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50 及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植物人”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下行网状结构B.上行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D.大脑3.个体不能回忆刚看过东西的位置,也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的顺序,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脑干B.丘脑C.下丘脑D.海马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经元结构的是(分数:2.00)A.胞体B.树突C.轴突D.神经胶质5.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是(分数:2.00)A.10 亿个以上B.100 亿个以上
2、C.1000 亿个以上D.10000 亿个以上6.树突的基本作用是(分数:2.00)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7.轴突的基本作用是(分数:2.00)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8.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是(分数:2.00)A.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B.内导神经元C.外导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9.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是(分数:2.00)A.胶质细胞B.突触C.细胞质D.轴突10.下列选项中关于突触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突触是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B.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C.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有一个突触D.神经冲动在突触间
3、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11.“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莱尔B.兰格莱C.瓦尔岱耶D.威尔尼克12.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神经系统机构是(分数:2.00)A.脊神经B.脑神经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13.被称作“生命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延脑B.桥脑C.中脑D.丘脑14.网状结构除存在于丘脑,主要位于(分数:2.00)A.脊髓B.脑干C.小脑D.边缘系统15.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是(分数:2.00)A.丘脑B.下丘脑C.中脑D.桥脑16.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丘脑B.
4、下丘脑C.小脑D.桥脑17.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的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被称作(分数:2.00)A.灰质B.白质C.脑回D.脑裂18.负责大脑回间、叶间、半球间、皮层及皮下组织间联系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灰质B.白质C.脑回D.脑裂19.一个盲人,其眼睛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0.一个聋人,其双耳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1.人体的初级机体感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2.人体的初级运动区位于大脑皮
5、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3.言语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24.威尔尼克区的功能是(分数:2.00)A.理解口头言语B.理解书面言语C.口语表达D.书面表达25.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一般定位于(分数:2.00)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26.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用电刺激法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该研究结果支持脑功能的(分数:2.00)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27.脑功能的整
6、体说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加尔(FJGaU)B.拉什利(KSLashley)C.鲁利亚(ARLuria)D.波伊劳德(JBBouillaud)28.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加尔(FJGall)B.拉什利(KSLashley)C.鲁利亚(ARLuria)D.波伊劳德(JBBouillaud)29.研究者发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障碍,这一现象支持(分数:2.00)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30.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分数:2.00)A.
7、单级细胞B.双极细胞C.多极细胞D.中间神经元31.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分数:2.00)A.内导神经元B.外导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内一外神经元32.从结构上看,突触包括(分数:2.00)A.突触前成分B.突触后成分C.突触间隙D.突触内核3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分数:2.00)A.脊神经B.脑神经C.植物性神经D.边缘系统3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分数:2.00)A.脊神经B.脑神经C.脊髓D.脑35.组成间脑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中脑36.组成脑干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延脑B.桥脑C.间脑D.中脑37.大脑半球表面存在的大沟裂有
8、(分数:2.00)A.中央沟B.外侧裂C.内侧裂D.顶枕裂38.鲁利亚把脑分成多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包括(分数:2.00)A.动力系统B.行为调节系统C.机能定位系统D.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9.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分数:2.00)_40.简述脑功能的整体说。(分数:2.00)_41.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分数:2.00)_42.简述脑功能的模块说。(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43.比较脑功能的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
9、学)模拟试卷 50 答案解析(总分:8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植物人”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下行网状结构B.上行网状结构 C.边缘系统D.大脑解析:解析: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上行网状结构受到破坏,人将会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成为“植物人”。因此本题选 B。3.个体不能回忆刚看过东西的位置,也不能回忆刚学过的词的顺序,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脑干B.丘
10、脑C.下丘脑D.海马 解析:解析: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海马损伤的病人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受到破坏。因此本题选 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经元结构的是(分数:2.00)A.胞体B.树突C.轴突D.神经胶质 解析:解析: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总数在 1 000 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 10 倍。故本题选 D。5.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是(分数:2.00)A.10 亿个以上B.100 亿个以上 C.1000 亿个以上D.10000 亿个以上解析:解析: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在 100 亿个以上。故本题
11、选 B。6.树突的基本作用是(分数:2.00)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 D.传送信息解析:解析: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负责接收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故本题选 C。7.轴突的基本作用是(分数:2.00)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 解析:8.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是(分数:2.00)A.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 B.内导神经元C.外导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解析:解析: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
