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分数:1.00)A.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分数:1.00)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产业资本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分数:1.00)A.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B.通过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D.坚持教育为本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分数:1.00)A.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B.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C.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D.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分数:1.00)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6.2005 年 6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 23 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分数:1.00)A.能源资源问题B.环境问题
3、C.污染问题D.人才问题7.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分数:1.00)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C.跨国公司D.主权国家8.2005 年 7 月 6 日,开始“民族之旅”大陆访问行程的新党主席是(分数:1.00)A.连战B.宋楚瑜C.郁慕明D.马英九9.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分数:1.00)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B.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C.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0.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政党建设的最主要经验是(分数:1.00)A.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B.政治建设放在党的
4、建设的首位C.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开展D.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好组织建设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分数:1.00)A.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B.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的意识具有(分数:1.00)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1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分数:1.00)A.坚持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三个代表”标准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4.货币在执行某
5、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这种情况属于(分数:1.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分数:1.00)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统治B.坚持和晟乒私准读斓嫉摹怨 宋 娜嗣衩裰髯?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分数:1.00)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D.自己的发展二
6、、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分数:2.00)A.否认历史规律性的唯意志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18.2005 年 9 月 1 日,贾庆林在西藏自治区成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上个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三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即(分数:2.00)A.1951 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B.1954 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C.1959 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D.196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1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分
7、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20.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C.是否承认偶然性D.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2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分数:2.00)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物质世界是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2.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分数:2.00)A.资产受益权B.重大决策权C.资产支配权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23.
8、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00)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24.193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分数:2.00)A.批驳“速胜论”、“亡国论”B.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C.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所要经过的阶段D.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2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体现在(分数:2.00)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C
9、.组织了正面战场D.开辟了敌后战场26.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分数:2.00)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C.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D.实践使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2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分数:2.00)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B.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C.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2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分数:2.00)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10、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29.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分数:2.00)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C.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和最大优越性所在D.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0.2005 年 9 月 3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分数:2.00)A.巨大民族觉醒B.空前民族团结C.英勇民族抗争D.巨大国际援助31.2004 年 12 月 3 日至 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 2005 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
11、观调控而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分数:2.00)A.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C.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D.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32.2005 年 8 月 18 日,中国和俄罗斯联合进行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军事演习开始,在中巨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的演习是(分数:2.0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3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发动的著名战役有(分数:2.00)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长沙战役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分数:10.0
12、0)_35.(2)企业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36.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这一论断的依据。(分数:10.00)_37.(3)对照材料 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分数:10.00)_38.结合材料论述说明,为什么说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现阶段解决对台工作问题,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分数:10.00)_考研政治-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分数:1.00)A.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
13、D.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考生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其作用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题干的意思,是指某个具体矛盾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样就只能限定在一个矛盾统一体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选择。显然,A、C、D 项都是不合题意的,只有 B 项才是正确的选项。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分数:1.00)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 D.产业资本解析:解析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通过“参与制”
14、实现对经济的统治,进而控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其对整个国家的全面统治。在只有资本主义时代,是工业资本古统治时代。选项 C 符合题意。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分数:1.00)A.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B.通过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D.坚持教育为本解析:解析 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B 项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C 项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D 项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基本思想,均不合题意,故 A 项正确。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
15、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分数:1.00)A.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B.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C.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D.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解析: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早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促进建立的,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旗帜和最强大武器。但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根本上是为了保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团结各阶级、阶层齐心抗战。5.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分数:1.00)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
