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25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2040       资源大小:86.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252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政治-2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分数:1.00)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3.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分数:1.00)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D.保证实现

    2、共同富裕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分数:1.00)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分数:1.00)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在这里,实践的特点是指(分数:1.00)A.实践的客观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实践的直接现实性7.唯心主义都认为(分

    3、数:1.00)A.世界统一于精神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感觉的复合”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8.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用于支付(分数:1.00)A.地租,租金B.工资C.债务D.利息9.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的是(分数:1.00)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改造我们的学习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分数:1.00)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1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分数:1.00)A.经济建设B

    4、.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分数:1.00)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分数:1.00)A.农业合作化B.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14.利润率的表示公式是(分数:1.00)A.P=m/(c+v)B.P=P/vC.P=P/mD.PP/(c+v+m)1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分数:1.00)A.开始

    5、萌芽B.初步形成C.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D.得到继续发展16.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分数:1.00)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缺陷的有(分数:2.00)A.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活动的作用D.看不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18.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划分的目的不同

    6、B.划分的根据不同C.划分的阶段不同D.划分的内容不同1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是(分数:2.00)A.时代主题由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B.新技术革命引起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C.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分数:2.00)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21.跨国公司是(分数:2.00)A.垄断资本在国外经营产销业务的企业,

    7、是生产国际化的产物B.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C.新殖民主义的比较隐蔽的形式D.当前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22.关于延安整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广泛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B.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C.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是一次全党范围内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2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分数:2.00)A.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B.不应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C.“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把人类生活需要这个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这个外在尺度有机

    8、地结合起来2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D.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25.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客观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B.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26.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分数:2.00)A.群众路线的方法B.阶级分析方法C.历史主义方法D.矛盾分析方法27.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

    9、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分数:2.00)A.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B.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C.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D.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28.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分数:2.00)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9.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分数:2.00)A.坚定

    10、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D.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30.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加强农业基础B.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D.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31.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有(分数:2.00)A.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B.工农民主专政C.革命民众合作统治D.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00)A.劳动

    11、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比重相对减少了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的比重增加了。3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分数:2.00)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试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并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分数:10.00)_35.下列是有关失业问题的材料材料 1 在经济

    12、组织发达国家中,欧盟失业问题最为严重。1997 年,欧盟 15 国平均失业率达 10.7%,而美国为 5.0%,日本为 3.3%。欧盟经济首强德国,19701980 年间失业率为 2.5%,19801990 年间为5.7%,1997 年为 10.0%,1997 年大约为 19701980 年年均数的 4 倍。材料 2当前日本经济的“弱需求”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最大的失业问题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完善,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其原因是结构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 4.3%的完全失业率中,因为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仅占 1.3%,结构性失业占 3.0%;进入 1998

    13、年以来非自愿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迫失业的。材料 3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年份 登记失业人员 (万人) 其中失业青年 (万人)失业青年占失业比重(%)登记失业率(%)1980 541.5 382.5 70.6 4.91985 238.5 196.9 82.6 1.81990 383.5 312.7 81.6 2.51995 519.6 310.2 59.7 2.91996 552.8 310.2 59.7 3.01997 570 310.2 59.7 3.11998 700 310.2 59.7 3.5材料 4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减负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

    14、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摘自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析材料 1、2,说明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新特点。(3)分析材料 3,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4)分析材料 4,说明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大量失业现象的根本不同。(分数:10.00)_3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15、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1)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2)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核心?并说明以人为本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分数:10.00)_37.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这三者内在关联?(分数:10.00)_38. 选做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

    16、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试分析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选做题下面有三个哲学寓言的材料;材料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水中,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引自吕氏春秋察今材料 2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其所以败也。引自吕氏春秋察今材料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17、能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骨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引自淮南子人间训请回答:(1)材料 1 刻舟求剑和材料 2 楚人过河两则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其教训是什么?(2)材料 3 塞翁失马的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合理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是什么?(3)上述三则哲学寓言对人们的思想方法有何启示?(分数:10.00)_考研政治-2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分数:1.00)A.是否承认矛盾是

    18、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解析: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解析:3.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分数:1.00)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D.保证实现共同富裕解析: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分数:1.00)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

    19、劳动人民的剥削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解析: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分数:1.00)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解析: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在这里,实践的特点是指(分数:1.00)A.实践的客观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解析:7.唯心主义都认为(分数:1.00)A.世界统一于精神 B.世界是不可知的C.世界是“感觉的复合”D.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解析:8.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用

    20、于支付(分数:1.00)A.地租,租金 B.工资C.债务D.利息解析:9.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的是(分数:1.00)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改造我们的学习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解析: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分数:1.00)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解析:1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分数:1.00)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解析: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分数:1.00

    21、)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解析:13.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分数:1.00)A.农业合作化B.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C.全行业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解析:14.利润率的表示公式是(分数:1.00)A.P=m/(c+v) B.P=P/vC.P=P/mD.PP/(c+v+m)解析:1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分数:1.00)A.开始萌芽B.初步形成C.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D.得到继续发展解析:16.

    22、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分数:1.00)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C.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缺陷的有(分数:2.00)A.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没有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活动的作用 D.看不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解析:18.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划分的目的不同 B.划分的根据不同 C.划分的阶段不同D.

