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38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54.00)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分数:2.00)A.B.C.D.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统一(分数:2.00)A.B.C.D.3.2006 年 4 月胡锦涛提出的理应成为两岸关系主题和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目标的是 A.和平发展 B.两岸统一 C.共创双赢 D.“一国两制”(分数:2.00)A.B.C.D.4.2008 年
2、12 月 31 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关系的六点意见。其中两岸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是 A.维护一个中国框架 B.推进经济合作 C.弘扬中华文化 D.加强人员往来(分数:2.00)A.B.C.D.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合作 D.和谐与共赢(分数:2.00)A.B.C.D.6.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
3、交战略,即 A.“一边倒” B.“一条线” C.“两个拳头打人” D.“真正的不结盟”(分数:2.00)A.B.C.D.7.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是 A.睦邻 B.富邻 C.安邻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分数:2.00)A.B.C.D.8.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分数:2.00)A.B.C.D.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B.实事求是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分数:2.00)A.B.C.D.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分数:2.00)A.B.C.D.1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分数:2.00)A.B.C.D.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分数:2.00)A.B.C.D.1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
5、造(分数:2.00)A.B.C.D.1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 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分数:2.00)A.B.C.D.15.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A.党的领导问题 B.政党关系问题 C.民族关系问题 D.宗教关系问题(分数:2.00)A.B.C.D.16.新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维护祖国统一(分数:2.00)A.B.C.D.1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
6、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与人民反分裂活动之间的矛盾(分数:2.00)A.B.C.D.18.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 C.反对民族分裂 D.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分数:2.00)A.B.C.D.19.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分数:2.00)A.B.C.D.20.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各民
7、族共同繁荣(分数:2.00)A.B.C.D.2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 A.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B.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宗教活动自由(分数:2.00)A.B.C.D.22.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始终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积极进攻 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D.积极防御(分数:2.00)A.B.C.D.23.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听党指挥 C.英勇善战 D.保卫祖国(分数:2.00)A.B.C.D.2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B.
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分数:2.00)A.B.C.D.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分数:2.00)A.B.C.D.26.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紧紧抓住主线,这条主线是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C.为民、务实、清廉 D.反腐倡廉建设(分数:2.00)A.B.C.D.27.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大力加
9、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28.毛泽东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方案(分数:2.00)A.B.C.D.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科
10、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分数:2.00)A.B.C.D.30.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大事集中体现为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了
11、工业化,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分数:2.00)A.B.C.D.3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 A.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B.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C.使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分数:2.00)A.B.C.D.32.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
12、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都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C.都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D.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分数:2.00)A.B.C.D.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
13、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分数:2.00)A.B.C.D.34.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根本成就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分数:2.00)A.B.C.D.3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体制自信(分数:2.00)A.B
14、.C.D.3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实践特色 B.理论特色 C.民族特色 D.叫代特色(分数:2.00)A.B.C.D.3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其中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
15、要求 C.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分数:2.00)A.B.C.D.38.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分数:2.00)A.B.C.D.3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分数:2.00
16、)A.B.C.D.40.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A.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使中国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的必由之路 D.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分数:2.00)A.B.C.D.4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90 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道路至关重要,道路关
17、乎 A.党的命脉 B.国家前途 C.民族命运 D.人民幸福(分数:2.00)A.B.C.D.42.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 A.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 B.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C.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D.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分数:2.00)A.B.C.D.43.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8、(分数:2.00)A.B.C.D.44.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分数:2.00)A.B.C.D.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
19、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分数:2.00)A.B.C.D.4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数:2.00)A.B.C.D.47.下列各项中,体现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夕继续得到发展的有 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20、的学说(分数:2.00)A.B.C.D.4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有 A.阶级分析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分数:2.00)A.B.C.D.49.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分数:2.00)A.B.C.D.50.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必须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的解决 A.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 B.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
21、的安定 C.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D.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数:2.00)A.B.C.D.考研政治-38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54.00)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 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分数:2.00)A.B. C.D.解析: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统一(分数:2.00)A. B.C.D.解析:3.2006 年 4 月胡锦涛提出的理应成为两岸关系主题和两岸
22、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目标的是 A.和平发展 B.两岸统一 C.共创双赢 D.“一国两制”(分数:2.00)A. B.C.D.解析:4.2008 年 12 月 31 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对台关系的六点意见。其中两岸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是 A.维护一个中国框架 B.推进经济合作 C.弘扬中华文化 D.加强人员往来(分数:2.00)A. B.C.D.解析: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开放与合作
23、D.和谐与共赢(分数:2.00)A.B. C.D.解析:6.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新的外交战略,即 A.“一边倒” B.“一条线” C.“两个拳头打人” D.“真正的不结盟”(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D 正确,A、B、C 错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外交方针由原来的“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实行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政策。
