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8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其创立的宗教为 ( )(分数:2.00)A.拜上帝教B.天主教C.基督教D.佛教3.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战争是 ( )(分数:2.00)A.北伐战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农民战争D.土地革命战争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分数:2.00)A.资政新篇
2、B.天朝田亩制度C.万大洪告示D.原道觉世训5.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分数:2.00)A.北伐B.西征C.天京事变D.石达开出走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2.00)A.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战略决策的失误D.内部的分裂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2.00)A.自强、求富B.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C.学习西方D.实现现代化8.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分数:2.00)A.李鸿章B.左宗棠C.冯桂芬D.张之洞9.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分数:2
3、.00)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局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较为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的著作 ( )(分数:2.00)A.仁学B.劝学篇C.盛世危言D.校颁庐抗议1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分数:2.00)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派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C.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D.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2.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 ( )(分数:2.00)A.福州船政局B.湖北枪炮厂C.天津机器局D.金陵机器局13.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不包括 ( )(分数:2.00)A.医学堂B.翻译学堂C.工艺学堂D.军事学堂14.百
4、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基本被废除,除了 ( )(分数:2.00)A.奖励新著B.奖励创办报刊C.京师大学堂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15.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举办的事业中相同的有( )(分数:2.00)A.办学会B.组建革命团体C.创设学堂D.办报纸16.维新派设立的学堂有 ( )(分数:2.00)A.福州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长沙时务学堂D.黄埔军校1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分数:2.00)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新青年18.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分数:2.00)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革
5、命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立宪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9.1898年 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皇帝是 ( )(分数:2.00)A.嘉庆B.道光C.咸丰D.光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 ( )(分数:2.00)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均贫富,等贵贱22.对于天朝田亩制度评价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摆脱了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B.表现
6、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C.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D.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2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这是因为 ( )(分数:2.00)A.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B.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它历时 14载,转战 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D.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24.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 ( )(分数:2.00)A.奕诉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2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有 ( )(分数:2.0
7、0)A.镇压农民起义B.加强海防、边防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D.发展资本主义26.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提出的主张是 ( )(分数:2.00)A.振兴中华B.发展民族工业C.自强D.求富27.冯桂芬曾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为“中体西用”。下列符合其表述的有 ( )(分数:2.00)A.师夷长技以制夷B.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C.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D.用西方技术支配封建制度28.下列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分数:2.00)A.谭嗣同B.梁启超C.林旭D.康
8、广仁29.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派的是 ( )(分数:2.00)A.奕诉B.李鸿章C.康有为D.谭嗣同30.维新派的局限性表现在 ( )(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D.与拥护慈禧的后党达成了妥协31.为了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资产阶级维新派著书立说,其中有 ( )(分数:2.00)A.资政新篇B.孔子改制考C.仁学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32.之所以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是因为它 ( )(分数:2.00)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B.批判了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宣传了自由平等、社会进
9、化观念33.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学习西方科技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4.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一次改良运动,尽管最终失败,但仍有其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 (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戊戌变法最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3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 )(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D.
10、主张变法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8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其创立的宗教为 ( )(分数:2.00)A.拜上帝教 B.天主教C.基督教D.佛教解析:解析: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它借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选项 B、C、D 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11、 A。3.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战争是 ( )(分数:2.00)A.北伐战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解析:解析: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伐战争是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反对北洋政府的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战争。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C。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分数:2.00)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D.原道觉世训解析:解
12、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 1853年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它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故 B为正确答案。5.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分数:2.00)A.北伐B.西征C.天京事变 D.石达开出走解析:解析:在天京事变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故 C为正确答案。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3、( )(分数:2.00)A.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战略决策的失误D.内部的分裂解析:解析: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其外部原因,战略决策的失误和内部分裂也不是根本原因。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2.00)A.自强、求富B.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学习西方D.实现现代化解析:解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此维护清朝统治。8.
