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280       资源大小:8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8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 )(分数:1.00)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分数:1.00)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

    2、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3.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分数:1.00)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公司法4.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表明( )(分数:1.00)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分数:1.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

    3、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 )(分数:1.00)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我国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B.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C.一边改造一边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一搞工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能完善成熟7.婚姻家庭有多重属性,其中作为本质属性的是( )(分数:1.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伦理属性D.道德属性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1.00)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马林同孙中山会晤D.黄埔军校的建

    4、立9.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 )(分数:1.00)A.女不早于 18 周岁,男不早于 20 周岁B.女不早于 20 周岁,男不早于 22 周岁C.女不早于 22 周岁,男不早于 25 周岁D.女不早于 22 周岁,男不早于 20 周岁10.2010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选举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城乡选举首次实现城乡居民( )(分数:1.00)A.差额选票B.比例选票C.同票同权D.同票不同权11.毛泽东完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代表作是( )(分数:1.00)A.1939 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1940 年共产党人发刊词

    5、C.1945 年论联合政府D.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分数:1.00)A.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B.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C.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D.波浪式发展的过程13.2010 年 4 月 25 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 2.77%提高到 4.42%,成为世界银行( )(分数:1.00)A.第一大股东国B.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股东国C.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D.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

    6、大股东国1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但是,把上述思想作为中国革命道路正式确立下来的文章是( )(分数:1.00)A.1938 年论新阶段B.1938 年 11 月战争和战略问题C.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D.1945 年论联合政府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分数:1.00)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C.民主和科学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6.影响法律的因素有许多,但从最终意义上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

    7、素是( )(分数:1.00)A.国家政策B.统治阶级的意志C.最高统治者的意志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括( )(分数:2.00)A.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土地革命18.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有( )(分数:2.00)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C.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D.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9.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有( )(分数:2.00)A.全面落实科

    8、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C.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20.下列属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必要举措的有( )(分数:2.00)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21.下列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可能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

    9、现实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C.没有可能也可以有现实D.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指( )(分数:2.00)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C.我国生产力发展程度还不适应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能搞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D.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能显示优越性,只能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23.20 世纪 60 年代初,对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表示支持和赞成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分数:2.00)A.毛泽东B.刘少奇、邓小平C.陈云、李富春D.邓子恢24.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10、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修改选举法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 )(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和必然要求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C.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D.我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提高农民、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地位,维护农民和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25.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 )(分数:2.00)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

    11、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26.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分数:2.00)A.社会制度性质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D.社会发展模式27.下列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现象与本质都是事物的内部联系B.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C.任何本质都会表现为现象D.现象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28.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分数:2.

    12、00)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C.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长期的,客观依据在于( )(分数:2.00)A.我们是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B.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到现在为止生产力还比较落后C.世界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需要更高水平的现代化D.长期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涵之一30.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表现在( )(分数:2.00)A.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B.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C.内容决定形式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31.海峡两岸经济合

    13、作框架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分数:2.00)A.针对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所作的一项特殊安排B.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C.将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重要的保障机制D.随着此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商签,两会围绕经济议题的商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岸经贸关系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32.有人认为:“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中一切革新的源泉,生物进化的根基是绝对自由的,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这种观点( )(分数:2.00)A.否认了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B.夸大了偶然性的地位和作用C.犯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D.否认了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33.人生环境,就

    14、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分数:2.00)A.自我身心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个人与他人的和谐D.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下面是关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分数:2.50)_(2).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分数:2.50)_(3).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分数:2.50)_(4).结合 2009 年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说明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辩证关系。(分数:2.50)_下面是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

    15、:10.00)(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分数:2.50)_(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分数:2.50)_(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什么要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分数:2.50)_(4).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分数:2.50)_下面是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9.99)(1).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两步走战略”和 70、80 年代以来的“三步走战略”;(分数:3.33)_(2).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分数:3.33)_(3).为什么说中国工业化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并且说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优越性。(分数:3.33)_下面是关于青年

    16、择业、创业与就业劳动保护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分数:2.00)_(2).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分数:2.00)_(3).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分数:2.00)_(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5).如何依据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分数:2.00)_下面是关于中日钓鱼岛风波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9.99)(1).日本挑起钓鱼岛风波的原因;(分数:3.33)_(2).西方又一次炮制“中国强硬论”的目的;(分数:3.33)_(3).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核心利益外交?(分数:3.33)_考研政治-81 答案解析

    17、(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农业合作社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过渡形式是( )(分数:1.00)A.互助组B.初级社 C.高级社D.人民公社解析: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分数:1.00)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

    18、认识的真理性 解析:3.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分数:1.00)A.民法 B.商法C.经济法D.公司法解析:4.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这表明( )(分数:1.00)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分数:1.0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

    19、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解析: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 )(分数:1.00)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我国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B.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C.一边改造一边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一搞工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能完善成熟解析:7.婚姻家庭有多重属性,其中作为本质属性的是( )(分数:1.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伦理属性D.道德属性解析: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1.00)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C.