16、系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在哲学内容上的不同就在于,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引起了哲学上的伟大变革。而实现这两个“统一”的关键就是实践。该题虽然很重要,但一般考生只要懂得实践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观点,就应轻松选出正确答案。6.2005 年 6 月 2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 23 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指出,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分数:1.00)A.能源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C.污染问题D.人才问题解
17、析:7.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分数:1.00)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解析:解析 跨国公司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典型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8.2005 年 7 月 6 日,开始“民族之旅”大陆访问行程的新党主席是(分数:1.00)A.连战B.宋楚瑜C.郁慕明 D.马英九解析:9.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进步最深刻的根源是(分数:1.00)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B.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C.社会物质文明和
18、精神文明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对引起社会进步根源的确认。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一基本原理一般考生都是应该掌握的,都应该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 D。10.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政党建设的最主要经验是(分数:1.00)A.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B.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C.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开展D.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好组织建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其中把思想建设
19、放在首位是处在农村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最重要特征。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分数:1.00)A.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B.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解析:解析 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过去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对比中来明确重大突破是什么。过去我们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今天,我们的认识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采用。因此,我们不再把市场经济看做是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这是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或转变。12.中国古代哲
20、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的意识具有(分数:1.00)A.客观性B.能动性 C.对象性D.任意性解析:解析 此题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的一段话考查考生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此题难点在于对这段古汉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上。荀子是说,如果人不用心进行思考,黑白颜色摆在人眼前也看不见,雷声鼓声在你耳边响着耳朵也听不见,它表达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思想。所以,很显然荀子这段话不是说意识具有“客观性”(A 项),也不是说意识具有“对象性”(C 项)和“任意性”(D 项),因此,干扰项就是 A、C、D,将其排除,正确选项就是 B 项了。如果有的考生对题干
21、中的古汉语没有明白而不知选何项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根据荀子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这一已知知识做对此题。1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分数:1.00)A.坚持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三个代表”标准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析: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4.货币在执行某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这种情况属于(分数:1.00)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支付手段职能解析:解析 货币的价值尺度是指用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功
22、能,所以可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用观念或想象的货币即可。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分数:1.00)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统治 B.坚持和晟乒私准读斓嫉摹怨 宋 娜嗣衩裰髯?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解析:解析 B、C、D 项都为基本政策,D 项内容与 A 项十分接近。这种题型,都有标准提法,注意区分。16.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分数:1.00)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
23、环境D.自己的发展 解析:解析 本题是关于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实际上这些内容亦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的伟大贡献的一部分。邓小平最先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这是首次“破题”。1979 年中共中央理论务虚会上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1987 年中共十三大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年初“南巡讲话”中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24、(分数:2.00)A.否认历史规律性的唯意志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析:解析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生产决定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根本不承认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进程,所以本题不选命题 D。18.2005 年 9 月 1 日,贾庆林在西藏自治区成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上个世纪中叶西藏发生了三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即(分数:2.00)A.1951 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B.1954 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C.1959 年,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 D.1965 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解析:19.建设有
2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分数:2.00)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 C.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知识点。20.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是否承认偶然性 D.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解析:解析 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回答此题首先要懂得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界定及观点,然后才能将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
26、论相区别,找出正确选项。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决定论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非决定论否认这些性质。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B 项)、“是否承认偶然性”(C 项)、“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D 项)等辩证法问题。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实质上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A 项是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区别,不符合题意应当排除。故选 B、C、D 三项。21.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分数:2.00)A.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意
27、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世界是发展的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对三种唯物主义,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和观点的确认和把握。分析题中所给定的四个备选项:A 项和 C 项内容是与辩证法相关,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恰恰不懂辩证法,这两项必须排除;B 项和 D 项的内容都是说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所以这两个选项是正确的。22.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分数:2.00)A.资产受益权 B.重大决策权 C.资产支配权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解析:解析 出资者作为股东可以领取股息收入,即享有资产受益权。出资者
28、作为股东还可以参加股东大会;作为大股东,还可以参加董事会,享有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力。也就是说出资者的所有权益也包括选项 A、B、D 的三项权力,所以 A、B、D 是正确选项。选项 C 属于企业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的具体内容,所以不符合题意要求。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分数:2.00)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解析:解析 C 项不符合题意。农业劳动作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29、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征。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经营管理劳动的突出作用,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都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应深化对服务型劳动、科技型劳动和管理型劳动的认识和研究。此题应选 A、B、D。24.193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分数:2.00)A.批驳“速胜论”、“亡国论” B.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 C.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所要经过的阶段 D.论证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解析:25.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体现在(分数:2.00)A.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C.组织了正面战场D.开辟了敌后战场 解析:解析
30、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26.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分数:2.00)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C.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D.实践使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对实践在人的存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把握。实践活动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人要活着要发展必须首先要吃、穿、住、行,也就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否则人类就不能存在,社会就不能发展,所以“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 项),是人的存在方式;此外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人所
