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43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鲁迅根据一些读书人的特点创作了孔乙己这个人物。这种想象的形式是(分数:2.00)A.黏合B.夸张C.典型化D.联想3.关于梦和幻想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梦属于无意想象,幻想也属于无意想象B.梦属于无意想象,幻想属于创造想象C.梦属于创造想象,幻想属于无意想象D.梦属于创造想象,幻想也属于创造想象4.孩子们依靠想象完成了对海底世界的描写。这个过程反映的想象功能是(分数:2.00)A.再造B.补
2、充C.替代D.预见5.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分数:2.00)A.创造性B.意义性C.指代性D.结构性6.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7.“阿爸”中的“阿”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C.词D.句子8.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分数:2.00)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9.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分数:2.00)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10.下列有关书面言语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
3、0)A.具有随意性B.书面言语的出现晚于口语C.书面言语的展开性程度较低D.书面言语的计划性较强11.某患者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2.某患者患有接受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B.布洛卡 NC.潘菲尔德区D.角回13.某患者患有听一视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4.决定语音音长的因素是(分数:2.00)A.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B.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C.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D.声波的波形15.研究表明,在噪音背景
4、下,被试识别句子(5 个单词组成的语句)中的单词比识别个别单词容易。该研究说明影响言语感知的因素是(分数:2.00)A.语音类似性B.噪音掩蔽C.语境D.句法和语义16.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别中起不同的作用。这一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单词的部位信息B.正字法规则C.字词的使用频率D.字形结构17.一般而言,理解否定句比理解肯定句需要较长的加工时间。这一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句子的类型B.词序C.语境D.语义分析18.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记叙文理解的好,对于说明文理解的不好。这种表现能够反映出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推理B.语境C.
5、图式D.理解监控19.勒韦(Levelt,1989)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分数:2.00)A.构造、转化、执行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20.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的方法是(分数:2.00)A.句法分析B.语义分析C.语误分析D.语用分析21.患有词盲的人,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2.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分数:2.00)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无声思维23.下列推理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6、分数:2.00)A.所有的 A 都是 B,所有的 B 都是 C,因而所有的 A 都是 CB.A 大于 B,B 大于 C,所以 A 大于 CC.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D.麻雀有羽毛,喜鹊有羽毛,鸽子有羽毛,因此鸟有羽毛24.发散思维具有的特性有(分数:2.00)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聚合性25.词中蕴含的信息包括(分数:2.00)A.语音B.语义C.构词法D.句法26.对话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情境性B.简略性C.反应性D.随意性27.独白言语的主要特征有(分数:2.00)A.计划性B.展开性C.反应性D.随意性28.书面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
7、00)A.计划性B.展开性C.反应性D.随意性29.内部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反应性B.简略性C.隐蔽性D.情境性30.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推理B.语境C.图式D.理解监控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1.简述语言的特征。(分数:2.00)_32.举例说明语言的各级结构。(分数:2.00)_33.简述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34.阐述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的位置以及它们在言语活动中的作用。(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43 答案解析(总分:68
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鲁迅根据一些读书人的特点创作了孔乙己这个人物。这种想象的形式是(分数:2.00)A.黏合B.夸张C.典型化 D.联想解析:解析: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有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等。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夸张又称强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综
9、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做出来的,这属于典型化。因此本题选 C。3.关于梦和幻想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梦属于无意想象,幻想也属于无意想象B.梦属于无意想象,幻想属于创造想象 C.梦属于创造想象,幻想属于无意想象D.梦属于创造想象,幻想也属于创造想象解析:解析:无意想象也叫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做梦属于无意想象。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因此本题选 B。4.孩子们依靠想象完成了对海底世界的描写。这个过程反映的想象功能是(分数:2.00)A.再造B.补充 C.替代D.预见解析:解析: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如人们可以
10、想象那些不可感知的事物。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一方面靠书本,一方面靠想象,而此时想象起到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B。5.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分数:2.00)A.创造性 B.意义性C.指代性D.结构性解析:解析: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语言的结构性表现在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语言的意义性表现在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
11、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语言的指代性是指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因此本题选 A。6.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分数:2.00)A.音位 B.语素C.词D.句子解析:解析: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因此本题选 A。7.“阿爸”中的“阿”是(分数:2.00)A.音位B.语素 C.词D.句子解析:解析: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语素包括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
12、组合成词。黏着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阿爸”中的“阿”属于黏着语素。因此本题选 B。8.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分数:2.00)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 D.独白言语解析:解析: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它们是通过相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认为,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言都是在对话言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选 C。9.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分数:2.00)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 解析:解析:四种言语形式的展开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书面言语、独白言语、对
13、话言语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最为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有关。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因此本题选 D。10.下列有关书面言语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具有随意性B.书面言语的出现晚于口语C.书面言语的展开性程度较低 D.书面言语的计划性较强解析:解析:书面言语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书面言语的出现比口语要晚得多。书面语言的特点有:(1)随意性。书面语言是一种“随意性”的言语形式。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阅读别人写出的东西时,它允许反复阅读难
