至 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0、。大会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 选项正确。B 选项是总布局,C 选项是总任务,D 选项是到 2020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故 B、C、D 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7.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8.辛亥革命是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 )(分数:2.00)A.民族危机加
31、深,社会矛盾激化 B.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壮大 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解析:解析: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为此必须进行一场革命。D 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故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1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
32、性、民主性。以下对其“革命性、民主性”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C.临时约法提出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D.临时约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解析: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它是革命的产物,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
33、地位,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A、B 项正是这种革命性和民主性的体现。但临时约法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C、D 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 AB。20.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分数:2.00)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B.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C.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D.强调了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解析:解析:在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成立之前,
34、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也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D 项排除。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21.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为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分数:2.00)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D.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解析:解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35、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D 项是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 )(分数:2.00)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 解析: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涉及台湾问题的国际条约有 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 1945年的波
36、茨坦公告,它们都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特别是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BD。23.毛泽东讲“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 )(分数:2.00)A.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反革命战争 B.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 C.在人心向背方面,共产党占优势 D.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 解析:解析: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
37、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其次,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4.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具有十分深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 )(分数:2.00)A.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 B.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 C.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
38、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 D.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深刻反思解析:解析:习近平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参观时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时候,还没有社会主义建设,更谈不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深刻反思,故 D项不对。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25.从世界历史来看,实现
39、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而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分数:2.00)A.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明确的奋斗目标 C.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D.三大改造的完成解析: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由于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和本国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始终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势力、封建势力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就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历史的选择。当时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中国进行了援助,这样的
40、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才要走的道路,而且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故 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26.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有( )(分数:2.00)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解析:解析: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阶段,主要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包括两种,即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
41、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7.1957年 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其中,毛泽东提出,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应坚持的方针是( )(分数:2.00)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解析:解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C、D 项是新时期胡耀邦提出的处理党派之间的关系的方针。因此,正确答案
42、为 AB。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 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
43、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 2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至于资本主义外国侵略中国,则差不多有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起,后来有太平天国的战争,有甲午战争,有戊戌维新,有义和团运动,有辛亥革命,有五四运动,有北伐战争,有红军战争,这些虽然情形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反抗外敌,或改革现状的。但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孙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
44、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 3 “说到革命的准备,192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材料 4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
45、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必然产物请回答:(分数:6.00)(1).结合材料 1、2,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让他们没有勇气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不能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
46、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解析:(2).结合材料 3,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哪些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是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社会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解析:(3).结合材料 4,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分数:2.0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