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0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的是( )(分数:2.00)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3.毛泽东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2、 )(分数:2.00)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4.1950年 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2.00)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6.下列事件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分数:2.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7.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8.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分数:2.00)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9.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分数:2.00)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10.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1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4、的主体是实现( )(分数:2.00)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2.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分数:2.00)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分数:2.00)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
5、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1951年底到 195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分数:2.00)A.反贪污B.反浪费C.反受贿D.反官僚主义16.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17.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
6、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分数:2.00)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1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分数:2.00)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4.00)1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
7、位置上。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928年 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1929 年 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材料 2减租减
8、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 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 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 10。材料 3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 年 5月 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
9、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 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 23 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 年 7月至 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10、,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请回答:(分数:6.00)(1).材料 1中“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2).简述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分数:2.00)_(3).结合材料 3,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意义?(分数:2.00)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
11、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摘编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材料 2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
12、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
13、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 3习近平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
14、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请回答:(分数:4.00)(1).根据材料 1,谈谈延安整风的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2).结合材料,怎样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分数:2.00)_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5年 10月 21日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 37年来,中国
15、经济年均增速近 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 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7000美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历史是现实的源头。近代以后,中国饱受战乱动荡,历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磨难。100 多年前,中国人民开始“睁眼看世界”,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到英国求学。在经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诚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决办法才是长久之计。”中华民族历来注重
16、变革创新。中国社会主义不是教科书里的教条,不是刻板僵化的戒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体。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发展中不断变革,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材料 2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演讲中称,合作发展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面对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人
17、民应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材料 3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才能取得成功,并将继续取得成功。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 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辉煌文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创造。我们自己不足、不好的东西,要努力改革。外国有益、好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学习。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外国,更不能接受外国不好的东西;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数典忘祖。
18、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这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请回答:(分数:4.00)(1).100多年前,中国人民开始“睁眼看世界”,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近现代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哪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分数:2.00)_(2).“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结合我国
19、改革开放的实践,怎样理解“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30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的是( )(分数:2.00)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
20、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个体经济是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被引导着走向社会主义,也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这样,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应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因此 C项为正确答案。3.毛泽东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
21、况。”( )(分数:2.00)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解析:解析: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指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据此,本题选 B。4.1950年 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2.00)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解析:解析:1950
22、 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树敌太多,造成全国紧张,而应该集中力量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封建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解析:解析:官僚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共同纲领规定的一项历史任务。到 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接管官僚资本的工矿企业 2800
23、余家,金融企业 2400余家,这些企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部分被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6.下列事件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分数:2.00)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解析:解析:凡是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就属于民主革命的性质;凡是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就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没有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
24、所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形成的,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日本投降后达到了最高峰,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这种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它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予以没收。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双重性质: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消灭三座大山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据此,本题选 B。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分数:2.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25、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解析: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全面确立。8.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分数:2.00)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党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经过合作社的途径,采取了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供
26、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到 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据此,选 D。ABE 三选项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予以排除。9.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分数:2.00)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解析:解析:1953 年开始实施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 年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 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
27、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 年 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据此,本题选 D。10.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解析:解析:考生一定要注意区分“领导”地位和“主体”地位。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有经济才实现从“领导”地位变为“主体
28、”地位。1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分数:2.00)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解析:1953 年 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
29、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说,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2.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 )(分数:2.00)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解析:解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 1953年底以前,主要发展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阶段从 1954年到 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以土地人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
30、土地人股分红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阶段从 1955年下半年到 1956年底,进入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到 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的提前实现,标志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因此本题选 B。1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分数:2.00)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解析:毛泽东在 1956年 4月 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 5月 2
31、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5.1951年底到 195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分数:2.00)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受贿D.反官僚主义 解析:解析:注意区分“三反”和“五反”内容。1951 年底到 195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
32、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了配合“=三反”运动,1952 年初,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展了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等不法行为的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即“五反”运动。16.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3、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解析:解析:C 选项错误。19491952 年是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 年新中国才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以后才能说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7.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分数:2.00)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社再
34、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 解析:解析: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经验有: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选项A是干扰项,不是其历
35、史经验的内容,应排除。故 BCD为本题正确答案。1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分数:2.00)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在 1953年 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土地人股、统一经营,有较多的公共财产,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
36、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采取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是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创造。由此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4.00)1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_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928年 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1929 年 4月,
37、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材料 2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 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 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 10。材料 3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 年 5月
38、 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
39、到 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 23 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 年 7月至 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请回答:(分数:6.00)(1).材料 1中“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
40、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是: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解析:(2).简述抗战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适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实行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析:(3).结合材料 3,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41、全国胜利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具体有:其一,在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其二,在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为解放区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其三,在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我们的学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党风还有些不正的地方,我们的文风也有些不正的地方。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
42、,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三股歪风,有它们的历史根源,现在虽然不是占全党统治地位的东西,但是它们还在经常作怪,还在袭击我们,因此,有加以抵制之必要,有加以研究分析说明之必要。摘编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材料 2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
43、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究会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
44、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 3习近平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请回答:(分数:4.00)(1).根据材料 1,谈谈延安整风的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