24、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末,中国提出了“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特点被概括为“一条线、一大片”。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结论,中国外交据此实现了重要的转变,调整了“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不支持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实行“真正的不结盟”,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内容。7.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针是 A.睦邻 B.富邻 C.安邻 D.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D 正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我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方
25、针,睦邻、富邻、安邻是我国对周边国家外交的政策。8.中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原则之一,我国的外交政策统称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B.实事求是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分数:2.00)A. B.C.D.解析:10.中国
26、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正确。要注意,如果题干换成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基本准则”、“立足点”,则正确的选项分别为 B 项、C 项和 D 项。11.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 A.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同一切国家的关系(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于处理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B 正确。所谓民族主义国家就是指第二次
27、世界大战前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如印度、缅甸等。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分数:2.00)A.B. C.D.解析:1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分数:2.00)A. B.C.D.解析:1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
28、集体主义 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A 正确。15.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A.党的领导问题 B.政党关系问题 C.民族关系问题 D.宗教关系问题(分数:2.00)A. B.C.D.解析:16.新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29、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维护祖国统一(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 正确,A、B、D 内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7.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与人民反分裂活动之间的矛盾(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B 正确。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问题与剥削制度下的民族问题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
30、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18.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 C.反对民族分裂 D.反对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分数:2.00)A.B. C.D.解析:19.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平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 正确。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D 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是不同的,C 正确,B 必然错误。A 也不符合题意。20.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坚持民族平等
31、、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D.各民族共同繁荣(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正确,B、C、D 是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内容。21.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 A.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B.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C.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D.宗教活动自由(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 最符合题意。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要求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22.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今
32、天,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始终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积极进攻 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D.积极防御(分数:2.00)A.B.C.D. 解析:23.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听党指挥 C.英勇善战 D.保卫祖国(分数:2.00)A. B.C.D.解析:2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分数:2.00)A.B. C.D.解析:2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十四大 B.
33、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分数:2.00)A.B.C.D. 解析:26.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紧紧抓住主线,这条主线是 A.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C.为民、务实、清廉 D.反腐倡廉建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
34、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A 正确。27.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要大力加强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
35、反腐倡廉建设,C 正确。注意:如果题干变为“加强思想建设的重点是”或者“加强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则正确答案的选项也就随着变了。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28.毛泽东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马克思主义能够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现成方案(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A、B、C 正确,D 项错误。恩格斯曾明确
36、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科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毛泽东说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这两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
37、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A、B、C 正确。D 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不正确。30.中国共产党于 1921 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的大事集中体现为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了工业化,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分数:2
38、.00)A. B. C. D.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 正确。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也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D 错误。3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从根
39、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是 A.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B.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C.使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分数:2.00)A. B. C. D. 解析:32.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共同点在于它们 A.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都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
40、验的科学总结 C.都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D.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涉及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也不涉及对中国改革经验的总结,B 错误。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1、(分数:2.00)A.B. C. D. 解析:34.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的根本成就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分数:2.00)A. B. C. D.解析:3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体制自信(分数:2.00
42、)A. B. C. D.解析:3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实践特色 B.理论特色 C.民族特色 D.叫代特色(分数:2.00)A. B. C. D. 解析:3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其中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
43、.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C.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分数:2.00)A.B. C. D. 解析:解析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 错误。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38.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
44、样建设党 D.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 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错误。3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
45、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包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部分,在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增加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A、B、C 正确。D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40.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A.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使中国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的必由之路 D.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分数:2.00)A. B. C.D. 解析:解析 中国不主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应当有中心,也不争取成为中心,C 项错误,A、B、D 正确。4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90 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道路至关重要,道路关乎 A.党的命脉 B.国家前途 C.民族命运 D.人民幸福(分数:2.00)A. B. C. D. 解析:42.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 A.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 B.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 C.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D.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分数:2.00)A. B. C. D. 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