    23、划分的内容不同 解析:19.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是(分数:2.00)A.时代主题由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B.新技术革命引起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 C.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解析: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分数:2.00)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解析:21.跨国公司是(分数:2.00)A.垄断资本在国外经营产销业务的企业,是生产

    24、国际化的产物 B.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C.新殖民主义的比较隐蔽的形式 D.当前资本输出的主要工具 解析:22.关于延安整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广泛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 B.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C.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是一次全党范围内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 解析:2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分数:2.00)A.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 B.不应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C.“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把人类生活需要这个内在尺度与生态

    25、环境规律这个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析:2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表现在(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决定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具有阶级性 D.不同的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地位 解析:25.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客观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 B.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析:26.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分数:2.00)A.群众路线的方法B.阶级分析方法 C.历史主义方法 D.矛盾分析方法

    26、解析:27.扩大国内需求,首先必须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分数:2.00)A.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B.继续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 C.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D.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 解析:28.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分数:2.00)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

    27、.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29.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分数:2.00)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解析:30.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容包括(分数:2.00)A.加强农业基础 B.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D.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解析:31.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有(分数:2.00)A.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 B.工农民主专政 C.革命民众合作统治 D.无产阶级领导

    28、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3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00)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比重相对减少了 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的比重增加了。 解析:3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分数:2.00)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解析: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

    29、)34.试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并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

    30、赖于生产力的状况。(3)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讲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把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4)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较落后,因此,加速发展生产力,更具有迫切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战胜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挑战。(5)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解析:35.下列是有关失业

    31、问题的材料材料 1 在经济组织发达国家中,欧盟失业问题最为严重。1997 年,欧盟 15 国平均失业率达 10.7%,而美国为 5.0%,日本为 3.3%。欧盟经济首强德国,19701980 年间失业率为 2.5%,19801990 年间为5.7%,1997 年为 10.0%,1997 年大约为 19701980 年年均数的 4 倍。材料 2当前日本经济的“弱需求”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最大的失业问题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完善,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其原因是结构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在 4.3%的完全失业率中,因为经济萧条引起的失业仅占 1.3%,结构性失业占

    32、3.0%;进入 1998 年以来非自愿性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迫失业的。材料 3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年份 登记失业人员 (万人) 其中失业青年 (万人)失业青年占失业比重(%)登记失业率(%)1980 541.5 382.5 70.6 4.91985 238.5 196.9 82.6 1.81990 383.5 312.7 81.6 2.51995 519.6 310.2 59.7 2.91996 552.8 310.2 59.7 3.01997 570 310.2 59.7 3.11998 700 310.2 59.7 3.5材料 4我们对国有企业

    33、进行减负增效等深化改革的工作,是前进中的问题,同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是根本不同的,也不同于我国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出现的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摘自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析材料 1、2,说明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新特点。(3)分析材料 3,从表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4)分析材料 4,说明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西方国家经济危机时期发生大量失业现象的根本不同。(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

    34、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会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减少,但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会绝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显著超过劳动力需求的结果,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在经济危机时期,工人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失业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二次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结构性失业人数显著增加:失业构成发生变化,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白领工人失业比重增加。当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缓,失业人数上升。(3)从材料 3 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 90 年代以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失业青年占据绝大比重,这可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知识青年

    35、大规模返城及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两方面得到解释。但90 年代以后,登记失业率之所以升高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下岗增加所造成,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总体上看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上升,登记失业人员规模逐步扩大。(4)西方国家工人大量失业都发生在经济严重萧条、衰退时期,是各种危机因素长期积累、总体爆发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根本解决失业问题。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出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是党和国家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而主动采取的重大措施,我们具有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解决失业问题的独特政治优势。)解析:3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36、、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1)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2)为什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核心?并说明以人为本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1)科举发展观的哲学理论根据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理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客观的普遍的永恒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本质是创

    37、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解决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树立

    38、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因此,以人为本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电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解析:37.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9、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如何理解这三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及这三者内在关联?(分数:10.00)_正确答案:(1)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构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时的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2)之所以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它们是贯穿和渗透

    40、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是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克服来自“左”或者右的错误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它们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最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总之,这三个方面体现了准确、完整地学习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根本要求。如果背离了它们,就背离了毛泽东思想。(3)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同构成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

    41、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集中反映。如果只是知道一些马克思主义本本上的条条,而不从中国实际出发,不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是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备的思想条件。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实事求是,也就失去活的灵魂,就将一事无成。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讲的是如何正确

    42、对待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性的最大的政治问题。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接受最广大群众的检验。衡量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衡量中国共产党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哲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最广大的群众带来实际利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失去了根本,同样会一事无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

    43、主义,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纲领和路线,不屈服于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求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一切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制定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离开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根基,就不能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同争取外援的关系,就会导致保守和封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原则,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充分信任和依靠

    44、干百万人民群众,确信只要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就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离开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独立自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解析:38. 选做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试分析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选做题下面有三个哲学寓言的材料;材料 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水中,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

    45、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引自吕氏春秋察今材料 2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其所以败也。引自吕氏春秋察今材料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骨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引自淮南子人间训请回答:(1)材料 1 刻舟求剑和材料 2 楚人过河两则哲学寓

    46、言的含义是什么?其教训是什么?(2)材料 3 塞翁失马的哲学寓言的含义是什么?合理之处和不可取之处是什么?(3)上述三则哲学寓言对人们的思想方法有何启示?(分数:10.00)_正确答案:( 选做题所谓多极化是指多个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对国际局势发挥影响,并决定今后世界的走向。现今它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还包括预测中的第三世界某些国家集团和某些地位正在上升中的地区大国。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欧洲联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联盟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正在亚太地区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俄罗斯处于转轨之中,但仍不失为世界强国,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影响和活动领域。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中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从美国、欧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25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