1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分数:2.00)A.李鸿章B.左宗棠C.冯桂芬 D.张之洞解析:解析:早在洋务运动发轫之时,冯桂芬就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富强之术”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得到了洋务派官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赞同。9.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的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分数:2.00)A.金陵机器局B.福州船政局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解析:解析:1865 年,洋务派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1866 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0.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较为
15、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的著作 ( )(分数:2.00)A.仁学B.劝学篇C.盛世危言D.校颁庐抗议 解析:解析:冯桂芬的著作是校颁庐抗议,成书时间大致为 19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他在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仁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作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遭失败之后的 18961897 年。劝学篇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的著作,阐述的是封建纲常伦理不可变(劝学篇也是战国末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名作)。盛世危言是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主题是“富强救国”。1
16、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分数:2.00)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派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C.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D.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解析:解析:肯定地说,洋务派所从事的洋务运动在很多方面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如派遣留学生、办新式学堂等。但这些进步的举措当然不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2.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 ( )(分数:2.00)A.福州船政局 B.湖北枪炮厂C.天津机器局D.金陵机器局解析:解析: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厂。13.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不
17、包括 ( )(分数:2.00)A.医学堂 B.翻译学堂C.工艺学堂D.军事学堂解析:解析: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需要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而没有提及医学堂。可排除选项 B、C、D。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14.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基本被废除,除了 ( )(分数:2.00)A.奖励新著B.奖励创办报刊C.京师大学堂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解析:解析: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后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因为唯有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没有触碰到清朝统治者以及清朝官僚们的切身利益,而其他改革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15.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举办
18、的事业中相同的有( )(分数:2.00)A.办学会B.组建革命团体C.创设学堂 D.办报纸解析:解析:洋务运动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和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从事的活动主要有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和办报纸。他们之间相同的是创设学堂。选项 B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C。16.维新派设立的学堂有 ( )(分数:2.00)A.福州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长沙时务学堂 D.黄埔军校解析:解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开展维新宣传,制造变法舆论,设立了一些学堂
19、,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立的,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创办的军校。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C。1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分数:2.00)A.时务报 B.国闻报C.湘报D.新青年解析:解析: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时务报。选项 B、C国闻报和湘报是严复分别在天津和湖南主办的。选项 D新青年是陈独秀在 1915年创办的杂志。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18.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分数:2.00)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20、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立宪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解析: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19.1898年 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皇帝是 ( )(分数:2.00)A.嘉庆B.道光C.咸丰D.光绪 解析:解析:1898 年 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 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
21、,又称“百日维新”。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20.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 ( )(分数:2.00)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D.均贫富,等贵贱解析:解析:选项 ABC是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内容。D 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在北宋时期王小波、南宋时期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中都以“等贵贱,均贫富”作为斗争纲领。故正确答案为 A、B、C。2
22、2.对于天朝田亩制度评价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摆脱了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B.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C.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D.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解析: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也不带有资本主义色彩,选项 A、C 不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B、D。2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这是因为 ( )(分数:2.00)A.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
23、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B.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它历时 14载,转战 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D.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解析:解析: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因为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使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选项 C、D 虽为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但并不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B。24.洋务运动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 ( )(分数:2.
24、00)A.奕诉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解析:25.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有 ( )(分数:2.00)A.镇压农民起义 B.加强海防、边防 C.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D.发展资本主义解析:解析: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而发展资本主义并不是洋务派开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B、C。26.洋务运动开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提出的主张是 ( )(分数:2.00)A.振兴中华B.发展民族工业C.自强 D.求富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民用
25、工业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企图发展军事工业,并“稍分洋商之利”,选项 A、B 不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C、D。27.冯桂芬曾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为“中体西用”。下列符合其表述的有 ( )(分数:2.00)A.师夷长技以制夷B.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 C.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 D.用西方技术支配封建制度解析:解析:冯桂芬在校颁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了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 “
2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就是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选项 A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选项 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是选项 B、C。28.下列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 )(分数:2.00)A.谭嗣同 B.梁启超C.林旭 D.康广仁 解析:解析:考生要注意的是,梁启超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29.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派的是 ( )(分数:2.00)A.奕诉 B.李鸿章 C.康有为D.谭嗣同解析:解析:奕诉、李鸿章是洋
27、务运动的代表人物。30.维新派的局限性表现在 ( )(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与拥护慈禧的后党达成了妥协解析:解析:维新派的局限性表现在 A、B、c 三项。D 选项错误,维新派支持光绪皇帝变革,欲与慈禧的守旧势力摊牌,结果被袁世凯出卖,维新运动失败。31.为了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资产阶级维新派著书立说,其中有 ( )(分数:2.00)A.资政新篇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解析:解析:在戊戌维新期间,为了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
28、了天演论。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时期洪仁歼写的书,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是孙中山 1904年发表的文章。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C。32.之所以说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是因为它 ( )(分数:2.00)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B.批判了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宣传了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 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而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故正确答案为选项 A、B、D。33.
29、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学习西方科技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解析:当时,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邪说”,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
30、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谭嗣同指出:“君,末也;民,本也。”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守旧派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认为三纲五常是绝对不能触动的。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A、C、D。34.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一次改良运动,尽管最终失败,但仍有其历史意义,
31、具体表现为 (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戊戌变法最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解析:解析: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
32、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 A、B、C。3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包括 ( )(分数:2.00)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D.主张变法解析:解析:维
33、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维新派尖锐地揭露了俄国侵华的事实,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俄国。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
34、中国任维新的顾问。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乘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为了与俄国进行争夺。因此,在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最后,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果不实行变法,下层群众将会起来造反,使皇帝及其大臣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的临终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反映了这一点。“回天之力”存在于亿万民众之中,这是维新派的志士们所没有认识到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