14、懂的地方,直到弄懂为止。(2)展开性。在各种言语形式中,书面言语的展开性最高。这是因为,在运用言语时,使用者远离了自己的交际对象,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馈,没有情境因素的帮助,因此,只有凭借结构手段向读者提供语境线索。(3)计划性。书面言语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这一特点,书面语言和独白语言一样,往往要有较长的酝酿时间。因此本题选 C。11.某患者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B.布洛卡区 C.潘菲尔德区D.角回解析:解析: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
15、症(expressive aphasia)。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因此本题选 B。12.某患者患有接受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 B.布洛卡 NC.潘菲尔德区D.角回解析:解析: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agn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因此本题选 A。13.某患者患有听一视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 解析:解析:角回(angular gyrus)是重要的语言中枢
16、之一。它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一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可以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可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从而引起阅读障碍。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切除角回还将引起听一视失语症,这种病人由于在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名的声音之间失去了联系,因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他们能看到物体,也能
17、听到单词的声音,但丧失了正确综合即作出正确匹配的能力。因此本题选 D。14.决定语音音长的因素是(分数:2.00)A.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B.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C.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D.声波的波形解析:解析:语音具有的物理属性包括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音调是指语音的高低。语音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音强是指语音的强弱。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音长是指语音的长短。这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音色是指语音的特色。语音的音色由声波的波形来决定。语音的音色取决于许多条件:发音体的性质;发音的方法;共鸣腔的形状和大小。因此本题选 C。15.研究
18、表明,在噪音背景下,被试识别句子(5 个单词组成的语句)中的单词比识别个别单词容易。该研究说明影响言语感知的因素是(分数:2.00)A.语音类似性B.噪音掩蔽C.语境D.句法和语义 解析:解析:在口语知觉时,个体能够容易识别句子中的单词,语境与句法和语义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题中涉及的句子仅有 5 个单词,因此,语境的作用较小。因此本题选 D。16.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别中起不同的作用。这一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单词的部位信息 B.正字法规则C.字词的使用频率D.字形结构解析:解析: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别中起不同的作用,这说明单词的部位信息影响词汇理解。例如,彭
19、瑞祥等人(1983)的研究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左边的特征比右边的特征重要;上边的特征比下边的特征重要。因此本题选 A。17.一般而言,理解否定句比理解肯定句需要较长的加工时间。这一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句子的类型 B.词序C.语境D.语义分析解析:解析:肯定句、否定句、被动句、被动否定句等属于句子类型。因此本题选 A。18.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记叙文理解的好,对于说明文理解的不好。这种表现能够反映出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是(分数:2.00)A.推理B.语境C.图式 D.理解监控解析:解析: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文本结构(即图式)不同,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此前的阅读多为记
20、叙文,故他们对记叙文的文本结构较为了解,而对说明文的文本结构不太熟悉,从而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说明文有困难。因此本题选 C。19.勒韦(Levelt,1989)提出了语言产生的三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产生的阶段包括(分数:2.00)A.构造、转化、执行B.概念化、公式化、发音 C.构造、转化、发音D.概念化、公式化、执行解析:解析:勒韦认为,语言产生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1)概念化阶段:对所要表达的概念产生前词汇的信息。(2)公式化阶段:把前词汇的信息映射到语言形式表征中。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适当的词汇以表达语义,并确定词汇的句法特征;第二阶段为确定词汇的语音。这两个阶
21、段是严格按前后顺序加工的,两者不存在相互作用。(3)发音阶段:把语音通过发音器官发出。因此本题选 B。20.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的方法是(分数:2.00)A.句法分析B.语义分析C.语误分析 D.语用分析解析:解析:研究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是通过语误分析进行的。人们常常把语言产生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单位当做语言产生的单位。因此本题选 C。21.患有词盲的人,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 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解析:解析: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agn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接收性失语症的一种较轻的形
22、式叫词盲。这种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因此本题选 A。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2.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分数:2.00)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无声思维解析:解析: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也称推理思维,是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命题和规律。逻辑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词负载着思维的过程。因此本题选 AB
23、C。23.下列推理属于演绎推理的是(分数:2.00)A.所有的 A 都是 B,所有的 B 都是 C,因而所有的 A 都是 C B.A 大于 B,B 大于 C,所以 A 大于 C C.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 D.麻雀有羽毛,喜鹊有羽毛,鸽子有羽毛,因此鸟有羽毛解析:解析:选项 A 属于三段论推理,选项 B 属于线性推理,选项 c 属于条件推理,它们都属于演绎推理。选项 D 属于归纳推理。因此本题选 ABC。24.发散思维具有的特性有(分数:2.00)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聚合性解析:解析: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
24、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其主要特征。流畅性强调发散思维产生观念的速度快,变通性强调发散思维产生观念的类型多,独特性强调发散思维产生观念的新颖性强。因此本题选 ABC。25.词中蕴含的信息包括(分数:2.00)A.语音 B.语义 C.构词法 D.句法 解析: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使用的单位都是词。在口语中,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同时它还传递构词法和句法的信息。在书面语中,词还具有图形信息。因此本题选 ABCD。26.对话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情境性 B.简略性 C.反应性 D.随意性
25、解析:解析:对话言语的特征有:(1)是一种情境性言语。(2)较为简略。(3)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流。(4)对话言语常常是一种反应性言语。因此本题选 ABC。27.独白言语的主要特征有(分数:2.00)A.计划性 B.展开性 C.反应性D.随意性解析:解析:独白言语的特征有:(1)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2)独白言语是一种展开的语言,因为要想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独自言语必须具有展开的形式,是连贯的、论证性的。(3)因为独白言语对语言本身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具有计划性。因此本题选 AB。28.书面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计划
