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2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128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2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323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毛泽东在比较中外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时指出,中国的国民革命是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三个阶级合作的革命,这里半无产阶级是指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C中间势力 D中农(分数:1.00)A.B.C.D.2.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体现的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A讲程序 B讲证据C讲法理 D讲法律(分数:1.00)A.B.C.D.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A总的

    2、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C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分数:1.00)A.B.C.D.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核心是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有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C无产阶级的领导 D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分数:1.00)A.B.C.D.5.环境友好型社会追求的社会体系是A人与自然和谐 B环境承载能力C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D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分数:1.00)A.B.C.D.6.“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数:1.00)A.B.C.D.

    3、7.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分数:1.00)A.B.C.D.8.在生物界,通过自然选择使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被淘汰。这种矛盾的解决主要采取的形式是A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B融合为一个新事物C双方同归于尽 D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

    4、(分数:1.00)A.B.C.D.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分数:1.00)A.B.C.D.10.“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是指人们A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违背客观规律的 B没有能力违背客观规律C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 D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分数:1.00)A.B.C.D.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

    5、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分数:1.00)A.B.C.D.12.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分数:1.00)A.B.C.D.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A坚持民主法治 B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改革开放(分数:1.00)A.B.C.D.1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集中全党智慧第一次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普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

    6、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不同处在于是否提出A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官僚资本主义(分数:1.00)A.B.C.D.1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分数:1.00)A.B.C.D.16.2005 年 8 月 18 日至 25 日;中俄联合举行的军事演习代号为A“和平使命2005”

    7、 B“利剑2005”C“铁拳2005” D“友谊2005”(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26.00)17.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表现在(分数:1.00)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B.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C.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D.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8.2010 年 4 月 6 日,全党深入学习

    8、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 6 日上午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 )(分数:2.00)A.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B.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C.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D.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分数:1.00)A.邓小平理论的主题B.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全过程C.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方面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基础20.建国初期为制止并

    9、结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人民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有( )(分数:2.00)A.努力恢复生产B.控制通货膨胀C.稳定市场物价D.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和打击投机势力21.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分数:2.00)A.提高劳动者素质B.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C.不断增加就业D.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22.建国前,毛泽东提出过的国家政权形式有(分数:1.00)A.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B.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分数:2.00)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2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

    10、了(分数:2.00)A.一切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25.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有(分数:2.00)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D.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26.毛泽东提出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数:1.00)A.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C.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巩固D.有利于共产党的领导27.毛泽东曾经说过:“统一战线里是一定有摩擦的

    11、。这个统一战线的名词里已经包含着摩擦的意思。因为讲统一,起码是两个以上才有可能,如果只有一个,孤掌难鸣就不会有摩擦,但有两个,两个手掌就拍得响了,摩擦就难免的。统一战线有一万年,摩擦也有一万年,有统一战线就有摩擦存在。”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武装之间的“摩擦”是一特殊现象。对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和抗战路线B.它来源于国共两党共同的关于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纲领C.国共两党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在抗日战争中两党都有自身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要求D.国民党“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路线之间矛盾的深化28.社会主义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1.00

    12、)A.产业支持政策B.产业抑制政策C.产业发展政策D.产业替代政策29.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分数:1.00)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30.2006 年 11 月,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中非能够保持友好的正确原则是(分数:1.00)A.真诚友好B.平等对待C.相互支持D.共同发展31.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最重要的是 t )(分数:2.00)A.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乃至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C.报效祖国,

    13、奉献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人生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2005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完成 200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指导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是(分数:1.00)A.着力抓好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B.着力搞好宏观调控C.着力建设和谐社会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33.所谓事物的量变是(分数:2.00)A.事物在规模和程度上的变化B.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C.事物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事物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4.00)34.阅读

    14、下列反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几则故事材料 1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材料 2鲁人有公孙辍者,告热闹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日:“我固能治偏枯(半身不遂),今吾辈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

    15、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材料 3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作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材料 4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

    16、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材料 5姓石的匠人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可造数以十计的船的树。但匠人却不看,竟然不停地赶路。他的学生很奇怪,问:“我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而先生却看也不看,为什么?”匠人说:“这是一棵疏脆无用的树,用来造船就会沉,用来造棺材就腐朽得快,用来造器具就会很快被虫蛀,这是一株不能用作木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会这么长寿。”请回答:(1)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 l 中主人最后为什么挤不出牛奶来?(2)材料 2 中的鲁人认为自己“可以起死人”的理由与哪些哲学原理相悖?鲁人所犯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3)阅读材

    17、料 3,过江:者“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和鲁国人想迁到越国去卖草鞋违背了哪些哲学原理?(4)材料 4 中的齐人由“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到“田猎之获常过人”的转变中蕴涵了哪些哲学原理?这些哲学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5)材料 5 的哲学寓意是什么?(分数:1.00)_35.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试说明确定上述任务的依据和重要意义。(分数:1.00)_36.试述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分数:1.00

