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692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76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 )(分数:2.00)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瓜分中国、灭亡中国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D.传播西方先进文化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备,指的是( )(分数:2.00)A.农民战争必然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化B.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C.时代赋予其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任务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

    2、人才的锻炼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分数:2.00)A.魏源B.张之洞C.冯桂芬D.曾国藩5.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分数:2.00)A.洋务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守旧派的论战6.1905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7.1914年至 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

    3、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分数:2.00)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基本条件都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C.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D.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9.“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也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其客观原因而言( )(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

    4、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力量,敌我力量悬殊B.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代表指导上的失误C.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D.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叛变革命10.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点是( )(分数:2.00)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秋收起义11.1935年 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着力解决了( )(分数:2.00)A.党的政治路线问题B.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C.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D.土地革命的政策问题12.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分数:2.00)A.“一二九”运动B.“

    5、九一八”事变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13.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 )(分数:2.00)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14.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分数:2.00)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有理、有利、有节D.针锋相对、寸土必争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的胜利告诉中国人民要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是( )(分

    6、数:2.00)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提高综合国力C.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16.1950年到 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这次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2.00)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1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实现工业和农业、手

    7、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18.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党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中共十三大19.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新论述,第一次提出( )(分数:2.00)A.完善基层民主自治B.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D.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2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8、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首义,创立民国,中原十二省纷纷宣布独立。12 月,十七省的代表齐聚上海,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文负责组织内阁,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 年)1 月 1日,结束于同年 3月 12日。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D.制定的政策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

    9、望和利益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地方实力派D.开明绅士23.1946年 1月 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主要党派有( )(分数:2.00)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青年党2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分数:2.00)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C.“一二三 0”运动D.“五二 0”运动25.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其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

    10、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B.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C.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D.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作方式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人民公社B.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7.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要点包括( )(分数:2.00)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B.以国家经营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D.以国家市场

    11、为主体,以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

    12、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材料 2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材料 3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

    13、09 年版请回答:(分数:6.00)(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分数:2.00)_(2).分析新三民主义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旧三民主义的主张。(分数:2.00)_(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76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 )(分数:2.00)A.帮助中国发展资本

    14、主义B.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C.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D.传播西方先进文化解析:解析:19 世纪 70至 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成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19 世纪 70至 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图谋,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因此,正确答案为 B。3.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备,指的是( )(分数:2.00)A.农民

    15、战争必然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化B.有了完整的革命纲领C.时代赋予其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任务 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人才的锻炼解析: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从革命任务这一层面上说,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备。因此,正确答案为 C。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分数:2.00)A.魏源B.张之洞C.冯桂芬 D.曾国藩解析:解析: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先由冯桂芬做出完整阐述。他在校分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

    16、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C。5.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分数:2.00)A.洋务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解析:解析: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他们鼓吹民权并提出开议院的主张,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因此,正确答案为 C。6.1905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分数:2.00)

    17、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解析:解析:19051907 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D 项是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7.1914年至 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分数:2.00

    18、)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解析:解析:自维新运动开始,维新派就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民主思想。到新文化运动时,该运动成为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而就在此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这场屠杀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产

    19、生怀疑,过分地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直到五四运动时期工人阶级才真正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c、D 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B。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基本条件都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 C.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D.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解析: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取得胜利也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三者都离不开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因此,正确答案为

    20、 B。9.“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也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就其客观原因而言( )(分数:2.00)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力量,敌我力量悬殊 B.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代表指导上的失误C.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D.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叛变革命解析:解析: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A 项正是敌强我弱的完整表述。B、C 项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D 项是革命失败后的一个结果,民族资产阶级投入蒋介石集团怀抱,叛变革命。因此,正确答案为 A。10.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

    21、起的历史性转折点是( )(分数:2.00)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秋收起义解析:解析: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点。南昌起义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的在湘赣边界的武装起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B。11.1935年 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着力解决了( )(分数:2.00)A.党的政治路线问题B.红军的前进方向问题C.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D.土地革命的政策问题解析

    22、:解析:1935 年 1月 15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政治路线即革命的总路线,1948 年毛泽东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路线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才确立)。土地革命的政策在不同时期内容不同。所以 A、B、D 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C。12.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分数:2.00)A.“一二九”运动 B.“九一八”事变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解析:解析:“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

    23、抗日战争的起点,洛川会议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B、C、D 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13.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 )(分数:2.00)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解析:解析: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

    24、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因此,正确答案为 A。14.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分数:2.00)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有理、有利、有节 D.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解析:解析: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

    25、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A 项为蒋介石消极抗战后提出的三大政治口号之一。B 项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处理关系时的方针。D 项为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因此,正确答案为 C。(需要注意的是: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政策是既联合又斗争,不要混淆。)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的胜利告诉中国人民要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是( )(分数:2.00)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B.提高综合国力C.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解析:解析:在抗日战争中

    26、,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因此,正确答案为 C。16.1950年到 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这次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分数:2.00)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解析:解析:我党在不同的时期,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土地革命时期,限制富农;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财产;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存富农经济;三大改造时期,消灭富农经济。因此,正确

    27、答案为C。1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实现工业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解析:解析:“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这条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主义

    28、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因此,正确答案为 D。18.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党的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中共十三大解析:解析: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从 1978年 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因此,正确答案为 C。

    29、19.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新论述,第一次提出( )(分数:2.00)A.完善基层民主自治B.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D.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解析: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新论述,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30、8,分数:16.00)2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1.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首义,创立民国,中原十二省纷纷宣布独立。12 月,十七省的代表齐聚上海,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文负责组织内阁,组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成立于民国元年(1912 年)1 月 1日,结束于同年 3月 12日。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

    31、.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D.制定的政策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解析: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而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来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这是这一政府的局限性的表现。A、B 项正确。C、D 项是对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的解释。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 )(分数:2.00)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C.地方实力派 D.开明绅士 解析:解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

    32、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B 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步势力,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CD。23.1946年 1月 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主要党派有( )(分数:2.00)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国青年党 解析:解析:1946 年 1月 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

    33、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 38人。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分数:2.00)A.“一二九”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一二三 0”运动 D.“五二 0”运动 解析:解析: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导致了学生运动的高涨。1945 年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

    34、一”运动。1946 年 12月 30日,为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京大学先修班一女学生,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驻华美军暴行的运动(史称抗暴运动或“一二三 0”运动)由此掀起。1947 年 5月 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 0”运动)。这些运动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汇合到了一起,让蒋介石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当中,B、C、D 项正确。A 选项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抗日救亡运动,不符合题意,故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5.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其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

    35、.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两个“转变”的思想 B.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 C.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D.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作方式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解析:解析:1949 年 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具体内容有: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

    36、,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提出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农村包围城市的工作方式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因此,正确答案为 ABCD。2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分数:2.00)A.人民公社B.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解析:解析:1953 年 12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总结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了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

    37、产合作社, 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27.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要点包括( )(分数:2.00)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B.以国家经营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解析:解析:在中共八大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

    38、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因此,正确答案为 BCD。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

    39、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材料 2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材料 3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

    40、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请回答:(分数:6.00)(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而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解析:(2).分析新三民主义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旧三民主义的主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41、,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解析:(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7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