12、神经元。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的活动。中间神经元介于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许多脑结构就是由微回路组成的。故本题选 A。9.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是(分数:2.00)A.胶质细胞B.突触 C.细胞质D.轴突解析:解析:对脊椎动物来说,神经元在结构上没有细胞质相连,仅互相接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synapse)。故本题选 B。10.下列选项中关于突触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突触是神经元彼此
13、接触的部位B.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C.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有一个突触 D.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解析:解析: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有大量的突触,据估计,一个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可有 2 000 个突触,大脑皮层每个神经元可有 30 000 个突触。依靠突触,神经元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故本题选C。11.“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莱尔 B.兰格莱C.瓦尔岱耶D.威尔尼克解析:解析:19 世纪德国学者莱尔最先提出“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后来,英国科学家兰格莱将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故本题选 A。12.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
14、神经系统机构是(分数:2.00)A.脊神经B.脑神经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解析:解析: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或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以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因此本题选 C。13.被称作“生命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延脑 B.桥脑C.中脑D.
15、丘脑解析:解析: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因此本题选 A。14.网状结构除存在于丘脑,主要位于(分数:2.00)A.脊髓B.脑干 C.小脑D.边缘系统解析:解析: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reticularsystem),主要包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和中脑部分。网状结构按功能可分成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上行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
16、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它对肌肉紧张有异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另外,网络结构并不完全存在于脑干,间脑的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此本题选 B。15.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是(分数:2.00)A.丘脑B.下丘脑 C.中脑D.桥脑解析:解析: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活动有重要意义。因此本题选 B。16.主要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丘脑B.下丘脑C.小脑 D.桥脑解析:解析:小脑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小脑在某些
17、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本题选 C。17.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的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被称作(分数:2.00)A.灰质 B.白质C.脑回D.脑裂解析:解析: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它的总面积约为 2 200 平方厘米。脑回和脑裂是大脑半球表面的外观结构。因此本题选 A。18.负责大脑回间、叶间、半球间、皮层及皮下组织间联系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灰质B.白质 C.脑回D.脑裂解析:解析: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它负责大脑回间、叶间、半球间、皮层及皮下组织间的联系。因此本题
18、选 B。19.一个盲人,其眼睛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 D.顶叶解析:解析:初级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它接受在光刺激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因此本题选 C。20.一个聋人,其双耳的功能正常,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 C.枕叶D.顶叶解析:解析:初级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因此本题选 B。21.人体的初级机体感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 解析:解析:机体感觉区位于
19、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顶叶的位置),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因此本题选 D。22.人体的初级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 B.颞叶C.枕叶D.顶叶解析:解析: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额叶的位置)是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因此本题选 A。23.言语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分数:2.00)A.额叶 B.颞叶C.枕叶D.顶叶解析:解析: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也称布洛卡区,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
20、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这个区域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因此本题选 A。24.威尔尼克区的功能是(分数:2.00)A.理解口头言语 B.理解书面言语C.口语表达D.书面表达解析:解析: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上方、靠近项叶处,是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布洛卡区与口语表达有关。项枕叶交界处的言语视觉中枢与理解书面言语有关。因此本题选 A。25.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一般定位于(分数:2.00)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 解析:解析: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21、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定位于右半球。因此本题选 D。26.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用电刺激法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该研究结果支持脑功能的(分数:2.00)A.定位说 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解析: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与某一功能存在对应关系。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脑功能的模块说强调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
22、,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潘菲尔德的研究支持脑功能的定位说。因此本题选 A。27.脑功能的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是(分数:2.00)A.加尔(FJGaU)B.拉什利(KSLashley) C.鲁利亚(ARLuria)D.波伊劳德(JBBouillaud)解析: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提出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干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rn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脑功能整体说的代表人物
23、有弗罗伦斯(PFlourens)和拉什利(KSLashley)。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鲁利亚。因此本题选 B。28.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加尔(FJGall)B.拉什利(KSLashley)C.鲁利亚(ARLuria) D.波伊劳德(JBBouillaud)解析:29.研究者发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一系列障碍,这一现象支持(分数:2.00)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 D.模块说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30.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分数:2.00)A.单级细胞 B.双极细胞 C.