    18、)_37.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分数:1.00)_下面是关于扩大内需的一组材料,请回答:(分数:10.00)(1).为什么要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分数:2.50)_(2).怎样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分数:2.50)_(3).扩大内需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分数:2.50)_(4).扩大消费、扩大内需为什么要调控房地产市场?为什么要调控物价?(分数:2.50)_考研政治-323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毛泽东在比较中外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时指出,中国的国民革命是无产阶级、

    19、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三个阶级合作的革命,这里半无产阶级是指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C中间势力 D中农(分数:1.00)A.B. C.D.解析:2.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体现的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是A讲程序 B讲证据C讲法理 D讲法律(分数:1.00)A.B.C.D. 解析:3.“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关于( )。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B非爆发式飞跃的原理C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由贫穷到富裕的变化是由量

    20、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质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则是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选项 B 是讲质变的形式;选项 C 是讲质、量、度三者的关系;选项 D 是讲质变的复杂性,它们与题干无直接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 A。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核心是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B有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C无产阶级的领导 D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分数:1.00)A.B.C. D.解析: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核心验证。故 C 项正

    21、确。5.环境友好型社会追求的社会体系是A人与自然和谐 B环境承载能力C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D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分数:1.00)A.B.C. D.解析:6.“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数:1.00)A.B.C.D. 解析:承认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只认为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不行,还没有指出它的辨证性质,因此 B 不能选。A 和 C 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否定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条件,而不讲条件或没有一定的条件,对立面是不会转化的,因此它们不能选。7.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

    22、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使用价值是一切产品的共同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本身并不反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排除答案 ACD,而答案 B 恰好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一致。8.在生物界,通过自然选择使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生存下来,不能适应

    23、环境变化的物种被淘汰。这种矛盾的解决主要采取的形式是A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B融合为一个新事物C双方同归于尽 D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分数:1.00)A. B.C.D.解析:9.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分数:1.00)A.B. C.D.解析:10.“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是指人们A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违背客观规律的 B没有能力违背客观规律C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 D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分数:1.00)A.B.C.D. 解析:11.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分数:1.00)A.B.C.D. 解析:“千帆”代替“沉舟”,“万木春”代替“病树”,“新叶”代替“陈叶”,“后波”代替“前波”,这些都是形象地比拟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而事物发展的动力和状态,以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本题都没有涉及,因此 ABC 不能选。12.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著名口号是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没

    25、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943 年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题选 B。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A坚持民主法治 B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改革开放(分数:1.00)A.B. C.D.解析:14.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集中全党智慧第一次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普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

    2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不同处在于是否提出A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包括官僚资本主义(分数:1.00)A.B.C.D. 解析: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科学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将官僚资本明确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之一。他指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由于官僚资本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密切结合,是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的资本主

    27、义,并构成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而 ABC 提到的领导力量、革命动力、革命对象早在中共二大就解决了,只是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详细的阐述。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第一次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1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的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

    28、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所以选 B。16.2005 年 8 月 18 日至 25 日;中俄联合举行的军事演习代号为A“和平使命2005” B“利剑2005”C“铁拳2005” D“友谊2005”(分数:1.00)A. B.C.D.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26.00)17.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表现在(分数:1.00)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B.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C.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

    29、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 D.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解析:18.2010 年 4 月 6 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 6 日上午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 )(分数:2.00)A.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B.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C.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 D.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

    30、强保证。 解析:这是今年形势与政策的内容。1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分数:1.00)A.邓小平理论的主题B.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全过程 C.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方面 D.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基础 解析:20.建国初期为制止并结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人民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有( )(分数:2.00)A.努力恢复生产 B.控制通货膨胀 C.稳定市场物价 D.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和打击投机势力 解析:解析 建国初期为制止经济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党中央责成周恩来领导,由陈云具体负责实施,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这里所列举的四

    31、点都是当年的具体措施。21.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分数:2.00)A.提高劳动者素质 B.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 C.不断增加就业 D.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解析:22.建国前,毛泽东提出过的国家政权形式有(分数:1.00)A.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 B.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 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D.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解析:解析 国民奉命时期,毛泽东在比较了中外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后,提出中国的国民革命胜利以后,应当建立一个各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而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提出建立包括小资产阶

    32、级在内的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是解放战争后期提出的政权形式。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阐明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A、B、C、D 选项正确。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分数:2.00)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故选 A、B、C、D 四项。2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分数:2.00)A.一切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

    33、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解析:25.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有(分数:2.00)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可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D.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解析:26.毛泽东提出了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数:1.00)A.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C.有利于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的巩固D.有利于共产党的领导 解析:27.毛泽东曾经说过:“统一战线里是一定有摩擦的。这个统一战线的名词里已经包含着摩擦的意思。因为讲统一,起码是两个以上才有可

    34、能,如果只有一个,孤掌难鸣就不会有摩擦,但有两个,两个手掌就拍得响了,摩擦就难免的。统一战线有一万年,摩擦也有一万年,有统一战线就有摩擦存在。”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武装之间的“摩擦”是一特殊现象。对其原因阐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和抗战路线 B.它来源于国共两党共同的关于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纲领C.国共两党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在抗日战争中两党都有自身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要求 D.国民党“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路线之间矛盾的深化 解析:国共武装“摩擦”是抗日战争中的特殊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吲共两党不同的抗战方针和抗战路线,或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说,它来源

