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26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分数:2.00)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做( )。(分数:2.00)A.神经元B.树突C.轴突D.突触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其为何足迹追踪捕猎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应活动的机能是( )。
2、(分数:2.00)A.生物反应形式B.物理反应形式C.心理反应形式D.化学反应形式5.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 )。(分数:2.00)A.视觉适应B.视觉后像C.明适应D.暗适应6.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做( )。(分数:2.00)A.正后像B.负后像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7.根据有关线索,运用一定策略,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像复现的有意回忆是( )。(分数:2.00)A.随意记忆B.不随意记忆C.追忆D.复杂联想8.概念形成的策略有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四种,相比而言,( )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的策
3、略。(分数:2.00)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9.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分数:2.00)A.语音B.词C.句子D.语篇10.情绪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探讨( )。(分数:2.00)A.情绪是如何发生的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11.“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分数:2.00)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12.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
4、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 )。(分数:2.00)A.才能B.能力C.天才D.人格13.“高分低能”说明( )。(分数:2.00)A.知识和能力成正相关B.分数越高,能力越低C.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发展无关D.知识不等于能力14.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分数:2.00)A.气质B.能力C.性格D.意志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分数:2.00)A.动力系统B.平衡系统C.调节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16.下面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论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19 世纪德国学者莱尔最先
5、提出“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并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植物性神经的交感神经系统从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颉颃性质D.植物性神经过去也叫“自主神经”17.以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为前提而提出的注意理论是( )。(分数:2.00)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18.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 )。(分数:2.00)A.折光机制B.感觉机制C.传导机制D.中枢机制19.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包括( )。(分数:2.00)A.识记的目的B.材料的数量和性质C.对材料的理解程度D.学习方法20.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6、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分数:2.00)A.新颖性B.创造性C.发散性D.形象性21.书面言语的特点是( )。(分数:2.00)A.随意性B.隐蔽性C.开展性D.计划性2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分数:2.00)A.接近一接近型冲突B.回避一回避型冲突C.接近一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23.巴甫洛夫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其依据是神经活动的( )维度。(分数:2.00)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B.稳定性C.灵活性D.平衡性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格式塔学派关于环境的理论。(分数:2.00)_25.简要说明绝对感受
7、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26.知觉都有哪些特性?(分数:2.00)_27.简述情绪和情感所具有的功能。(分数:2.00)_28.简述智力的 PASS 模型。(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论述言语理解的三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26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分数:2.00)A.布洛卡(PBroca
8、)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 D.威尔尼克(CWernicke)解析: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做( )。(分数:2.00)A.神经元B.树突C.轴突D.突触 解析: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其为何足迹追踪捕猎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应活动的机能是( )。(分数:2.00)A.生物反应形式B.物理反应形式 C.心理反应形式D.化学反应形式解析:5.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 )。(分数:2.00)A.视觉适应B.视觉后像 C.明适应D.暗适应解析:6.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
9、蓝绿色的后像,这叫做( )。(分数:2.00)A.正后像B.负后像 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解析:7.根据有关线索,运用一定策略,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像复现的有意回忆是( )。(分数:2.00)A.随意记忆B.不随意记忆C.追忆 D.复杂联想解析:8.概念形成的策略有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四种,相比而言,( )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的策略。(分数:2.00)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解析:9.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分数:2.00)A.语音B.词 C.句子D.语篇解析:10.情绪理论的重点是研究、探讨( )。(分数:2.00)A.情绪是
10、如何发生的 B.情绪是如何分类的C.情绪是如何转化的D.情绪是如何影响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解析:11.“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分数:2.00)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解析:12.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 )。(分数:2.00)A.才能 B.能力C.天才D.人格解析:13.“高分低能”说明( )。(分数:2.00)A.知识和能力成正相关B.分数越高,能力越低C.掌握知
11、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发展无关D.知识不等于能力 解析:14.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分数:2.00)A.气质B.能力C.性格 D.意志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15.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分数:2.00)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解析:16.下面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论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19 世纪德国学者莱尔最先提出“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个名词,并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植物性神经的交感神经系统从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颉颃
12、性质 D.植物性神经过去也叫“自主神经” 解析:17.以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为前提而提出的注意理论是( )。(分数:2.00)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C.认知资源理论 D.双加工理论 解析:18.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 )。(分数:2.00)A.折光机制 B.感觉机制 C.传导机制 D.中枢机制 解析:19.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包括( )。(分数:2.00)A.识记的目的 B.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C.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D.学习方法 解析:20.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分数:2.00)A.新颖性 B.创造性C.发散性D.形象性
