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818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28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 )心理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分数:2.00)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格式塔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分数:2.00)A.望梅止渴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4.( )也叫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分数:2.00)A.注意稳定性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的广度5.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

    2、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6.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称为( )。(分数:2.00)A.知觉理解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7.( )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分数:2.00)A.局部报告法B.整体报告法C.组块D.感觉编码8.形象思维中的“基本材料”是( )。(分数:2.00)A.词B.概念C.表象D.后像9.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分数:2.00)

    3、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0.有心理学家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在( )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分数:2.00)A.下丘脑B.前额皮层C.网状激活系统D.边缘系统11.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分数:2.00)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分数:2.00)A.逻辑一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13.( )的人具有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富于竞争意识、外向等特点,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分数:2.00)A.T+型人格B

    4、.T型人格C.A 型人格D.B 型人格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4.调查法中较为常用的是( )。(分数:2.00)A.访谈法B.测查法C.问卷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15.大脑皮层可以分为( )几个区域。(分数:2.00)A.感觉区B.运动区C.知觉区D.言语区16.注意有两个特点,即( )和( )。(分数:2.00)A.指向性B.抽象性C.集中性D.紧张性17.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这是( )。(分数:2.00)A.同时对比现象B.继时对比现象C.彩色对比现象D.感觉适应现象18.人们深度知觉产生的线索有( )。(分数:2.00)A.肌肉线索B.单眼线索C.双眼线索D.

    5、听觉线索19.短时记忆分为两种成分:( )。(分数:2.00)A.机械记忆B.直接记忆C.精细记忆D.工作记忆20.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 )。(分数:2.00)A.记忆表象B.想象表象C.有意表象D.无意表象E.联想21.语言的结构包括( )。(分数:2.00)A.短语B.单词C.语素D.音位22.早期的情绪理论主要有( )。(分数:2.00)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学说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23.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B.掌握目标的学生持

    6、能力发展观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D.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24.人格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26.简述短时记忆及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分数:2.00)_27.简述动机有哪些功能?(分数:2.00)_28.简述人格的特征。(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28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

    7、_解析:2.( )心理学派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分数:2.00)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行为主义D.格式塔 解析: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分数:2.00)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解析:4.( )也叫注意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分数:2.00)A.注意稳定性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的广度 解析:5.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分数:2.00)A.感觉 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解析:6.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的把少数

    8、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称为( )。(分数:2.00)A.知觉理解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解析:7.( )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分数:2.00)A.局部报告法 B.整体报告法C.组块D.感觉编码解析:8.形象思维中的“基本材料”是( )。(分数:2.00)A.词B.概念C.表象 D.后像解析:9.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 )。(分数:2.00)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 C.潘菲尔德区D.角回解析:10.有心理学家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在( )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

    9、乐中枢”。(分数:2.00)A.下丘脑 B.前额皮层C.网状激活系统D.边缘系统解析:11.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分数:2.00)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解析: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分数:2.00)A.逻辑一数学智力B.空间智力C.社交智力D.情绪智力 解析:13.( )的人具有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富于竞争意识、外向等特点,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分数:2.00)A.T+型人格B.T型人格C.A 型人格 D.B 型人格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4

    10、.调查法中较为常用的是( )。(分数:2.00)A.访谈法 B.测查法C.问卷法 D.书面材料分析法解析:15.大脑皮层可以分为( )几个区域。(分数:2.00)A.感觉区 B.运动区 C.知觉区D.言语区 解析:16.注意有两个特点,即( )和( )。(分数:2.00)A.指向性 B.抽象性C.集中性 D.紧张性解析:17.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这是( )。(分数:2.00)A.同时对比现象 B.继时对比现象C.彩色对比现象 D.感觉适应现象解析:18.人们深度知觉产生的线索有( )。(分数:2.00)A.肌肉线索 B.单眼线索 C.双眼线索 D.听觉线索解析:19.短时记忆分为两种成

    11、分:( )。(分数:2.00)A.机械记忆B.直接记忆 C.精细记忆D.工作记忆 解析:20.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 )。(分数:2.00)A.记忆表象 B.想象表象 C.有意表象D.无意表象E.联想解析:21.语言的结构包括( )。(分数:2.00)A.短语 B.单词 C.语素 D.音位 解析:22.早期的情绪理论主要有( )。(分数:2.00)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学说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D.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解析:23.关于成就目标定向与内隐能力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掌握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B.掌握

    12、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 C.表现回避目标的学生持能力不变观 D.表现接近目标的学生持能力发展观解析:24.人格的特征主要有( )。(分数:2.00)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定义。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的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时,很

    13、难长时间地对注意对象保持固定不变。例如,把一只表放在耳边,保持一定距离,使之能隐约听到表的滴答声。结果被试时而能听到表的滴答声,时而又听不到。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 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在广义的稳定性中,注意的具体象可以不断变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动的总方向却始终不变。例如,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读课文,虽然注意的对象不断变换,但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在许多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强调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

    14、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无关刺激的干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妨碍有意注意的活动;单调刺激的作用是指有意注意的活动如果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就会引起主体的疲劳和精神松懈,也会产生分心。 (2)影响因素。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 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对象本身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到注意在它上面维持的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单调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此外,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能维持注意的稳定性。但并不是说事物越复杂,刺激越丰富,注意力就越稳定。过于复杂、变幻莫测的对象反而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导致注意的分散。 主体的精神状态。除了外部刺激物的特点之外,个

    15、体的主观状态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一个人身体健康,情绪良好,精力充沛,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全力投入,不知疲倦。相反,一个人处于失眠、疲劳、疾病状态,或者情绪受挫的情况下,注意就无法保持稳定,活动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主体的意志力水平。注意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保持良好的有意注意,因此也需要有效地抗拒各种干扰。主体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各种困难,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始终如一地保证活动的进行和活动过程的高效率。)解析:26.简述短时记忆及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过渡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 5秒到 2 分钟。一般包

    16、括两个成分:一个成分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 72 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2)影响编码的因素: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 组块。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组块,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做块,个体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

    17、为 72; 加工深度。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解析:27.简述动机有哪些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2)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同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

    18、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解析:28.简述人格的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而且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 (2)稳

    19、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说的。当然,强调人格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就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离”。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