    35、于国共两党不同的关于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纲领。两党不同的“抗战建同”纲领,特别在“建同”问题上,更反映出国共两党在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摩擦”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其根本则基于国共两党不同的民主主义社会革命主张,或者可以视为同民党“三民主义”与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路线之间矛盾的深化。毋庸回避,由于国共两党所代表的社会阶级不同,在抗日战争中两党都有自身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要求。这是国共两党政治、军事“摩擦”的基本根源。故选项 B错误,选项 ACD 正确。28.社会主义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1.00)A.产业支持政策 B.产业抑制政策 C.产业发展政策D.产业替代政策 解析:解析 考查

    36、对社会主义产业政策基本内容的掌握。社会主义产业政策有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产业支持政策,即支持和鼓励什么产业发展;二是产业抑制政策,即限制和紧缩什么产业发展;三是产业替代政策,即以某种新兴的、效益和效率高的产业,取代原有的某种传统的、效益和效率低的产业。因此,A、B、D 项是正确选项。C 项是干扰项,应排除。29.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分数:1.00)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解析:30.2006 年 11 月,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讲话指出,中非能够保持友好的正确原则是(分数:1.00)A.真诚友好

    37、 B.平等对待 C.相互支持 D.共同发展 解析:31.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最重要的是 t )(分数:2.00)A.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富强繁荣、乃至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起来 C.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析:ABC 都是当代大学生结合个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做到的内容。D 项没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32.2005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完成 2005 年经济社会

    38、发展的各项任务,在工作指导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是(分数:1.00)A.着力抓好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B.着力搞好宏观调控 C.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解析:33.所谓事物的量变是(分数:2.00)A.事物在规模和程度上的变化 B.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C.事物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事物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解析:ABCD 分别是对事物量变的各种正确的规定,都应该选。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14.00)34.阅读下列反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几则故事材料 1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头母牛。这家主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供招待客人之用。但是他转念一想现

    39、在离请客还有一个月,如果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存多了,牛奶容易变质发酸,也不便于保藏,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临到请客时一次挤出,到时牛奶既多又鲜,岂不妙哉?于是,主人就把母牛和那头小牛隔离开来,停止了挤奶。转眼间,请客的日子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从牛棚里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材料 2鲁人有公孙辍者,告热闹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日:“我固能治偏枯(半身不遂),今吾辈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材料 3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40、?此任物,亦必悖矣。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作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材料 4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材料 5姓石的匠人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可造数以十计的船的树。但匠

    41、人却不看,竟然不停地赶路。他的学生很奇怪,问:“我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而先生却看也不看,为什么?”匠人说:“这是一棵疏脆无用的树,用来造船就会沉,用来造棺材就腐朽得快,用来造器具就会很快被虫蛀,这是一株不能用作木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会这么长寿。”请回答:(1)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 l 中主人最后为什么挤不出牛奶来?(2)材料 2 中的鲁人认为自己“可以起死人”的理由与哪些哲学原理相悖?鲁人所犯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3)阅读材料 3,过江:者“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和鲁国人想迁到越国去卖草鞋违背了哪些哲学原理?(4)材料 4 中的齐人由“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42、”到“田猎之获常过人”的转变中蕴涵了哪些哲学原理?这些哲学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重要的意义?(5)材料 5 的哲学寓意是什么?(分数:1.00)_正确答案:(1)材料 1 中奶牛需要定期挤奶,这是它的生理要求,到了适当的时候不挤牛奶,牛奶就会挤不出来了,主人想把奶积攒起来是忽视厂奶牛产奶的这种规律性,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会使实践归于失败。(2)材料 2 中鲁人认为使用二倍的治疗半身不遂的“偏枯之药”的剂量就能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做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鲁人的错误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变化有质与量的差别,我们不能混

    43、淆两者的界限。每种事物的用途有大有小,我们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它,决不能无限度地乱用,更不能机械地只从量的大小上类推。(3)材料 3 过江者和鲁人都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干篇一律,不能靠主观愿望做事,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这样做事情才会成功。(4)齐人由寸:猎狗本领不强,所以打猎不成,后来他就回家耕田,耕田就赚到钱,有了钱就买了好的猎狗,有了好猎狗就捕到了很多猎物。这一环套一环的关系中猎狗是最关键的,得到猎狗才能到猎物,所以主要是买到好的猎狗,为了买猎狗,他去耕田,赚了钱就可以买到,买到之后打了猎物他会赚更多的

    44、钱,这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不要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如果只是孤立地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办好。(5)材料 5 中匠人认为那棵表面上看起来很有用处的树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这表明:看事物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摸清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解析:35.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

    45、,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试说明确定上述任务的依据和重要意义。(分数:1.00)_正确答案:(确定重点任务的依据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农业和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不足:耕地面积在减少,人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增长与实现小康水平的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几千万人需要脱贫。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棉、油等基本农业产品是 12 亿人口的基本生活资料,是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场。重要意义是: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加强了农业基础,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九五”目标的顺利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保持社会稳定;这一重点任务的完成,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解析:36.试述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分数:1.00)_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1)内涵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2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