26、性 B.展开性 C.反应性D.随意性 解析:解析:书面言语的特征有:(1)随意性。不管是书面的文字表达还是阅读书面文字,都允许个体反复推敲。(2)展开性。由于作者和读者无法及时沟通,因此书面言语的展开性较高。(3)计划性。写作的难度较大,常常要进行计划。因此本题选 ABD。29.内部言语的特征有(分数:2.00)A.反应性B.简略性 C.隐蔽性 D.情境性解析: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的特点。因此本题选BC。30.影响语篇理解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推理 B.语境 C.图式 D.理解监控 解析:解析:语篇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个人拥有的
27、先前知识、文本图式知识、推理能力、阅读理解监控能力以及语境都会影响语篇理解。因此本题选 ABCD。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1.简述语言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语言具有的特征: (1)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的。 (2)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些零散的词汇,他就无法和别人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语言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只有符合一定规则的语言,才是人们在交际时可以接受的语言。 (
28、3)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语言。 (4)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正是由于语言具有一定的指代性,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5)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成的。另外,语言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常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这说明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它和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性的特点。)解析:解析:语
29、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交际工具。它的形式和功能决定了它所具有的特征。32.举例说明语言的各级结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语言是由各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是句子,在句子的下面可分为词、语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 (1)音位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在英语中,单词 home 包括三个音位:h,o,m。这三个音位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使词义发生变化。一般来讲,音位和字母相对应,但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可代表不同的音位,如字母 a 在单词 fat 和 fate 中分别代表不同的音位。另外,几个字母合并也可代表一
30、个音位,如 ee 在单词 feet 中代表一个音位。 (2)语素 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语素的种类较多:它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这种语素称自由语素。例如,汉语中的“人”,既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成“人民”等词,因此它是自由语素。另外,还有一种语素称黏着语素。这种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例如,汉语中的“阿”“者”等都是黏着语素。 (3)词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可以自由使用的单位都是词。在口语中,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同时还传递构词法与句法的信息。在书面语中,词还具有图
31、形信息。因此,在书面语言中,词是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与句法五种信息的复合体。例如,“信息”就是一个词。词的不同组合在语句中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成分,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4)句子 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例如,前面这句话就是句子,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也表达出了什么是“句子”的含义。)解析:解析: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在句子的下面可分为短语、单词、语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又都包含一定的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如语音规则、缀词法规则、句法规则等。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可以将音位组成语素,然后由语素组成单词,再由单
32、词组成短语和句子。33.简述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包括: (1)语音类似性。由于音位具有区别性特征,因此正确感知这些特征是分辨不同音位的重要条件。两个音节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2)语音强度。当语音强度为 5dB 时,可觉察语音的存在,但不能分辨;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当强度为2030dB 时,清晰度为 50;当强度为 40dB 时,清晰度达 70;当强度为 70dB 时,清晰度达 100;强度超过 130dB 时,则会引起不舒服,甚至产生压痛感觉。 (3)噪声掩蔽。噪声的掩蔽对语言知觉也有影响。噪声强度越大,对语
33、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4)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从广义上说,它是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上说,语境是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人们对语音的知觉常受到语境的影响。 (5)句法、语义的作用。人们在噪音背景下对句子中的单词的识别要好,一方面是语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解析:解析:语音知觉有时也叫言语知觉,是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过程。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亦即人说话的声音,这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只有正确地知觉语音,才能接受它所代表的意义。因此语音知觉和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的一个不
34、同之处在于,语音知觉是听觉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个不同是它是低级的认知过程,因此要注意影响语音知觉的一些特殊因素。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34.阐述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的位置以及它们在言语活动中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布洛卡区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医生布洛卡通过对患有严重的失语症病人的尸体解剖发现病人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病变。据此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定位在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的一个小区。这个脑区就被命名为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
35、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由于病人的发音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因此,语言运动功能的障碍是由布洛卡区(语言运动中枢)的损伤引起的。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布洛卡区损伤的病人不仅产生语言运动障碍,而且语言的理解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布洛卡区主要具有产生语音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语言理解的功能。 (2)威尔尼克区 威尔尼克区是 1874 年由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并因此得名的。威尔尼克区在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 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aglao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
36、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接收性失语症的一种较轻的形式叫词盲。这种病人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 接收性失语症的另一种表现,是对词义作出错误的估计。这些病人能重复对他说过的单词,说明他们能知觉到声音的模式,但这些声音模式失去了原有的符号价值。 (3)角回 角回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一枕叶交界处。这是大脑后部一个重要的联合区。 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可以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语,也可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言。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视觉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在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解析:解析: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和角回是三个与语言功能有密切关系的大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