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788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9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仅仅揭示其一般规律B.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仅仅揭示其特殊规律C.教育心理学不可能去替代其他教育学科,包办所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任务D.教育心理学可以去替代其他教育学科,包办所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任务3.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 )完成的。(分数:2.00)A.桑代克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赫尔巴

    2、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只要经过练习,学习都会发生B.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C.学习是人类特有的D.适应、疲劳所引起的主体行为的变化也称为学习5.对时钟的识别、天体运行、四季形成等知识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言语信息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动作技能的学习D.智慧的技能学习6.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分数:2.00)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7.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分数:2.00)A.动机原理B.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8.奥茨波尔认为,学生

    3、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9.符号性表征又称( )。(分数:2.00)A.符号式再现表象B.肖像式再现表象C.表演式再现表象D.象征性再现表象10.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分数:2.00)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C.皮亚杰理论D.激进建构主义观11.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分数:2.00)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强化是正强化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D.强化要及时12.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以分为( )。(分数:2.00)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

    4、.正迁移和负迁移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13.哈洛用恒河猴做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分数:2.00)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的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14.学习的作用表现在( )。(分数:2.00)A.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B.学习可以影响成熟C.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D.以上都对15.奈欣斯认为,学习风格是( )的结合。(分数:2.00)A.感觉定向B.反应

    5、方式C.思维模式D.社会环境偏好16.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 )。(分数:2.00)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17.关于符号学习理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学习是有目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行为B.学习是对符号一完形的认知C.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变量D.该理论的提出者是托尔曼18.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做到( )。(分数:2.00)A.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B.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C.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19.下列属于早期的迁移理论的是

    6、( )。(分数:2.00)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认知结构说D.概括化理论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0.简答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方面的研究任务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数:2.00)_21.请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准备性原则。(分数:2.00)_22.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分数:2.00)_23.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24.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25.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你有何建议?(分数:2.00)_26.简述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实验依据及其教学含义。(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3,

    7、分数:6.00)27.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分数:2.00)_28.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的不同之处。(分数:2.00)_29.试析促进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9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仅仅揭示其一般规律B.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仅仅揭示其特殊规律C.教育心理学不可能去替代其他教育学科,包

    8、办所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任务 D.教育心理学可以去替代其他教育学科,包办所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任务解析:3.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 )完成的。(分数:2.00)A.桑代克B.卡普捷列夫 C.乌申斯基D.赫尔巴特解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只要经过练习,学习都会发生B.仅有练习不一定产生学习 C.学习是人类特有的D.适应、疲劳所引起的主体行为的变化也称为学习解析:5.对时钟的识别、天体运行、四季形成等知识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态度的学习C.动作技能的学习D.智慧的技能学习解析:6.一般来

    9、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分数:2.00)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 C.沉思型D.冲动型解析:7.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分数:2.00)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解析:8.奥茨波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解析:9.符号性表征又称( )。(分数:2.00)A.符号式再现表象B.肖像式再现表象C.表演式再现表象D.象征性再现表象 解析:10.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分数:2.00)A.社会

    10、建构主义理论B.信息加工理论 C.皮亚杰理论D.激进建构主义观解析:11.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分数:2.00)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B.强化是正强化C.强化是权威人物给予的D.强化要及时 解析:12.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以分为( )。(分数:2.00)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解析:13.哈洛用恒河猴做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分数:2.00)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D.通过经验

    11、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的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 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14.学习的作用表现在( )。(分数:2.00)A.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B.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C.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D.以上都对 解析:15.奈欣斯认为,学习风格是( )的结合。(分数:2.00)A.感觉定向 B.反应方式 C.思维模式 D.社会环境偏好解析:16.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 )。(分数:2.00)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解析:17.关于符号学习理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学习是有目的行为

    12、,而不是盲目的行为 B.学习是对符号一完形的认知 C.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介变量 D.该理论的提出者是托尔曼 解析:18.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做到( )。(分数:2.00)A.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B.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C.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D.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 解析:19.下列属于早期的迁移理论的是( )。(分数:2.00)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认知结构说D.概括化理论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0.简答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方面的研究任务体现在哪些方面?(

    13、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如下任务: 第一,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第二,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 第三,阐明学习的过程。 第四,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解析:21.请说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准备性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出发点。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运用准备性原则,首先要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一般来说,教师的经验,虽然有助于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但其客观性往往受到教师主观判断的影响。最好借助多种多样的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较准确地鉴别和诊

    14、断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并促使教学科学化。 运用准备性原则,还意味着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目前迫切需要进行下述三类研究:第一类研究应能查明,哪种教材或其中的哪些部分在一个年龄阶段不能有效学习,但在另一个年龄阶段却能有效学习;第二类研究应能做到,考虑了一般的和特殊的准备因素,从而提高了学习成绩;第三类研究涉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改进,这种研究应显示出,由于改进了教学方法与策略,使通常在较低年龄阶段不能学习的困难学科或其中的某些部分,变得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解析:22.简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

    15、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概括为以下 4类: (1)积极强化,例如教师对孩子听话给予奖励; (2)消极强化; (3)无强化; (4)惩罚。 由上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见,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其目的都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建立操作性行为的有效手段。而无强化和惩罚,其目的均在于减少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消除操作性行为的重要手段。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把强化看成是增加反应概率的唯一手段。)解析:23.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分数:2.0

    16、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动作性表象模式、映象性表象模式和象征性表象模式。 (2)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方面。 (3)教学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解析:24.个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人建构主义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是如何建构某种认知方面的(如知识理解、思维技能)或者情感方面的(如信念态度、自我概念)素质的,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这种取向的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原来的认知学习理论有更大的连续

    17、性。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旧知识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一方面,学习者需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它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解析:25.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你有何建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多样、新颖;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

    18、力。)解析:26.简述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实验依据及其教学含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信息加工心理学家 JR安德森提出的。 这一理论适用于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韵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实验依据是 JR安德森等人的有关不同计算机文本编辑程序的学习实验。 (2)教学含义: 从教材的选编来看,必须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教学方法来看,必须注重概念和原理的教学; 从练习的设计来看,必须有充分的练习。)解析: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6.00)27.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

    19、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形、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 (1)场依存性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2)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

    20、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 (3)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归纳法、发现

    21、法)之下表现会更好。)解析:28.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的不同之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

    22、,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解析:29.试析促进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共同要素说”表明,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

    23、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易产生正迁移。 (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事物或问题。学生对学得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对具体事物之间的联

    24、系认识越广泛、越深刻,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新问题的本质,并易于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相反,如果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新课题就难以纳入到已有经验中去,对于新的学习就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迁移就越困难。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因此两种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也是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认知结构变量与迁移的原理告诉我们,如果进行两种学习,当某一种学习还没有达到全面深刻的理解和相当的巩固程度时,在头脑中就缺乏可利用、可辨别和稳定的认知结构,难于同化或接纳新的知识,这样进行另一种学习,容易产生负迁移。 (4)智力水平。许多心理学家(如桑代克)的实验研究都证实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在同等条件下,每个人迁移的效果总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迁移还受个人的智力水平这一主观条件影响。 (5)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倾向性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定势是在连续活动中发生的,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