31、存在的一切社会关系,通过实践人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成为人(D 项),所以实践是人的生命所独有的活动方式(B 项),而不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C 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重要考点,一般考生都能掌握。该题正确选项为A、B、D。2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分数:2.00)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C.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解析:解析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 1992 年的南方讲话中提出来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其基本内容是正确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不管姓“社”还是姓
32、“资”,都是社会主义的,或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此题从哲学的角度评价“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伟大意义。同时,“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四项基本原则并不等同。“三个有利于”标准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具体应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这两个标准的再次检验和深化升华,所以 ABCD 都是正确的。2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分数:2.00)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解析: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选择题。选项 A、B、C、
33、D 都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的表现,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29.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分数:2.00)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C.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和最大优越性所在 D.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解析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同时,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其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30.2005 年 9 月 3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34、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分数:2.00)A.巨大民族觉醒 B.空前民族团结 C.英勇民族抗争 D.巨大国际援助解析:31.2004 年 12 月 3 日至 5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 2005 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而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分数:2.00)A.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B.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 C.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D.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解析:32.2005 年 8 月 18 日,中国和俄罗斯联合进行代号为“和平使命2005“的军事演习开始,在中巨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的演习是(分数:2.00)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
35、阶段解析:3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发动的著名战役有(分数:2.00)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 D.长沙战役解析: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共生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的、观念的等各种社会关系。(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
36、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解析:35.(2)企业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资本周转快,所需要
37、的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第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一般来说,资本周转速度加快,那么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而可变资本周转快就意味着一定量的可变资本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年剩余价值量增大。由于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约预付资本,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解析:36.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这一论断的依据。(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中国抗战的光辉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
38、利益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1)中国共产党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并积极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得百年来一盘散沙的中国形成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的局面。(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 193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正式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主张在全国进行必要的政治经济改革,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地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
39、战争。1938 年 5 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的制定及其贯彻,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指明了方向。(3)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形成了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战场: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是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所担负的是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在抗战防御阶段主要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先后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等胜利;在抗战相持阶段上升为抗战主战场,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和
40、几乎全部伪军,经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建设,成为抗战反攻的战略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胜利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析:解析 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实施了正确的抗战战略指导方针、开辟敌后战场等方面。37.(3)对照材料 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分数:10.00)_正确答案:(1)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跳不出“人亡政息、政怠宦成”的“历史周期率”。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家天下”为基本特征的人治、独裁专制。中国共产党发现了跳出这一“历史周期率”的“新路
41、”,即民主政治。因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就能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就能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能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从而避免“政怠宦成”的悲剧。(2)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
42、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3)这一重大变化就是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
43、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解析:38.结合材料论述说明,为什么说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现阶段解决对台工作问题,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选做题:(1)“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中美两国都认识到恐怖主义使用极端手段,不惜滥杀无辜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给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给予坚决打击。同时,在当今国际社会,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国际反恐的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各国加强合作。(2)美国的反恐标准具有二重性,借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其反恐行动的真实战略目的是借机实现其全面独霸世界,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单边主义的作风,采取“
44、先发制人”的战略,结果对世界和平起到的积极作用很有限。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在反恐问题上搞双重标准,主张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的民族宗教等同起来,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努力铲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同时,要着手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3)恐怖主义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冷战后,大国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虽有下降,但民族矛盾、地区冲突等问题凸现,一些大国趁机实行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结果激化了矛盾,一些极端势力就采用恐怖主义这种极端手段借以宣泄和报复。中美两国在反恐问题上
45、存在分歧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和对外政策目标。美国是在为本国的资产阶级谋求利益,而中国是在为本国广大人民和世界人民谋求根本利益。选做题:原因:(1)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分隔局面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共内战造成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经开罗宣言等国际文件所明确承认。(2)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不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主权纠纷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西方美国等国家干涉台湾问题是对我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新时期对台工作应该坚持以下方针:(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这是最根本的原则。(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5)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结合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从中国现代史的角度切入,分析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并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当前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