    20、马林同孙中山会晤D.黄埔军校的建立解析:9.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 )(分数:1.00)A.女不早于 18 周岁,男不早于 20 周岁B.女不早于 20 周岁,男不早于 22 周岁 C.女不早于 22 周岁,男不早于 25 周岁D.女不早于 22 周岁,男不早于 20 周岁解析:10.2010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选举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城乡选举首次实现城乡居民( )(分数:1.00)A.差额选票B.比例选票C.同票同权 D.同票不同权解析:11.毛泽东完整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代表作是( )(分数:1.00)A.1939

    21、 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1940 年共产党人发刊词C.1945 年论联合政府D.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解析: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分数:1.00)A.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B.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C.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D.波浪式发展的过程解析:13.2010 年 4 月 25 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 2.77%提高到 4.42%,成为世界银行( )(分数:1.00)A.第一大股东国B.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股

    22、东国C.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 D.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股东国解析:1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但是,把上述思想作为中国革命道路正式确立下来的文章是( )(分数:1.00)A.1938 年论新阶段B.1938 年 11 月战争和战略问题 C.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D.1945 年论联合政府解析: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分数:1.00)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C.民主和科学 D.提倡新文学,反

    23、对旧文学解析:16.影响法律的因素有许多,但从最终意义上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 )(分数:1.00)A.国家政策B.统治阶级的意志C.最高统治者的意志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括( )(分数:2.00)A.根据地建设 B.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土地革命 解析:18.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有( )(分数:2.00)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播撒了革命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C.为迎接中国人民抗

    24、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D.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解析:19.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有( )(分数:2.00)A.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解析:20.下列属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必要举措的有( )(分数:2.00)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

    25、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解析:21.下列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表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可能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现实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C.没有可能也可以有现实 D.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解析: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指( )(分数:2.00)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 C.我国生产力发展程度还不适应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能搞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D.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能显示优越性,只能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解析:23.20

    26、世纪 60 年代初,对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表示支持和赞成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分数:2.00)A.毛泽东B.刘少奇、邓小平 C.陈云、李富春 D.邓子恢 解析:24.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修改选举法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 )(分数:2.00)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和必然要求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 C.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的原则 D.我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提

    27、高农民、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社会政治地位,维护农民和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 解析:25.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 )(分数:2.00)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解析:26.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分数:2.00)A.社会制度性质 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和阶段 D.社会发展模式解析:27.下列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表

    28、述,错误的有( )(分数:2.00)A.现象与本质都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B.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C.任何本质都会表现为现象D.现象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 解析:28.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分数:2.00)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C.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解析: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长期的,客观依据在于( )(分数:2.00)A.我们是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 B.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到现在为止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C.世

    29、界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需要更高水平的现代化 D.长期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涵之一解析:30.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表现在( )(分数:2.00)A.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B.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C.内容决定形式 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解析:3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分数:2.00)A.针对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所作的一项特殊安排 B.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 C.将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重要的保障机制 D.随着此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商签,两会围绕经济议题的商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两岸经贸关系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30、解析:32.有人认为:“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中一切革新的源泉,生物进化的根基是绝对自由的,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这种观点( )(分数:2.00)A.否认了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 B.夸大了偶然性的地位和作用 C.犯了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 D.否认了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解析:33.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分数:2.00)A.自我身心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D.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解析: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下面是关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

    31、00)(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分数:2.50)_正确答案:(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表现为: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往往要背离价值。一方面,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由于供求关系变动,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的时期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背离,恰好相反,它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随着社会平均利润率的

    32、形成,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社会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是价值规律直接的表现形式。)解析:(2).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分数:2.50)_正确答案:(所谓市场机制,从现象上看就是价格和供求相互作用的机制。从最简单的辩证关系来看,在商品市场上,供小于求时,价格趋于上升;供大于求时,价格趋于下降。反过来,价格上升,会使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则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解析:(3).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分数:2.50)_正确答案:(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第一,刺激商

    33、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是通过市场价值的形成来实现的。那些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能够获得额外收入,那些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所得的收入不足以补偿他们所耗费的劳动。这样,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迫使商品生产者竞相努力减少自己在生产中的劳动消耗,降低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两部分构成的。因此,要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生产者就要一方面节约生产资料成本,一方面提高活劳动的生产率,而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来实现。各个生产者都努力这样做的结果,会把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34、动时间降下来,这意味着同量的社会总劳动可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价值规律在客观上就起着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分化作用,一方面使生产者优胜劣汰,有利于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贫富差距。价值规律的这种分化作用,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产生的结果可以是不同的。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它造成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逐渐丧失原来拥有的生产资料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第三,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虽然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具有客观性强、灵敏度高、有效及时等优点,但这种调节又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时间上的

    35、滞后性。因此,社会化大生产又要求社会实行有意识的计划调节。在任何采取商品经济的社会经济体制中,价值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其作用也是相同的。只不过由于商品经济处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与本质上不同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就会有不同之处,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解析:(4).结合 2009 年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说明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辩证关系。(分数:2.50)_正确答案:(2009 年应对危机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辩证关系:不能以行政手段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应该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宏观

    36、调控要加强而不是削弱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其中包括确立一种由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所形成的资源价格机制,通过提高资源价格的市场经济手段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解析:下面是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分数:2.50)_正确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

    37、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解析:(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分数:2.50)_正确答案:(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38、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三,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关键领域关键产业等;在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条件下,也强调质的提高。第四,正确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即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第五,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解析:(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什么要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分数:2.50)_正确答案:(一方面,有人主张只有私有化才能发展经济,市场经济必须私有化。目前世界上搞私有化的国家和地区占绝大多数,有近 200 个,但是真正“发达”、比较发

    39、达的只是其中的少数,证明私有化并不一定就能带来经济发展,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相反,前些年私有化却给一些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至今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过去中国和前苏联搞单一公有制并不成功。当今世界坚持公有制的有古巴、越南、朝鲜和中国四个国家,中国、越南都比较成功,占 50%。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样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事实已经证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振兴和发展我国经济的正确道路;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搞私有化,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使人民遭殃。搞单一公有制也是不成功的。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民

    40、族繁荣振兴。)解析:(4).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分数:2.50)_正确答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

    41、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巨大的就业潜力,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多样化生产的巨大优势,可以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对扩大消费、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解析:下面是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9.99)(1).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两步走战略”和 70、80 年代以来的“三步走战略”;(分数:3.33)_正确答案:(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探索中,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