13、解析:21.书面言语的特点是( )。(分数:2.00)A.随意性 B.隐蔽性C.开展性 D.计划性 解析:22.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分数:2.00)A.接近一接近型冲突 B.回避一回避型冲突 C.接近一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 解析:23.巴甫洛夫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其依据是神经活动的( )维度。(分数:2.00)A.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 B.稳定性C.灵活性 D.平衡性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4.格式塔学派关于环境的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格式塔学派认为,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来加以说明。格
14、式塔心理学关于环境的思想的主要表现是整体主义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环境(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态环境的健康、平衡和完整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破坏它就是对人类自己的损伤。它强调观念层面的批判和建构,认为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生态观念。在格式塔这种思想指导下,生态心理学将深层生态学与心理学、治疗学相结合,一方面探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为解决生态危机开辟新的途径;另一方面研究自然对人类的心理价值,在保护生态的更深层次上重新定义精神健康和心智健全的概念。)解析:25.简要说明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的
15、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低。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高。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用公式表示为:E=1/R。在这个公式中,E 代表绝对感受性,R 代表绝对感受阈限。)解析:26.知觉都有哪些特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
16、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2)知觉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的恒常性。)解析:27.简述情绪和情感所具有的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17、案:(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和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通过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或对策,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
18、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情绪的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能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
19、击性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许多场合,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确。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解析:28.简述智力的 PASS 模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PASS 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
20、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 模型建立在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的基础之上。三个机能系统之间有一种动态的联系,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第一机能单元和第三机能单元关系非常密切,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运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种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或继时性加工要受到计划功能的影响。)解析:四、综
21、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论述言语理解的三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言语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言语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言语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言语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埋的活动去解释言语的意义。言语理解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意言语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2)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 词是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依靠词来表达,因此,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言语理解的第一级水平; 理解个别单词的意义并不意味着理解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句子。因为句子的理解是一种更为
22、复杂的认知活动,它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需要有语境的帮助。因而,对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第二级水平; 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这种理解既要以词和句子的理解为基础,又要进行推理、整合、提取意义等更复杂的认知操作,因此它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 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有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等方面。 (3)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言语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言语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依赖于人
23、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言语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言语材料的合理解释。因此,言语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言语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主要因素有: 言语知识的作用。在言语理解中,言语知识起重要作用,它包括句法知识、语义知识等。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汉语没有词形的变化,因此,词序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言语描述,因此,语句的顺序(语序)也提了理解言语的线索。在言语理解
24、中,语义知识起着更大的作用,在语义知识的帮助下,即使词序出现颠倒,人们对言语材料也不会产生误解。 语境。语境指言语交际的环境。从广义上说,它指言语活动出现的具体情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上说,它指书面言语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后语等。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言语。在口语或书面言语中,常有一些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句子歧义句,但只要联系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提供的具体语境,组织当前信息,对信息作出解释,并产生期待和预期,对言语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句子与语篇的结构。句子结构对言语理解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定句的理解。句子的层次结构也影响到言语理解。此外,不同的语篇有不同的组织结构,这对理解语篇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生活经验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特定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对言语理解也有重要作用。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往往会根据头脑中关于事件发生的标准顺序,去补充和观测所获得的言语信息,从而促进言语理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