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638       资源大小:49.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2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分数:2.00)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2.00)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4.1840年到 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分数:2.00)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近代中国社

    2、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分数:2.00)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五四运动D.太平天国农民战争7.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 19世纪 70年代,其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 )(分数:2.00)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丧失这些主权最先是从以下哪个条约开始的 ( )(分数:

    3、2.00)A.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9.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开展起来,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C.使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改变D.是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10.太平天国时期洪仁歼资政新篇的内容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各省设新闻官B.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撤并政府机构1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 )(分数:2.00)A.不能充分

    4、依靠人民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12.奕诉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从奕诉奏折中可知,洋务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 )(分数:2.00)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B.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C.加强海防、边防D.抵御外来侵略13.近代中国发生的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主题中不包括 ( )(分数:2.00)A.要不要提倡西学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变法D.要不要社会革命14.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

    5、在 ( )(分数:2.00)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中法战争以后15.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最直接的意义是 ( )(分数:2.00)A.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海国图志的积极意义包括 ( )(分数:2.00)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

    6、C.吸纳某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D.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1856年天京事变发生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提拔一批年轻将领,其中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萧朝贵B.韦昌辉C.陈玉成D.李秀成19.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是 ( )(分数:2.00)A.偶然事件,不带规律性B.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C.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事件D.太平天国运动由胜转衰的转折点20.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历史特点是 ( )(分数:2.00)A.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权B.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C.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理政方案D.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21.洋务

    7、派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包括 ( )(分数:2.00)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B.维护清王朝政府的统治C.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D.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22.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23.1906至 1907年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 )(分数:2.00)A.革命还是保皇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改变还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D.改变还是维护旧的教育制度24.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建立,其中重要的有

    8、 ( )(分数:2.00)A.华兴会B.光复会C.科学补习所D.岳王会25.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被迫同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向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是 ( )(分数:2.00)A.实行共和B.以南京为首都C.在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26.以下哪些人属于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 ( )(分数:2.00)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康有为2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陷入西北、西南、东南的“边疆危机”。帝国主义试图瓜分中国的图谋也日趋明显。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达到高潮。但是帝国主义的这一瓜分图谋并未得逞,其原因有 ( )(分数:2.00)A.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援

    9、助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矛盾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相互制约D.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2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分数:2.00)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又称鸦片战争,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分数:2.00)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解

    10、析:解析: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署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1840年到 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分数:2.00)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解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分数:2.00)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解析:解析: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

    11、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分数:2.00)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五四运动D.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解析:解析: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只是反侵略,并非反封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第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其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都表现出明显的反封建的特点,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显示出其反侵略的特点。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7.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 19世纪 70年代,其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 )(分数:2.

    12、00)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解析: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B、C 两项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的探索,D 项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次探索,但戊戌维新运动在前,因此它才是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所以 B项为正确答案。8.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丧失这些主权最先是从以下哪个条约开始的 ( )(分数:2.00)A.虎门条约B.黄埔条约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解析:解析: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签订了虎门条约

    13、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通过这一系列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9.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开展起来,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促进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C.使社会风气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改变D.是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解析:解析: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是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创设的京师大学堂。所以,选项 B是正确答案。10.太平天国时期洪仁歼资政新篇

    14、的内容中不包括 ( )(分数:2.00)A.各省设新闻官B.提倡兴办新式学校C.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D.撤并政府机构 解析:解析:选项 A、B、c 都是资政新篇的内容,“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是康、梁在维新变法中提出的措施。1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 )(分数:2.00)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解析:解析: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在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

    15、梦想以虚幻的力量代替农民起义者自身的努力。另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未能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起义刚开始是完全废除中国传统文化,将儒学经书称为妖书,后想利用但保留的都是封建的纲常伦理原则。故而,无论是从对外理论的引进,还是对传统的吸收,拜上帝教都没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所以 B选项正确。12.奕诉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从奕诉奏折中可知,洋务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 )(分数:2.00)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C.加

    16、强海防、边防D.抵御外来侵略解析:解析:奕诉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患”,英俄是“肘腋之忧”、“肢体之患”。所以兴办洋务的首要目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故本题答案选 A。另外,李鸿章也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由此可见,洋务运动还有加强海防、边防和抵御外来侵略的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13.近代中国发生的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主题中不包括 ( )(分数:2.00)A.要不要提倡西学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变法D.要不要社会革命 解析:解析: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顽固派都不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希望能通过

    17、一种缓和的改革方式来求富强国,维持清王朝的统治。14.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 )(分数:2.00)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 D.中法战争以后解析:解析:发生在 1894年1895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国人民因此开始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告急,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15.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最直接的意义是 ( )

    18、(分数:2.00)A.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解析:解析:注意题目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直接意义”,从历史来看,就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7.海国图志的积极意义包括 ( )(分数:2.00)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 C.吸纳某些西方政治经济学说D.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

    19、的新风 解析:解析:考生要熟悉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学习借鉴西方政治经济学说是从 19世纪 70年代以后开始的,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18.1856年天京事变发生后,洪秀全为挽救危局提拔一批年轻将领,其中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萧朝贵B.韦昌辉C.陈玉成 D.李秀成 解析:解析:萧朝贵是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官封西王,但于1852年就已战死。韦昌辉因在天京事变中的作为,

    20、最终被洪秀全下令诛杀。提拔的年轻将领一是陈玉成,被封为英王,二是李秀成,被封为忠王。19.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是 ( )(分数:2.00)A.偶然事件,不带规律性B.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C.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事件 D.太平天国运动由胜转衰的转折点 解析:解析: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京事变是必然事件。说天京事变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天京事变并不是当时的时代所造成的,而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太平天国领导阶级内部的重重矛盾导致的。20.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所具有的历史特点是 ( )(分数:2.00)A.没有建立起自

    21、己的政权B.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理政方案 D.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解析:解析:此题问的是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历史特点,A 项显然错误,而选项 D是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共同特点。21.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包括 ( )(分数:2.00)A.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维护清王朝政府的统治 C.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D.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 解析:解析:选项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只是幌子,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政府的统治。22.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2.00)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兴

    22、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解析: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23.1906至 1907年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 )(分数:2.00)A.革命还是保皇 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C.改变还是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D.改变还是维护旧的教育制度解析:解析:考生要牢记考研大纲知识点,特别要分清楚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区别,维新派与守旧派的区别,切记不要混淆。24.1894年兴中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

    23、团体在各地陆续建立,其中重要的有 ( )(分数:2.00)A.华兴会 B.光复会 C.科学补习所 D.岳王会 解析:解析: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重要的有 1903年成立的以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同年成立的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1905 年成立的以陈独秀为会长的岳王会以及 1905年成立的有宋教仁、刘静庵等参加的科学补习所等。25.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在被迫同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向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是 ( )(分数:2.00)A.实行共和B.以南京为首都 C.在南京就职 D.遵守临时约法 解析:解析:此题属于基本史实,考生要熟悉具体历史事件的细节。26.以下哪些人属于著

    24、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 ( )(分数:2.00)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康有为解析:解析:邹容写的是革命军,号召建立“中华共和国”;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康有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不是革命派。2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陷入西北、西南、东南的“边疆危机”。帝国主义试图瓜分中国的图谋也日趋明显。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达到高潮。但是帝国主义的这一瓜分图谋并未得逞,其原因有 ( )(分数:2.00)A.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矛盾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相互制约 D.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解析:解析:之所以帝国主义没能最终瓜分中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是外因,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是内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B、C、D。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