24、多极细胞 D.中间神经元解析:解析:神经元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31.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分数:2.00)A.内导神经元 B.外导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内一外神经元解析:解析: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的活动。中间神经元介于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32.从结构上看,突触包括(分数:2.00)A.突触前成分 B.突触后成分 C.突触间隙 D.突触内核解析:解析:突
25、触具有特殊的细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以看到突触包含三个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指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其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它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球形小体前方的质膜叫突触前膜,而神经递质就是通过它释放出去的。突触间隙即狭义的突触,其间隔约 200 埃(1 埃=10 -8 厘米)。突触后成分位于邻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它通过突触后膜与外界发生关系。突触后成分含有特殊的分子受体。突触的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3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分数:2.00)A.脊神经 B.脑神经 C.植物性神经 D.边缘系统解析:
26、解析: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边缘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本题选 ABC。3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分数:2.00)A.脊神经B.脑神经C.脊髓 D.脑 解析:解析: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本题选 CD。35.组成间脑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D.中脑解析:解析: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有两个鸡蛋形的神经核团,叫丘脑。它的正下方有一个更小的组织,叫下丘脑,它们共同组成间脑。本题选 AB。36.组成脑干的神经系统结构是(分数:2.00)A.延脑
27、B.桥脑 C.间脑D.中脑 解析:解析: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本题选 ABD。37.大脑半球表面存在的大沟裂有(分数:2.00)A.中央沟 B.外侧裂 C.内侧裂D.顶枕裂 解析:解析: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大的沟裂,分别是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本题选 ABD。38.鲁利亚把脑分成多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包括(分数:2.00)A.动力系统 B.行为调节系统 C.机能定位系统D.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9.简述脑功能的定位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其历史演进
28、包括下面三个阶段: (1)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的颅相说,提出者是加尔(FJGall)和斯柏兹姆(JCSpurzheim),认为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具有联系。这种观点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2)19 世纪初期到 19 世纪中后期对失语病人的研究。波伊劳德(JBBouillaud)指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布洛卡(PBroca)的研究表明言语运动中枢定位于左侧额叶,威尔尼克(CWemicke)的研究表明言语听觉中枢定位于颞叶。 (3)20 世纪中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颞叶、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解析: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具有某种特定
29、的功能,符合人们对于事物的朴素的认识,一些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但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一特定的功能并非简单、精准地定位于某一部位。因此,其他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40.简述脑功能的整体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具体的研究与观点如下: (1)19 世纪中叶,弗罗伦斯(Pierre Flourens)用鸡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脑的一部分,然后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如果所有皮层都被切除,那
30、么各种智力功能都会丧失;如果有足够的组织保留下来,所有的功能就都可以康复。 (2)20 世纪初,拉什利(Karl spencer Lashley)采取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的习惯形成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平均相关为 075)。由此,拉什利引申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均势(equipotentiality)原理和总体活动(mass A,Ction)原理。按照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按照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
31、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解析:解析:脑功能的整体说否认皮层功能的定位,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也就是皮层的面积大小与大脑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41.简述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机能系统学说是由鲁利亚提出的,他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
32、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
33、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起不同的作用。)解析:解析: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各种机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机能通过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某种心理活动。42.简述脑功能的模块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模块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解析:解析: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43.比较脑功能的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
34、和模块说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 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 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 机能系统学说是由鲁利亚提出的,他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
35、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起不同的作用。 模块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2)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的比较 首先,脑功能的定位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都强调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对应关系。整体说否认脑功能的定位。 其次,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 再次,机能系统学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各种机能通过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某种心理活动。)解析:解析:定位说与整体说是针锋相对的。模块说是对定位说的修正和发展。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各个部分的分工与合作,强调各个部分通过协同共同完成一种心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